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74985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总结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隶属宝鸡市,总面积 856.45 平方公里,辖 14 个乡镇,144 个行政村,总人口 46.3 万人,现有耕地 53 万亩,农业生产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也是陕西省优质苹果、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其所辖安乐、五丈原、曹家等乡镇,地处秦岭北麓,渭河以南,是猕猴桃生产优生区。三年以来,我们在朱总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政府段县长和谷局长的领导下,在农业局祁局长的带领下,在猕猴桃开发中心主任张帆的直接组织实施下,以提升猕猴桃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核心,以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示范区和产品基地认证、品牌培育为重点,

2、进一步建立健全猕猴桃标准化生产体系,全面推广先进实用的标准化丰产稳产增效技术,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引导果业生产逐步走向标准化轨道,促进农民增收,果业增效。现将三年来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项目任务完成情况(、) 猕猴桃种植面积从 2009 年以来,已种植推广猕猴桃面积 3.09 万亩,涉及安乐、五丈塬、曹家、蔡家坡四个乡镇,挂果面积 1.8 万亩,总产量 2.7 万吨,猕猴桃产业是我县农民经济来源的主导产业。为了把猕猴桃产业做好做强,提高产品质量安全,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大力支持下,2009 年我单位承担了猕猴桃标准化栽培技术项目,通过该项目的实

3、施,现已推广面积 5.25 万亩,示范农户为 2027 万户。亩均产量 2000 公斤,商品率达到 90。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以样板点为推动力,全面提高猕猴桃产品质量安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二) 猕猴桃生产效益1、经济效益:建设完成后 1 万亩猕猴桃有等待挂果,3.09 万亩猕猴桃将全部挂果,年产猕猴桃 6.18 万吨,年实现总收入 7784 万元;亩产猕猴桃 2000 公斤,其中优质果 1800 公斤,亩年收入 2520 元 ,亩增收 840 元。2、社会效益:无公害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园项目建设,可以极大地促进我县农业标准化工作进程,同时,也可以带动当地运输业、包装业及化学工

4、业等产业的发展。3、生态效益:通过组织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合理安全地使用化肥、农药,减少用药次数,可有效降低 环境污 染,提高果品质量,保障群众消费质量安全。二、工作措施(一) 加强领导,落实任务在县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了“岐山县无公害标准化猕猴桃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的责任,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领导小组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谷仲祥任组长,县农业局副局长祁权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杨亚岐、县猕猴桃开发中心主任张帆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县农业局、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安乐镇农技站、五丈塬农技站、县猕猴桃开发中心的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并在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设立办公室。具 体 负 责

5、 部 门 间 业 务 协 调和 技 术 性 工 作 开 展 ,由 县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局 按 照 省 级 猕 猴 桃标 准 综 合 体 DB61/T215-222 监 督 执 行 。领 导 小 组 做 到 每 年至 少 召 开 二 次 例 会 ,制 定 实 施 方 案 并 安 排 工 作 。领导小组成立以后,首先制订了岐山县无公害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同时还制订了猕猴桃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总体目标,并规定了实施的技术措施。并遵照落实,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制定标准,积极贯彻落实岐山县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召开会议,把无公害猕

6、猴桃标准化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制定了猕猴桃生产标准,由岐山县猕猴桃开发中心负责技术指导,全面落实。我们按照要求,对示范区的示范村、示范点、重点示范户发放标准文本,技术培训人员,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都有标准文本。同时对示范区内的果农宣传,动员群众严格按照“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215-222”管理果园。截至目前,示范新建幼园 2.1 万亩,严把苗木质量关,无根结线虫,符合猕猴桃苗木标准 DB61/T218-1995。猕 猴桃栽培技术符合DB61/T220-1998 标 准。产地环境条件符合DB61/T216-1995 标准,被确定为陕西省最佳猕猴桃适生区,共栽植猕猴桃 6.67 万亩。销售鲜

7、果符合DB61/T221-1995 标准。严格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三)、高标准建园,实现基地建设跨越式发展截止目前,共新建幼园面积达 3.8 万亩。按照“扩大优生区,稳定适宜区,限制非适宜区”的原则 ,研究制定了我县今后五年果业发展规。以县委、县政府办公室文件予以印发,把任务规划到年度,区域规划到村组、田块,把责任落实到人头。在认真落实省市扶持政策的同时,县上对新建百亩以上连片果园建设予以扶持,每亩补助优质壮苗 110 株,并提供果树挖坑机。针对新建园(200年 200年 )200 元/ 亩,并予今年八月份一一兑付。同时,建立了领导干部包抓制度。县级领导包乡镇,部门乡镇领导包村,乡镇干部包组

