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两首上课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1697087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轼词两首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苏轼词两首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苏轼词两首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苏轼词两首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苏轼词两首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轼词两首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轼词两首上课用(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明)念奴娇视频三国演义片头曲.MPG,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而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薄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 宋代词人苏东坡来到传说中的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颇有感触。于是醉书一曲念奴娇,让世人传唱。,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鼻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

2、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关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苏轼,字_号_ ,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 ,_时期文学家,_之一。与父_弟_合称为“三苏”。诗歌方面和_并称“_”,词方面和_并称“_”。书法方面和_ _ _并称“宋四家”。开创了 的词风。,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唐宋八大家 苏洵 苏辙 黄庭坚 苏黄 辛弃疾 苏辛 黄庭坚 米芾 蔡襄,豪放派,诵读全词,诵读,乐曲,解题,念奴娇:词牌名,怀古:怀 缅怀、追怀,古:古时的英雄事迹,赤壁怀古: 词题,视频听读,初步感知,整体感知,走进文本,整体感知,上片 下片写景 抒情,咏史,文本探究,词的上片主要写赤壁景色,请问写了哪些意象(景物)?,大

3、江 故垒 乱石 惊涛,课文哪个句子生动形象地突出了景物的特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乱,穿,惊,拍,卷,穿:,拍:,卷:,赤壁美景的特点是:,“雄奇”。,乱:岩石山崖险怪,穿:山崖陡峭高峻,惊:江水之汹涌,拍:惊涛力度之大,卷:波涛气势之大,渲染磅礴宏伟的气势,高峻、惊险 、壮阔,突破重点借景抒情,面对大江奇景,词人触景生情,发出深沉的感慨:,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技巧探究,“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篇中起什么作用?,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周瑜,字公瑾,词的下片着力刻画周瑜。如何解读周瑜这个“豪杰”形象?,苏轼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说明年轻有为。,以

4、美人衬托英雄。,羽扇纶巾,,谈 笑 间 ,樯橹灰飞烟灭。,借代,代指“强虏”,即曹操的水军,下阕:,小乔初嫁了,年轻得意,雄姿英发,英俊潇洒,羽扇纶巾,_,从容闲雅,谈 笑 间,_,指挥若定,樯橹灰飞烟灭,_,足智多谋,苏轼刻画的周瑜,_,_,仰慕之情,风流儒将英雄周瑜,对比解读突破难点,苏轼用精炼的几句话,便刻画出周瑜儒雅风流、文武双全的“豪杰”形象,目的何在?,这时的苏轼,依然踌躇满志,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而他面对的却是不幸的遭遇。,神宗时,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意见相左,刚入仕途的苏轼自请离京先后到杭州、密州、湖州等地任职,后因诗文中有讽刺新法的内容,以“诋毁新法”罪入狱一百多天,这就

5、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出狱,后以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了事;,哲宗继位后,反对新法的旧派司马光执政,重用苏轼,官至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后因与司马光政见不合,再次离京任杭州、颍州、扬州等地知府,后变法派又得势,苏轼被一贬再贬,58岁的苏轼被流放惠州、儋州;,徽宗继位后,被赦免内迁,死于回常州的途中,时年65岁。,仕途坎坷,周瑜 34岁 苏轼 47岁,美女相伴 婚姻 屡遭不幸英俊儒雅 外表 早生华发 东吴都督 职位 团练副使功成名就 际遇 屡遭贬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感叹、自嘲,自我解脱,课文小结,苏轼面对滚滚大江,看到赤壁形胜,怀

6、想豪杰周瑜,感叹长江依旧,英雄已逝。自己虽壮志犹在,而今却“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两句,是这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也是一种人生短暂的悲凉,更是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苏轼与英雄对比,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可见,他并不甘于消沉,故以酒祭月,豪情尽显。,作业布置,背诵全词,明天默写,第二课时,豪放词,笔力雄健,气势磅礴, 场面宏大,意境开阔。,俞文豹吹剑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日,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词派,豪放派,

