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16072 上传时间:2017-01-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13节《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 岳麓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交通与通讯的变化导学案填一填知识体系梳理一、铁路,更多的铁路1近代铁路的起步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唐山至_铁路建成通车1888 年, “_”宫廷专用铁路落成。2近代铁路的发展甲午以后,列强争夺在华铁路的_,使清政府放弃自主修路的权力;也促使清朝官员改变观念,认识到修路的急迫。修铁路成为中国人_的强烈愿望。1909 年,中国工程师_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到 1911 年,铁路大部分由外国修筑并控制,民国以后,各条_收归国有。由于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要点点拨

2、京张铁路由詹天佑独立主持并胜利建成。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 技术界的光荣。【自我校对】胥各庄;紫光阁铁路;修筑权;救亡图存;詹天佑;商路修筑权;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972 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_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_的诞生。_年前后,民间兴办轮船航运公司近百家,但在列强联手压价、竞争排挤中艰难求生。2航空:中国航空事业起步于_年。当时附设在福建_的海军飞机工程处,开始研制_。同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设“ _” ,先后拟订以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此后 10 年间,航空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要点点拨 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条

3、件下,民族航运业发展举步维艰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自我校对】轮船招商局;新式航运业;1900;1918;马尾造船厂;水上飞机;筹办航空事宜处;三从驿传到邮政1邮政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_设“领事邮政代办所”1896 年, “_” 成立民国时期:_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 年,中国首次参加_,签订一系列相关国际邮政条约。2电报、电信事业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_,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民用电报也普遍开展。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直到 30 年代情况才发生变化。3近代交通和通讯发展的重大意义新式交通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还一

4、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_。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_更为便捷,促进了中国的经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要点点拨 传统的交通、通讯方式,无论是在空间,还是在时间上都严重阻碍了人与人之同、地方与地方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这也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随着西方先进交通、通讯方式的传人,中国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先进的事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自我校对】通商口岸 ; 大清邮政局;1913;万国邮联大会;电报线;思想观念;异地传输;辨一辨易错知识提示1最早在中国

5、兴建铁路的不是清政府,而是英国。21872 年近代第一家轮船航运公司轮船招商局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3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41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5近代新式交通之所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主要是因为它直接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从而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接触了更多的新式事物,间接导致了小农意识的淡化,代之以开放、文明的新观念。练一练综合能力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188

6、9 698 4 544 9 11 0 0 0 0 0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注:1889 年数字系 3 天平均所得,1926 年数字则是 2 天平均所得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A B C D答案:表中数据可见,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种类多,但是不同时期,交通工具的种类不同,许多新式的交通工具由无到有,所以正确。而这种变化正说明上海的公共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故也正确。从材料数据不能体 现出汽车制造业有何变化。因此答案应选 A。2假如你生活在 20 世纪初,如果你想从张家口出发到北京旅游,

7、最方便和实惠的出行方式,你会选择( )A B C 解析:1909 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因此最方便和实惠的选择应该是 A。3.“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 ”此诗赞扬的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 )A、铁路运输 B、航运 C、航空 D、电报通讯答案:此诗的第一句“举头铁索路行空”一句可知,这是一种和电线相关的事业。 再从后面二句可知这项事业是方便通音信的。故可以判断此项事业人电报通讯。4铁路成为中国近代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主要的因素有( )铁路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廉 铁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 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清政府

8、从一开始就支持建设铁路A B C D答案:不符合史实,清政府一开始是反对修筑铁路的,可排除含的 B、C 、D 三项。答案:们 在欢庆青藏铁路通车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这样的一条史实:光绪六年(188 0)岁末,刘铭传力请修筑铁路,李鸿章立足中外,比较支持刘的倡议,但更多的人“群相哗骇” ,责骂刘铭传与李鸿章“直欲破坏列祖列宗之成法以乱天下” ,而且宣言:“铁路之行外夷则可,行之中国则不可。 ”后来刘、李等人虽冲破阻力“毅然兴办” ,但步履之艰可以 体味。从材料可得出其“步履之艰”的原因有( ) 中国自建铁路遭到传统保守势力的强烈反 对 列强在中国投资兴建铁路并控制了兴建权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 地主

9、阶级洋务派拒绝引进西方先进技术A B C D答案:材料中可知当时统治阶级内部许多人反对修筑铁路,而这也正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在修路问题上矛盾重重。故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史实。故答案选D。6下图为中国保存至今的最早的蒸汽机车,它于 1882 年开始运行。这辆机车应该运行在(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答案:881 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开平至胥各庄铁路建成通车。因此答案应当选B。7新式交通工具的引人和发展,最符合历史潮流的是( )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C加强了世界之间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答案:、B 两项只是局限在某一领域,而设问

10、的角度是对中国的影响,近代化涵盖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81890 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任载之重如此,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这说明火车运力大、速度快、费用低 19 世纪 90 年代末,火车已经基本为清朝官员所接受清末铁路已大规模投入商业运营( )A B C D答案:料只反映出了小吏认识到火车运输的一些优势,而这种感慨正说明了一些人已经在思想上接受了这种方便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些材料不能反映出清末铁路已经大规模投入运营。故选 A。9下图最早出现是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C维新变法

11、运动时期 D时期答案:邮票上文字可知此为大清邮政局发行的大龙邮票。而大清邮政局成立于 1896 年,可知此邮票最早应出现于维新变法运动时期。10看右图,在中国,它的第一位制造者是( )A莱特兄弟 B詹天佑 C冯如 D陈纳德答案:中国最早制造飞机的是冯如。答案选 C。11 1919 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忭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答案: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的专门报道,体现了报纸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

12、重大事件的功能。12下列有关近代电讯邮政事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A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 B1896 年, “大清邮政局” 宣告成立 C民国时期,邮政得到进一步发展 D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电报电信事业无从发展历史备课大师 免费】“备课大师”全科【9 门】:免注册,不收费!:国时期战乱频繁,电报电信事业一度发展缓慢,但缓慢不等同于无从发展。故 材料分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地处海疆,操航业者甚火。通商以前,俱用沙舱,以其形似鲨鱼,故有此名。由南载往花布之类,曰南货;由北载来豆饼之类,曰北货。当时,本邑富商,均以此而获利。道光中,行海运,岁漕

13、百万,由沪至天氏亦借沙船,官商称便。自汽船盛行后,搭客运货,更为便利,而沙船之业遂衰,即海运亦归招商局承办。今之沙船,寥落如晨星矣。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方志经济史料选辑材料二 “黄包车”之于上海或许有着特别的典型意义,它在黄浦江边无奈地转动了 82 年,如一位风霜尽染的老人,于 1956 年安然退进博物馆。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 20 年代末,近 80 年 间,上海地区才完成了从传统交通工具到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轿夫、纤夫、纤夫的号子,小车的吱呀声 ,汽笛的长鸣声,火车的轰隆声及飞机的呼啸声等互相交织,合奏出一支中国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交通运输工具变迁的共鸣曲。 摘自新华网图一 图二材料三 到 20 世纪 80 年代呼啦啦驶出的出租轿车,车 轮声声,碾出了半个世纪来社会生活的沧桑变化。请回答:依据材料一,说出材料反映的生活景象是什么?近代中国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