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干扰总结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169777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干扰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视频干扰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视频干扰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视频干扰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视频干扰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视频干扰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干扰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快速识别干扰来源或大概判断一般来说屏幕上只有一个条纹,并且不断滚动,则为标准 50hz 干扰,也就是电源干扰,2条纹则为 100hz 干扰,比如电源经过整流模块后就会变为 100hz,条纹越多越细,则干扰频率越高,开关电源的干扰频率大概在 1khz-3khz,变频器的干扰频率带宽大概在 1KHZ-3MHZ,中波塔一般在数千赫兹,手机中转塔分为两类干扰,一类为电源机房干扰,纹络非常密集,有点类似开关电源干扰;另外一类为中频干扰,大概积聚在数兆到数十兆;以下为经常容易引起干扰的干扰源:电源:普通变压器类型的,开关电源,以及交流电源线变频器:电梯的变频电机、变频水泵、抽风机组、增压类电机;电台类

2、:无线对讲电台,手机发射塔,中波以及 FM 发射塔;高压电源类:变电站,发电厂,皮带机头,以及由高压需求的地方;地电位差干扰:主要存在传输距离远或者无接地部分或者防雷模块引起;超低频干扰:表现为图像抖动,比如夯地机;要特别注意伪干扰的出现,主要有:接头接触不良;没有采用分配器,而只接采用三通进行信号分配;随便添加不合格的放大器,造成信号失真;才用不合格的红外摄像机(红外摄像机内置的开关电源有些很差)或者云台(云台内部的开关电源或者解码器提供的电源纹波系数太大) ;给同行:说起视频干扰,要讲一下视频监控信号传输的传统方式视频基带传输。所谓的视频基带传输是指视频信号不经过频率变换等任何处理由图像摄

3、取端通过同轴电缆直接传输到监视端的传输方式,图像在传输时直接利用同轴电缆的 06MHz 来传输,非常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出现网纹、横纹和噪点影响监视效果。对于基带传输视频干扰,从干扰源角度分为交流声干扰和空间电磁波干扰,从干扰切入方式分为传导式干扰和辐射式干扰。下面分析一下常见视频干扰现象及其原因。1、工频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噪点、网纹或很宽暗横带持续不断滚动。干扰原因:此现象是当摄像端与监控设备端同时接地时,由于地电阻及电缆外皮电阻的存在,在两地之间电力系统各相负载不平衡或接地方式不同引起 50Hz 电位差,从而产生工频干扰所致。地电位使两接地端存在电压降,电压降加在屏蔽层两端并与大地

4、(地电阻)构成回路产生地电流,地电流经过线缆屏蔽层形成干扰电压,地电流的部分谐波分量落入视频芯线,致使芯线与屏蔽层之间产生干扰电位,使干扰信号加入视频信号中对监控图像形成干扰。2、空间电磁波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较密的斜形网纹,严重时会淹没图像。干扰原因:当监控电缆在空中架设时,空中电磁波干扰信号所产生的空间电场会作用于监控传输线路,使线路两端而产生相当大的电磁干扰电压,其频率约在 200Hz2.3MHz。由于电缆中电位差的存在,使电缆屏蔽层产生干扰电流,而一般情况下摄像端和监控设备端均为接地状态,这就使干扰电流通过线缆两端接地点与大地形成回路,导致终端负载产生干扰电压,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

5、中,产生图像干扰情况。3、低频干扰(20Hz-nKHz 低频噪声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静止水平条纹。现象原因:由于声音、数据等信号属于低频信号,其频带狭窄在传输时只用到20HznKHZ,几乎采用任何种类的电缆都可以传输,一般只受交流声干扰。用 于传输视频信号的同轴电缆,其屏蔽层抗干扰曲线特性表明干扰信号频率越高其屏蔽性能越好,对于诸如载波电话、有线电台等低频率信号干扰反而显得苍白无力。低频干扰信号同样会在传输线缆上产生干扰电压,从而影响图像质量。4、高频干扰(高频噪声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雪花点或高亮点。现象原因:虽然视频传输所用同轴电缆抗高频干扰要比抗低频干扰性能强,但是强高频干扰信号还

6、会对图像的传输产生干扰。大电荷负载启停、变频机及高频机等在工作时除了输出高强度基波外,同时还会产生高强度的二次谐波。虽然谐波强度比基波低很多,但高次谐波频带很宽且成分复杂,所以基波的各次谐波都会对利用视频基带传输(即 6MHZ 带宽内)的视频信号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经过多次精度实验,高频干扰信号的基波和谐波频率均在 45MHz 以内。5、反射干扰干扰现象:图像出现重影。干扰原因:视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色度、亮度及饱和度都会有相应衰减,当传输视频的同轴网络阻抗不匹配(也称失配)时,视频信号传输到终端会有部分色度、亮度及饱和度产生微反射,反射回来的信号会回到发射处形成再反射,与视频信号叠加经过延时和

7、损耗到达终端。多个反射信号将在接收端产生码间干扰(ISI) , ISI 会导致监视器收到错误的输入信号幅度和相位并显示出来,这就使传回来的图像看起来好象清楚的图像上又蒙上了一层模糊不清的图像现象,即重影现象。6、静电干扰干扰现象:图像时有网纹时有噪点,且时有时无。干扰原因:在发电场、煤矿和工业企业等存在高电压(1000V 以上)输出、严重机械摩擦及高电磁环境场所接地时的对地电位差都在 400VP- P1500VP-P 之间。接地与大地之间存在电位差的现象就属于静电现象的一种,存在静电现象时,接地端(包括冷地和热地)和大地就相当于一个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电容器。根据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当电荷容量

