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87673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资源环境约束下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安锦 刘红梅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摘 要: 随着经济的迅猛增长, 使得煤炭的需求不断提高, 推动了煤炭产业迅速发展, 如何更好地满足煤炭需求和有效控制污染排放是我们要攻克的难题。以内蒙古为例, 本文从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角度出发, 分析了资源大省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节能减排、资源有效利用、产业集中化、发展绿色经济的转型升级建议。关键词: 煤炭产业; 环境外部性; 节能减排; 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安锦 (1978-) , 男, 山西大同人,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 博士, 北交大中国产业安全研究中心博士后, 硕导, 从

2、事公共经济、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基金:201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4BJL097) Research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Coal Industry DevelopmentAN Jin LIU Hong-mei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economy, how to better meet the coal demand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ollutio

3、n discharge is the difficult problem we have to overcome. In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 theory, analyzing pres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Inner Mongolia, and put forward the energy conserv

4、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economy.Keyword: Coal Industry; environmental externality;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煤炭产业是我们国家的主体能源产业, 更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煤炭产业难以克服的难题

5、。要“重环保、促发展”, 积极实施环境一体化产业政策, 调整能源结构, 促使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环境依存度较低的产业结构调整。一、产业发展与环境问题相关理论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 研究产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理论主要有环境外部性和库兹涅茨理论。在经济学研究中, 环境外部性理论表明的是在日常的经济生产活动中, 人们只注重经济利益, 不注重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因为产生的这一影响并不会以成本计入生产或交易成本中, 这一原因就导致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 这也是发展经济与环境问题产生的矛盾所在。人们普遍认为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是由于环境成本外部化所导致的, 所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最好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环境

6、成本内部化, 将成本加入到生产消费环节中去。在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 出现的往往并不会是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外部性的存在是对于政府干预的一种较为传统的解释。库兹涅茨理论所描述的是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来对环境质量产生影响。其中, 规模效应表明的是经济增长通过增加投入要素来进一步增加产业发展中对资源的使用, 并且产出越多所带来污染排放量就会越大;技术效应表明的是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由于技术进步使得生产率大大提高, 促进产业发展中对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 节省了每单位产出所消耗的要素投入, 进而减弱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传统技术逐渐被先进的清洁技术取代, 这样可

7、以形成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模式, 从而降低产业发展中单位产出所排放的污染物;结构效应表明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 产出结构和投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经济结构逐渐向能源密集型重工业转变, 污染排放日益增加, 当投入结构再变化时, 单位产出的排放水平就会有所下降, 这样环境质量就可以逐步得到相应的改善。二、基于环境视角内蒙古煤炭产业发展现状(一) 煤炭资源储量大, 但循环利用率低, 浪费严重内蒙古的煤炭储量大, 属于资源富集的地区, 地下煤炭储量的面积约有 12 万平方公里, 已经探明的煤炭资源总储量约有 8000 亿吨, 该数据截至 2014 年底, 在探明的储量中 1 亿吨以上储量的

8、特大型煤田数量就有 36 个。内蒙古主要采用两种煤炭资源配置方式:一是国家行政转让, 根据行政审批开采, 长期使用的采矿权几乎是免费的, 长期依赖政府无偿划分煤炭资源, 尤其在煤炭市场需求较大时, 煤炭企业严重缺乏节约使用资源的意识, 过度消耗煤炭资源、缩短使用寿命、生产过剩和其他不合理的煤炭储量严重损失;二是象征性的交一些资源费, 资源配置的双轨制度导致违法合同、分包合同、租赁, 甚至私下炒作煤炭资源, 煤矿短期行为严重, 采肥丢瘦、采易弃难等现象普遍, 资源回收率极低。(二)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但破坏了生态环境随着内蒙古煤炭工业经济由逐步到快速的发展, 对地方经济生产总值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9、。从表 1 数据可以看出, 2005 年一直到 2014 年, 煤炭产量和煤炭消费总量都在不断地增加, 煤炭产量从 2005 年的 25607 万吨增加到 2014 年的99391 万吨, 煤炭消费总量从 2014 年的 13953 万吨增加到 2014 年的 36465 万吨, 并且煤炭产量增长的速度一直高于煤炭消费的增长速度。地方生产总值从2005 年到 2014 年快速增长, 从 2005 年的 3906 亿增加到 2014 年的 17770 亿元, 且增量明显。煤炭工业对全部工业的利润贡献率很高, 煤炭生产消费与其地方生产总值一致上升, 表明内蒙古煤炭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体

