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69930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 藏林芝市2017-2018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西藏林芝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文综上学期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请答在机读卡上)和第 II 卷两部分,满分共 30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第卷(选择题,140 分)本卷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草原被破坏后,沙尘暴会影响到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这说明( )A.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 B. 区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功能C.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 区域之间无界线可言“南果北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杨桃、木瓜等水

2、果不断在京、津、鲁、新疆等地种植。据此回答 2-4 题。2 “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A全球气候变暖 B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C国家政策的支持 D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3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 )A光热充足 B土地廉价 C接近市场 D空气质量好4 “南果北种”带动较明显的产业是( )A农产品深加工 B大型农业机械制造 C物流运输 D城郊休闲观光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 ,读图完 5-6 题。5与图中大面积沼泽形成无关的原因是( )A.冬季寒冷漫长,蒸发弱 B.土质黏重,地表水下渗少C.夏秋多雨,排水不畅 - 2 -D.黑土广

3、布,土壤肥沃6图示区域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区,但目前工业发展缓慢,可采取的有效对策有( )A.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B.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C.积极吸引外地重化工业转入 D.鼓励人口迁出,减轻环境压力7下为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影响该生产体系中主导企业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 B劳动力 C市场 D技术8近半个世纪以来,世界上的产业转移主要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是(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金密集型产业9西气东输主体工程的起点位于( )A塔里木盆地 B内蒙古高原C长江三角洲 D黄土高原102014 年 12 月

4、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再度陷入“十面霾伏”之中,纷纷拉响空气重污染预警。为了及时对雾霾区域进行分析和预报,可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北斗导航系统 B. 遥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11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12.铜川是一座文化“聚宝盆”,具有陶瓷发祥地的青色文化、佛教兴盛地的金色文化、生态养生地的绿色文化、革命根据地的红色文化、煤炭富集地的黑色文化。透过铜川“五色”文化我们可以领略到()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我国区域文化特色鲜明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A. B

5、. C. D.13.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国家影响力不断提高,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乃至汉语热,孔子学院就此应运而生、发展壮大。这表明()- 3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 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A. B. C. D.14.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民族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这是因为()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生产力在经济发展中始终占突出地位A. B. C. D.15.李克强总理在第四次中国中东

6、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指出,人文交流是深化国家关系的“基础设施”,是推进民间友好的“民心工程” 。这说明()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给政治以重大影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助推剂A. B. C. D.16.“人倒了咱不扶,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 ”充满正能量的央视春晚小品,引起了国人的共鸣。小品扶不扶之所以能引起国人共鸣,是因为()优秀文化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 B. C. D.17.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

7、并吸收利用,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是因为()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B. C. D.18.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A. B. C. D.- 4 -19.某学者指出,既然不能强制人“关掉

8、电视”,那么要摆脱天生娱乐化的电视媒介的控制,唯一有希望的方法是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教会学生主动疏远某些信息形式,让学生懂得不能“用笑声代替思考” 。这说明()A.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具有重要作用B.在抵制“泛娱乐化”的问题上,教育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C.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20.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 。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D.彻底改变传统文化21.唐代著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

9、他有一幅斗牛图,画得非常生动,被人们视为珍品。有一次收藏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一个牧童看到了,不禁大笑。藏主问他何故,他说:“牛在角斗时,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绝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得像根竖起来的棍,叫人不由得发笑。 ”这位画家的失误说明()A.实践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B.艺术不允许夸张C.艺术必须与社会生活一模一样 D.艺术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22、广大青少年喜爱的歌曲中国娃中唱到:“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方块字”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汉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

10、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A. B. C. D.23、汉语成语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密码,更传递了中国人千百年锤炼留下的处世哲学及世界观。这主要反映出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具有包容性 具有地域性A. B. C. D.24.如右图所示,法国一本初中历史教科书介绍了一件中国古代农业灌溉工具,- 5 -该工具出现于()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曹魏时期 D隋唐时期25.“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 杜甫此诗反映的是()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彩瓷26.从右图所示的地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有()严格限定商业、居民区商业区没有限定的地点娱乐场所适

11、应市民生活商业经营时间不受限制A. B. C. D.27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 ,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折射出()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 B.国内贸易中心转移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民族工业的增长2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创办的近代企业中,属于民营的是()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江南制造总局 D发昌机器厂29.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反映的近代新的社会景象是()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

12、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30.右图大豆过江:“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自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 ”这幅宣传画反映()A.农业生产中的虚报浮夸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步- 6 -C.农业科技取得突出成就D.农业合作化取得丰硕成果31.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这段话描述的是()A.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B. 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C. 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 D.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3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 ”造成这种重大影响的事件是()A

13、.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开辟C.富尔敦发明汽船 D.丝绸之路的开通33.17 世纪具有“海上马车夫”称号的贸易强国是()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荷兰34如右图所示,1830 年后英国煤产量迅速增长,其原因是()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C.发电厂的广泛建立D.城市人口迅速增长35.下列科技成就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A B C D 第卷(非选择题,共 160 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3641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46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 必考题(共 5 题,共 135 分)- 7 -3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24 分)材料一滇、黔两省的能源储藏量占我国南方地区总量的 80%左右,其中云南可开发的水能资源位居全国第二,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滇、黔、桂三省(区)GDP 的总和仅为广东的一半。材料二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可形成我国西电东送南部主要通道。材料三珠江水系图(1)图中 A 地区是我国内河航运发达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6 分)(2)图中 B 省区是我国农业发展潜力较大、开发难度较小的地区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8 分)(3)试分析云南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4 分)(4)简述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对广东的积极意义。 (6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