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700169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3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3 篇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 2017 年驻村工作即将结束,回顾这一年驻村的日子,有喜有优,有得有失,在工作组组长的带领下,在村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确保了驻村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现将 2017 年的驻村工作总结如下:驻村后,为了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摸清当地的基本情况,我和工作组成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调查研究:村是省上确定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识别的贫困村,3 月9-10 日和 3 月 24-25 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会同工作组现场考察,摸清了村的基本情况。第二阶段:召开座谈会,制定了帮扶策略。1.引进企业,促进产业发展。一是会同工作组制定招商引资方

2、案。分析村情,研究招商引资宣传方案,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实施办法。二是广泛考察遴选企业。三是成功启动香桂产业发展。香桂树属于名贵树种,有较好的市场前景。2.培植大户,发挥示范作用。一是广泛宣传发动。瞄准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以大户的示范效应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依托已建成的农户基础设施,宣传产业扶持政策,营造特色农业发展氛围。二是选准培养对象。组织村干部和有意向的农户,到外地考察学习先进种植技术。三是探索土地流转。四是实施政策扶持。在政策上向农业大户倾斜,局、镇、村无偿为他们提供“保姆式”服务,及时帮助种植大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实时跟踪问效,改进服务。3.硬化道路,改善居住环境。

3、为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县教体局、县体育中心把入户道路的修整、硬化作为使群众受益的切入点,县教育体育局、县体育中心和村两委对现场多次勘查,何天明局长、胥勋林局长、董文刚主任多次亲临现场规划,制定了入户道路的修整和硬化的三年规划。4.建体育设施,激发健身热情。一是精心选址,方便群众。县教育体育局、县体育中心领导班子多次深入镇考察、选址,按照“靠公路,便活动”的原则,充分征求镇党委、政府意见,确定了在镇村实施农民健身工程。二是严格程序,确保质量。严格按照“先建场地后拨器材安装”的程序执行,先新建场地,县教体局、县体育中心再组织相关人员检验,检验合格后拨付器材与资金,确保器材安装到位,资

4、金拨付到位。三是设施到位,效果明显。5.培训干部,筑牢发展基础。一是召开谈心培训会。二是组织参观学习。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6.技术培训,让农民当好农民。通过深入分析贫困根源, “因户制宜”地制定脱贫致富办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7.转移培训,让农民不当农民。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影响一方、带动一片”的原则,发挥教育行业优势,把技能培训与转移就业结合起来,县教育体育局向县职中下达了 60 名转移培训任务。8、治理“五乱” ,打造优美乡村。一是就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计划。二是督查指导联系村开展好环境卫生大扫除,重点清理了卫生死角及其它脏、乱、差区域,并保

5、持好了日常清洁卫生。三是通过实地查看,因地制宜指导做好环卫设施建设。四是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先后组织 2 次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帮助联系村进行卫生清洁活动,局党委 4 个基层党支部全部参与卫生清洁活动。驻村工作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工作新局面还待打开。我基层工作经验缺少,对农村工作还是按上级部门的安排进行,自身独创性工作开展不够,工作新局面有待进一步打开。二是经济活动能力较弱,发展当地经济不堪理想。由于驻村时间短,发展经济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加上村经济条件所限,在发展当地经济工作上还有待提高。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开展

6、 2017 年度全市驻村第一书记向上级党(工)委集中述职活动的通知(安组通字XX3 号)要求,龙安区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周密组织,于 3 月 1 日14 日,扎实开展了驻村第一书记向乡(镇)、街道党(工)委集中述职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龙安区现有市、区两级驻村第一书记 34 人。其中,市派驻村第一书记 10 人,包含第四批驻村第一书记 2 人,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 8 人;区派驻村第一书记 24 人,其中第四批驻村第一书记 4 人,第五批驻村第一书记 20 人。2 月 29 日,区驻基层办通过飞信、微信平台下发通知,要求市、区驻村第一书记认真做好向乡(镇)、街道党(工)委进行述职的准备

7、工作,同时要求三大片区工委分别参加述职评议会;区委组织部印发了龙安区开展 2017 年度驻村第一书记向乡(镇)、街道党(工)委集中述职活动的通知(龙组通XX6 号),并设计了龙安区驻村第一书记民主评议表;3 月 4 日,各乡(镇)、街道分别上报了召开驻村第一书记集中述职活动的具体时间。3 月 10 日-14 日,龙安区驻村第一书记向乡(镇)、街道党(工)委集中述职会分别在选派村所属乡(镇)、街道召开。区委组织部、三大片区工委、各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乡(镇)、街道机关中层干部、市、区驻村第一书记、派驻村党组织负责人等参加会议。通过驻村第一书记现场述职、包片领导当面点评、乡(镇)、街道党(

8、工)委书记总评的方式,对驻村第一书记 2017 年的工作进行了评议。驻村第一书记纷纷表示,述职评议会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述职使好的工作方法得到了共享,取长补短,为今后的驻村工作明确了思路,同时通过点评,找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一是明确述职内容。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要做到“三个必述” ,即:2017 年抓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扶贫、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谐稳定等情况必述;加强自身建设、遵守规章制度等情况必述;XX 年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必述。二是明确评议人员。要求参加评议人员做到“三个必到” ,即:乡(镇)、街道党政班子成员必到;乡(镇)、街道机关中层以上干部必到;派驻村党组织负责人必

