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1737305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极航道对国内航运的影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使北极成为各国争夺的“新战场”。北极问题的焦点是北极航线权益的竞争。狭义的北极航线只包括北极航海线,它分为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两部分:绕过西伯利亚北部的为东北航道;绕过加拿大北部的为西北航道。这两个航道更接近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连线(大圆航线) ,是连接太平洋北部与大西洋北部最短的航线。由于北极航线长年由浮冰覆盖,又极其寒冷、环境恶劣,致使一直无法正常通航。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北极冰层消退,开发北极航线成为可能。北极航线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关注,有的甚至还企图将其划入本国的领海,以便及早掌握丰富的交通和自然资源。这一新的国际战略通道的形成,将使世界贸易和战略格局产生重大

2、调整。北极航道的现状北冰洋系欧 、亚 、北美三大洲 的顶点 ,北 冰洋航 线是欧洲 、北美洲与东亚地区海上运输的捷径 ,方便 的通航和资源开发将成为国际海运航线 的一个主要部分 。随着气候逐年变暖 ,北极地区气温上升、冰层融化 、冰区缩 小 ,北极航 线 的 开通将 成 为可 能 。目前 ,挪 威 、冰 岛和加拿大等国家正在积极开发利用北冰洋航线 。北冰洋航 线 的开通 可 成 为北 美洲 、欧洲 和 东 亚地 区之 间最快捷的海上通道。1 北 极航 线北极航线分 为“东北航线 ”和“西北航线 ”,东北航线(又称“北海航线” ):它是连接大西洋和太 平 洋 间 的 海 上捷 径 。也 是 联

3、系欧 、亚 两地 海 上 的最短航线 。西起摩尔曼 斯 克 ,经 北 冰洋南 部 的 巴伦 支海 、喀 拉海 、拉 普捷夫海 、东西伯利亚 海 、楚 科 奇 海 至太 平 洋 白令 海 到符 拉迪 沃 斯 托克(海参崴 ),全长约 5620nmile。该航线上世纪 3O 年代初正式开辟 ,全线通航期 23 个月。从喀拉海峡到白令海峡段通航较 困难 ,需破冰船领航等陆基支援。沿线主要 港 口有迪 克森 、杜金 卡 、伊加 尔卡 、季克西 、佩韦克、普罗维杰尼亚等。摩 尔曼 斯 克港 位 于 巴伦 支海 西 部 ,是俄 罗 斯北 方的一个 不冻 港 。巴伦 支海 东 部每 年有 1l0 天 的无冰

4、 期 ,其余时间,商船要依靠破冰船来保证航线的长年相对畅通 。目前 ,俄 罗斯 的破 冰船 在摩 尔 曼斯 克港 和位 于西伯利亚北部的杜金卡港之间全年巡航 ,为货船开辟海路通 道 。第二条是西北航道(the Northwest Passage),以 白令海峡为起点,向东沿美国阿拉斯加北部离岸海 域,穿过加拿大北极群岛,直到戴维斯海峡。这 条航线在波弗特海进入加拿大北极群岛时,分成2 条主要支线,或穿过阿蒙森湾、多芬联合海峡、 维多利亚海峡到兰开斯特海峡;或穿过麦克卢尔 海峡、梅尔维尔子爵海峡、巴罗海峡到兰开斯特 海峡。 西北 航 线 :是 由美 洲 北极 地 区 的一 系列 海峡 组成 。东

5、起 巴芬 岛,西至波弗特海 全长约 800nmile,主要海峡水深 305m,航道四通八达 ,岛屿星罗棋布 ,一年中有9 个月海面被巨大的冰层覆盖 ,其 中有一半水道全年被 浮冰 阻塞 。美 洲北 极 地 区气候 恶 劣 ,航道 复 杂 ,通 常情况下 如果没有先进的导航设备和陆基支援 。很难找到一条正确的通道。即使在夏季西北航道上仍会遇到漂 浮在海 面 的浮 冰 和冰 山。北 极 冰盖 不断 从西 面 经过麦 克卢 尔海 峡 向西 北航 道输 送 坚 硬 的冰块 。对 商 船 的威胁很大 ;冬季 ,西北航道海面 出现全面封冻 ,普通商船无法通航。目前 北冰洋已开辟有从摩尔曼斯克经 巴伦支海

