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74519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_第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上海市地方标准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 7部分:城市轨道交通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总则、要求、检验、验收。本标准适用于本市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894

2、安全标志GB 10408.1 入侵探测器 第 1部分:通用要求GB 10408.3 入侵探测器 第 3部分: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GB 10408.4 入侵探测器 第 4部分: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5 入侵探测器 第 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GB 10408.6 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GB 10408.8 振动入侵探测器GB 12268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 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18871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照源安全基本标准GB 50157 地铁设计规范GB 50198-1

3、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A 27 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的规定GA/T 72 楼寓对讲系统及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 269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A/T 368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644 电子巡查系统技术要求DB31/2

4、95 安全技术防范监控用硬盘录像机通用技术要求DB31/321 防盗防火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地铁、轻轨、单轨、自动导向、磁浮等轨道交通的总称。4.总则4.1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应设计安装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系统的建设应纳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总体规划,并进行综合设计、同步施工、独立验收,同时交付使用。4.2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设计原则应符合 GB 50348-2004第 3章的规定,并应根据表 1的要求设置安全技术防范系统。4.3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程序应符合 GA/T 75的规定。4.4城市轨道交

5、通的文物系统博物馆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级别要求应符合 GA 27的规定。4.5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应用的产品,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公安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表 1 城市轨道交通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基本配置序号 项目 安装区域或覆盖范围 配置要求1 车站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 强制2 车站与外界相通的出入口外 15m范围内公共区域 强制3 车站通向其他区域的人行通道 推荐4 车站内的站厅层、站台层及人行(含楼梯、自动扶梯)通道 强制5 检票出入口 强制6 电梯轿厢内 推荐7 售票亭、自动售票机处和客户服务中心 强制8 车站控制室、设备机房出入口 强制9 编码(收款)室出入口 强制1

6、0车站地下车站内列车隧道出入口 推荐11 列车 各节车厢内 强制12 信号楼出入口 强制13 办公楼(院)出入口 推荐14 办公楼(院)内主要通道、制高点、周界围墙 推荐15 地下机动车库出入口 强制16 抢险救援物资、重要配件仓库出入口 强制17 调度室内 强制18 特种车辆停车库出入口 强制1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彩色摄像机车辆段、停车场与综合基地列车检查库、检修静调库、洗车库、镟轮库 推荐20 安防中心控制室、安防分控室、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厅 强制21 地面列车隧道出入口 强制续表 122 人脸识别装置安防分控室 强制23无线图像传输装置车站与列车之间 强制24 车站、车辆段、停车场与综合基地

7、 安防中心控制室、安防分控室、车站控制室 强制25控制与显示装置列车 列车驾驶室或车厢 推荐26 车站 设备机房 强制27 车辆段、停车场与综合基地 安防分控室 强制28记录装置 列车 列车驾驶室或车厢 推荐29 计算机信息中心、编码(收款)室 强制30 财务室、保险箱存放处 强制31 安防分控室 推荐32 基地信号楼、档案资料室、列车停车库、抢险救援物资、重要配件仓库 强制33 基地办公楼(院)、周界围墙 强制34入侵探测器轨道沿线高架支柱、轨道地面沿线 强制35 车站控制室、编码(收款)室、售票亭 强制36 安防分控室和有人值守的固定安全检查点 强制37 各节列车车厢内 强制38紧急报警装

8、置 车辆段、停车场及综合基地安防中心控制室、安防分控室、警卫室 强制39防盗报警控制器安防分控室、车站控制室、列车驾驶室 强制40入侵报警系统周界报警图形显示装置安防中心控制室、安防分控室 强制41出入口控制系统生物、刷卡识别或对讲装置车站控制室、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厅、编码(收款)室、环控室、设备机房、安防中心控制室、安防分控室 强制续表 142 档案资料室、计算机房、抢险救援物资、重要配件仓库 强制43 来电号码显示话务台、对外公开服务、咨询的电话 强制44电话通讯系统来电通话记录对外公开服务、咨询的电话 强制45 电子巡查系统基地信号楼、加油站、机动车库、档案库、资料室、列车停车库、检修库、

9、静调库、抢险救援物资及重要配件仓库 强制46 固定式探测仪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 强制47 便携式探测仪地下车站安防分控室 强制48 气象传感器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 强制49 监控装置地下车站安防分控室或地下车站设备机房 强制50 显示装置安防中心控制室、安防分控室、车站控制室 强制51放射性物品探测系统记录装置地下车站设备机房 强制52毒 固定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 强制53 式探测仪 各节列车车厢 强制54 便携式探测仪地下车站安防分控室 强制55 气象传感器地下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 强制56 监控装置地下车站安防分控室或地下车站设备

