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网络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58400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线网络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无线网络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无线网络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无线网络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无线网络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线网络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网络规划(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 1 节 无线网络规划概述 无线网络 规划 3.1.1 规 划目标无线网络规划是指根据网络建设的整体要求,设计无线网络目标,以及为实现该目标确定基站的位置和配置。无线网络规划的总目标是以合理的投资构建符合近期和 远期业务发展需求并达到一定服务等级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规划目标具体体现在覆盖、容量、质量和成本 4 个方面。1覆盖首先 应 根 据 各 类 业 务 需 求 预 测 及 总 体 发 展 策 略 , 提 出 各 类 业 务 的 无 线 覆盖 范 围 和 要 求 。 3G 无 线 覆 盖 要 求 可 以 用 业 务 类 型 、 覆 盖 区 域 和 覆 盖 概 率 等 指 标来 表 征

2、 。 业 务 类 型 包 括 音 12.2Kbit/s 话业务、64Kbit/s 电路数据业务、 64Kbit/s 分组业务、 128Kbit/s 分组业务和 384Kbit/s 分组业务等;覆盖区域可划分为市区(可进一步细分为密集城区、一般市区、郊区 等)、县城、乡镇及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等。对于特定的业务 覆盖类型,用于描述覆盖效果的主要指标是通信概率。通信概率是指用户在时间和空间上通话成功的概率,通常用面积覆盖率和边缘覆盖率来衡量。面积覆盖率描述 了区域内满足覆盖要求的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百分比。边缘覆盖率是指用户位于小区边界区域的通信概率。在给定传播环境下,面积覆盖率与边缘覆盖率可以相互转

3、 化。面积覆盖率的典型值为 90%98% ,边缘覆盖率的典型值为 75%80%。在规划过程中,工程设计人员运用网络规划软件,预测规划区内的每个点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的质量,根据预先设定好的覆盖门限,判断该点是否被覆盖,然后对整 个规划区进行统计,确定覆盖概率是否达标。对于 TD-SCDMA系统,下行链路覆盖指标有终端接收导频信号 P-CCPCH(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E c/Io(每 个导频功率与接收到的前向链路的总功率之比)和电平值 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上 行链路以终端发射功率为判断准则。表

4、 3-1 是 TD-SCDMA 系统的覆盖判断参考指标。表 3-1 判断覆盖的 3 个方 面参考标准业 务 类 型 终端最大发射功率 (dBm) P-CCPCH RSCP(dBm ) P-CCPCH Ec/Io(dB)话音12.2kbit/s 24 95 6CS64Kbit/s 24 95 52PS64Kbit/s 24 95 5PS128Kbit/s 24 95 5PS384Kbit/s 24 95 5注:3GPP 规定普通商用终端话音 12.2kbit/s 业务的终端最大发射功率为21dBm,目前厂家所提供的话音 12.2kbit/s 业务的终端最大发 射功率均达到24dBm。2容量容量目

5、标描述系统建成后所能满足的话音用户数和数据用户数的总和。根据用户预测和业务预测对网络容量提出建设要求。容量目标主要反映网络拥塞概率,该指标 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要求,表 3-2 是 TD-SCDMA 网络服务等级参考指标。表 3-2 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服务等级业 务 类 型 区 域 类 型 服 务 等 级市区 拥塞率:2%话音业务农村 拥塞率:5%CS 数据业务 市区 拥塞率:5%PS 数据业务 市区交互业务:90%的概率条件下,数据 传输时延容量需求基站数量 N1_cap 时,定义为覆盖受 限,此时以 N1_cov 作为最终的基站估算结果。当覆盖需求基站数量N1_cov 容 量需求基站数量

