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63206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柑桔黄龙病防控关键点分析及其实证 刘永忠 彭抒昂 张生才 曾继吾 朱东煌 方贻文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永春绿源柑桔苗木繁育场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福建省平和县农业局 江西省脐橙研究所 摘 要: 柑桔黄龙病 (Huanglongbing, HLB) 是世界上毁灭性的柑桔病害。结合 HLB 的传播特点, 通过系统分析, 提出田间正确识别 HLB 的症状、采用无病毒苗、仔细清理园区、建立生态隔离系统和干净灭杀柑桔木虱 Diaphorina citri 是防控HLB 的 5 个关键点。抓住采果后到翌年春梢萌芽前和新梢抽生两个关键时期, 利用高效喷药技术和可靠控梢技

2、术是干净扑杀木虱的重要保证。柑桔黄龙病目前虽还不可治, 但可防、可控, 抓住 5 个关键点, 减少/清除病原和切断传播途径, 可以确保在黄龙病疫区实现柑桔的健康生产。关键词: 柑桔黄龙病; 柑桔木虱; 防控关键; 作者简介:刘永忠,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从事柑桔栽培与果实品质调控方面的研究。E-mail:收稿日期:2017-09-15基金:现代农业 (柑桔) 产业体系项目 (CARS-26) 资助Received: 2017-09-15黄龙病 (Huanglongbing, HLB) 是柑桔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幼树感染12 年就会死亡, 老龄树感染 36 年就会丧失结果能力或死亡。目前

3、, 世界上有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柑桔发生此病, 我国有 11 个省 (区、市) 的柑桔受到此病为害1-2。据 2015 年农业部种植业司的统计, 我国发生黄龙病的柑桔面积超过 10 万 hm。黄龙病已成为制约我国柑桔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子。全世界发生柑桔黄龙病的国家在不同层面、不同方面开展了与黄龙病防控有关的研究1-3, 但是迄今还未选育出抗病种质, 也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即黄龙病仍然处在不可治的阶段2。笔者详细分析了黄龙病危害防控关键点, 并以实例进行佐证, 期望为规范我国柑桔黄龙病防控操作奠定基础。1 防控关键点1.1 正确识别症状柑桔黄龙病的黄化症状容易与一些缺素症状混淆, 如从

4、病株枝条上抽生的新叶表现出小而尖、脉间组织黄化或褪绿的花叶症状, 极似缺锌或缺锰症状4。这会产生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是把黄龙病误当缺素症, 果农不愿意清除病树;二是一些不良商贩为了推销产品把矫治缺素症的作用宣称为可以治疗黄龙病, 混淆视听, 严重干扰黄龙病的正常防控。因此, 田间正确识别黄龙病症状是成功防控黄龙病的前提。黄龙病田间症状主要从梢、叶和果三个方面去识别。初发病期, 一般是植株顶部少数新梢叶片黄化 (黄梢) , 中后期抽出的新梢上的叶片则似缺锌、缺锰症状。感染黄龙病后, 叶片有斑驳、黄化和花叶 3 种类型症状。其中, 斑驳型是黄龙病特有症状, 主要表现为从叶片基部和侧脉附近开始变黄,

5、逐渐扩大形成黄、绿相间的不对称斑, 黄绿斑块之间界限模糊, 同时叶片脆、表面起蜡而光滑 (见图 1a) 。田间黄龙病叶片症状识别应当以斑驳病叶为主要指征, 若斑驳型病叶出现“叶基先黄化、斑块左右不对称、界限不明显、病叶脆而滑”四个特征, 则基本上可以确定感染黄龙病。黄龙病发病初期果实一般不会表现出典型症状, 当病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果实明显小于正常果、畸形 (果形不对称) , 果蒂周围果皮有桔红色的环印 (正常果蒂是浅绿色) 。桔类果实在成熟期常表现为蒂部深红色, 底部呈青色, 俗称“红鼻子果” (见图 1b) ;橙类则表现为果皮坚硬、粗糙, 脱绿不完全, 俗称“青果” (见图 1c) 。图

6、 1 柑桔黄龙病感染叶片和果实典型症状 下载原图注:叶片图由丁芳拍摄, 果实图由刘永忠拍摄。1.2 采用无病毒容器大苗存在病原和传播媒介柑桔木虱 Diaphorina citri 是黄龙病为害桔园的两个必要条件。柑桔黄龙病的病原已确定是一种限于韧皮部、需复杂营养的革兰氏阴性杆菌5。特定桔园中的柑桔黄龙病病菌主要来源于带病苗木或接穗, 或者带菌柑桔木虱的取食传播3。因此, 新建园采用无病毒苗是降低桔园黄龙病为害风险的一个重要关键点。柑桔从幼苗到开始着果所需时间较长, 而柑桔幼年期主要是进行营养生长, 会多次抽生新梢, 因此, 在田间的幼年期越长, 防止黄龙病感染的难度越大。如果能够采用无病毒容器

