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36501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高三模拟考试(二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47 -2009 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物理试卷分析今年是我省实施新课程以来第一年高考,又是我省第一次自主命题,格外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为了使考生尽快适应新高考,及时发现复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009 年 3 月 26日至 27 日,安庆市教研室按照市教育局统一部署组织了对全市中学高三年级进行了一次高考前模拟考试,并对安庆市城区高三年级试卷进行了统一集中流水阅卷.。我们结合这次阅卷随机抽取 200 份试卷进行了分析。 一、试题主要特点纵观这次理综试卷中的物理试题,总体印象是:试题常规、回归经典,突出双基、考察能力,试卷平稳、关注发展,试题素材源于教材、挖掘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设计稳

2、中求新,注意联系实际,难度适中,且计算量适宜,加重了对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本次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分第一卷(选择题) 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卷共 7题 42 分( 从第 1420 题),第二卷共 4 题 68 分(从第 2124 题),全卷物理部分共 110 分,占理综全卷的 36.7 。第一卷 7 题为单项选择题( 这是 09 年高考的物理考试说明中的一个重要调整);第二卷 4 题,第一道(21 题)为实验题,计 16 分,其余 3 道为计算题,计 52 分。试卷考核的内容分析见下表:(一)从物理学科知识领域分布看:学科各领域 分 值(总分 110) 比 例 备注60 54.

3、55% (含实验题)力学50 45.45% (不含实验题)44 40 % (含实验题)电磁学38 34.55% (不含实验题)原子物理 6 5.45%实验 16 14.55%(二)从物理学科模块分布看:模块名称 题号 分值 比例必修 1 14、16 7.5 6.82%必修 2 14、17、21(2) 、22、2451.5 46.82%选修 3-1 20、21(1) 、23 31.5 28.64%选修 3-2 14、18、19 13.5 12.36%选修 3-5 15 6 5.45%- 48 -(三)从试题涉及考点面看:题型 题号 涉及考试说明内容 要求 分值万有引力定律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电磁

4、感应现象14牛顿运动定律615 原子结构 616 共点力的平衡 617 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6交变电流 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 18理想变压器 6电磁感应现象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9楞次定律 6点电荷 静电场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线 电势能、电势 单项选择题20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621(1)实验 11: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6实验 5:探究动能定理实验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21(2)实验 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0位移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加速度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22抛体运动 15静电场 电势差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5、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感线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 2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8- 49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重力、弹力 抛体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 24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9显然,卷中占分比例较大的仍是力学和电磁学这两个物理学的核心主干知识,占总分的94.55%,其中力学所占比例明显大于电磁学,原子部分只有一道选择题,占 5.45% ;从物理学科模块分布看,物理 1、物理 2 和物理 3-1 三个必选模块共占 82.28%,物理 3-2 和物理 3-5 两个选考模块共占 17.82%,这与2009 年

6、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省考试说明中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总之,这次安庆市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符合今年安徽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关注高中物理课程改革,既体现了考试要为素质教育服务的宗旨,又体现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新课改理念,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能力、及学科素养的考查,是一份值得肯定的模拟试卷。二、答题情况分析(一)抽样成绩统计(抽样人数:200 人)1、总情况:总分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得分率110 102 27 67.9 0.622、成绩概况:分数段 019 分 2029 分 3039 分 4049 分 5059 分人 数 0 2 2 21 4

7、3分数段 6069 分 7079 分 8089 分 9099 分 100110 分人 数 43 39 29 17 43、各题得分情况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1) 21(2) 22 23 24 总分小计 960 1086 942 1086 828 666 906 809 766 2452 1341 1746 13580平均分 4.8 5.43 4.7 5.43 4.1 3.3 4.8 4.1 3.83 12.3 6.71 8.73 67.9得分 0.8 0.91 0.8 0.91 0.7 0.6 0.8 0.7 0.34 0.82 0.37 0.46- 50 -率(

8、二)答卷情况分析:由上表可知:1、选择题:学生做得较好的题是第 15 题、第 17 题。得分率较低的题是第 18 题、第 19 题。其中第 18 题综合考察变压器的变压比公式、电功率的计算、以及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的关系等知识。多数学生能准确地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但不能正确区分正弦交变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基本功欠扎实。第 19 题考察楞次定律和用数学图象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不能深刻体会楞次定律的内涵,不能充分领会“增反减同”的意义,导致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错误,这反映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2、填空题:

9、共计两小题。相对得分率稍高的是第 1 小题:多用电表的读数。部分学生失分的原因是无从下笔,这么多档位不知道该如何与各个功能项相对应。这部分学生明显缺乏实验经验,操作能力不强。第 2 小题在本试卷中失分最严重,其原因有三:第一,实验条件把握不准确;第二,纸带数据的处理不熟练;第三:发散思维的能力不强,知识的体系还没有形成,还不能建立同类型实验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把握还处于相对零散的状态。3、计算题:得分率较高的是第 22 题。得分率较低的是第 23 题。第 23 题情景比较复杂,是一道电磁综合题,粒子先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再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很多同学不能正确解读命题人的命题意图,不能正

10、确想象粒子运动的过程,即或理解了题意,解题的切入点又选得不是最恰当,导致运算比较复杂,既浪费了宝贵的考试时间,同时运算出错率也比较高,这充分地提示我们还要进一步锤炼学生的建模能力。第 24 题失分的因素主要是:学生不能把数学中的函数图象与物理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问题。三、后期复习建议: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察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按照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2、脚踏实地,进一步夯实基础。在本套试题中,基础题占的分量比较大,这与大纲的要求是相

11、符合的,与高考的大- 51 -方向也是一致的。第 14 题对物理学史的考察,都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实验,仍然有不少学生丢分;第 16 题考察基本的受力分析,是基础中的基础,还有不少学生答案不对,什么原因?基础不牢。基础是立身之本,是高考取得胜利的前提。因此,后期复习调子不能定得太高,不能一味追求难题,要注意进一步夯实基础。3、围绕考纲,查缺补漏。随着二轮复习的推进,不少学生已经慢慢地找到了应对高考的策略,已经能慢慢地适应高考的要求,但是物理的知识点在很多地方还是略显零碎,学生在一些细节性问题上往往比较马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扫清知识的死角,走出认识的误区。4、重视实验,大胆质疑,勇于创新。实验题是得分的低点,尤其是设计性的实验,学生很多时候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高考复习的后期,要注意回归课本,建立思维定势,然后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突破,开拓创新。5、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强调规范答题。 运算能力差,平时计算器不离手,高考一算就错,不能拿高分;解题不规范,不用工具画图,单位时有时无,解答不完整,只有几个简单的公式,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这是不少考生的通病。在后期复习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各类模拟考试中要禁止使用计算器,培养良好、规范的答题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