6、 N1_cap 时,定义为容量受限,此时以 N1_cap 作为最终的估算结果。(6)确定基站配置根据每扇区容量,估算典型基站的信道单元配置和其他板卡配置。(7)基站数量修正根据上述步骤获得的基站数量,在各个区域内,还需要分别进行修正。 如果郊区和农村的网络覆盖优先级比较低,不需要对其进行完全覆盖,那么需要对这些区域的基站数量进行修正。郊区和农村的基站数量根据以下公式修正:a郊区和农村基站数量 = Max(N3 + N4, 重要乡 镇的数量 + 线覆盖基站) 重要 乡 镇 是 指 城 镇 规 模 比 较 大 , 无 线 网 络 覆 盖 优 先 级 较 高 , 需 要 在 乡 镇中 心 附 近 设

7、 置 基 站 。b首先考虑采用面覆盖基站兼顾线覆盖,在面覆盖无法完全覆盖的情况下,线覆盖基站估算按以下公式计算基站数量:线覆盖基站=面覆盖无法兼顾的交通干道长度/基站平均站间距基站平均站间距 = 基站覆盖半径 R 1.732 按以下原则计算点覆盖所需基站数量:统计覆盖区内需要的室内分布数量。在会展中心、大型商场、机场等业务热点地区优选微蜂窝作为信号源;其他需要覆盖的重点建筑建议采用射频拉远和光纤直放 站。 合计上述步骤得到的基站总数 N。N = 面覆盖基站 + 线覆盖基站 + 点覆盖基站面覆盖基站 = N1 + N2 + 修正 后的郊区和农村基站数量线覆盖基站由面覆盖无法兼顾的交通干道的数量和

8、长度决定点覆盖基站由需建的室内分布系统数量决定,按照选取的信号源类型和数量,分别进行统计。 在估算出所需的基站总数后,应注意分析结果的合理性。根据目前的设备性能特性,TD-SCDMA 基站的覆盖范围小于 GSM900 和CDMA800,而大于 GSM1800,因此对照其它运营商网络建设经验,分 析基站数量估算结果的合理性。3.10.2 站 点分布规划根据掌握信息资料以及基站覆盖半径要求,在数字地图上,利用 Mapinfo或仿真规划软件完成站点分布。按照布站方式,可以分为规划人员手工布站和规划软 件自动布站两种。1手工布站66手工布站是指规划人员根据当地的无线和业务情况,按照初步确定的站间距,在

9、地图上选择可能架设基站的位置点。在进行手动布站时,需要了解以下因素:(1)运营商已有物业详细情况。(2)重点覆盖建筑物:大型商场、超市、大型娱乐场所、汽车站、码头等。(3)友好单位名单。(4)重要景点、开发区、乡镇等面覆盖基础信息。(5)重要交通及沿线周边乡镇、村庄。( 6)需要建设室内分布的重要楼宇。在进行站点分布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在地图上画定规划区域,主要是指面覆盖与线覆盖区域。(2)在地图上标上运营商已有物业位置。(3)对运营商已有物业进行分析,确定有建站可能的候选站点。(4)再确定如汽车站、码头、重要景点、重要乡镇等必须设置基站的站址。(5)以明确的候选站点为依托,各个区域的基

10、站规划半径为根据,按照移动通信的蜂窝网络结构,从里往外,从重要到次要,逐步选定其它基站的候选位置。在选择其他基站候选位置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原则:(1)业务量和业务分布要求。基站分布与业务分布应基本一致,优先考虑热点地区。(2)覆盖要求。按密集市区 一般市区郊区 农村的优先级考虑覆盖,此外对重要旅游区也应优先考虑。(3)网络结构要求。一般要求基站站址分布与标准蜂窝结构的偏差应小于站间距的 1/4。(4)面覆盖基站选择时,应选择在人口密集的乡镇、村庄中心,及道路交通便利的地方。(5)道路覆盖时,站点宜选择在沿线乡镇、村庄。(6)设置基站时,要充分借鉴其他运营商的基站布置情况。(7)站址选取时优先

11、考虑友好单位的楼宇。2自动布站自动布站是根据 软件设定的基站参数、站址密度等完成站址位置确定。规划软件不考虑地图信息,更不可能对楼宇分布情况、站址获取可能性、已有基站利旧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在站址初步分布阶段,以规划人员图上作业为主。在详细规划阶段,规划人员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查,落实具体的站址。下面介绍大唐 iNOMS NPS 仿真软件的站点分布功能。站点分布规划的过程如下:(1)设置规划区设置自动布站的范围,对于传播环境和话务密集比较接近的区域,在地图上设为同一个区域块。(2)设置业务密度67规划区内不同区域块的业务密度,据此来获取所需的业务量。(3)设置站址密度给出规划区内不同区域所需的业

