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36078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雨季安全教育培训教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保部2015年4月10日,雨季安全教育材料,雨季十防,已进入雨水集中的季节,天气逐渐变热,雷雨天气频繁,我项目位于沿海地带,存在较大施工风险,给各队伍的安全环保工作带来严重威胁。进入雨季、汛期,各工区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里,认真吸取往年的经验教训,做好充分的防台、抗洪准备工作,确保雨季、汛期安全生产。 为了确保雨季安全生产,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各区队要结合雨季的生产特点,重点抓好雨季“十防”(防触电、防雷击、防油气火灾爆炸、防淹溺、防高空坠落、防中毒中暑、防倒塌、防重大人身事故、防井喷、防泄漏污染)等工作,雨季安全教育材料,1、防触电,在雨季,极容易发生漏电、触电事故。由于雨水浸湿的导线及

2、各种电气设备其绝缘性受到影响,导致老化、破损,极易使电气设备、值班房外壳带电,潮湿的物体、空气也容易导电,若有一处漏电就可能造成触电事故。,触电事故案例,1996年6月2日下午3时30分,钻井一公司安装公司水井工程队三班到32467队驻地(静63221井场),拔取直径101.6毫米水井套管。由代班长杨祥勇操作701A型车载钻机,在车载钻机立水井架过程中,距水井架上端垂直距离约2米的一万伏高压线因风大摆动,对水井架产生感应电流,杨祥勇被击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07年5月22日上午10时,管道四公司试压分部机组长康XX、技术员董、操作手吴、刘、焊工李等5人到NAMADA河东岸KPl367桩

3、处,执行穿越公司分部NAMADA河穿越管段回拖前的预试压。 13:30左右河水退潮,现场具备了安装潜水泵条件。因发电机与潜水泵连接电线不够长,购买的电缆还没有送到,为在NAMADA河涨潮前完成任务,康XX到相邻的穿越公司分部,私自带电拆取一台正在给蓄水池上水的水泵电缆线。大约13:40,同事发现康XX触电昏迷,歪倒在蓄水池北侧的泥坑里,将其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一,案例二,触电事故案例,2008年10月7日下午,某施工单位派施工人员汪某、曾某对某加油站防雨棚进行加固整改。14时10分左右,加油站经理陈某发现汪某、曾某在没有办理临时用电作业票和高处作业票的情况下,正准备在加油站站房一角

4、用电钻打孔,当即责令停止作业。陈某确认他们停止作业后,去找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交涉此事,并向加油站管理科科长电话通报。在此期间,曾某又回到作业点,在站房一角打孔安装膨胀螺丝。14时35分,当他走到站房另一端爬上操作台时不慎触电,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09年1月18日8时50分左右,西藏销售公司加油站开票员发现一名员工倒在变压器下的地上,经分析该员工手持扫帚柄(铁)与变压器高压端相接触,导致触电死亡。,案例三,案例四,防触电强化措施,各施工堆按标准配备试电笔,绝缘手套。现场各种电器必须接零、接地,接线、检修必须由正式电工进行。作业场所必须采用低压照明灯,并保证灯罩完好,按规定距离摆放。施工班

5、组每班要严格检查电线是否有老化破皮现象,用电设备是否漏电,作好记录。电源线严禁搭铁,值班房按标准接地,不准乱接临时电线。岗位职工在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去擦拭电气设备。,触电急救措施,(1)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关闭电源开关;若一时找不到开关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绝缘手套等)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2)受害者在脱离电源后,立即使之平卧,迅速清除口腔和呼吸道内的异物,解松衣扣,以保持呼吸畅通。如呼吸或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3)及时将受害者送医院抢救治疗,转送途中仍要继续进工急救处理。值得注意的是,人触电以后,会出现神经

6、麻痹、呼唤中断、以及心脏停止跳动等现象,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但不应认为是死亡,有时是“假死”,应迅速而持久地进行抢救,直到僵硬出现红斑为止。有触电者经四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工呼吸而得救的事例。据不完全统计: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者,90有良好的效果;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者,10的良好效果,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救活可能性极小。抢救动作迅速、持久是非常重要的。,2、防雷击,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雷击可能造成设备或设施的损坏,造成大规模停电、停产,也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特别是大型油库、加油站、液化气站等重点要害部位,可能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雷击的特点是电压高、电流大、频率较高而时

