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2651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东贵屿电子垃圾调查实录 “从未想过会再度去到这个地方,如果不是为了一份责任,我甚至想逃走。尽管从那里回来已经一个多星期,但那浓浓的黑烟、变色的水塘和堆积如山的废料,依然压在心头。这份沉重,是我生命中难以承受的” “今天我们将带你去全球最有毒的地方看一看,有很多人不愿让你看到那些,那位于中国南方的小镇。在那里,你无法呼吸,无法饮水,那儿的孩子们血管里流动着铅。 ”2009 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一部纪录片的开头,选择了这样的语言来描述中国南方的一座小镇贵屿。 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濒练江,位于潮阳、潮南、普宁三地交界,总面积 52平方公里,人口 13.9 万人,下辖 27 个村。2004

2、 年, 微型计算机曾对这座号称中国电子垃圾集散地的小镇和距离它不远的揭阳进行了实地暗访:那里四处可见堆积成山的废弃电子电器产品,每天还有源源不断的洋垃圾倾泻与此,一些简易的作坊中,当地人用最低级的处理方式从中解析出金、铜、铝等一切能赚钱的东西。这里的水塘大多是一种病态的青黑色,黑色的浓烟肆意地在背街小巷翻滚,顽皮的孩童甚至在垃圾山中找寻自己的玩具。 数年过去之后,贵屿今天又是怎样的一番景况?为何这里的电子垃圾源源不绝?为何在这里能形成一个电子垃圾“产业链”?难道当地人并不知道他们正在破坏着自己的家园?本刊记者再度深入贵屿,带回了详尽的一线调查实录。 污染,仍在继续 为了推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发

3、展循环经济,在 2005 年,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牵头,六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第一批)工作的通知 ,通知中把贵屿镇列入了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基地,也是唯一的镇级试点单位,正式启动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而当地政府也从 2004 年开始,积极展开了各项整治工作。 然而,今年 5 月 13 日记者刚到贵屿就发现,这里电子垃圾的原始拆解仍在继续。除了一些街角的绿化和污水的治理,这里的环境状况对比 4 年前看不出太大改善显然,由于过去对于环境的破坏太过严重,因而很难在短短几年就有什么改变。此外,我们还发现,与 5 年前不同的是自己迎来更多的却是当地人的警惕,这使得记者的采访遇到了不

4、少困难。在洗金厂外,当地出租车司机甚至提醒记者,别让工厂里的人看到相机,哪怕是手机也不行(因为有拍照功能),因为“任谁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外地人” 。 在当天傍晚,记者以问路为借口,透过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看到一个家庭作坊里一位正在烤电路板的中年妇女,竟然要透过闻烤板中释放出来的气体的不同,从而来辨别取出的元件是什么物质的集成元件。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这种作坊并没有以前那么明目张胆。与 5 年前相比,尽管基本的拆解仍主要以家庭作坊为单位进行,但是由于媒体频繁曝光,从前在街头进行的“烧板 ”转入了室内,会产生大量浓烟的 “洗金”操作大部分改到了晚上进行,从前密布在镇子里的黄烟作坊转移到了野外河边。而

5、且一些依稀记得的地方也有数家已经关门停工,据当地人透露:那里的老板要么受不了这里的环境,去外地做别的行业,要么是因为金融危机和政府的整治,觉得赚不到什么钱了;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反正他们之前也赚够了”。数字看贵屿 贵屿全镇从事回收、拆解、加工生成再生资源与销售的,共计 300 多家民营企业,5500 户家庭作坊,从业人员 6 万多人。 贵屿年拆解加工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 155 万吨,为国家提供再生五金、塑料、二手电子元器件及其产品 150 多万吨。2007 年当地废旧电子电器及塑料回收、拆解、加工行业创产值近 15.6 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 90%以上,上缴税收1600 多万元。 在贵屿

6、,每年深加工生产各种五金材料达 60 万吨,相当于开采了 200 万吨矿石,被人们称为“ 城市矿山 ”。 目前,贵屿镇从事废旧电子电器和塑料回收、拆解、加工、利用的有 21 个村,其中含电器拆解专业村 5 个,电子及线路板拆解专业村 6 个,电线电缆拆解专业村 2 个,塑料、五金加工利用专业村 7 个。 全镇在外专门从事废旧家电回收购销的供销员达 3000 多人,分布在全国各地的购销点达 1000 多个,本地的销售门店有 700 多个。 目前全镇已建成南安、贵屿两个电子专业市场,合计面积达 36000 平方米以上,预计年销售额近 6 亿元人民币。 每天进出贵屿的车辆平均达 700 多辆,日客流