7、大苗 (2 年生以上, 株高1 m) 建园 (种植第 2 年即可着果) , 大幅压缩田间的幼年期, 则可以进一步降低黄龙病为害风险。1.3 仔细清理园区采用无病毒苗只能保证桔园自身起始环境干净, 并不能保证桔园此后不会感染黄龙病, 若周边存在黄龙病树及柑桔木虱, 则仍会造成感染, 因此需要仔细清理园区。清理园区具体包括新建园病树清除、经常巡查果园并及时清除病树和冬季园区清理等 3 个方面。新建园或重建园, 一定要先彻底清除园区内所有柑桔树 (包括病树) 和柑桔木虱其他寄主植物 (九里香等) 。清除时期最好在春季萌芽之前, 清除之前全园喷施杀柑桔木虱成虫的药剂 (如菊酯类等广谱性农药) , 砍除

8、的病树集中烧毁, 树桩涂抹草甘膦原液或沥青、柴油等, 防止萌发新梢。果园日常管理过程中, 要经常巡查果园, 发现具有黄龙病典型症状的 (疑似) 病株要及时挖除和烧毁, 随后补栽无病毒容器大苗, 确保果园完整、健康。无病毒容器大苗应贮备在果园边缘相对隔离的简易防虫网室内, 贮备果园种植总株数的 10%即可。采果后到翌年春梢萌发前, 正常的果园管理需要进行冬季清园, 剪除枯枝、病虫枝、密闭枝、过高枝等枝条, 清理果园地面, 全园喷施石硫合剂或松脂合剂或矿物油。黄龙病疫区的冬季清园不仅要完成上述常规操作, 还必须全园仔细喷施杀柑桔木虱的药剂, 并且随后彻底剪除和烧毁晚秋梢和冬梢。1.4 建立生态隔离

9、系统柑桔木虱是园区内传播黄龙病病菌的主要媒介, 主要通过成虫、若虫取食传播6。黄龙病的流行与柑桔木虱的分布密切相关。园区内柑桔木虱近距离扩散达100200m, 成虫可飞 7m 高, 随台风或强对流天气扩散则可达千米以上, 但是高海拔生态因素可以限制柑桔木虱的扩散6-7。因此, 利用或建立良好的生态隔离系统, 可以有效阻断或延缓柑桔木虱的扩散, 是成功防控黄龙病传播的一个关键措施。生态隔离系统包括两个方面, 即园区生态隔离和园内小区生态隔离。园区生态隔离是指新建或重建园环境相对独立, 有高山隔离或有 1 000m 以上的生态林带隔离, 隔离区内无其他柑桔园或九里香等柑桔木虱寄主植物。园区内小区生

10、态隔离是指将果园划分为多个种植小区 (约 3 000m) , 每个小区周边种植 23 排杉木等直立且分枝较密的非柑桔木虱寄主植物作生态防护林, 以限制柑桔木虱的迁移。1.5 干净扑杀柑桔木虱柑桔木虱是在柑桔植株之间传播黄龙病病菌的主要媒介5。多数地区的柑桔木虱以成虫在叶背越冬, 基本上不迁移。当气温上升到 18以上, 柑桔木虱成虫就会在嫩梢上取食, 雌成虫在交配 1 d 后就开始产卵, 24 d 后卵孵化为若虫, 若虫经过 1140 d 变成成虫6,8。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嫩梢上取食:一方面带毒成虫通过取食, 会将黄龙病病菌传给健康植株;另一方面若虫通过取食带病嫩梢, 体内病菌相对浓度就会迅速增加

11、, 成为带毒若虫, 带毒若虫变为成虫后则扩散到其他嫩梢上取食传播病菌。如果在生长季节桔园内不停有新梢抽生, 柑桔木虱就能够不断在嫩梢上产卵并孵化出若虫, 产生世代重叠现象, 不仅造成桔园内柑桔木虱种群迅速扩大, 同时通过多次循环取食, 使黄龙病传播加快, 510年就可毁灭桔园4,9。在没有冬梢和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 柑桔木虱就会以成虫形态在叶背越冬 (见图 2) 。图 2 柑桔木虱田间传播黄龙病病菌的过程 下载原图柑桔木虱在传播黄龙病病菌的过程中表现出两个明显特征:一是柑桔木虱冬季主要是以成虫在叶背过冬、基本上不会活动;二是柑桔木虱成虫喜欢在叶腋和小于2cm 的嫩梢上产卵, 成虫和若虫基本上只