10、机房 强制57 显示装置安防中心控制室、地下车站安防分控室、车站控制室 强制58气探测系统记录装置地下车站设备机房 强制59 固定式探测仪车站出入口、通道、站厅层、站台层、自动扶梯、检票出入口及各节列车车厢内 推荐60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探测系统便携式探测仪安防分控室 强制60 便携式探测仪安防分控室 强制61 监测装置地下车站控制室或地下车站设备机房 推荐62显示装置安防中心控制室、地下车站安防分控室、车站控制室 推荐63 记录装置地下车站设备机房 推荐64枪支弹药探测装置X射线安全检查装置车站检票入口 推荐65 固定式探测仪站厅层、站台层、检票出入口及各节列车车厢内 推荐66 便携式探测仪安防

11、分控室 强制67 监测装置地下车站控制室或地下车站设备机房 推荐68 显示装置安防中心控制室、地下车站安防分控室、车站控制室 推荐69炸药探测系统记录装置地下车站设备机房 推荐70 车站控制室、调度大厅、编码(收款)室、环控室、设备机房 强制71 抢险救援物资、重要配件仓库 强制72 档案资料室、计算机房、 强制73防盗防火安全门 安防中心控制室、安防分控室出入口 推荐74 基地周界围墙 强制75 事故风井口、通风亭(口) 强制76实体防护 栅栏、实体围墙 财务室保险箱存放处、重要物资仓库、设备机房窗户 强制5系统要求5.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5.1.1摄像机安装应减少或避免图像出现逆光,且摄像机

12、工作时监视范围内的平均照度宜不小于 200Lx。5.1.2摄像机在室外安装位置离地高度宜不小于 3.5m,室内安装位置离地高度宜不小于2.5m。5.1.3出入口、主要通道安装摄像机应符合以下要求:a) 固定焦距、方向;b) 监视区域内不应有盲区;c) 在 24h内通过监视屏应能清楚地辨别出入人员面部特征、机动车牌号。5.1.4电梯轿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前上方的一侧,且应配置电梯楼层信号叠加器。5.1.5车站内及车站外 15m范围内安装的摄像机在监视范围不应有盲区,且应能清楚地显示监视范围内所有人员活动的情况,相邻摄像机间监视图像应能连续拼接。5.1.6其他区域安装的摄像机通过监视屏应能

13、辨别监视范围内的人员活动情况。5.1.7安装带有云台、变焦镜头的摄像机,云台、变焦停止操作后,摄像机应在3min0.5 min内自动复位至原始设定状态。5.1.8摄像机在标准照度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图像质量应不低于 GB 50198-1994中表4.3.1-1规定的 4级,回放图像质量应不低于 4.3.1-1规定的 3级。5.1.9系统应能切换图像,并能根据系统的配置,控制摄像机云台、镜头等。5.1.10系统应具有日期、时间、摄像机位置等信息的字符叠加、记录和调整功能,时间误差应在30s 以内。字符叠加不应影响图像记录效果。5.1.11系统的人脸识别装置应建立数据库,并应满足以下要求:a) 应

14、能对照片或录像等比对源图像信号进行人脸识别;b) 应对不小于显示屏 1/8比例的人脸有效画面进行识别;c) 脸部小于 15的姿势变化应不影响识别的正确性;d) 性别、种族应不影响识别的正确性;e) 年龄、表情、配戴眼镜(除墨镜)和毛发等应不影响识别的正确性;f) 每个视频通道应能同时对取自于检票出入口 2个(含)以上的静态或移动的的人脸图像进行识别,识别速度应不小于 4frames,一旦发现识别目标应立即显示并报警。5.1.12运行中的列车与车站之间的无线图像传输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a) 在车站通过监视屏应能看清列车进出车站、列车车厢内人员进出及人员活动的情况;b) 应能将相关站台的视频图像,

15、实时发送给即将进站的列车,并显示在列车内的监视器上。在列车机车进站前 150m和列车车尾出站后 20m内应能看到清楚的图像,图像延时应不大于300ms。5.1.13系统终端应采用硬盘录像机,硬盘录像机应符合 DB 31/295的要求。图像记录要求为:a) 列车上应进行运行全程图像和音频记录,帧速应不少于 12 frames,记录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7天;b) 其他部位应进行 24h图像和音频记录,帧速应不少于 24 frames,记录保存时间应不少于 15天。5.1.14系统的其他要求应符合 GB 50395、GA/T 367 的规定。5.2入侵报警系统5.2.1应按需要选择、安装入侵探测器,防区内不应有盲区。5.2.2防区划分应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周界封闭屏障处防区距离应不大于 100m。5.2.3周界、无人职守的场所,系统应 24h设防。5.2.4周界围墙等封闭屏障处使用围栏式周界入侵探测器,其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 水平相邻的围栏之间距离应为 200 mm20 mm;b) 安装在封闭屏障上端时,最上一根围栏与封闭屏障顶端的间距应不小于 750mm,最下一根围栏与封闭屏障顶端的间距应为 150 mm20 mm;c) 围栏的固定支撑竿上段宜以 455向外折角安装,折角段长度应不小于 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