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62681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 2 月日本商业、住宅考察心得2010 年 2 月 19-25 日期间,公司安排赴日本考察商业、住宅项目,七日行程满满当当,感触良多。流水账式的项目介绍和考察报告就不在这里赘述,简单记录一些项目给我留下的较深印象。一、优秀的施工工艺水平1、标准化构件的生产应用在日本不锈钢的应用相当广泛,我们看到窨井、排水沟、栏杆、五金件、防滑钉、盲道等等不一而足,大范围地应用不锈钢产品,而且规格统一,十分漂亮。别墅以及多层房屋的建造也是采用成品墙板、整体卫浴现场拼装。这些在我们参观大阪、奈良的住宅研究中心、别墅展示工厂时,感觉特别明显,一栋别墅可以定制生产,45 天即可建成,这就要求有大量的生产厂

2、家提供定制产品,而在国内由于多种原因无法推广,十分遗憾。事实上这样的标准化生产可以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缩短工期,并且易于维护更换。这应该也是我们国家今后会大力发展的一个方向,但需要相当庞大的企业从产供销一体化的平台去实现大范围推广应用,仅靠单一的几个项目试验性的使用标准化产品,无法保证成本降低,无法体现优势所在,也无法吸引生产厂家趋之若鹜。建筑工地的施工围挡、外挑安全防护也全部是标准化构件,从开工到结束是处于全封闭状态,即避免了扬尘也保证了安全,一直到竣工完成才暴露建筑物的真面目,在大阪、东京所见到的建筑物基本上都是统一的搭建模式。我们国内限于投入成本原因,就这方面来说和日本差距很大。2、

3、清水混凝土工艺作为建筑工程专业出身,日本建筑给我留下的最深印象不是外观设计,而是极为出色的施工工艺。有“清水混凝土诗人”之称的安藤忠雄设计的淡路岛梦舞台、大阪市的 21 世纪实验住宅都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同时在日本的很多建筑也不同程度采用了清水混凝土工艺。我们看到这些建筑成品表面十分平整光滑、棱角分明、没有碰损污染,这在国内简直不可想象。在我国,清水混凝土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有待实践应用;施工操作还是过多依赖人工,施工机械化、标准化程度很低。清水混凝土属于新兴的施工工艺,真正掌握此类建筑的设计和施工的单位不多。清水混凝土难点有四个,一是水泥、砂、石产地、配比要一致,不能有色

4、差;二是模板质量高,多为一次性使用,投入大;三是预留预埋的孔洞尺寸必须一次成功;四是后期的保养维护十分困难;因此清水混凝土对建筑施工水平是一种极大的挑战。清水混凝土造价要比普通混凝土成本高出 20以上,而且精工细作,工期要拉长不少,结构施工阶段投人的人力、物力加大,但最终节省了抹灰、吊顶、装饰面层等内容,减少了物业维保费用,工程总造价是降低的。随着与国际接轨的日益加速,随着绿色建筑日渐受到重视,到处都在提倡节能减排,在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我认为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将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这方面就需要认真学习日本机械化和标准化管理的水平了,如果能在龙江或者虹桥项目中建一个概念形式的小型内建筑,用清

5、水混凝土工艺倒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表现形式。3、施工细节精处理严要求日本施工细节上面的东西太多了,其他的就不多说,我特意在每个项目都认真看了填缝处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日本街头的随便一个建筑物,无论外墙幕墙还是厨卫瓷砖,里里外外的填缝处理都比南京的五星级酒店要做的漂亮。胶体密实,手感柔韧,笔直整齐,填缝剂的质量和打胶的工艺水平都是相当出色。经了解,日本现在还是实行技工的等级制度,而且专业化分工相当细致,比如打胶的就是一个公司、一个队伍、一个人一直都是只做打胶的活,虽然死板但是质量非常高。而反观我们国内,施工单位已经都是走总承包然后劳务分包的管理路子,都是农民工放下锄头就拿起榔头,没有培训没有指导