12、务量,可以得到不同区域的站址密度。(4)自动布站根据设置参数、 站址密度等进行自动布站。系统会自动根据用户密度、扇区类型等计算出容量受限半径,用户也可以点击链路预算,计算每个站址密度等级的覆盖受限半径,当然也 可以手工设置两种受限半径,系统会从中选择一个最小的作为布站半径。此外,还需要设置扇区类型、天线类型、每扇区载波数、每扇区小区数、每载波下可用 BRU 数量等。系统根据设置参数自动计算出不同站址密度等级需要的 NodeB 个数,并进行布站。图 3-30 所示是自动布站的结果。(5)导入自动布站结果利用自动布站生成的站址信息以及载频配置信息生成无线接入网基础数据,其他参数会被设置成默认值。3

13、.10.3 频率规划 3.10.3.1 频率配置概述 载波频率是由 UTRA 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 UARFCN(UTRA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指定的。在 IMT2000 频带内 TD-SCDMA的 UARFCN 值是通过下述公式定义: Ntt=5 F,0.0MHzF3 276.6MHz 其中 F 为载波频率,单位为 MHz。TD-SCDMA 核心频段的频点有 9 个,频带中心频率与频点号对应关系表参见表 3-43。 68如果采用同频组网,当用户数量较少时,系统尚可利用动态信道分配,把用户分配在不同的空域、时隙和码域,从而降低干扰对系统

14、性能的影响。但随着用户数量的 增加,动态时域、空域分配降低干扰的作用减小。如果没有预留资源,随着 DCA 效率降低,干扰会明显增加,此时同频组网的风险较大。TD-SCDMA 系统容 量配置策略不同,频率规划方法也不同。在 TD-SCDMA 没有实现邻小区联合检测以前,为了确保系统组网质量,在不考虑预留资源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异频组网 方式。 通过对 TD-SCDMA 系统中同频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可以看出,目前系统组网的最大问题在于相邻小区间的同频干扰,为了减少同频干扰的影响。需要对组网 策略进行分析。在网络发展初期,用户较少,异频组网可以满足系统需要。随着网络用户增加,系统容量需求提高,核心频段

15、的 9 个频点很有可能不能满足未来容量 的需求,因此网络扩容时一方面利用扩展频段的频率资源进行异频组网,另一方面开始考虑异频组网向同频组网演进的方案。TD-SCDMA的频率规划应该分阶 段、分步骤地实施。 1第一阶段 在 TD-SCDMA 技术发展过程中,采用异频组网,最大程度地降低小区间干扰,保证最多的同时通信的用户数。 2第二阶段 随着用户数剧增,出现网络急需扩容问题时,在异频组网的方式下,网络扩容方法有两种。 (1)启用可扩展频段频点。在原有基础上简单地增加一层由新可用载频构建的具有相同频率复用簇的蜂窝网,维持全异频组网。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对已用 频点进行调整,扩容简单方便,小区间

16、干扰仍能维持在最低程度。这种方法的缺点有三: 网络频点数量会成倍增长,频谱利用率不高。 目前商业终端只支持核心频段,使用可扩展频段需要更换终端。 目前 TD-SCDMA 基站设备只支持核心频段,使用可扩展频段需要升级69基站硬件。 (2)在核心频段进行同频与异频的联合组网。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与全异频组网相比所需频点资源大幅降低;不需要升级旧版本基站和终端;在高话务需求地区,提 高频率复用,逐步过渡到同频组网。这种方法的缺点有二: 同频复用区域间干扰较大。 扩容的过程中,网络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系统性能受到威胁。 3第三阶段 随着 TD-SCDMA 技术发展成熟,小区间联合检测等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小区间干扰,最终发展到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