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二建筑专业建设计划121018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二建筑专业建设计划121018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业二:建筑工程施工重点支持专业建设计划1.需求论证1.1 产业背景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在步入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到 2015 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 45左右,城镇 人口将达到 6.3 亿。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投资增长,必将带动工程建设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给建筑业带来工程建设的空间,还为建筑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即从单纯的工程施工转向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运作。近年来,山东省建筑业发展迅速,在经济总量中
2、的比重逐步增大。山东省现有各类建筑企业 8000 余家,其中建筑施工企业 5700 余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2200 余家,监理企业 300 余家,招标代理企业 200 余家,工程造价咨询企业 300 余家。山东省建设厅于 2010 年发布了山东省建设行业“十二五”规划,到 2015 年底,我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0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 35 平方米。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壮大建筑业。1.2 社会需求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能利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进行工程建设,而且还要求具有较强的
3、实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然而当前建筑行业的现状是建筑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特别是施工现场劳务层作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技术水平不高、农民工比例较大,需要大批施工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全面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一项十分迫切和艰巨的任务。目前济南市建筑从业人员达到 40 余万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 4 余万人,各类持证上岗人员只有 2.4 万多人。济南市将组织实施建设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采取校企结合、产教结合、订单式培养等多种形式,2015年计划完成培训技能操作人员 2 万人,以后将逐年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训比例。历城区地处济南市城乡结合部,
4、 “一带两区”战略的顺利实施及唐冶新城的开发建设,将有力拉动建筑产业的优化升级。随着建筑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城镇基 础设施配套建设将迅速发展,急需大批高素质建筑专业技能型人才。作为区域范围内唯一一处中职建筑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发展优势明显,就业前景广阔,培植潜力巨大。1.3 专业定位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是教育部与建设部联合启动的“职业学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试点专业。与建筑行业的其它专业相比,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知识面相对较宽,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性较强,一直受到建筑施工企业和管理单位的重视,就业形势相对较好。做好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发展规划,不仅能满足建
5、筑行业对本专业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而且对深化建筑行业领域其它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实现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企业的规模发展,建筑新工艺、新技术、新型材料的不断应用,建筑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出现短缺。 “十二五” 期间,本区域所需要的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才将达几千人,这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发展孕育了先机,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1.4 现有基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开设于 1987 年,是山东省骨干示范专业。在校生403 人,专任教 师 21 人,高级职称 6 人,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 2 人具有研究生学历,双师型教师比例 90.5%。济南市学科
6、 带头人 1 人。近三年,在省、市级优质课、 课 件等教学技能比赛中,10 余位教师获一、二、三等奖,5名教师荣获省市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多名教师在现代技能开发、职教论坛、 现代教育等刊物上发表教学教改论文 20 余篇,同时,部分高级教师积极参与省级以上教学指导方案、教材的编写。现有 CAD 实训室、工程算量室、测量实训室等 6 个校内专业实训室以及济南一建、中铁十四局等 10 余个校外合作办学企业。现有师资结构与组成一览表学历情况 职称情况人数 研究生 本科 专科 中职 其他 高级 中级 初级基础课 7 0 7 1 5 1专业课 14 2 12 5 6 3专任教师小 计 21 2 19 6
7、 11兼职教师 5 5 2 3合 计 26 2 24 8 14 4建筑工程施工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办学思路明确,对准岗位群需求,教育质量意识强,学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工作,近三年来,凭借当地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东风,立足当地,主动接轨企业,大力推行“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 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实训策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能,巩固知识,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有 11 名学生获省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33 名学生获市技能大赛一、二等奖。该专业以其广泛的市场需求、鲜明的办学特色和过硬的办学质量赢得了企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因素质高、技能过硬深受用
8、人单位项 目人数分类欢迎,毕业生双证率达 100%,就业率近三年平均在 99%以上,对口就业率达 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满 意度达 99%以上。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在强化学生专业理论传授、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坚持为万千广厦塑栋梁,为创业致富育强人,努力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一览表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人数 就业率 人数 就业率 人数 就业率112/110 98.2% 125/125 100% 133/131 98.5%1.5 存在的问题1.5.1“工学结 合”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方面尚需 进一步加强。其内涵和具体的实施办法还需要与