6、,边干边学,还能一个人横跨木、瓦、钢筋、水、电、油漆等多专业,个个都是全才。国家要保障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就业问题,大的国企要甩掉包袱轻装上阵,这样的体制决定了我们国家在建筑产业上缺少专业技工,产品无法精雕细琢的现状。日本的渣土车和国内不一样,外形很像一辆大型依维柯,尾箱完全封闭,干干净净,如果不是有人提醒,我还以为就是一辆超市的运货车而已。国内采用普通卡车加装挡板的做法孰高孰低一目了然。二、别具一格的景观园林、小品装饰1、淡路岛梦舞台的温室布置了各种各样的雅致兰花,百花圃层层叠叠的坐落在阶梯状的山崖上,而这里原来不过是一片荒凉的嶕岩,用了 10 年时间才慢慢形成我们看到的规模,你不得不佩服开发商

7、和设计师的决心、恒心。大阪 21 世纪实验住宅采用架空地板,每户开门见绿,小小一栋房子内庭还做了水景步道;东京赤坂的高层公寓四周巧妙地利用坡地做了景观绿化,而植株不是像我们这里成片的只是一个种类,小小一块地里参差的种了上百种植物,高低结合,相互穿插,做出了原始植被的感觉;难波公园更是用商场和景观相结合的方式把一个 shoppingmall 变成了城市中的绿地公园;这一系列的造景方式改变了我们的惯常思路,都可以在虹桥二期项目上广泛应用。2、东京中城以日本现代和式风格为主题的大型综合体,有几点值得提出:一是在项目内摆放大师们的艺术作品,如安田侃的“妙梦” ,类似的作品在商场、酒店、室外广场上都有,

8、布置了 20 余件,使得都市和艺术融为一体,使东京中城的普通空间拥有高品质的艺术氛围。二是大型的树形钢结构广场,配合旁边地铁出口处流水覆盖的雨蓬玻璃,曲线造型相当别致的木制桌椅,让人很想坐在这个角落喝杯咖啡休憩一下。三是室外的大型庭院公园,有草坪广场和慢跑道,空间开阔,碧绿葱翠,我们看到了大众汽车在做推广活动,也看到老人在锻炼,这也是把公园和商业整合的一个综合体项目。四是商场内别致的和式风格装修设计,高达 17 米的水线景观,竹地板取代了地砖,以及处处可见的木材、日本纸等装饰风格设计很是精彩。五是专业的引导解说安排,中城在我看来其实商场并不具多少人气,也没有什么国际知名名牌,只有负一层和地铁相

9、接,餐饮、超市的人流量相对较大。但是有了引导小姐的一路解说,理解了这个综合体内建筑所包含的种种含义,中城给我留下的印象反而是这次日本考察之行里面最深的。三、明确的商业定位与建筑表现相结合我们看了难波公园、东京中城、六本木新城三个综合体,也看了丰州 LALAPORT 购物中心,虽然不是学商业的,但我感觉这几个项目的定位准确,而且差异明显。1、难波公园是备受推崇的体验型购物中心,它把公园与购物中心结合为一体,根据地形特点以一条“峡谷”贯穿中间,两侧布置商业,动线为环形。由于别开生面的峡谷设计,从2-8 层依次递推,在每层的退层平台都布置了大量的绿植花卉和休息区,空中花园、屋顶绿树直接与大街相连,为

10、钢筋混凝土林立的城市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人们可以欣赏成群的大树、岩石、悬崖、草坪、溪流、瀑布池塘及露台,人们徜徉在空中花园中尽享体验式购物的乐趣。难波公园可谓集人文、娱乐为一体的自然生态式体验购物的杰作。它的定位中档,多为日本本土品牌,餐饮、休闲服饰、娱乐、家居等业态分布较多,但是人流很多,可以看出很多人就是过来休闲,不是专门购物,但巨大的客流量保证了足够的主动消费。2、东京中城是典型的用建筑和装饰手法来吸引客流的综合体,它是东京都内最高的建筑物,设计强手云集,设计总指挥是 SOM,设计主创是日建设计,景观设计 EDAW Inc.,商业设施的设计由 Communication Arts.I

11、nc.和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承担,住宅楼的设计由坂仓建筑研究所承担。青木淳建筑规划事务所指导了住宅楼的外观设计,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和日建设计做了“Design Wing”的设计 。这里是东京拥有最大片绿地的购物商城!它的拱廊街及广场之中种植了许多植物,在摩登的建筑之中,彷佛闯入了一个温室,逛街显得格外舒服。外围则有一个庭园,包含中城庭园及松町公园两个区块,铺设了无线网络基地台,这里也成为了最佳的户外办公室。而且更骄傲的是这里春天可以赏樱花、秋天还可以赏枫。它甚至专门安排了服务台,设置解说小姐引导参观客人沿着中城走一圈,把中城的建筑特点、大师雕塑艺术品、日式装修、庭园钢结构等都系统的进行介绍

