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51024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学位论文-工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的地震灾害和地震预报张国民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减灾必读 (地震出版社,1990)一书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 52 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 27 个,包括 1906 年美国旧金山 8 级大地震、1923 年日本东京 8 级大地震、1976 年中国唐山 78 级大地震等所造成的当时旧金山、东京、唐山等大城市的毁灭性灾难。地震之外的其他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 25 所。因此,地震占总数的 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 。这在当前全

2、球城市化进程急剧发展,尤其是我国城市数量剧增的情况下,更显出防震减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重的国家全球每年要发生 500 万次地震,绝大多数是人们感觉不到的小地震,大地震相对较少,其中 6 级以上强震每年发生 10200 次;7 级以上大震平均每年 18 次,达到 8 级或 8 级以上的巨大地震每年平均 12 次。从地震发生位置的地理环境上看,全球地震可分为海洋地震和大陆地震两大类,其中发生在海洋的海洋地震占 85;发生在陆地的大陆地震占 15。但由于大陆是全球人类主要的聚居地,因此地球上的地震灾害绝大部分来自大陆地震。根据本世纪以来的地震灾害统计,大陆

3、地震所造成的地震灾害占全球地震灾害的 85。而我国恰恰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根据本世纪以来有仪器记录资料的统计,我国占全球大陆地震的 33。我国平均每年发生 30 次 5 级以上地震,6 次 6 级以上强震,1 次 7级以上大震。我国不仅地震频次高,而且地震强度极大。根据日本地震学家阿部胜征的研究,本世纪全球发生的面波震级大于等于 8.5 级以上的特别巨大地震一共有 3 次,即 1920年中国宁夏海原 8.6 级、1950 年中国西藏察隅 8.6 级和 1960 年智利南方省 8.5 级地震。可见中国的地震不但在世界上最多,而且最大。加之我国地震分布广泛(除浙江和贵州)两省之外,其余各省均有

4、6 级以上强震发生) ,震源很浅(一般只有 1020km) ,因而构成了我国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本世纪以来,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 110 万人,其中我国就占 55 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 114,人口占 14,地震占 13,地震灾害占12。就我国国内的各种自然灾害而言,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林业灾害等各大灾种中,据建国以来近 50 年的资料统计,就各种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比例来看,气象灾害为 57,

5、居灾害之首。但就各种自然灾害的人口死亡的统计来看,地震灾害占 54,为群害之首。因此,地震和地震灾害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二、随着现代文明程度提高,地震灾害正以加速之势发展进入 80 年代末期以来,一系列大地震袭击了世界各地的城市和乡村,使许多国家遭受到了巨大的地震灾害。如 1988 年 12 月 7 日前苏联的亚美尼亚大地震,使 2.5 万人丧生;1989 年 10 月 17 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距旧金山 100km 的洛马普列塔地震伤亡 4000 人,经济损失超过 60 亿美元;而 1990 年 6 月 21 日

6、的伊朗鲁德巴尔地震则造成了 4 万人死亡;1993 年 9 月 30 日印度拉土尔地震又造成了 2 万人死亡。1994 年 1 月 17 日的美国洛杉矶地震和 1995 年 1 月 17 日的日本阪神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达 200 亿美元和 1000 亿美元,后者还造成了 6000 多人的死亡。将上述 80 年代末以来最近 10 年的地震灾害情况与本世纪前 80 年的地震灾害情况作统计对比,则可看到,从经济损失指数上看,现今地震灾害的单位时间损失率为前 80 年平均损失率的数 10 倍,从人口的死亡指数看,现今的灾害超过了前 80 年的平均水平。上述情况表明,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

7、快速增长并向城市集中,以及城市都市化程度的提高,地震灾害正以加速的形势发展。地震灾害随着人类现代文明程度提高而增长的发展趋势,也可以从更长的历史过程中得以引证。前面所述历史上因大地震曾毁灭的城市达 27 个之多。这些被地震毁灭的城市,按时间过程分布,从公元前 3 世纪到公元后 19 世纪,共占 13 次(毁灭 13 座城市) ;20 世纪的前80 年占 14 次(毁灭 14 座城市) 。在 20 世纪前 80 年的头 50 年为 5 次,后 30 年为 9 次。因此,历史的长河更清晰地展示出地震灾害正在加速增长的现实。我国是地震灾害最深重的国家。就地震这一灾种来说,我国为全球之最;就我国国内各

8、种自然灾害而言,从人口死亡指数上看,地震又是群害之首。因此,在现代地震灾害正以加速之势发展的大形势下,面对大自然的和历史的警告,处于地震灾害之首当其冲的我国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震害形势。三、地震预报强烈的社会需求,全球性的科学难题严重的地震灾害及其加速发展的震灾形势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对防震减灾的强烈社会需求。而通过地震预报和在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防御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因此,地震预测是人类面临的最古老的问题,也是全球性的科学难题。本世纪 60 年代初期,智利、美国和日本相继遭受巨大的地震灾害。紧接着,我国发生1966 年河北邢台 6.8 级、7.2 级大地震,死伤近 5 万人。重大的地震灾害激