8、,技术人员抓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包抓了不少于 200 亩的示范园,果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每人包抓不少于 100 亩的示范园,技术人员每人抓点不少于 50 亩,包抓科技示范户不少于 20 户。县上将果业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乡镇和部门岗位责任制考核,量化指标,落实责任,确保任务完成。在建园方面,我们主要作了如下工作:宣传动员。在栽植时期,单位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组,通过印发宣传单、举办培训会、下到田间地头对群众进行宣传培训,分析猕猴桃市场前景,增强群众发展猕猴桃产业的信心。特别是秋季,我们不等不靠,提早下手,在春季建园的基础上,利用秋季猕猴桃销售的大好形势,以身边典型

9、事例及时逐村宣传动员,极大的激发了群众栽植的积极性,迅速掀起秋季栽植高潮。统一调运苗木。在宣传动员的同时,针对春季猕猴桃苗木紧缺的情况,单位及时组织派专人去外地购运苗木,解决苗木紧缺问题。在调苗期间,我们严把质量,仔细检查,选择根系发达、生长健壮的野生籽育成的苗木,坚决杜绝有检疫性根结线虫病苗木流入我地,为群众高标准建园提供了安全保障,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突出重点。在基地建设中,以点带面,重点突破,选择群众热情高、村上基础条件好的五丈原镇西星村、安乐镇华明、王其、唐家岭、安乐、胡新,洪沟、落星等重点村来抓。新建五个千亩示范园区,新建 300 亩以上连片幼树标准化管理示范点 8 处,面积

10、3000亩;建设 300 亩以上优质果品生产示范园 3 处共 1000 亩。以此来辐射带动周边村组,带动全县基地建设任务的落实。加强管护。在栽植期间,单位明确包村人员,驻村蹲点、深入田间地头,从放线、挖坑、栽植、修剪,到后期管护,全程协助群众搞好定植工作。同时印发了猕猴桃苗木栽植规程、猕猴桃新品种介绍、 猕猴桃春季冻害防御技术、 猕猴桃冬季栽植技术规范、 猕猴桃标准化冬季管理技术猕猴桃嫁接技术等技术资料 2.7 万份,确保了栽植质量,有效的提高了建园标准,实现了高标准建园的目标。(四)、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推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每年年初,我们都制定标准化培训计划,按照计划逐村进行培训,同时针对

11、我县猕猴桃基地建设的发展需求和结合宝鸡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我们抓住生产关键季节,就猕猴桃果园生产中土肥水、病虫害防治,修剪等阶段性管理,与乡镇、村、组配合,把果农组织在一起,就关键性的管理措施分片举办培训会。其次利用县电视台的“农 民之友” 节 目,系统宣传技术 ;再次是现场组织小批量的果农以直接解决问题的方式培训;还以印发科技资料的形式,就重点技术重点宣传;同时还组织有经验的果农外出参观学习 3 次,加快猕猴桃标准化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在培训中,我们对培训教师进行登记,并填写培训报到册,培训教材符合猕猴桃标准综合体。我们利用安乐二月会等进行宣传,发放各类技术资料,截止目

12、前,共举办各类培训150 场次,组建技术服务队 15 个,发放陕西省优质猕猴桃生产关键技术周年操作规范等技术资料 30000 份,宝鸡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猕猴桃栽培书籍100 本,制作陕西省优质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等各种墙体喷绘 14 幅;发布猕猴桃生产作务信息 130 条,拍摄农事直通车和农民之友栏目各 8 期,培训果农 15000 人,推广配方施肥 3.6 万亩,疏花疏果 3.8 万亩,实施人工辅助授粉 2.8 万亩,果实套袋 560 万只,病虫害统防统治 4.3 万亩。在病虫害防治上,指导果农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统一防治率达到 75%以上,通 过 推 广 人 工 授

13、 粉 ,疏 花 疏 果 ,提 高 了果 实 整 齐 美 观 度 ,增 大 果 个 ;采 取 果 实 套 袋 ,病 虫 害 无 公 害防 治 技 术 ,减 少 病 虫 果 及 农 药 残 留 ;通 过 配 方 施 肥 ,科 学 灌水 达 到 优 质 高 产 。使 果 品 商 品 率 由 80%提 高 到 90%以 上 ,大大 促 进 了 果 农 增 收 。在 品 种 发 展 上 ,由 品 种 单 一 向 品 种 多 样化 发 展 ,推 广 早 、中 、晚 熟 品 种 :徐 香 、海 沃 德 、红 阳 、华 优 等 ,新 品 种 园 面 积 达 2.5 万 亩 ,以 满 足 国 内 和 国 际 市 场 今 后 发 展的 需 要 ,同时做好病虫害检测记录,专门设立农资供应点,对肥料、农药进行统一供应。杜绝禁止了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成立了农业标准化队伍,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做好生产投入品的记录和监管工作,主要着力提高果品质量和果农增收,发展绿色有机果品,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已在西星村进行了绿色食品认证。有力的促进了标准化技术的推广。(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