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69139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房红霞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不仅给中小学语文教学与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中小学语文教师究竟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当好一名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语文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提高自己反思性教学实践的能力。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次文化冲突与变革。今天的孩子已不是几年前的孩子了,更不是十几年、几十年前的孩子了。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获取信息渠道多,对新事物的追求与敏感,远远在我们成年人之上。我们语文老师如果还是教书乏招,搬教参,对答案, ,死记硬背;创新乏力,学生要质疑,一问三不知,学生想探究,总是和稀泥,无法面对互动生成的课堂

2、;责任心很强,埋头苦干,但是缺乏艺术性,自我感觉良好,反思能力低下。这一切都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教师文化的缺失。教师文化的缺失将导致课堂的僵化,课程改革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大事。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作用于学生的主要是以物质为载体的信息,教师通过教育实践引起学生信息状态的变化,而不是物质形态的变化,并逐渐导致学生内在结构的发展变化。因而,教师的“信息存贮”在其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种信息是全息化的,具有“显性”和“隐性”两种特征,其中的“隐性”部分便是蕴涵在教师体内的文化。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就是教师能娴熟地运用教学方法技巧,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化积累和本土

3、的积淀,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它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知识水平,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学历水平。它由教师经过较长时期的培育和积淀而成。具有丰厚的文化素养是教育事业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要求,也是我们站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实现人生价值、不被时代淘汰、不使自己贬值的行业资本。有了丰厚的文化素养,课堂教学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至于照本宣科、捉襟见肘;教育学生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深入浅出,不至于就事论事、简单粗暴;与人交往才能豁达开朗、从善如流,做到诙谐幽默、妙语连珠、启迪心智,不至于腹中空空、语言干瘪。现在人们把教师说成是水龙头,是潺潺不息的清泉,就是说教师

4、应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缺失、文化底蕴的浅薄,必将导致课堂的僵化,课程改革也就无从谈起。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需要,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需要,更是学校发展的需要。那么,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呢?一、博览群书,博采众家之长。苏轼这个宋代哲学家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不错,哪怕你是粗布裹身,但一身的才气耀眼生辉。所以读书可以提高自身修为,可以拓展文化宽度,可以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中如是说:“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

5、学校的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 这个“无可比拟” ,这个博大和深厚是需要花一番真功夫才有可能企及的!魏书生曾用“语文学科不像别的学科知识结构那样清晰” “教学天地比别的学科广阔”来形容语文教学。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在广阔的、知识结构庞杂的文学天地里展风采,就得有广阔的视野,有复合型的知识网络结构。因为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融财政经融、哲学、政治、心理学、数学、甚至服饰、饮食、建筑、雕刻、绘画等多种文化于一体的文学。如果说作家在建构时把各种文化精华加以提炼、浓缩、融合进作品里,那么作为文学解构者角色的老师,不懂,甚至没听说过相关内容

6、,又如何去解构文学作品呢?相反,如果老师本身具备各方面的文化素养,能准确深刻理解建构者的意图,与建构者达到神交的境界,讲起课来自然游刃有余,举例信手拈来,生动形象,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所谓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我们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才杂家” ,除了自己的专业书籍和典型书籍之外,语文教师不但应该精读、细读新的、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当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到。而且诸如哲学素养、自然科学素养、心理学素养、丰富的阅历(感情积淀) 、逻辑推理素养等等都能给文学的解读带来奇妙的韵味。有的文学作品集中体现在某一种素养上,而有的就融几种甚至数十种文化在里面

7、,比如金庸先生的小说,那深厚的历史底蕴、令人垂涎的美味大餐、诱人的大漠风光、各式建筑的多样风格、令人向往的桃花岛、玄妙的武功招式、源远流长的丐帮文化、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卦方位地理设置等等,带你走进一个个神奇的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造出“最甜的蜜” ,学生才会有兴趣去品尝。二、讲究方法,提高文学修养。文采斐然的课文,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生命力,倾注着作者的感情。语文教师须从文学的角度分析课文才能让学生领略它们的风采和神韵。 (1)懂得文学成为中学语文教师施教的最基本的素养。难以想象,面对全面折射语言现象、扫描世态人情、纵横社会各阶层的文学,我们的语文教师如果不具备基本的文学素养,就很难成为