9、起了社会和公众对地震预报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60 年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基础。因此,从 60 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一些地震频繁的国家相继开展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其中美国于 1964 年组织了一批有声望的地震科学家拟定了地震预报的研究规划,开展了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活断层调查、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孕育理论等地震预报研究,并于 80 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名叫帕克菲尔德的地震区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日本政府从 1964 年开始推行地震预报研究的第一个 5 年计划。1994 年已进入第 7 个地震预报 5 年计划,其重点是地震预报实用化和确定地震预报方法、提高地

10、震预报精度的观测研究,并加强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前苏联则从 60 年代初开始,在中亚和远东地区建立一系列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展地震预报的现场研究和基础性的实验理论研究。30 多年来,各国在地震活动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方面,在地震和地壳构造关系的调查和地震前兆观测等方面都有许多重要的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科学认识,并在少数地震前,如 1989 年美国加州洛马普列塔 7.1 级、1993 年日本长野 5.l 级等地震前的中短期阶段有一定的察觉。但从总体上看,30 多年的科学进展与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如前美国地震学会会长、地震预报评估委员会主席、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克

11、拉伦斯艾伦在评定地震预报进展情况时所说,地震预报的进展要比初期预料的缓慢得多,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我国的地震预报,是 1966 年河北邢台大地震之后,在周恩来总理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以邢台地震现场为发源地,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往往具有高潮和低潮交替的特性。1966 年邢台地震揭开了 20 世纪我国第四个地震活动高潮。此高潮从 1966 年邢台地震开始,到 1976 年唐山 78 级和松潘 72 级地震结束,整整持续了 10 年。10 年间,我国大陆地区共发生了 14 次 7 级以上地震,其中 12次发生在华北北部和西南的川滇地区。强

12、烈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但同时也为地震预报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由政府直接组织,在广大地震区内,建立地震台站,发展监测系统,开展分析研究,进行预报实践。到 90 年代初,在我国大陆建立了规模宏大的地震观测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地震学、地磁、地电、重力、地壳形变、应力应变、地下水动态、水化学、地热、电磁波等学科的地震监测台网。其中包括 400 多个测震台站、20 个区域遥测台网、1700 多项地震前兆观测。此外还有流动重力、地磁和形变观测,测量总线路长度达 15 万 km。这个系统覆盖面之广,方法手段之多,建设规模之大,都是世界少有的。它不仅为地震科学研究乃至地球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宝

13、贵的基础资料,而且为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在广泛监测的基础上,从 1966 年以来,在台网监测范围内已获得 100 多次 5 级以上地震的震例资料。在这些震例中,取得的地震活动、地壳形变、地下水、水化学、地电、地磁、重力以及各种宏观异常等多种前兆异常上千条。通过对这些实际资料的综合研究,为逐步认识地震孕育过程和孕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前兆表现提供了科学实践的基础,为地震预报提供了实际经验、实际资料和科学依据。丰富的科学实践必将产生新的科学思想。在取得大量现场震例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逐步发展了我国自己的带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方法,形成了“长、中、短、临

14、”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的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即地震的孕育、发展和发生是一个系统演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不同阶段则显出不同特征的前兆异常,从而有可能依据孕震过程中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前兆异常,开展阶段性地震预报。在实际震例和实验室研究结合的基础上,把地震孕育和相应的预报分为长、中、短、临四个阶段,其中长期预报是数年至一、二十年的地震形势预测;中期预报是 1 年至数年内地震危险区及其地震强度预测;短期预报是震前半个月至数月的地震预报;临震预报则是几天至十几天的地震预报。经过 30 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广大地震科技工作者初步探索了阶段性孕震过程的物理意义,各阶段预报工作的内容、程序和预报

15、判据,逐步建立了长、中、短、临诸阶段渐进式预报的方法,使预报过程随地震孕育过程的发展,在空间上由大到小,在时间上由远及近,在危险程度上由粗到细,以逐步逼近的方式,向地震发生的实际时间、地点、强度靠近。经过广泛而系统的探索,我国的地震预报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虽然从根本上说,我国与世界各国一样,当前的地震预报尚处于低水平的探索阶段,而且与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地震观测技术的先进性方面,在地震预报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尚有一定的差距。但我国在地震震例资料和现场预报经验的积累方面具有优势,频繁发生的 5 级以上的(即中强以上)地震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较多的试验预报的实践机会。在充分和合理地应用我国

16、 30 年积累的地震预报经验的基础上,对某些地震作了一定程度的预报。在 70年代中叶,我国曾取得以 1975 年辽宁海城 7.3 级地震为代表的若干较成功预报的经验。90年代以来,取得了 1995 年云南孟连中缅边界 7.3 级地震、1997 年新疆伽师强震群中 4 月6 日 6.3 级、6.4 级等地震的较成功预报。这些预报不仅仅是某些科学家或某种预测方法的预测成果,而是按国家有关地震预报的条例,由地震所在省地震局的分析预报部门汇总多种资料作出短临预报综合预测,并报省级人民政府,由政府向社会和公众发布并取得社会防震减灾效益的较成功的预报。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上述较成功的预报在众多地震中只占很少的比例。而有地震天预报(常称漏报) 、有预报无地震(即虚报)以及错报(或时间不对、或地点不对、或震级差得太大)的情况都远多于成功的预报。然而,就是这些少量的成功预报的先例已向人类展示了地震预报的希望之光。四、防震减灾:预防为主,综合防御地震预报是减轻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