7、婉约派,苏轼,柳永,阳刚,阴柔,1、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体会苏轼在诗歌中寄寓 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3、掌握、运用诗词鉴赏的几 种基本方法。,学习目标,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风波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东坡志林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而这首定风波的小序则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显然,这首词

8、是借“道中通雨”一事,来抒写作者当时“余独不觉”的心境的。这“余独不觉”不就是“泰然处之”吗?,听课文朗读,初步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视频情景欣赏,读准字音把握字词,芒鞋:草鞋。 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 然自若的情态料峭:形容微寒。,同行xng 吟啸xio 芒mng鞋 料峭qio一蓑su烟雨 萧瑟s,词前小序云: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时间:,1082年3月7日,沙湖道中,地点:,人物:,同行 、余,感觉:,狼狈、不觉,事件:,遇雨,已而遂晴,解词释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两句明写诗人道中遇雨时置风雨于不顾、吟啸徐行的

9、镇定态度,暗示他在政坛风雨中遭贬后仍泰然处之的心态。“莫听”有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见俏皮的挑战色彩。,解词释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两句似乎是说穿着草鞋、拄着竹杖在雨中走得很轻松,胜过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的呢?实际上是以“竹杖芒鞋”喻指闲散江湖,以“马”喻指奔波官场,通过两者对比,隐喻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身轻松。穿着草鞋走泥泞之路是不可能轻松的,故而它的实质用意只能是“无官一身轻”。,返回,解词释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而“烟雨”则是江湖上烟波浩渺、斜风细雨的景象,故而这一句是表达了苏拭想退隐江

10、湖、自在地度过一生的心愿。“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返回,解词释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写雨过天晴、寒风吹拂、斜阳晚照的眼前景象,但也隐隐地透露出作者在这几年的劫后余生中,余悸尚未完全消尽、政治风雨令人更加清醒、晚境或尚有望等既达观而又复杂的心情。,返回,解词释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表面上似乎是说,回到住处,再看路经之地,既不是风雨交加,也不是朗朗晴空;实际上,“萧瑟处”隐喻宦途风雨,“归去”是用陶渊明的“归隐”之意,而“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说,有了归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什么宦海的风雨或晴天了。显然,这里的主要心态是旷达,主要意向是隐逸。,

11、返回,内容述评,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被贬滴黄州时的基本心境:一是泰然自若、旷达处之;二是意存归隐、宽慰自解。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这就是身处危难之中仍泰然自若的鲜明写照。,意存归隐是这首词的主要情感倾向。上片情怀,指向“一蓑烟雨任平生”,下片情怀,收在陶渊明的“归去”,上下一致,心意之所归都是隐逸江湖。上片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下片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理相承,都表现出对官场险恶的厌弃,这无疑是作者意欲归隐的动因。而下片中的“醒”字,则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内容述评,1、思想内容:,借途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

12、内心感受,体现作者藐视政治祸难、达观自信的智者胸襟。,2、表达方式:,融叙事、写景、抒情、议理于一体。,3、表现手法,以小见大:以生活小事为题材来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虚实结合:“一蓑烟雨”既是眼前的实景,又虚指作 者的人生遭遇。,4、风 格:,语言质朴,感情平和,境界明快。,5、抒情主人公形象:,旷达潇洒、超脱乐观的智者形象。,归纳小结,定风波体现词人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等复杂而深微的情致及旷达情怀。塑造了一个乐观,旷达的主人公形象。,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雨霖铃的写景、抒情与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13、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n)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i)江月。,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柳永,课堂学习效果检查,寒蝉 长亭 骤雨 杨柳 晓风 残月,大江 浪 乱石 惊涛 樯橹,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早生华发,人生如梦,审美标准: 以阳刚为美 大气粗犷,审美标准: 以阴柔为美 具体细腻,内容:个人情愁闺情羁旅 离怨相思方式: 多含蓄婉转,内容:广泛家国功业 豪情壮志方式:多铺陈直抒,格律 严守格律 自由突破风格 委婉绮丽 恢宏沉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