10、经济的蓬勃发展, 并且高度依赖煤炭资源促进经济的发展。表 1 2 0 0 5-2014 年内蒙古煤炭生产排放与地方生产总值数据 下载原表 从表 1 得出, 废气和废水排放量不断地增加, 废水排放量从 2005 年的 24967 万吨增加到 2014 年的 39324 万吨, 废气排放量从 2005 年的 12071 亿立方米增加到 2014 年的 36116 亿立方米, 排放速度趋于相同, 排放的废水中各项指标控制不严格, 不达标的污水排放到河流和地下水中, 造成水资源污染严重。(三) 煤炭产业集中化程度低, 是强雾霾现象的主要原因煤炭企业所占领域较广, 但都是以较小或中等范畴的煤炭公司和电力

11、公司为主的产业发展, 大型煤炭公司所占比例非常的有限, 造成了单一的产业结构链, 资源整合不合理。近几年来, 大部分地区雾霾现象严重, 造成雾霾笼罩的主要污染源来自燃煤, 煤电集中使用煤炭, 而对散煤的治理是治理雾霾的关键。由于产业的分散难以改善对散煤的治理, 许多小煤矿出现弄虚作假和违章生产的情况, 导致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治理方式, 难以形成统一有效针对环境的治理措施。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系统不平衡发展模式, 小型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足, 这样的企业数量较多且分散, 所以监管很难实时到位, 对地区煤炭产业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产生了严重影响。(四) 科技研发投入少, 环境治理效率较差内蒙古一直

12、以来依赖于煤炭资源的发展, 煤炭主导的经济模式较为成熟, 但是过早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坏处, 就是煤炭开发技术与设备的陈旧, 很多的企业都是运用的一些旧的设备, 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不能有效地满足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科技研发投入少, 就会与当今世界的尖端技术有所差别, 现在的设备可能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以及对于现有植被的破坏, 而以前的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污染, 在科技方面投入少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出现。加大能源科技研发投入, 会使得企业的生产更加的有效率, 可以提高产煤的效率, 同时也要有对于环境方面的投入, 将煤炭发展与环境破坏的关系进行改善, 利用技术手段将这一矛盾得到有效的

13、解决。三、促进煤炭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一) 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促进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从国家层面来说, 坚决执行环保法,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与监管体系, 对各项指标规定要明确并量化细化, 从整体上解决完善现有的能源补偿机制, 加强对煤炭工业的限制与管制, 并且根据不同地方自然环境承受力来划分煤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必要时采取一定的特别保护。从地方政府层面来说, 努力做好煤炭开发规划, 对企业煤炭开发进行严格监督, 使生态环境系统整体平衡, 避免不必要的水土流失和草场沙化等地质灾害。在煤炭开采利用中, 努力恢复土地原有自然风貌, 对废弃物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二) 合理开发煤炭资源,

1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避免受传统发展理念的影响而酿成严重的煤炭浪费, 必须采取行动合理的配置煤炭资源, 进行资源税改革使得矿产资源被合理开采利用, 使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佳。形成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观念, 同时, 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改进管理方式, 最终实现节约型管理模式, 科学、恰当地开发自然资源。(三) 提高产业集中化, 加强资源及环境保护煤炭企业努力调整其产业结构, 不断改进和完善, 从多种渠道共同采取措施, 尽可能剔除过量剩余的产能、去除不合理库存、调整杠杆平衡, 积极鼓励降低原煤的直接开采率, 提高生产中煤炭转化率。大力推动煤炭转化工业的进程, 探索发展一系列可再生的新能源工业来替代不可再生

15、资源的利用, 节省煤炭资源并加强煤炭产业环境保护实践。(四) 加强创新驱动, 发展绿色经济在经济新形势下, 创新是关乎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突破口, 要想煤炭工业与环境协调稳定发展, 必然以一系列的创新突破为领导, 在环保问题上, 加强科学技术研发的投入, 增强能源清洁利用投资, 积极鼓励将一流的清洁技术引入到我们的生产中, 发展绿色经济。另外, 煤炭企业应与新能源企业主动实践合作, 在创新突破的道路上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五) 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加大转化的力度, 使得化工产品发展路线应逐步走向精细化, 提高煤炭化工产品附加值, 来弥补传统煤炭附加值低的缺陷, 提高行业的价值。能源供应

16、链方面, 主要发展电能的替代作用, 提高电煤在煤炭消费中所占的比重, 促进煤炭工业企业主动与电力企业合作实现煤电一体, 通过控股或者参股等方式, 逐步向煤电一体化的能源公司转型。要坚持以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引领, 推动煤炭产品与产业升级, 提升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参考文献1桂小丹, 李慧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1) . 2蔡海霞.能源约束、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可持续性J.资源科学, 2014, (5) . 3刘焱, 杨冕.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鄂尔多斯模式反思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 (7) . 4付桂军, 齐义军.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 2012, (12) . 5张春明, 张春霞.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及环境保护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 (24) . 6耿海清.煤炭行业环境管理类型区划分以内蒙古为例J.自然科学学报, 2014,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