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6436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机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食品玉米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种子及其处理、选地、选茬与整地、施 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产品质量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有机食品玉米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 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21.1GB 321.6 农药合

2、理使用准则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3 产地环境条件3.1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3.2 转换期转换期一般 2 年3 年,新开荒地或撂荒地和一直按传统农用生产方式耕作的土地至少要 有 1 年的转换期。3.3 缓冲带有机玉米种植区与常规农用区之间应有隔离带,隔离带最好是山、河流、湖泊,自然植 被一般不少于 10 米。若隔离带有种植的作物,必须按有机方式栽培,但收获的产品只能按常 规产品出售。为防止病虫害的流行,种植布局一定要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如不同抗性玉米品种的搭配、与其 他作物间作等

3、。4 种子及其处理4.1 品种选择应选择经审定推广的,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品种。 并要求品种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比当地常年活动积温少 150。同时要充分考虑保护作物的遗 传多样性。禁止使用任何转基因品种。4.2 种子质量种子纯度和净度不低于 98%,发芽率不低于 90%,含水量不高于 16%。禁止使用包衣种子。4.3 种子处理4.3.1 晒种播前 15d 将种子晾晒 2d3d。4.3.2 试芽播前 10d 进行 1 次2 次发芽试验。4.3.3 药剂闷种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块,应使用植物源性杀虫剂和矿物源性杀虫剂。4.3.4 药剂拌种:玉米丝黑穗病较重的地块,应使用植

4、物源性杀虫剂、矿物源性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4.3.5 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在水中浸泡 8h12h,然后捞出置于 2025室温条件下进行催芽。每隔2h3h 将种子翻动一次,在种子露出胚根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种。4.3.6 菌肥拌种应使用认证机构许可使用的有机菌肥,如每公顷用 7.5kg 固体硅酸盐细菌或液体硅酸盐细 菌 1.5L2.25L 拌种,或用 1.5L2.25L 液体玉米固氮菌拌种。5 选地 选茬与耕翻整地5.1 选地选择耕层深厚、肥力较高、保水、保肥及排水良好的地块。5.2 选茬应进行合理轮作,选择前茬为有机种植的大豆、小麦、马铃薯或玉米等的茬口。5.3 耕整地 提倡用减耕、免耕,

5、秸杆还田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在实施每三年一次,以深松为基础 ,松、翻、耙结合的土壤耕作制时,必须与秸杆还田结合起来。5.3.2 耙茬 深松整地一般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马铃薯等软茬,先灭茬深松垄台,然后耢平,起垄镇压 , 严防跑墒。深松整地,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台合成新垄,及时镇压。6 施肥6.1 生产用肥料,应使用有机肥为主,适当购进外部肥源。如使用经 1 个月6 个月充分腐熟 的有机堆肥,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必须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每公顷施用含有机质 8%以上 的农肥 30t40t,结合整地撒施或条施夹肥。6.2 商品化有机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等,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食品认

6、证部门认 可和颁发证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如没有用硅酸盐细菌拌种或没有施用矿物 钾肥的地块,每公顷施用固体生物钾肥 30kg 做底肥一次施入。6.3 提倡利用豆科作物的轮作、免耕、少耕和秸杆还田等措施进行土壤培肥。7 播种7.1 播期地温稳定通过 56时抢墒播种。第一积温带 4 月 20 日30 日播种;第二积温带、第 三积温带 4 月 25 日5 月 5 日播种。7.2 种植方式采用清种或通透栽培方式种植。7.3 播法人工催芽埯种的,土壤含水量低于 20%的地块坐水埯种,土壤含水量高于 20%的地块可直 接埯种;垄上机械精量点(穴)播的,可在成垄地块,采用机械精量等距点播。播种

7、做到深浅 一致,覆土均匀,埯种地块播后及时镇压;坐水埯种地块播后隔天镇压;机械播种随播随镇压 。 镇压后播深达到 3cm4cm,不漏压,不拖堆。7.4 密度清种:株型收敛品种,每公顷保苗 6 万株8 万株;株型繁茂品种,每公顷保苗 5 万株5.3 万株。通透栽培:株型收敛品种,每公顷保苗 6.75 万株9 万株;株型繁茂品种,每公顷 保苗 5.3 万株5.5 万株。按种植密度等要求确定播种量。8 田间管理8.1 查田 补栽出苗前及时检查发芽情况,如发现粉种、烂芽,要准备好补种用种或预备苗;出苗后如缺 苗,要利用预备苗或田间多余苗及时坐水补栽。3 片4 片叶时,要将弱苗、病苗、小苗去掉, 一次等

8、距定苗。 8.2 铲前深松 趟地出苗后要进行深松或铲前趟一犁。8.3 铲趟头遍铲趟后,每隔 10d12d 铲趟一次。做到三铲三趟。8.4 虫害防治从整体生态系统考虑,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 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 , 有针对性针对性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8.4.1.1 粘虫6 月中下旬,平均 100 株玉米有 50 头粘虫时达到防治指标。进行人工捕杀。8.4.1.2 玉米螟防治指标为百秆活虫 80 头虫。A高压汞灯防治:当地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每晚 9 时到次日早 4 时,小雨

9、仍可开 灯。B赤眼蜂防治:于玉米螟卵盛期在田间一次或两次放蜂,每公顷放蜂 22.5 万头。CBt 乳剂:在玉米为心叶末期(5%抽雄)每公顷 1.5kg3kg 的 BT 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放 或对水 450 kg 喷雾。D封垛 :4 月5 月玉米螟醒蛰前,每立方米秸秆用 100g 白僵菌粉剂(每克含 50 亿100 亿个白僵菌孢子)封垛处理。8.5 除草 采用人工除草或中耕机械除草。8.6 打丫子及时掰掉丫子,避免损伤主茎。8.8 放秋垄月上、中旬,放秋垄拿大草次次。8.9 站秆扒皮晾晒玉米蜡熟后期扒开玉米果穗苞叶晾晒。9 收获9.1 收获时间玉米完熟后期收获。9.2 收获方法采取站秆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不可地面堆放,要单收、单运、单放、单贮,防止与普通 玉米混杂。9.3 晾晒脱粒收获后要及时进行晾晒。籽粒含水量达到 20%以下时脱粒,高于 20%以上冻后脱粒。脱粒 后的籽粒要进行清选。10 其他对有机食品玉米生产过程,要建立田间技术档案,做好生产过程的全面记载,并妥善保 存,以备查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