12、在嫩芽和嫩梢上取食6,8,10。因此, 要想成功扑杀柑桔木虱, 必须抓住两个关键时期, 即采果后到翌年春梢萌芽前和新梢抽生期。在这两个时期喷药扑杀柑桔木虱, 尤其是结合冬季清园扑杀柑桔木虱, 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1。另外, 柑桔木虱成虫和若虫一旦带毒则可终生传毒, 在健康植株嫩梢上剌吸 5 或 24 h 后, 就可将病菌传给健康植株4, 因此扑杀必须干净彻底。为了达到该目的, 在抓住两个关键时期的基础上, 还必须采用两项关键技术, 即高效的喷药技术和可靠的控梢技术。高效的喷药技术不仅需要有高效的喷药设备 (如风送式喷药机械, 确保良好的雾化杀虫效果和短时间内能够完成园区喷药作业) ,

13、还需要规范的株行距 (窄株宽行) 以及合适的树形 (如扁圆形和主干形) , 以方便喷药设备通行, 提高喷药效率和穿透效果。在我国南方 (如广东、广西、赣南等地) 的柑桔产区, 由于气候适宜, 生长季节柑桔可以连续不断抽生新梢, 一年有 46 次梢。如果没有合理的控梢技术, 那么柑桔生长季节基本上不能停止喷施杀柑桔木虱的药剂, 不仅会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 而且也很难干净扑杀柑桔木虱, 导致黄龙病防控失败。过去曾采用人工抹夏梢或采用杀梢剂等手段来控夏梢促整齐抽生秋梢12, 虽然技术上可行, 但是在劳动力缺乏、杀梢剂存在不良副作用的情况下, 这些控梢措施没办法大规模推广应用。事实上, 控梢可以通过控

14、产量、控肥和控水三结合来实现。温州蜜柑交替结果生产年, 通过大量结果、选择合适的肥料 (低氮高钾+有机肥) 和适当的用量, 以及通过树冠下覆地布控水等措施, 可以确保整齐抽生春梢和有效控制夏梢甚至秋梢抽生13。在江西、浙江和广西等地不同柑桔类型的产区中, 随时可以发现一些植株没有或者很少抽生夏梢、秋梢的现象。这些事例说明, 除温州蜜柑外的其他类型柑桔也是可以通过产量、肥水控制的合理结合达到有效控梢的目的, 当然具体的技术方案还有待探索。如果能够做到桔园一年只整齐抽生 12 次新梢 (春梢和秋梢) , 那么结合高效的喷药技术, 完全可以做到干净彻底扑杀园区内柑桔木虱, 成功控制黄龙病的传播。综上

15、所述, 将柑桔黄龙病防控核心和关键点整理为图 3 所示。图 3 柑桔黄龙病防控核心和关键点 下载原图2 防控实证2.1 福建永春天马柑桔场天马柑桔场面积约 33hm, 位于福建永春县五里街镇天马山, 曾是永春著名的山地芦柑种植园和“永春芦柑”的重要出口基地。自 2005 年以来, 黄龙病在该基地迅速蔓延, 到 2012 年底已有 50%以上的桔树表现出黄龙病典型症状, 基本上不能再进行经济生产。2013 年在福建省农业厅、永春县农业局和国家柑桔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 开始进行芦柑黄龙病防控新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全园清理、彻底烧毁病树, 建立完善的生态隔离系统, 定植无病毒大苗, 动态替换病树,

16、采用矮密早丰产栽培和快速灭杀柑桔木虱等技术, 不仅使果园的黄龙病得到有效控制 (目前为止未发现明显症状植株) , 而且使果园快速投产、见效益 (2015 年定植第 3 年株产平均达 21.5kg, 2016 年定植第 4 年株产平均达 41kg, 75cm 的大果率为 86%) , 还提高了果农防控黄龙病的积极性。华中农业大学和农业部果树专家组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别组织相关专家对天马柑桔场约 20hm“黄龙病疫区 (山地) 柑桔种植”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考察。专家们考察后认为, 该黄龙病防控综合技术 (模式) 易于操作、实用性强, 能够有效防控柑桔黄龙病。2016 年来自黄龙病疫区的专家将该技术总结为:集防护林隔离、无毒大苗定植、动态更新病树、全园快速灭杀柑桔木虱、矮密早丰栽培等五措并举的“永春模式”。2.2 福建平和福建平和县处在黄龙病疫区。虽然柚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