9、到。同时,邀请区三大工委参加。三是明确述职程序。要求在驻村第一书记向乡(镇)、街道党(工)委集中述职会上,市、区驻村第一书记要逐一进行述职。述职完毕,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对驻村第一书记 2017 年工作情况进行逐一点评,并提出工作建议。与会人员结合平时掌握情况以及述职情况,按照评议要求,对驻村第一书记 2017 年工作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填写龙安区驻村第一书记民主评议表;同时,驻村第一书记与乡镇街道党工委签订 XX 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并报区委组织部、三大片区工委备案。四是明确评议反馈。会后,采取适当方式,将民主评议结果和 XX 年工作目标责任书内容向派驻村群众公开公示,接受群众监

10、督。一是驻村工作进展不均衡。总体来看,市派驻村第一书记,由于选派单位平台较高,自身人脉关系较广,领导比较重视,相关扶持政策比较到位,工作成效相对就比较明显。相比之下,从区直机关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由于基层工作头绪较多,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工作成效相对较差。二是个别选派单位对驻村第一书记支持力度不够。没有认真落实“第一书记当代表、选派单位作后盾、主要领导负总责” “三位一体”工作要求,主要领导没有把驻村任职工作纳入到单位整体工作中进行统筹谋划,没有把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工作当作份内事,导致了个别驻村第一书记思路不清、措施不明,作用发挥不够。三是有的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发挥不明显。由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

11、,有的驻村第一书记在处理群众矛盾纠纷和其他棘手问题时,存在思路不够清、方法不够多等问题。1.细化目标管理。对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进行项目化管理,通过高起点规划项目、精细化实施项目、全方位监控项目、数据化考评项目,强化驻村第一书记管理。2.提升驻村能力。以“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开展为契机,建强村级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 、 “四议两公开”等规章制度。加强驻村第一书记干部在政策理论、业务技能和工作方法上的教育培训,提升驻村第一书记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3.强化后盾保障。区直选派单位和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驻村任职工作,在政策落实、资金扶持、技术支持、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驻村第一

12、书记开展工作做好保障。精准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总结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沐委发XX6 号)精神,以及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县精准扶贫工作立标定责考核办法的通知(沐委办201711 号)文件要求,我乡严格按照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和扶贫攻坚的要求,把握时间节点,走实规定步骤,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现就我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报告如下:1.召开专门会议 3 次,成立精准扶贫工作领导机构,下设推进组、联络组、信息组、综合组、保障组、维稳组等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2.安排好市县下派 3 个驻村工作组的办公场所和食宿。每个工作组配备了责任心较强的翻译人员,解决了下

13、派汉族干部和彝族群众之间语言不通的问题。3.抓住精准识别微调的有利时机,再一次对全乡 227户 867 人贫困人员进行识别和统计,保证绝对贫困人员全部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同时,建立完善精准扶贫户档案,摸清群众发展意愿,根据全乡地理、环境、资源等优势制定出哈曲乡精准扶贫发展总体规划 ,各工作组也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了村级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书记”为贫困户量身定做了“一户一策”脱贫计划。4.反复召开村干部大会,强调基层堡垒建设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要求联系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积极配合驻村工作组开展工作,落实好工作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5.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包括驻村工作组的考勤制度、请销假制

14、度、考核管理办法等,按上级部门的要求严格执行,不走样。共督查“第一书记”工作日志 3 次,暗访“第一书记”走村入户调查情况 4 次。1、明确工作要求,立即开展调研。我乡于 8 月 10 日召集 3 个村的“第一书记”召开驻村帮扶专题党委会议,要求采取实地走访,多方听取等方式,进一步精准识别,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切实帮助所驻村脱贫。2、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经过调研得出道路是农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事情。一是准备硬化巴溪村 4 组通村公路 4 公里,瓦嘎村 3 组通组公里 1 公里。二是准备新修巴溪村 3 组 1 公里的通组公路、瓦嘎村 3

15、 组(上)通组公路 1 公里,巴溪村 5 组通组公里 2 公里。1.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特色农产业发展规模短时间内难以形成。2.个别村干部依赖思想严重,对精准扶贫工作的认识不足导致干事信心不足,存在“等靠要”懒惰思想。3.档案资料的归档整理、专档专柜的分类还不够细,不够完整。乡党委召集 3 个驻村工作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收集群众关心和生产生活上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统筹资金使用,鼓励发动群众筹资、筹劳,解决涉及群众生产生活、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1.依托技术培训、推荐就业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2.继续引导大户适度规模流转土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引进新项目、新技术,增加农民收入。3.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增加畜牧业、种植业、养殖业的科级含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各驻村工作小组全力协助所驻村支两委,实现村级组织党务、村务、财务的公开,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完善村规民约和村民自治章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