6、、喀拉海 、拉普捷夫海 、东西伯利亚海 、楚科奇海 、白令海峡 至俄 国远 东 港 口的 季节性 航 线 :以及从 摩 尔曼 斯克直达挪威的达斯瓦尔巴群岛 、冰岛的雷克雅未克和英国的伦敦等航线。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北冰洋地区经 济 的开发 ,北 冰洋航 线 也将会 快 速 的发 展 。可能性2 北极 航线 开 通的可 能性北极地区常年冰雪覆盖 、天气恶劣 、通航条件复杂 但随着气候变暖 。近几年北极冰盖 的融化速度超过了任何年份。2008 年 9 月 ,卫星监测北极海冰图片表明这两条航路同时没有冰块存在。现在通过加拿大北部 沿岸 的“西 北航 道 ”。夏 季商 船可 望通 行 ,这 比科 学

7、家早期的预测提前 了 20 年。估计在 2020 年以后 ,西北航道海面上的冰块将减少 到商船基本可以安全航行的程度 ,到 2050 年 ,冰块基本消除的西北航道 ,则可以让商船 畅 通无 阻地 航 行 ,它 的全 面开 通将 有 利 于亚洲 一 欧洲 之 间 的商船 运输 ,尤其 是 大 吨位 油轮 和液 化 天然 气运输船 的航运 。通过俄 罗斯北部的“东北航道 ”现在通航还存在障碍 ,但科学家预测 :极区对于气候改变非常敏感 , “东北航线”的畅通也指 日可待。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北极的浮冰正在慢慢地消融。截止 2009 年底的北极 ,浮冰面积已达历史最低点,只有 197 万平方英里。从

8、 1979 年人类开始监测北极冰川面积以来 ,今年夏季的北极冰盖面积比过去 3O 年平均最少覆盖面积下降了 20。但是,北极的“消失”为商人们提供了新的商机, “北极航线”也便应运而生。北极航道过去数百年来一直布满浮冰 ,几乎无法通过。英俄等国探险家曾试图开发这一航道 ,但由于风险太大都没有成功。不过 ,近年来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 ,这一海域的大部分冰都已融化 ,使得大型船只有可能通过这一北极航道。从太平洋到欧洲 ,取道这条航道比通过苏伊土运河航行能减少近 5000 公里航程。这条航线很可能成为从东北亚到欧洲的最短航线 ,航行时间可比途经苏伊士运河节省 30至 40,因此极具经济前景。俄罗斯航

9、运公司透露 ,新航道比传统航道短近一半 ,从俄 罗斯经苏伊士运河到达亚洲的航程为 22 万公里,而现在通过北冰洋航道只需航行 13 万公里。不过 ,该航线 目前仍有障碍未能解决 ,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北极圈地区的夏季周期只持续 2 个月左右,其余时间都是冬天,船只难以航行。为此 ,俄罗斯已经开始 出租 自己独特的核动力破冰船队 ,协助大型货轮穿越这条航道。9 月 4 日经北冰洋前往 中国青岛的丹麦货轮 “北欧巴伦兹”号就是有着加厚船壳的抗冰货轮,而且在航行中有两艘俄罗斯破冰船随航 ,该货轮所属公司表示,走北冰洋比传统走苏伊士运河缩短航程一半左右,仅燃料费用就能节约 18 万美元。不过,随着全球气候

10、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 ,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 ,在未来 20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年 ,北冰洋“黄金水道 ”开通将成为可能。一、北极问题研究现状1.我国对于北极问题的研究迄今为止,我国关于北极的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主要涉及气象、地质、生物研究等方面。对于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不多,有限的已有研究有如下特点:一是深度不够,没有形成系统研究。大多数研究仅仅限于分析北极航线开通的可能性,不能依据一定的研究方法对北极航线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将产生的影响和各国可能的对策进行整体分析。二是介绍和翻译形式的文章较多,缺少前瞻性和预见性研究。三是缺少对重点问题的研究。北极航线问题的重点是如何解决争端

11、,这一方面鲜有研究成果出现,介绍性的文章也不多,显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尽管如此,已有的研究具有拓荒性和引领性,在引导国内学者对北极问题开展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国外对于北极问题的研究与我国相比,国外在北极问题领域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共出版了 20 多本专著,发表了大量专题研究论文,代表者有美国学者 Mulherin、George Moderski、LeighS. Ratiner,以及加拿大学者 W.B. Bailey、J. Falkingham 等人。目前,北极理事会的 8 个国家正在评估有关北极海运的可行性,估计会在 2009 年完成。概括来讲,国外学者的研究有如下特点:一是在北极航线

