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60008 上传时间:2017-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池市气象局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 (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 池 市 气 象 局河池市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总结2009 年 8 月至 2010 年 4 月,我市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全市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人畜饮水及春耕生产遇到严峻挑战。面对旱情,我市气象部门坚持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服务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市气象部门上下一心,全力做好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工作,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发挥了气象部门应有的作用。一、及时部署,快速反应,服务突出一个“早”字一是及早发布旱情监测预测结论。1 月 31 日,在全市第一次抗旱工作会议上,我局汇报了全市有特旱县 1 个(东兰),重旱县五个(天峨、南丹、凤山、巴马、都安),其余为中旱县(

2、金城江、环江、罗城、宜州)的旱情监测结论,提出春季(24 月)河池总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 13 成,预计我市气象干旱将进一步发展,2010 年的春旱属偏重年份,雨季开始期将推迟 7-10 天。各级党委、政府根据旱情监测预测结论,及早部署抗旱救灾工作,争取了主动。二是提早启动应急预案。在出现旱情初期的 2010 年 2 月 1日,我局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预警级应急响应。根据旱情的变化情况,3 月 17 日升级为级应急响应,4 月 22 日降为级应急响应,4 月 29 日解除应急响应,处于应急响应状态共 104 天。在应急响应期间,全市气象部门围绕抗旱救灾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局领导亲自带班,参加天气会

3、商,多次组织召开气象服务动2员会。各应急响应单位执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天气雷达站 24 小时开机运行监测天气变化。 三是提早做好人工增雨各项准备。在 2010 年 1 月初,我局对全市 22 套人工增雨火箭发射装置开展了年检,对 70 名人影作业指挥员、操作员进行再培训,对全市人工增雨作业点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管理增雨作业空域的机场进行了协调。同时,加强了增雨火箭弹的储备工作,年初火箭弹储弹量是往年的两倍。各人工增雨作业点工作人员从 1 月 2 日开始在岗待命。二、科学服务,手段多样,服务突出一个“实”字一是认真做好旱情监测预警服务工作。此次干旱过程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不仅有农业生产上

4、的气象干旱,更主要的是人畜饮水方面的旱情。为进一步加强旱情监测,我局增加了土壤水分应急观测业务,为旱情监测提供理论依据。在认真分析上级下发的逐日干旱监测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理解国家标准中气象干旱等级的划分原理,适时订正上级指导产品,根据天气预报及短期气候预测对旱情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较客观、定量的预评估。全市各级气象部门共向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重大气象服务专报43 期, 气象服务信息291 期, 干旱专项气象服务597 期,气象服务参考 26 期,农业气象服务材料127 份。2 月 26 日-4 月 30 日向市委、市政府提供抗旱救灾保人饮保春耕“ 一天一报 ”的材料共 64 份,通

5、过手机短信向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发送气象信息短信 3500 人次。二是积极向党委政府提出决策建议。在干旱期间,我局多次在全市抗旱救灾工作会、旱情会商会汇报旱情动态分析和未来旱情发展趋势研判情况,并对春耕生产气象条件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提出了抢抓季节适墒播种、调整种植结构等对策措施和建议。3三是全力做好抗旱人工增雨工作。在本次抗旱救灾过程中,出现有利于人工增雨的时机不多,但是全市人影部门仍然尽最大努力科学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 月,全市各级人影部门所有人员、装备、物资、弹药全部到位进点,克服一切困难,一直处于临战状态,实行 24 小时值班,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选择最佳作业时机实

6、施人工增雨作业。全市共实施增雨抗旱作业 158 点/ 次,发射火箭弹 614 枚,作业次数和用弹量均为历史之最,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工增雨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作用。四是多渠道向公众发布干旱预警信息。干旱期间,我局发布了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22 站/次、橙色预警信号 36 站/次。这些预警信息通过天气预报电视节目、手机短信、12121 气象声讯、鑫视传媒等渠道发送给公众。通过 12121 声讯自动应答系统了解干旱预报预测信息约有 60 万人次,通过固定电话接收我局主动发送的抗旱预警信息有 15 万人次,群众还通过覆盖我市各主要宾馆及办公中心的 210 个鑫视传媒网络了解天气信息。三、气象部门在抗旱救灾

7、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七天以上的中长期预报准确率有待提高,按照目前的预报技术,七天以上的天气预报准确率较低,无法满足长期干旱预报的需要。二是气象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自动气象站密度低,由于地形原因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存在盲区,这些都制约着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提高。三是人工影响天气规模小,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人影车辆和发射架经常有故障,严重影响人工增雨作业的开展,也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4四是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不畅通,各种气象信息无法及时传送到广大人民群众手里,目前气象信息主要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形式传播,电视天气预报每天只有一期,广播仍然没有开播天气预报节目,手机气象短信只能发

8、送到部分用户,不能够全网发送,气象电子显示屏数量较少,覆盖面窄,再加上本地的电视、广播覆盖不到边远地区等原因,造成了边远地区的群众基本上无法收到本地发布的气象信息。五是部门之间信息互通、资料共享等工作开展比较困难,没有建立常规信息共享机制,常常是需要的时候才向相关单位索取,而提供信息的单位经常不能及时提供信息,造成不能够全面掌握全市干旱情况,影响决策气象服务效果。四、意见和建议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化县减灾防灾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建设,增加区域自动气象站布点,加强新一代天气雷达等基础设施的维护保障。二是加大人工影响天气经费投入,尽快立项市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项目,增加炮点密度,全力支持全市人工影响天气车载雷达项目建设,组建一支专业性的人工影响天气队伍。三是加强气象观测站观测环境保护工作,保证各种气象数据能真实反映天气情况;四是通过党委政府协调,加强气象局与广电局、电信部门的合作,完善并拓展气象信息发布渠道,保证气象信息能快速、顺利发送到人民群众手中。五是建立气象、水利、水文、农业、民政、林业、国土等部门的联动机制,一旦出现自然灾害,各方联动起来,共同配合做好相关工作,并且能及时共享各种信息,建立常规的信息共享制度。5河池市气象局二一年五月十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