7、量达 20003000 人,贵屿成为全国废旧家电、塑料、五金再生资源的集散地。 数据来源于贵屿镇政府关于当地电子电器废旧回收利用产业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因钱而生的垃圾贸易 5 年过去了,这里的电子垃圾却依然绵绵不绝,它们从何而来?为何贵屿的电子垃圾处理竟能形成一种灰色产业?在 5 年前我们对国内电子垃圾的报道中,就已经给出了答案除了国内自然生成的废旧电子产品,更多的是来自海外的洋垃圾。 日前,一部来自日本 NHK 的纪录片吸引了我们的关注。日本拥有最先进的废料处理技术,但日本的垃圾回收业要保持盈利却很困难。一方面,这种高科技处理工厂价格昂贵的设备、很高的人工费用、为实现零污染所采取的一系列措

8、施都在蚕食利润;另一方面,在日本出现了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他们在日本各地的垃圾堆弃场寻找各种垃圾,就算那些在日本人看来只能埋掉的东西,在这些来自中国的电子垃圾贸易者看来也是宝贝。一拖船的破铜烂铁就值 3 千万日元(约合 215 万元人民币)。 “真想不到连这也能卖钱,直到装运上船一直都不敢相信”,日本人对此感到惊讶。 同时,他们的到来也让日本垃圾的价格飞涨,对日本当地的回收业者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废弃饮料瓶为例,日本法律规定,地方自治政府必须为回收业者无偿提供塑料瓶,再从贩卖塑料瓶饮料的制造商那里收取每公斤 50 日元的处理费用,这种制度是日本再生业得以存在的基础。而中国人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他

9、们以每公斤 20 日元或更高的价格进行有偿收购。这样,不仅地方能增加收入,制造商也没有了负担。其它种类垃圾的状况也多少与此相似。于是,大量的垃圾被出口到中国,日本当地的回收工厂却因为没有足够的垃圾,开动率往往低于 50%。由于日本是以实现垃圾在本土的循环再生为目标,而不是商业利益,面对来自中国的竞争者,他们几乎无能为力,往往只能以赤字为代价来竞购垃圾。 美国和欧洲的回收体系也是建立在这种“ 垃圾有偿回收和制造商责任制”的基础上。但这个基础是脆弱的,一旦有人愿意为垃圾付钱,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垃圾出口甚至走私到任何国家。一个反对垃圾出口的美国回收业者说:“ 当你把垃圾运到海外时,仅做很少的工作就

10、能赚到双倍的钱。在前端,把垃圾交给你的某人会付给你处理费,在后端你把垃圾卖到亚洲去处理又能赚到钱,同时你为此几乎什么事都不用干,所以这全和钱有关。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Minute 的记者也曝光了贵屿洋垃圾的来源。记者们盯上的这家倒霉公司名叫“Executive Recycling”,该公司在网站上对公众承诺: “你们的电子垃圾将在美国本地得到妥善的处置,而非简单的被倾倒在其它地方。 ”该公司拿下了丹佛市以及周边 3个州的循环经济项目合同。随后记者们发现,一些可疑的集装箱从该收集场地中被运出,内装数量不菲的 CRT 显示器,未经许可将它们运出美国境内是非法的。通过跟踪集装箱号码,记者们

11、发现该集装箱在华盛顿州的塔科马市装船出境,经过 12004 公里的海上旅途来到了香港维多利亚港。在直升机上,美国人看到了在香港堆积的垃圾“那里有几英亩的显示器” ,而这些显示器最终可能的归宿就是贵屿。 你知道吗? 早在 1989 年 3 月 22 日,瑞士就通过了 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 ,公约里面详细规定了应该控制包括电子垃圾在内的 45 种危险废物,明确了只有在个别情况下,即对环境无害并受到严格监督的情况下才允许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并决定建立一套危险废物在缔约方之间越境转移的通知制度,明确危险废物的非法运输是犯罪行为,应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严惩。但是全球电子垃圾制造大国美国却拒