12、的前景研究方面,采用定量模型研究的较多,并依此确定北极航线在缩短运输距离方面的优势,但对于北极航线重要港口的管理模式,海权、航权的确定,争端解决机制等并未涉及,而这些问题可能会成为北极航线完全开通后争议和冲突的焦点。二是已有研究局限于研究者的本国视角。各国学者均从本国利益出发,缺乏北极航线研究的全球和全人类视角。三是缺乏学科交叉研究。由于北极航线问题的独特性,不存在单纯的政治、法律、经济或战略解决机制,因此,必将呈现出各学科融合交叉的趋势。2、北极航线战略研究的重要性1.北极航线的巨大战略价值(1)北极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和渔业资源。人类目前尚未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大约有 1

13、/4 分布在北极地区,数量至少有 100 亿吨。(2)在未来 50 年里,北极航线很可能会对目前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航线形成挑战。国际航运界业内人士都知道,目前亚洲/欧洲的远洋航线大约为 13000 英里,如果北极航线实现全面开放,则亚洲/欧洲远洋海运航程至少可以缩短到 7900 英里,整整少走了 5100 英里,其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可想而知。从北美到亚洲,通过北极航线,要比通过巴拿马运河缩短 6500 公里,运输成本比传统航线要低大约四成。(3)北极地区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北极上空在军事上的地位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关注。由此可以看出,北极航线的开通不但便于人们接近北极的资源,而且还

14、能够形成一条新的、便捷的、经济的国际战略通道。北极必将成为新的国际战略高地。2.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的紧迫性权益和资源始终是国际竞争的焦点。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已经采取各种方式,在北极地区圈占势力范围,进行资源开发和国际战略通道权利争夺的准备。不管哪个国家,如果缺乏对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届时必然会被排斥在北极决策事务之外,处于相当被动的地位。3.我国关于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的滞后性近年来,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国家在北极航线问题的研究上都投入较多的人力和财力。尽管我国已成为参与国际事务的大国,但在北极政治和战略舞台上发挥的作用还不是个强国,缺乏长期和近期的北极战略规划。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对北极人文

15、领域研究的滞后,北极政治和战略的研究尚未像其他国家一样全面系统地开展,尚不能为我国北极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基础素材和科学依据,这大大制约了我国在北极航线问题中的话语权,限制了我国对于应有的权益和国际地位的争取。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我国在未来北极和全球战略中的长远利益。4.北极航线问题研究的国家能源安全意义我国现在依赖的国际战略通道以海上战略通道为主(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和巴拿马运河等) ,而这些通道或者由于拥堵导致通行不畅,或者由于自然条件限制致使超大型船舶无法通过,或者由于海盗和恐怖主义活动猖獗导致航行安全受到威胁,并且均受到他国控制,对我国的能源安全极为不利。北极航

16、线形成的国际战略通道,没有上述不利条件,是我国获得国际战略通道优先地位的绝佳机会。这就需要我国加强北极航线问题的国际协调机制研究,以期在北极航线航权和海权划分中占得先机。意义3 航 线开通 的 意义当前 ,远东 、西欧和北美是世界贸易活跃地区。世界航运相当大部分的航线都是为了满足这三个 区域之间的贸易需求 ,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呈东西走 向 的一 个 带状 区域 。目前 的航 运 地理格 局 。无论 是东亚的香港和上海 ,西欧的伦敦和汉堡 ,北美的丘吉尔港和纽约 ,由于大 陆的阻隔 ,其间的贸易运输迂 回、绕航现象 比较严重 导 致运输成本过高 产 品贸易周期变长 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甚至造成社会资源的浪 费 。随着 北 冰洋 海冰 消融 和航 海 技术 的 不断 发展 , “西 北航 线 ”和 “东北 航 线 ”将成 为新 的“大西 洋一 太平 洋 轴 心航 线 ”。欧 洲 、亚 洲 和北 美 洲 之 间 的海 上 航程将会大大缩短。若从上海经苏伊士运河到伦敦的习惯 航 线全 程 约 10500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