12、,使客人即便是走马观花,也对中城到底有哪些特点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不知道是不是时间不合适,我感觉中城地下的餐饮、超市、咖啡饮品店生意火爆,而商场1-4 层时装、家居却没有什么人流,也没有国际一线品牌,应当是属于中高端定位,但这里的建筑表现手法的确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属于完美利用了建筑物“地标”属性来增强商业价值的典型代表。3、六本木新城位于东京都会区的六本木六丁目地区,也是东京的地标之一。它以办公大楼森大厦(Mori Tower)为中心,具备了居住、办公、娱乐、学习、休憩等多种功能及设施,是一个超大型复合性都会地区,约有 2 万人在此工作,平均每天出入的人数达 10 万人。六本木新城里的建筑

13、,包括了朝日电视台总部(由日本著名建筑师桢文彦设计) 、54 层楼高的森大厦、凯悦大酒店、维珍(Virgin)影城、精品店、主题餐厅、日式庭园、办公大楼、美术馆、户外剧场、集合住宅、开放空间、街道、公共设施几乎可以满足都市生活的各种需求。这里一线品牌云集,属于高端商业,建筑也是现代特色鲜明,引进的几个主力业态都是相当强势。它的一层架空,停车场与城市道路自然结合;在森大厦 52 层设置了观景台,还有森美术馆定期举办展览吸引客流;露天广场的钢结构气势磅礴;高端豪宅的底层是LV、hugoboss 等一线品牌专卖店;内街的立面设计层次分明、采用外墙的装饰手法可以说六本木新城是城市综合体的成功典范,也是

14、我们学习的高端目标。4、丰州 lalaport 购物中心在日本,Lalaport 是当地久负盛名的连锁购物中心,凭借精准的定位和多年来不断修正的运营方式及经营策略,其不仅成为当地最富人气的购物中心,也成了外国人来此地旅游观光的圣地。Lalaport 的开发和运营,保持了日本商业地产项目开发运营的一贯作风,即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持续运作一个项目。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启示。lalaport 整体商业建筑中有四幢在外形上采用了“ship”的形状,充分体现了旧时船坞的历史风华。在室外空间和广场地面的设计中,充分引进海洋元素,用蓝色的水域呼应海洋的感觉,把广场地面做成仿真的海浪形状。通过种种途径,lalap

15、ort 的设计师们既让建筑物融于了当地的历史环境,又延续了本地海洋船坞的历史痕迹。Lalaport 的主力店是儿童体验主题公园 “Kidzania”,我们进去参观的感觉就是这个点子真绝,把小孩子“过家家”的游戏规模化、标准化、扩大化、成人化,确实是吸引力无穷,也为商场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因为 Lalaport 的商业基本以中档服饰和家居杂货为主。商家品牌和商品类型,也并没有非常特别之处,但是在货物摆放和陈列上,紧紧围绕着儿童和家庭主妇这个主题设置,在商场里到处可以看到推着婴儿车购物的主妇们,而室外的广场上也全是嬉戏的儿童。可以说定位相当准确,确实对普通大众和中等收入家庭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四、考

16、察带来的启示我个人感觉,新城市在商业运作上应该以 lalaport 为学习的榜样。一是要学习它的招商营运,明确项目自身定位进行招商,如果引进 kidzania,就应该围绕儿童和女性做招商策划,定位中档,辅以娱乐、餐饮等服务业态,扩大和南京同档次购物中心的差异化,增加对特定目标的吸引力。事实上我是觉得虹桥更适合做成这样的购物中心。二是要学习它能持续运作一个项目,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扩大知名度,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与我们现在的情形非常相似,如果“新城市”能够打出南京,打出江苏,是不是能够和日本的“lalaport”一样成为大家的首选目标和观光圣地呢?这需要我们好好的研究思考。而在建筑形态上,我认为龙江和虹桥的内街都可以参考六本木新城的内街形式,中城商场的装饰特色,而虹桥的外街可以借鉴难波公园的“峡谷” 。而在室外的园艺、景观、雕塑小品上,日本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更多了。但是归根到底我认为外在的东西还只是停留在形式上,做的再漂亮也不过吸引人看一次两次,即便是真的公园,如果人们不消费也就无法盈利。毕竟我们是企业,不是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