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6953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课时作业16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下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B分解者在生物圈的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D碳循环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流动【解析】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含碳有机物和二氧化碳。分解者将生物体中的含碳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可以全球范围内流动。二氧化碳形成含碳有机物,能量储存;含碳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能量 释放。【答案】列有关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碳酸盐的形式存在B分解者不参与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C碳元素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2、用进入群落D碳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 (网)进行流动【解析】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碳酸盐的形式存在,A 正确;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可 见其参与了碳循环, B 错误;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固定为生物体内有机物中的碳,碳元素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进入群落, C 正确;碳在生物群落中沿着食物链(网),以有机物的形式 进行流动,D 正确。【答案】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 形式进行循环B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鱼这条食物链中,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C大气中的 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而消

3、失【解析】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故 A 正确。在生物群落中碳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故 B 正确。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要变成含碳有机物主要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故 C 错误。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会打破碳循环,生态系统会被破坏而消失,故 D 正确。【答案】图为生物圈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表示细胞呼吸B和的速率基本相等C甲丙丁构成捕食食物链D、过程中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解析】根据碳循环示意图可知,甲是生 产者,乙是二氧化碳库,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食物链表示生产者和消 费者之间

4、的关系,故 C 错误;代表光合作用,代表呼吸作用,故 B 错误;正常情况下,的速率大于的速率,故 B 错误;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故 D 正确。【答案】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B图中 A、B 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农业生产中的中耕松土可以增大 过程【解析】分析图形可知,图 中 A、B 分别代表分解者和生 产者,C 是分解者,B 错误;过程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效 应的主要原因, A 正确; 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 错误;中耕松土可以增大土

5、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过程分解者的细胞呼吸,而对 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几乎没有影响,D 错误。【答案】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可以表示为C丙不一定是需氧型生物D图中表示以二氧化碳形式流动的是 【解析】分析图形可知,甲是生 产者,是生 态系统的基石,A 正确;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食物链中不含分解者,且乙是所有消 费者,其所含的不同生物的消费等级不一定相同,B 错误 ;分解者不一定是需氧型生物,C 正确;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图中表示以二氧化碳形式流动的是, D 正确。【答案】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

6、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f 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C图中的 a 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 一定是异养生物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 a 传到 b【解析】其他成分都指向 f,所以 f 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库,故 A 正确;因为分解者不在食物链中,所以图中只有一条食物 链, 为 acde ,故 B 错误;只有生产者才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 a 为生产者,b 为分解者, c、d、e 为消费者,所以 a 是自养生物,b、 c、d、e 是异养生物,故 C 正确;碳由 a 到 b 的传递过程即由生产者到分解者,过程为生产者的尸体被分解者分解,该过程是以有机物的形式 传递的,故 D 正确

7、。【答案】情提供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质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B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C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D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解析】能量单向流动,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 环境之 间循环往复。能量流 动和物质循环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同时进行,没有先后。故 选 答案】用甲代表大气中的 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是()【解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在群落内部,生产者体内的碳,通过消费者的 摄食而流入消费者体内;消费

8、 者和生产者都通过呼吸作用将进入生物群落的碳释放到大气中,生 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残骸等有机物中的碳,又会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综上所述,A、B、 C 三项均错误,D 项正确。【答案】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与丙的存在使碳循环速度大大减缓Bbd 过程中碳移动的形式均为无机物C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D因呼吸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解析】分析图示可知,甲是生 产者,乙和丙均是消 费者,丁是分解者,消费者的存在,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故 A 错误;b 过程为生产 者通过呼吸作用,将其体内有机物中的碳以 形

9、式释放到大气中, cd 过程表示相邻两个营养级的生物通过捕食,使其体内的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流动,故 B 错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同构成生物群落,故 C 正确;乙对食物的摄入量,其中一部分没有被乙消化的食物残渣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另一部分被乙消化吸收、同化为自身的组成成分,即为乙对食物的同化量,因此乙对食物的同化量 远小于摄入量,故 D 错误。【答案】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 D 传到 A 和 AB E 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图中包含了 7 条食物链DB 和 F 之间的关系为

10、竞争和捕食【解析】分析图示可知,D 是生产者, A、B、E 都是消费者,F 是分解者,C 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库。碳在生物群落内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A 项错误 ;食物链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因此该生态 系统 DAB E 构成了一条食物链,B 项正确,C 项错误;费者和分解者不存在 竞争和捕食关系, D 项错误 。【答案】同学画出 3 幅表示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因此,3 幅图中生产者都是 1 中 C 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图 2 中 A、B、D、E

11、 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D若使图 1、图 2、图 3 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 析】图 1、A 为生产者, 图 2、A 为生产者, 图 3、E 为生产者,A 错误;图 1 中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 正确;图 2、A 为生产者,C 为无机环境,E 为 分解者,C、E 为消费者构成群落,碳在其中流 动的形式是有机物,C 正确;若使图 1、图 2、图 3 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学燃料燃烧产生 正确。【答案】选择题(共 40 分)13(18 分)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1)各类生态系统都具有的成分是_。(2)下表列出三种生态系统在地球上所占面

12、积比、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现存量以及被食量。生物系统类型 面积比 净生产量(109 吨/年) 现存量(109 吨) 被食量(109 吨/年)热带雨林 1 响热带雨林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_,而荒漠净初级生产量较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表中各净初级生产力,除未利用的部分外,其余的去向是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3)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如上图,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_,这是因为_。【解析】(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统一整体,因此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生产 者、消费者、分解者) 和非生物成分(物质和能量) 。(2)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有光照、

13、温度、水分、矿质元素等,影响 热带雨林 净生产量的主要无机环境因素是温度和雨量,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是矿质营养。 能量的去向有呼吸作用消耗,未利用的部分的去向是流入下一营养级(或初级消费者) 和被分解者利用。(3) 热带雨林积累在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少,因为热带 雨林中温度高,分解者的活 动 旺盛,故图为乙。【答案】(1)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2)温度和雨量水流入下一营养级( 或初级消费者)和被分解者利用(3)乙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14(12 分)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请回答:(1)写出图中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14、)。(2)分析 AE 和 CB 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_。(3)若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增重 8 产者至少具有_(4)人类大量开采并燃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积存的碳元素在短期内释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_。(5)由上图可知,减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_;第二_。【解析】(1)据图分析, 有双向交流,且 成单向流动关系,故 E 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 A 无机 环境的碳,次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故食物链为 EDCB。(2)AE 为环境 A 的碳以二氧化碳形式被生产者 E 通过光合作用以有机物形式固定。CB 通过捕食碳以有机物形式在食物链不同营养级传递。(3)生物量与能量呈正比,按照最高能量传递效率 20%传递,位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增重 8 产者至少具有 8/(20%20%20%)1 000 4)大量开采并燃 烧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碳以二氧化碳形式大量释放,造成温室效 应。(5)由上 图可知,减 缓二氧化碳增多的关键的措施是:第一多植树造林,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