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587609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校长党课讲稿:完整、准确把握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 “党的群众路线” ,作为一个科学范畴的文字表述,其依据并不是出自某一篇理论探讨的学术论文,也不是选用某一个领导在某个场合的讲话,而是要以规范的、权威的出处为遵循。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部分所表述的:“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但人们不太注重从党章中“引经据典” ,已成为一个长期存在并比较普遍的现实问题。 党章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表述,是由“价值意蕴” 、 “途径方式” 、 “目标导向”

2、三部分有机组成的一个整体,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只是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中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内涵要求。多年来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一种“简称”式的理解,误认为是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的“全称”表述,是不严谨的,也是不 严肃的。因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完整地、准确地学习、领会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是十分重要和非常及时的。 一、 “两个一切”:价值意蕴“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的群众路线,不是一般的工作路线,也不是单纯的工作方法。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政党都有自己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 “为谁立命” 、 “为谁谋利” ,始终是一个根本性、方向性问题

3、。学习、把握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领悟其内在的价值意蕴,这就是“两个一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 90 多年来宝贵经验的结晶,是极其珍贵的“传家宝” 。90 多年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论断,充分反映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历史阶段,我们党始终如一秉承“两个一切”的价值理念,鲜明地回答了“为

4、了谁” 、 “依靠谁” 、 “我是谁”这一重大历史性课题。中央明确提出,这次在全党深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虽然看起来仅为 3 个词,6 个字,但意义十分重要和深远。把“为民”放在本次活动主要内容的第一点,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一贯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坦然地向世人昭示, “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一再申明:“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并把这庄严的承诺,写入了庄严的党章。 习近平同志指出,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

5、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2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两个一切”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值得我们认真领会和把握。 “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 ,对应了“一切为了群众”的基本要求;“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对应了“一切依靠群众”的基本要求;而“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 ,则进一步强调了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 “两个一切” ,两者缺一不可,相互贯连、相互促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群众的期盼和愿望,必须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

6、和真诚支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的作风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广泛、深厚、可靠的群众基础,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二、 “又来又去”:途径方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有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人们谈论得比较多了。本文着重就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所蕴含的思想方法论、及其对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示,作一番学习思考。邓小平曾指出, “如果不从认

7、识方法上解决党的主张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那末,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仍然不能真正地解决。 ”作方法等层面上,提升到思想认识和方法论的高度上来。毛泽东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在联系所做的深刻阐述,至今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 把握:“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 ,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

8、更正确、更生动、更丰 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这也就是说,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深刻体现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神实质。需要着重提出的是,作为党的群众路线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有着明确的指向和规范的要求,但在人们的实际工作中和思想认识上,对这“一来一去” , “望文生义” ,缺乏认识论层面的准确把握,存在着把“从群众中来”混同于“到群众中去”较为普遍的问题,造成实际工作中真正意义上的“到群众中去”的“缺位”和“错位” 。从党的群众路线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来看, “从群众中来”的“来” ,是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把群众的诉求,以及群众的智

9、慧、创造收集起来;而“到群众中去”的“去” ,是在“来”的基础上,梳理问题、分析问题,把解决问题的思路、下一步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理论归纳的结论,回归到群众中“去” ,接受实践的检验,进行修改和完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怎么把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是靠我们的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深入群众,认真“去”收集而这个“去” ,实际上是作为第一步骤“从群众中来”的“来” ,还不是作为第二步骤“到群众中去”的“去”因为,真正意义上的“去” ,是已经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分析整理、归纳研究,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或方针政策,需要回到人民群众中,回到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完善。因而,在党的群众路

10、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前半部分,各级领导纷纷下基层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听取一线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严格意义上说,这不是“到群众中去”的“去” ,还属于“从群众中来”的“来” 。而对群众提出的诸多意见和问题,不可能“装到篮里全是菜” , “照单全收” ,而是要进行科学的梳理,区分轻重缓急,作出体制、机制上的改进,然后把形成的工作思路和创新的理念, “到群众中去”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这也是对领导干部智慧和能力水平的考验。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必将是不断深化的。依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不能机械地理解为只是“一来一去” ,仅仅满足于“一个来回” 。就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来说,不能是为了搞活动而组织安排“一次”下基层、开“一次”座谈会、听“一次”意见,要避免为反对形式主义而又搞新的形式主义。要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持续地“又来又去”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改进提高广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和全面素质,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