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25684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 年上半年乡镇扶贫工作总结我镇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 64 万,通过贫困家庭档案,各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选出贫困家庭共 175 户 779 人进行产业扶持。通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 “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以下是由本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和全县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我镇坚持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认真贯彻落实扶贫开发政策,积极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在产业发展、安居工程及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探索道路,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及发展建设摸索出了些许经验,现将半年来扶贫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完善机构,建章立制,加强扶贫

2、组织建设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加强领导,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顺利开展。我镇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加大了对扶贫工作的领导,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主要领导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人员,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各扶贫村也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聘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扶贫开发、资金监督和项目实施。突出抓好了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增强了村支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号召力、公信力,为扶贫村脱贫致富、全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当前

3、各项工作开展情况1、建档立卡工作。严格按照规模分解、初选对象、公示公告、结对帮扶、制定计划、填写手册、数据录入、联网运行、数据更新等九个步骤,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完成 154 户 567 人和 3 个贫困村识别的建档立卡工作。2、与各驻村局委及相关单位协调,建立精准扶贫机制。一是三个驻村局委在年初分别制订了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签订了年度扶贫驻村工作目标责任书,使驻村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年终考核有结果。二是对包户机关干部明确目标任务,强化措施责任,通过驻村帮扶,包户等措施,使贫困村、户尽快脱贫。3、产业扶持到村到户。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滩头 30 户贫困户中通

4、过带动有 5 户发展畜牧业,19 户贫困户在本村益源合作社入社发展种植业。4、宣传教育培训到村到户。卫生局到李村捐赠印有宣传标志的塑料盆 800 个,宣传手册 1000 份。我镇还组织贫困家庭原有和新增劳动力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让有条件的扶贫对象掌握 1-2 项职业技能、农村实用技术,实现自主创业。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贫困对象在本地就近就业。5、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协调交通单位维修滩头村内1500 米道路,为村里安装 20 盏路灯。协助李村村委会完成自来水铺设的收尾工程,在路灯稀疏地段安装路灯 10 个,搞好村内 5040 平方米的道路硬化。三、加强领导贫

5、困人口反贫率控制工作,采取措施严格控制贫困人口反贫率。一是通过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二是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加大培训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严格控制因自然灾害、因上学、因病残而反贫的比例。目前为止已有 147户贫苦户脱贫,力争到 12 月底达到全部脱贫。总结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镇党委、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有差距,主要体现在扶贫培训宣传力度小,扶贫重点村被扶持力度不够、扶贫资

6、金不能到位、建设进度慢、扶贫效果不明显。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寻求发展机遇,振奋精神,披荆斩棘,踏实苦干,加快扶贫村脱贫致富的进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基础。XX 年上半年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及县脱贫办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按照“六个精准” 、 “五个一批”等要求积极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现将 XX 年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乡原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74 户 605 人,通过 2017年底精准识别后,我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109 户,共 361人。但通过“双线合一”工作新增低保贫困户 33 户 50 人,目前*乡实际建档立卡贫困户 142 户、411 人。现已脱

7、贫61 户 218 人,未脱贫 81 户 193 人。 “十三五”期间,我乡易地搬迁贫困户共 29 户 106 人,其中 XX 年易地搬迁贫困户 3 户 14 人。二、扶贫工作成效1、系统及资料完善上。我乡按要求完成了“五个一批”分类, “六有”系统录入,根据贫困原因制定发展规划。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对每个贫困户帮扶措施进一步细化,建立完善“三本台账” ,开展结对帮扶,完善扶贫手册的更新。2、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针对贫困户的家庭实际情况,因村因户因人实策,围绕茶叶、水果、养殖、石斛等产业,制定了相应的帮扶方案和具体措施。3、分批实施入户项目。2017 年按照要求先后实施了

8、两批入户项目,其中,第一批 51 个入户项目已全部验收合格,补助金万元已到位;第二批 53 个入户项目已全部验收合格,涉及补助金万元已按贫困户花名册统计上报。XX 年第一批20 个入户项目,正在抓紧实施中。4、产业发展上。积极推进“三园三品”发展方略。*乡党委、政府立足山区优势,提出“茶园、果园、花园”三园一体发展思路和茶叶产业“三品并进”发展方略。一是改造茶园。坚持茶叶主导产业不动摇,在控制规模的同时,通过改良品种、提升品质、创建品牌,实施“三品并进”发展。在改良品种上,积极推广 131 和福选 9 号等良种茶。在提升品质上,打好绿色生态有机牌,广泛应用生态栽培技术和太阳能诱杀害虫、黄板诱杀

9、害虫等防控技术,改善茶园生态条件,增加茶园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茶园,全面提升茶叶原材料品质。二是发展果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指导发展以脆红李为主的水果产业,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茶林、茶果、茶核间种。三是建设花园。借鉴洪雅花溪做法,在场镇公共地带、南龙路以及各村主干道两旁栽种和培育以一串红(又名四季红)为主,搭配三叶梅、状元红、银杏、桂花等观赏花木,打造“春里赏花、夏日避暑、秋可摘果、冬来踏雪”的自然景观,同时带动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的发展,整体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产业扶持和生产发展中,优先纳入贫困户,切实保障精准脱贫。三、下一步工作计划1、全力完成县级部门布置的各项精准扶