8、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但是面对浩如翰海的书籍,我们又如何做呢?唐宋苏东坡先生读书的体会时说:读书就像您跳进了大海一样,里面什么东西都有,而人的精力呢,又总是有限的,这样就不可能兼收尽取,只好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八面受敌”的读书是教师提高文学修养读书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比如我们读小说水浒传 ,一遍只看故事情节,一遍专门欣赏中间的风物描写,一遍仔细注意其中的风俗、习惯、礼仪、江湖道道,一遍留心其饮食文化,如此反复、多读几遍,教师就会对水浒传的了解不停留于一般的泛泛之流;同样, “锦囊集句”法也是教师提高文学修养需要重视的读书方法,也就是将平日的灵感写在小纸条、小本子或卡片上,先放在一边,有空时再取出

9、来整理,将断片的灵感集合为大的篇章。另外,对于各类书籍采取将前言、目录翻过,对各类全书的目录、各种字典、辞典、植物典、句典、名典、世界历史年表、地图使用的了解,会使教师将这些死的资料,用最有效的语言、方法在学习工作中运用。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任务与家务多,学习需要更讲究读书方法才有效。读书关键在于自己受用,一个教师读的书不外是两种: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的知识,如果每种学问精选经典 10 来本仔细研读就会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教师提高文学修养,可以精选 13 个文学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精选其经典,一部一部的从头读到尾,以求对于该问题得到一个深入的了解,在读文学作品时以

10、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写文章或进行文学创作以问题为中心。因此,中国古代有文学家认为: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 。三、读写结合,做学生学习的楷模经常动动笔,写些下水作文,是中学语文教师提高文学修养的又一途径。从教师的基本功来说,语文教师会写、善写是份内的事,但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语文教师才华的外在体现,也是检验语文教师文化素养的标准。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仅能熟练驾驭课本,还应是作文章的笔杆子。一般来说,教师写成型的文学作品有困难,教师可以多侧面练笔,初一,写个小故事,刻画一个人物,写一段景物;初二,侧重写言简意赅的说明文;初

11、三,练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及小议论文。可以和学生同步进行,给学生留一篇命题作文,自己先动动笔,既从中体味了写作的甘苦,也锻炼了文笔,又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供依据。叶圣陶说:“惟有教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善读善写。 ” 教师只有给学生做出写作的示范,才能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指导学生独辟蹊径,更快地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如果能写作,还会对学生起到迁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文章如能发表,学生读了很受熏陶,这可促使他们萌发创作的欲望,初试自己的笔锋,如此几番努力,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飞跃到一定的高度,他们的“作品”一旦发表,便可领略到成功的喜悦及快感。而今后的写作能力就

12、会螺旋式上升,使他们最终走向成功。此外,假期游游名胜,闲暇接触一些有文学功底的长者,欣赏电视里音乐、小品、相声、戏剧美术节目。久而久之,就能使自己更文明、更博识、更幽默,能更加出色地完成自己的语文教学工作,这在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今天尤显重要,四、善于创新,做到以德育德语文教师不能没有自己的观点。如果我们仅仅是照搬别人的东西,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我们很难成为一个有个性的教师。一要思考教材。语文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迷信教材,不能迷信权威,要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再创造活动,挖掘教材的意蕴,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对话,深入领会文本的丰富内容。二要思考学生。语文教学实质就是一种沟通,一种合作,作为教

13、学的主体对象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有哪些求知的欲望,教师必须了解,根据其特点进行组织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求知的欲望走进文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三要思考教法。别人的东西再好,那是适合彼时彼地的情境,而此时此地的情况不同,学生基础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东西未必适合自己。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得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师爱” ,是教师对学生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 。 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不管大小强弱,甚至不管学生的品行优劣,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教育,如果充满着爱,即使是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教师对学生的爱的情感,能

14、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力量,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激发他们对教师的亲近感、信赖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 , “信其道”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伴着学习型社会的来临,教育已不单单是纵向的终身教育,更是一种横向的、影响范围更广更深的全民教育。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在旧有基础上进行人格的重新建构与自我提升。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但这个决非一日一夕之功,需要教师不断熔铸自身的文化素养与能力,才能经得起大浪淘沙。参考文献:1龚雪芬. 实施新课程要注重教师的素养 2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3李建平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教育发展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