7、间较短。所以,雷击的损害非常大。当雷电击中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时,雷电流约在数百安培至二百千安培范围,能使受击的物体产生强烈的机械振动和热效应,进而使受击物内部水份蒸发或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而引起爆炸。另外,还有一种感应雷击,也能引起类似的危害 。,雷击事故案例,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黄岛油库上空雷雨交加,正在收油的5号油罐因雷电导致爆炸起火,14时35分,5号油罐原油沸溢,喷溅的油火又将距该罐东侧37米处的4号油罐引爆。随即毗邻的1号金属油罐爆炸着火,2号、3号金属油罐爆裂起火,整个罐区形成一片火海。18时左右部分喷溢的原油沿地下管沟、路面及低洼处入海,造成部分海域污染,救火中有

8、19人牺牲,7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防雷击强化措施,雷雨天禁止井下作业施工,同时施工人员应离井架15米以外。不要迈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线周围20米以内,以免雷击时发生跨步电压触电。在室内,人体最好离开电线、灯头或无线电天线1.5米以外。,3、防油气火灾爆炸,油气火灾爆炸事故是油田生产最严重的事故,除造成人员群体伤亡、设备损失外,还会影响油田生产正常进行,其后果不堪设想。,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和私自动用明火,如需动火签订动火报告并经严格审批,当遇有五级及以上风,停止一切动火作业。消防设施齐全完好,定期检查。定期开展灭火、疏散应急演练。,防范措施,4、防淹溺,雨季期间是一年的

9、水位高峰期,部分施工作业需涉水、乘船,也是人们游泳的好时机,特别是现场作业工人,不熟悉河、塘的自然状况,若忽视就可能发生淹溺事故。,事故案例,1998年8月 29日,冷家油田作业三区在防汛抗洪复产期间组织职工乘坐橡皮艇上班(末穿救生衣),橡皮艇被双台子河内的钢丝绳掀翻,艇上人员全部落入河水中,其中四人溺水身亡。,案例一,案例二,1994年7月26日下午5点左右,石化实业公司炼油厂技校实习生杨传利(男、19岁),上班私自到黄金带村一个水坑内洗澡,溺水身亡。,防淹溺强化措施,各施工现场防汛应急物资齐全完好,妥善保管。加强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禁止在河、溏、水库等地野浴,禁止捕鱼抓蟹。汛期需要涉水、乘

10、船时,必须对涉水人员必须进行防淹溺教育,必须穿救生衣。,5、防高空坠落,下雨时,露天高空作业,由于穿戴雨衣,脚下也滑,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事故案例,1993年10月16日,曙光采油厂作业101队裴文志等四人在曙l4724井作业,裴带上引绳爬上总高18米的井架准备穿大绳,当爬至1165米时,左脚滑脱踩空,双手没抓牢,从井架上掉下来,摔在井口处,当场死亡。,案例一,案例二,2009年2月18日17时左右,内蒙古销售公司呼和浩特销售分公司第三十一加油站外请电工更换罩棚射灯,电工登上5.7米高的作业平台,不慎踩翻一块踏板,从高空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防高空坠落措施,每班认真检查防掉绳、速

11、差器等是否完好,上驴头前确认是否打死刹车。高处作业时,严格填写高空作业审批单,登高人员正确穿戴安全带,系好速差器,做好必要的防滑措施,高处作业工具要系保险绳。六级及以上大风、雷雨天严禁高处作业。,6、防中毒中暑,硫化氢属剧毒性窒息性气体,是具有刺激性和臭鸡蛋味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时气味明显,浓度越高则引起嗅觉疲劳,易产生错觉。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重度中毒出现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吸入高浓度(1000mgm3以上)时,可出现“闪电型死亡”。严重中毒可留有神经、精神后遗症。石油生产中工人接触硫化氢最多的岗位,是钻井