8、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放电。那么静电放电时便会在不同的接地端之间形成电位差,使传输线路上屏蔽层 形成地电流,从而使干扰信号耦合进视频信号并送入监控设备中。静电对视频传输干扰情况取决于静电电压差的大小,严重时会造成接口芯片的损伤或损坏。抗干扰的方法以期抛砖引玉视频干扰的主要表现形式1、在监视器的画面上出现一条黑杠或白杠,并且向上或向下滚动。也就是所谓的 50HZ 工频干扰。这种干扰多半是由于前端与控制中心两个设备的接地不当引的电位差,形成环路进入系统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由于设备本身电源性能下降引起的。2、图像有雪花噪点。这类干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传输线上信号衰减以及耦合了高频干扰所致。3、视频图象有重影

9、,或是图像发白、字符抖动,或是在监视器的画面上产生若干条间距相等的竖条干扰。这是由于视频传输线或者是设备之间的特性阻抗不是 75 而导致阻抗不匹配造成的。4、斜纹干扰、跳动干扰、电源干扰。这种干扰的出现,轻微时不会淹没正常图像,而严重时图像扭曲就无法观看了。这种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较多也较复杂,比如视频传输线的质量不好,特别是屏蔽性能差,或者是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有杂波而引起的,还有就是系统附近有很强的干扰源。5、大面积网纹干扰,也称单频干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视频电缆线的芯线与屏蔽网短路、断路造成的故障,或者是由于 BNC 接头接触不良所致。在现场中遇到的视频干扰不外乎以上五种情况,因此我们在现

10、场中遇到这类现象,首先要冷静分析出现的干扰属于哪一类,找出可能产生干扰的大致原因,最终来排除它。解决办法:系统易产生图像在监视器上有斜纹干扰或是出现滚动的黑杠。从干扰表现的形式,我们可以判断产生干扰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线路干扰和电源干扰。值得注意的是干扰信号 Vi 是由电缆纵向分布参数(阻抗或电阻)决定的,不是一个集中的点信号源,重要的是它串联在视频信号传输回路中,负载在取得摄像机视频信号的同时,也必然取得干扰信号。干扰的性质属于“加性干扰”,不管视频信号有没有,它始终存在。要消除干扰最主要的方法是尽可能感小干扰电动势,干扰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接地干扰前端设备的“地”与控制室设备的“地”相对“电网

11、地”的电位不同,即两处接地点相对电网“地”的电势差不同,那么通过电源在摄像机与矩阵之间形成电源回路,视频电缆屏蔽层又是接地的,这样 50Hz 的工频干扰进入矩阵,产生干扰。对于此类干扰,由于很难使各处的“地”电位与“电网地”的电位差完全相同,比较有效有方法是切断形成地环流的路径,采用切断地环回路的方法,在摄像机一端不接地,并做好与安装支架的绝缘措施,这样可基本消除接地引起的干扰。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同轴电缆过长,中间免不了有接头,如接头处理不好,屏蔽网碰到金属线槽也会产生此种干扰,因此在处理时也要注意到此种情况。例如:某技服人员在某现场反映,客户使用矩阵时,图像有黑色横纹干扰,经检查,是视频线的

12、 Q 头的芯和矩阵的 Q 座的孔配合的不好,将芯上镀锡加粗后,图像正常。再如:曾经反映过球云台在转动过程中,图像有时会有斜纹干扰,经判断,是内部视频线的 Q 头和摄像机的 Q 座的金属外壳接触不好,有些松动,最后更换了另一种 Q 头,问题改善。电源干扰由于供电系统的电源不“洁净”而引起的。这里所指的电源不“洁净”,是指在正常的电源上叠加有干扰信号。而这种电源上的干扰信号,多来自本电网中使用可控硅的设备,特别是大电流、高电压的可控硅设备,对电网的污染非常严重,这就导致了同一电网中的电源不“洁净”。比如本电网中有大功率可控硅调频调速装置,可控硅整流装置、可控硅交直流变换装置等等,都会对电源产生污染

13、。例如,某现场系统安装好后出现图像有斜纹干扰现象,怎么也查不出原因。后来发现由于此系统是在夏天安装,安装时此房间就已经装有空调,而且空调处于自动运行状态。有一次偶然将空调电源关闭,此时奇迹出现了,监视器上的图像竟然正常了。再把空调电源插上,干扰又出现了。后来加装了 UPS 将系统电源与空调电源分开,干扰排除。这种情况的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对整个系统采用净化电源或在线 UPS 供电就基本上可以得到解决。由传输线引入的空间辐射干扰这种干扰现象的产生,多半是因为在传输系统、系统前端或中心控制室附近有较强的、频率较高的空间辐射源。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一个是在系统建立时,应对周边环境有所了解,尽量设法避

14、开或远离辐射源;另一个办法是当无法避开辐射源时,对前端及中心设备加强屏蔽,对传输线的管路采有钢管并良好接地。例:安装在室外的球云台,视频信号间歇性有干扰,经过检查,发现平时经常在半夜 10 点钟左右出现,而周末白天出现的几率大一些。检查周围环境,也没有发现有大型变电站和发射塔,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无意中和周围的居民聊天,得知附近楼层里有一户居民是无线电爱好者,经常晚上回来鼓捣无线发射台,而其房屋位置正是视频线经过的区域。真相终于大白,最后给视频线加装金属管,效果得到改善阻抗不匹配由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匹配引起的故障现象。这是由于视频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不是 75 或者是设备本身的特性阻抗不是 75 而导致阻抗失配造成的。对于此类干扰应尽量使系统内各设备阻抗匹配。例:视频线要通过画面分割器的环通输出再接入矩阵,发现矩阵的图像很暗,不明亮。原来是分割器内部需要将环通输出的阻抗通过编程设置为高阻即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