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690086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园 林 设 计 理 论主讲:宁崴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林规划设计教研室绪 论一、概 念1.园 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地形地貌和水体,建筑物和道路,植物和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件和艺术布局等方面要求,综合组成的统一体。园林的两种主要形式: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2.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包括前期图纸设计和后期施工设计-造园。3.绿地广义上,绿地就是被

2、绿色植物覆盖的地面。包括森林、农田、自然草地、园林绿地等。狭义上,专指园林绿地:G1 公园绿地: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G2 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G3 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G4 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 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G5 其他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休闲生活、城市景观和生物多

3、样性保护有直接影响的绿地。包括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野生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4.绿化人工栽种植物的过程二、本门课的性质和内容性质:边缘性强-面广、各学科。综合性强-综合个学科于一身,研究如何应用艺术和技术手段处理自然、建筑和人类活动之间复杂关系。内容:设计原理、设计布局、设计程序、设计图纸及说明书等。 三、学习设计艺术理论和园林设计的创作方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动手、动脑、多看、多问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第三章 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第一节 园林设计的依据一、科学依据 2二、社会需要 三、功能要

4、求 四、经济条件 1、科学依据依据相关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如该地段的水文、地理、地貌、水位、封冻线、土壤等,植物生态习性、生物学特性,园林建筑和园林工程的设计规范等2、社会需要园林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园林是城市 4 项基本职能(1933 年雅典宪章,工作、居住、交通、游憩)中游憩职能的基地。满足不同年龄、兴趣、文化层次所有人的需要。是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的本质区别之一3、功能要求广义-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狭义-满足人们的需要,包括游览、休息、健身娱乐活动。如功能分区、各功能区的布局等4、经济条件重要依据和基础条件,包括设计依据、材料选择、施工管理等。第二节 园林设计必须遵

5、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三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辩证统一关系。 首先要考虑适用,其次是经济,然后是美观。根据园林的性质、类型、环境不同而各有侧重。一、适用一是因地制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二是其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1.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地形条件,先利用后改造。如颐和园的建设,明代就原有地形和水体建园,清代改建,通过挖湖筑山的造园手法建清漪园,后由慈喜该名颐和园。根据功能、景观要求,合理组织空间。例如留园2.适合服务对象不同性质、功能园林的设计手法是有区别的。湛江市儿童公园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二、经济1.使用材料上2.日后管理方面3.直接、间接经济效益上三、美观园林设计要在适用

6、和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美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不可或缺的。园林是艺术,美是其组成部分。第四章 风景园林艺术设计原理园林艺术是园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关于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是美学、艺术、绘画、文学、行为学、心理学、建筑学等多学科理论的综合运用。本章主要讲述园林美学、园林形式美法则、中国传统艺术原理、园林造景艺术手法、园林空间艺术原理和园林色彩艺术构图等。3第一节 园林美学概述一、古典美学依附于哲学春秋末期.孔子中国美学理论奠基人统一、和谐、尽善尽美战国.庄子无为、自由物与我的统一汉.董仲舒天地之美阴阳二气协调统一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美的本质使和谐亚里士多德美是

7、“秩序、匀称、准确”美凡是能够使人得到审美愉快的欣赏对象。审美对象、审美性质、美的本质。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各门社会科学(心理学、伦理学、人来学等)和各门自然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等)的综合运用真、善、美统一于艺术的思想鲁迅。二、现代美学三、园林美学园林美是园林师对生活、自然的审美意识(感情、趣味、理想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自然美的再现,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一)园林美的属性和特征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有两种提法:长、宽、高、时间空间、联想空间线条、时间空间、平面空间、静态立体空间、

8、动态流动空间、心理思维空间总的来说,园林美是物质与精神空间的总和。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三种形态。(二)园林美的主要内容山水地形美、借用天象美、再现生境美、建筑艺术美、工程设施美、文化景观美、色彩音响美、造型艺术美、旅游生活美、联想意境美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景物是由外形式和内形式组成。外形式景物的材料、质地、线条、形态、光泽、色彩和声响等因素构成。内形式是上述外形式按不同规律而组织起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所构成。形式美具有变移性、相对性、差异性。一、形式美的表现形态1线条美线条是构成景物外观的基本因素,是造园家的语言。不同的线型其性格特征也不同。用直线类组成的图案和道路,表现出耿直、刚强、秩

9、序、规则和理性。弧形曲线则表现柔和、流畅、细腻、活泼。2图形美由各种线条围合成的平面形。规则式和自然式规则式稳定、有序、规律、庄严、有一定的轴线关系和数比关系自然式自然、流动、不对称、活泼、抽象、柔美、随意3体形美由多种界面组成的实体,它给人以更深的印象表现于山石、水景、建筑、雕塑、植物造型等不同景物或相同景物都可以有不同的形态美。4光影色彩美4色彩是造型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从而获得美感。色彩的冷暖和感情,必然引起丰富的联想或精神满足。5朦胧美产生于自然界,是形式美的特殊表现形态。产生虚实相生、扑朔迷离的美感,给游人留有较大的虚幻空间和思维余地。二、形式美法则与应