9、企业协同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和实践。1.5.2 课程及教材建设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缺乏一批优质核心课程、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不能完全满足培养“双高 ”人才的需要。1.5.3 校内实验实训装备及实训环境还不能适应学生规模增长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建设。 1.5.4 校内外实训实习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和健全,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提高水平。1.5.5 需进一步提高“双 师型” 教师的质量,使他们能完全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的需要,需进一步加强“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和专兼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建设。2.专业建设目标2.1 构建以建筑工程施工相关工种和岗位能力需求为指向,以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10、职业岗位指向明、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准、人才培养效益高的“1+1+1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山东省建筑大省的行业和区域优势,借助济南建筑职教集团平台,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深化校企合作深度。在校企合作的数量上,满足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要求;在校企合作的深度上,要求企业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践。2.2 突出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建设行业和建筑产品特点,基于工作过程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按照认知和职业技能形成规律, 细化教学进程和教学要求,实现工学结合,重视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培养,把学生的职业素养形成纳入到培养方案中,学生
11、毕业一年后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优良率达到 95以上。2.3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按照“贴近项目、贴近生 产、 贴近技 术、 贴近工艺”要求进 行课程改革与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有效性;改革各类课程和实训考核方式,突出应用能力考核;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2 门,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3 门,施工教学录像 1 部,专业技术课程课件制作达到 100。2.4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12、,建设集“ 创新性”、 “实用性”、 “科学性”于一体,用于建筑专业教学和建筑技术培训的建筑实训基地,充分开发和利用新型建筑实训基地的功能,加强实 践教学。完善实训条件, 继续完善 CAD 实训室、工程算量室、测量实训室,新建建筑施工专项实训室、土木工程实验室;按照工学交替的需要,再增加 5 家校外实训基地。2.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通过 “聘、培、赛、派、研、创”等措施着力打造了一支素质高、技能 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选派专职教师到企业进行轮岗、顶岗实践锻炼,形成良性循环,每年与企业合作培训青年教师 2-3 名,
13、提高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及 实践水平。二年内培养专业带头人 1-2 名,骨干教师 2-3 人, “双师素质”教师达 95%以上,兼 职教师 10 名以上;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实践技能强、结构完善合理的专兼职教学团队。2.6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发展,不断提升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服务能力。根据行业发展规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积极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服务,帮助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并与企业一起进行技术开发。同时,每年为本区域内建筑企业进行职业岗位培训 1500 人以上。3.专业建设思路坚持实用性、特色性、协同性原则, 结合区域实际,融入建筑产业、行业、企业、 职业实 践等要素,高起点制定专业建设目标,高水平
14、规划建设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师资水平和实训水平,强调理论基础与技能实训的协调发展,引进 先进工程技术,彰显专业办学特色,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注重知识结构与学科之间的兼容、关联和互补,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建设内容4.1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4.1.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构建“1+1+1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建筑行业对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要求,以实训基地为平台,以专业、实训基地一体化为保障,整合专业与基地的管理机制,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重点突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学习能力培养,构建“1+1+1 工学结合、订单培养”
1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完成所有基础理论和有关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第二学年完成主要专业课程和相关实践教学强化训练;第三学年全部安排到建筑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毕业后能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市场调研,在充分了解建筑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探索和企业联合进行“订单式” 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制定,共同完成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加大到企业实践的教学力度,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培养过程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真正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盈,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 实践和职业鉴定
16、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2)构建“学生德技双馨、综合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有计划地增加联合办学企业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构建稳定长效育人机制;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初步形成“学生德技双馨、 综合职业能力强” 的新型高素 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实习实训与岗位生产零距离对接,构建“滚动式”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环境,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图 1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4.1.2 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按照“ 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 近技术、 贴 近工艺”要求进行课程改革与建 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优化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校内专业技能实训企业社会实践 顶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