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63096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特点技术发展趋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设计(论文)标 题:典型轴类零件加工工艺及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 赵 威 系 部: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数控技术 班 级: 0703 指导教师: 唐利平 企业专家: 张林 论文导读:机械制造企业是管理非常复杂的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非常不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是不容置疑的。1前言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

2、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研究,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2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

3、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 30-40 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 尚未实施 ERP 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 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 MRP、准时生产 JIT、供应商管库房 V

4、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 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 MTO,按订单制造 MTO,按订单设计 MTD,大规模定制 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 制造业产

5、、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一前言 制造业特别是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长期落后于信息化要求。很多企业存在基础数据不全,信息

6、失真的问题。同时,大量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内部对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的动力不足,采用信息技术处于被动状态,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机构不健全,信息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到位,现场管理不严格、不规范,信息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所以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本文仅就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和技术发展趋势作一些分析,供机械制造企业制定信息化方案时参考。 二机械制造企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

7、、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由于受到 30-40 年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 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准时

8、生产、供应商管库房、同步生产相差甚远。 2.企业应变能力差 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按订单制造,按订单设计,大规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

9、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科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 ISO9000 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7.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或微机单项管理的阶段。有的企业也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8.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

10、新技术的应用差。例如:敏捷制造、虚拟制造、准时生产、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企业资源计划 ERP 等。ERP (企业资源管理计划) ,是在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基础上,应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整个企业资源的一体化管理。ERP 是一种可以提供跨地区、跨部门、甚至跨公司整合实时信息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它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主要或所有的经营活动,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生产计划及管理、物料管理、销售与分销等主要功能模块,以达到效率化经营的目标。ERP 自 90 年代后期从美国传入,为我国的企业体制改革注入的新的活力,ERP 已成为大型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有力管

11、理工具,是企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ERP 项目是一个企业管理系统工程,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工程或者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这是因为整个管理系统不但基于 ERP、系统工程和信息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而且还从本质上充分地体现了企业应用 ERP 与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关系。三用信息技术提高机械制造业管理水平 上述目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方法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实现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刻不容缓任务。所以建立联接厂内外

12、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选择先进、成熟、适合企业管理需求的企业资源计划 ERP、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商业智能、电子商务等软件系统,通过管理咨询和业务流程重组,优化设计企业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应用上述软件系统,实现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克服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管理效率和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做出的必然选择。系统建设的目标是: 1.建成一个覆盖全公司的计算机网络化的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实现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工作流的高度统一与并行运作,并通过Intranet、Internet 实现企业内、外部充分的信息交流及企业与

13、外界的联系,形成有效的敏捷供需链系统。 2. 采用先进的生产计划控制方法。打破台套计划的方式,按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编制物料需求计划。建立一个有效、灵活的由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的三级计划所组成的生产计划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缩短产品生产周期、采购周期、准时交货,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务水平。有条件的企业推行准时生产、供应商管库房 VMI、同步生产等先进管理方法。 3.实现全公司基础数据(如物料数据、产品结构数据、产品设计工艺数据、生产能力数据等)统一生成、统一维护和统一管理,供经授权的各相关部门使用,真正做到数出一家、数据共享,避免冗

14、余。通过 ERP 系统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理顺企业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4.针对目前各管理部门中信息分割的情况,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动态信息反馈和监控体系,实现对每项任务从合同签订、设计、生产、采购、成本核算到成品发货全过程的动态跟踪,使每项任务处于有效的监控之下。 5.加强财务管理和健全成本核算功能。真正建立起二级成本核算体系,采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核算出零部件成本和产品成本,为销售报价和财务核算提供可靠依据。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降低成本的因素,有效降低成本。 6.使用计算机加强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充分利用质量检测数据,利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的统计和分析。

15、有力地监督和提高质量水平。 7.通过计算机实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将广大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管理理论和提高管理技能,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四.中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的特点 机械制造业与其它制造业的管理具有共性也有个性;机械制造业本身随着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其管理方法存在差异;中国的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企业文化、法律、制度的不同也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1.机械制造业是典型的离散制造业,其管理软件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生产批量,生产组织方式不同,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制造类型的特征: 离散制造不同的物料经过非连续的移动,通过不同路径,生产出不同的物料和产品。如汽车、机床、飞机、计算机、家电等。 流程工业物料经过混合、分离、成型或者化学反应,物料大多连续地通过相同路径,生产出有价值的产品。它又分为连续生产、批量生产和混合制造几种类型。在管理上要求配方管理、副产品、联产品、多种计量单位,同一物品多个质量等级、批号跟踪、保质期等特点,一般用专业流程工业软件。 单件生产产品按订单设计、按客户需求生产,产品很复杂。产品生产周期一般都很长。有时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