10、贫工作。2、进一步完善六有系统和全国子系统的动态管理工作,加强对贫困户的信息核实工作。3、稳步推进努力完成 XX 年易地搬迁工作,为全乡十三五期间易地搬迁工作开好头。4、扎实完成 XX 年贫困户入户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5、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对我乡贫困户的帮扶工作,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xx 乡位于 xx 县东南部,与 xx、xx 县交界。全乡面积xx 平方公里,人口 xx 户,xx 人,辖 x 个村、xx 个村民小组。近年来该乡在县扶贫局的大力支持下,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自 XX 年以来全乡共启动实施了 xx、xx等 7 个重点村建设,共争取扶贫资金 398 多万元,重点建设村组

11、公路、农民用电、人畜饮水、产业开发、村容村貌等为主的民生工程项目,为该乡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均收入由 XX 年的 3364 元增加到 XX 年的 5688 元,如今农业生产初显产业化格局,农民逐年致富,农村面貌发生了大的变化。一、领导重视抓扶贫扶贫工作开展的关键在于领导重视,建立一个完善的领导机构和组织网络,有了完整的领导组织机构,才能确保各项扶贫工作从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各个环节的顺利开展,为此,该乡专门成立了全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长任组长,亲自抓扶贫工作,同时由一名副乡长具体负责扶贫工作的实施,并在各重点村也相应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资金管理小组、项目监督小组等各

12、项组织,每个重点村由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任组长,长期负责该村的扶贫工作,同时聘请了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知明人士,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等作为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扶贫工作,监督资金的使用和项目的实施。做到从乡到村各级扶贫组织健全,人员落实、管理严格,加快了我乡扶贫工作的进度。二、方法多样抓扶贫1、培育主导产业,进行产业扶贫。一是发展农业产业。立足当地海拔低气候温和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段提高产量和质量以及知明度。近几年全乡烤烟发展到 XX多亩,年收入 280 余万元;西瓜种植 1500 多亩,年收入 350万元,地膜洋芋达 300 亩,蔬菜小杂粮种植达 1000 亩

13、,使xx 的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畅销县内外。二是发展畜牧产业,去年山羊存栏 2800 只,鸡存栏 8000 只,猪出栏 3000 头,使 xx 的腊猪肉远近闻名。三是发展林果业,继续巩固停止耕种恢复森林植被成果,在发展传统核桃、板栗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木瓜,使全乡的木瓜种植已达 1500 亩,全乡的林业年收入达 280 万无。四是发展传统产业,继续做大做强了烧酒生产,使该乡的苞谷酒、甘蔗酒闻名柞水。通过对各村主导产业的培育,各大产业已形成范围,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2、实施移民扶贫,采取工赈移民与扶贫移民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乡政府所在地的 xx 村边贸市场内实施集中安置,主动动员

14、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 196 户 788 人,集中安置 176 户 307 人,在全乡逐步形成了山上耕作山下消费、山上挣钱山下享受的局面。3、加强农民培训,实行智力扶贫。通过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对全乡农民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市场认识等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对外出农民组织参加劳动技能、法律知识、市场营销培训,增强劳动技能,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近年来共举办培训班 20 多次,培训农民 4000 多人次,有150 多人参加劳动技能等培训,有效地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了自主脱贫的能力。4、引导、鼓励农民外出创业,实现异地脱贫。根据本乡可用资源有限的现实,大力引导农民外出创

15、业。乡里专门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提供劳务用工信息,建立外出劳务人员档案,加强外出人员的跟踪服务。目前该乡外出创业人员达 1000 多人,他们主要在西安、山西、温州、广州、甘肃等地从事服装、冶金、机电、电子、泥水工等行业。并适时组织劳动力技培训,四年来共组织培训 15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全乡群众的创业本领,使大批农民外出创业,大大缓解了本地扶贫压力,是一条见效快的扶贫捷径。5、加快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促脱贫。近年来围绕边贸市场建设加大了新农村建设,着重以交通、教育、通讯、四改等为主的基本公共工程建设。使边贸市场一镇四小区三横二纵一环的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交通方面共投入 500 多

16、万元,完成 xx 大桥建设和 18 座便民桥建设、三条通村水泥路建设、四条路的通达工程和两条路的改造升级及各村的通组公路建设项目。教育方面兴建中心校教学楼,改善师生学习办公条件,得到了“普九”和“两基”的达标验收。通讯方面建立通信基站三处,安装了闭路电视,开通了电信和广电网。新农村建设已完成了五个村的重点村的建设项目,逐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三、措施到位抓扶贫一是做到责任到人,组织到位。该乡与各重点村签订项目实施责任状,明细考核标准,每一个项目都有 1-2 名副科级领导干部负责抓落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出现违规现象将直接追究第一责任人责任,重则处于行政处罚、轻则批评教育,并将工作完成情况与年底考核相挂钩,同时在每个项目实施时,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确定工作人员,专项负责项目实施,做到项目不结束,人员不撤离。二是发动群众,共同参与,确保扶贫项目见成效。该乡主动转变扶贫方法,由政府主导式扶贫向群众参与式扶贫转变,通过宣传教育,激发广大贫困户的热度和主动性,发动贫困人群积主动投身于扶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