10、用(一)多样统一法则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过分统一则呆板,疏于统一则杂乱。多样统一原则是其他原则的“统领” 。1形式与内容的变化统一规则式和自然式内容与形式容易达到变化统一。混合式中规则与自然的过渡不要太突然,一般采取用弧形道路进行过渡。建筑的形式与其功能要达到变化统一。2局部与整体的多样统一同一园林中,景区、景点各具特色,但就全园而言,其造型、色彩、风格均应保持基本协调,寓变化于统一整体之中。3风格多样与统一风格因人、因地而逐渐演进形成。具有历史性和地域性,与气候、国别、民族、文化、历史背景有关,同时有深深的时代烙印。杭州聚贤亭静心斋山亭芳秀园亭东莞可园亭4形体的多样统一单一形体统一形

11、体,大小、位置变化多种形体主体的主要部分去统一次要部分,次要部分服从或类似主体,烘托、呼应主题。整体体形去统一各局部体形或细部线条,以及色彩、动势。5图形线条的多样统一指各图形本身总的线条图案与局部线条图案的变化统一。6材料与质地的变化与统一材料选择既要有变化又要保持整体的统一。选择多种材料时,要有主次,切不可等量分布7线型纹理的变化统一着重考虑局部线条纹理与整体线条的协调与变化(二)整齐一律景物形式中多种相同或相似部分之间的重复出现,或是对等排列,其美学特征是创造庄严、威严、力量和秩序感。(三)参差率与整齐一律相对,指各风景要素和要素中的各部分之间,有秩序的变化与组合关系,形成无秩序的秩序,

12、不整齐的整齐。一般通过高低、起伏、大小、前后、远近、疏密、开合、浓淡、明暗、冷暖、轻重、强弱等物规定周期的连续变化和对比。(四)均衡法则均衡感是人体平衡感的自然产物,它是景物群体的各部分之间前后、左右对立统一的空间关系,一般表现为两大类型,即静态均衡和动态均衡。51静态均衡游人视点不动状态下(即景物相对静止) ,观察景物所表现出的均衡状态。分为对称式和非对称式均衡两种。对称式均衡景物各组成部分为对称关系,表现的理性、庄重。非对称式均衡景物各组成部分之间为非对称关系,但通过位置和体量的处理,仍让给人以均衡之感。处理方法如下:构图中心法:群体景物中有一是突出强调一个实现构图中心,而使其他部分均与其

13、取得对应关系。杠杆均衡法:又称平衡法,通过质量和距离对应不置取得均衡。惯性心理法:又称运动平衡法,根据人的习惯性重心感产生的动势倾向而形成的均衡。2动态均衡游人视点移动状态下(即景物相对运动) ,观察景物所表现出的均衡状态。运动存在,均衡存在,运动消失,均衡消失。游人在运动过程中观赏景物要达到均衡状态(五)稳定法则指景物上下部分的关系,包括稳定的布局和不稳定的布局。(六)对比法则借景物之间形式和内容的对比关系,使彼此的特点更加明显和突出,产生强烈的风景感染力。对比律运用于形体、线型、空间、数量、动静、主次、色彩、光影、虚实、质地、意境等多方面的对比。1适于用对比的场所园林布局中,可以说在任何位

14、置都可以存在对比,只是对比的强弱不同而已。尤其强调的是入口、景点、建筑等位置。2获得对比的方法水平与垂直对比形体大小对比形体形状的对比色彩与明暗对比空间对比通过空间序列的开合、曲直、明暗、大小的对比,使空间对游人的感觉发生强烈的变化,达到小中见大、豁然开朗、变化万千等效果。疏密对比宽处可容走马,密处难以藏针。无论建筑、树木、山石在不同空间处理上皆应疏密有致,形成对比,方使全园景观变化多端。虚实对比虚予人以轻松,实予人以厚重,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如山水对比,粉墙与门窗、月洞门的对比,建筑的墙体与门窗的对比,景物本身与水中倒影的对比,苏州怡园面壁亭的镜借法等等质感对比不同质感的景物搭配对

15、比,可收到强烈的艺术效果。可利用植物与建筑、道路、广场、山石、水体等不同材料的质感形成对比。动静对比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再如动水和静水的布置等。(七)和谐(调和)法则借景物之间共同点的搭配,使各种景物形成统一的整体。在色彩、体形、线条、时间和空间上给人一种和谐感。和谐源自同类景物或不同景物之间。通过相似与近似两个途径取得和谐。1相似协调法形状基本相同的几何形体、建筑体、花坛、树木等,其大小及排列不同而产生的协调感。2近似协调法也称微差协调,相互近似的景物重复出现或相互配合产生的协调感。3局部与整体的协调6园林空间中局部景区景点与整体的协调,某一景物的各组成部分与

16、整体的协调。(八)比例法则在人类的审美活动中,客观景象和人的心理经验形成合适的比例关系,使人得到美感,这就是合乎比例了。世界公认的最佳数比关系是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创立的“黄金分割”理论b:a=a:(a+b) ,b=1 a=1.618 或 a:b=1:0.618 弗帮那奇级数:1、2、3、5、8、13、21、4317 世纪法国建筑师布龙台:某个建筑体或景物,只要其自身的各部之间有相互关联的同一比例关系时,好的比例就产生了,这个实体就是完美的。动态比例理论:一个正方形对角线展开的矩形系列,其长宽比是协调的。有共同方向或相互垂直对角线的矩形系列,其长宽比是协调的。现代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提出人体比例模度数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