12、作业、修井作业、采油、集输、装油、卸油等。,在高温雨季,人们喜欢吃冷食凉菜,购买熟食,很易引起食物中毒。 夏季气候炎热,食物容易变质,误食也会引起食物中毒。,中毒事故案例,2005年9月在金马油田小洼作业区修井作业中发生4人轻度硫化氢中毒事件,中毒者出现头晕、恶心、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2003年在重庆开县发生的“1223”特大井喷事故,夺走了243条生命,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案例一,案例二,案例三,1991年4月13日,钻井一公司钻井公寓午饭食用市场购买的熟牛肉,由于食物变质,造成120人中毒住院治疗。,中 暑,作业队等一线施工队伍都是在露大野外高湿环境下作业,并且防热、散热条件差,

13、很容易发生中暑。由于热不断作用于人体,又因体内热量散发困难,使体内蓄热过多而引起头痛、头晕、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就叫中暑。中暑严重时,还会造成晕倒,如不及时急救甚至有生命危险。,气温在35或35以上,热辐射强度在l.5卡/(厘米分)以上,便可使体内热量蓄积过多,散热困难,体温调解发生障碍而发生中暑。在高温下作业,劳动强度过大,人体产生热量增加,使体内蓄热较多,也容易发生中暑。睡眠不足,过度疲劳,使肌体各器官正常生理机能下降,体温调解能力降低,水盐代谢容易发生紊乱,这种情况下容易发生中署。,引起中暑原因,中暑急救治疗,1)将患者迅速移到阴凉安静的地方平卧休息。2)解松或脱去衣服,用冷水

14、擦洗全身、头部及腋窝,同时用扇子或电风扇向患者吹风帮助散热。3)及时给适量的含盐清凉饮料。4)服解署药物,如十滴水、解署片等。5)对严重中暑病人急救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施工作业现场,硫化氢检测仪、正压呼吸器等检测防护设施齐全完好,定期检查检测。施工班组每班班前、班中、班后检测施工井及邻井硫化氢含量,做好相关记录,发现超标立即采取防护救护措施,并向上级部门报告。定期开展防硫化氢中毒处置预案的演练。严格施工现场饮食卫生管理,饮用水纯净,水桶清洁,饮水机定期消毒。严禁用一次性餐盒打饭。严格监控购买食品的卫生。夏季施工时,结合生产实际,避开正午烈日避暑。现场急救药箱药品齐全。,防中毒中暑措施,7、防

15、倒塌,雨季中,暴风雨会经常出现,加之地势松软,从而引起各种设备及建筑设施倒塌事故,不仅造成物资财产的损失,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案例,1992年7月1日,曙采二区20107井、29320并及一区4620井、32041井,由于作业井架的地锚销子和绷绳滑杆螺栓丢失,遇大风,刮倒5部井架。,案例一,防倒塌措施,作业井驴头要固定牢固,操作手或司钻在起下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起下速度,严防游动滑车挂碰井架,驴头造成事故。每班班前、班中、班后岗位员工要仔细检查井架底座,管桥基础,地锚,绷绳等是否符合标准。拔符合时要派专人观察地锚,发现上移,及时采取加长、加固措施。,8、防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由于生产过程中操作

16、人员应变能力差,因视觉、听觉障碍等造成人员自我保护能力下降以及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设施质量不符合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不利等原因,造成的重大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危害。,防范措施,认真执行作业现场规范内容,推行标准化现场。岗位工人要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标准和检查考核细则,细化管理,严格标准,存在隐患绝不施工,要坚决克服盲目施工,胡干蛮干,要合理掌握生产节奏,杜绝违章作业。盯岗干部要进一步做好“安全观察”,积极查找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员工作业行为无违章,设备无隐患,标准无降低。,9、防井喷,井喷事故是石油工业中较大的恶性事故,发生井喷不仅能破坏油气层、烧坏设备、污染环境,严

17、重时还能造成群体伤亡,而且制服井喷事故很难,易给国家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修井作业因部分油区压力低,修井时间短,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发生井喷事故。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造成了243名人员死亡、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弥补的社会影响,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反省。,防井喷措施,进一步加强井控管理工作,每口作业井搬上前,都要查看临井有无注汽井、本井汽窜史、本井压力、H2S含量等资料,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确保搬上后能够正常施工。坚持洗压井制度,施工中随时观察井内压力、有无溢流情况;做好井控设备设施的使用和保养,保证灵活好用;加强应急演练,施工中严格执行井控各项管理制度,坚决杜绝由于井喷造成环境污染、火灾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