12、绝在巴塞尔公约上签字,并且在电子垃圾出口的问题上采取了默认的态度。19 世纪工艺处理 21 世纪的垃圾 在贵屿,有一套“ 完整” 的产业链来处理这些海外舶来或是从内地收得的电子垃圾。不过记者发现,这里的灰色产业链和处理工艺,与 5 年前我们到来时并没有太大差异。 当有实力的一级拆解作坊弄到货源后,专门从事拆解的工人使用螺丝刀、锤子、扳手和电钻等工具,将废电器逐个拆卸,不断地将其化整为零。然后将其按照材料的不同分类:塑料、金属、电路板、电线等。随后,作坊主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自行处理一部分(一般是金属部件,比如铜、铝等),剩下的东西就会卖给其它专门的二级作坊和工厂进行回收处理。 也就是从这里开始,大

13、量的污染如同瘟疫一般诞生和扩散。当塑料被送到二级分拣作坊时,因为没有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分拣工人必须靠点燃塑料,然后用鼻子闻燃烧的气味来区分不同的材质。因为塑料燃烧时会产生二恶英和呋喃等剧毒气体,一些长期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人可能患上严重的肺病,甚至癌症。 在二级电路板处理作坊,污染则更加严重。废旧的电路板上有各种芯片、电容、极管等零部件,可以回收利用。同时板上还有镀金、锡焊料、铜骨架等各类金属。为了分离出上面的电子元件,工人们需要将电路板放在煤炉上加热至焊锡融化,然后把元件一个个取下来。在高温下,电路板会释放大量有毒尘埃,被人体吸收后,长期积累将造成重金属中毒。元件都被分离下来的电路板还可以用来洗

14、金。在偏僻的洗金作坊里,工人们用 19 世纪的方式王水炼金法把黄金分离出来。在酸洗过程中有大量黄色强酸气体产生,工人的肺会因为气体的腐蚀而严重受损,也可能因为吸入太多洗金的药物而中毒,最后甚至难以康复。以上只是贵屿污染源的一部分,各种工序都会造成不同种类的污染。有毒物质已经渗透到贵屿的每个角落,空气、土壤、地下水。 “我们知道这里污染很严重,但我们没有选择,这里几乎所有人都靠这些(电子垃圾)为生。 ”一些居民无奈并麻木地说。 危害的不仅仅是这代人 那么这种原始的处理方式,究竟会对当地人造成多大的伤害?汕头大学医学院的霍霞教授对贵屿镇居民健康状况进行了长达 5 年的跟踪调查,对于烧板洗金等电子垃

15、圾拆解工作对人体的危害也有深刻了解。她告诉记者,贵屿镇儿童与10 公里外的潮南区儿童以及 200 公里外的厦门市郊区儿童相比,贵屿镇儿童的死亡率、早产率、低体重儿几率高于其它两组对照组,同时体内的铅、镉、铬等重金属含量都比对照组高, “不是高一点儿,而是高挺多” 。 记者又采访了一些当地的医疗工作者,得到较一致的回答就是,当地主要是皮肤接触性过敏、皮肤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癌症发病率较高,另外流产率比正常情况高出数倍。 专门研究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靳敏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大量的电子垃圾则被非正规处理企业当做普通垃圾扔掉,非正规企

16、业通常以焚烧、强酸腐蚀等粗放的工艺获得铜等金属,其余 无用物质均随意丢弃。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直接对环境造成了二次污染。 ” 据中国环境报最新报道,有关统计数字显示,截至 20 世纪末,我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达 2000 多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面积达 1000 万公顷,污水灌溉面积为 130 多万公顷。每年因土壤污染粮食减产就达 1000 万吨,还有 1200 万吨粮食受污染,二者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 多亿元。有专家指出,一个占地 10 公顷的污染企业每年可能给当地政府带来成百上千万元的税收,殊不知,如果这 10 公顷土地被污染,可能需要花上亿元甚至十多亿元的投入才能恢复。如果不加以治理,仅由土壤本身自然恢复,一般需要耗费两三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 金钱与毒药之间的选择 明知污染严重,却仍不肯丢弃这要命的产业,究竟是什么吸引着这里的人? 经过我们此次的调查了解,一吨电子板卡,可以分离出 129.7 千克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