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31992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副市长在“安全生产月”活动上的讲话安全发展国泰民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XX 年 5月 31日)同志们: 根据中央宣传部、国家安监总局、国家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 XX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市将从明天起开展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为了切实搞好这次安全生产月活动,我代表市政府讲以下几点意见。 一、加强领导,确保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顺利开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 。安全生产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头等大事,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直接体

2、现了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反映了领导干部亲民、爱民、利民的情感及水平,关系到地方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各级领导一定要站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安全生产月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各县(区) 、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宣传部、市安监局等五部门的通知精神,建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部门之间要依据安全生产月活动方案,紧紧围绕“安全发展,国泰民安”这一主题,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全社会重视安全的浓厚氛围 搞好安全生产一项重要的工作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体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安全

3、技能。安全生产月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广泛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通过丰富多采的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宣传安全生产工作成果,深化全社会对“安全发展”科学内涵的认识,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创建平安和谐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文化支持。日报、电视台、广播电台、党政网等新闻媒体既要通过专栏专题、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正面宣传报道,又要对典型事故、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和重特大事故隐患予以曝光,达到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强化人们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自主保安意识,规范人们安全行为的目的。要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保护人作为安全生产

4、宣传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引导和启发人们从生命价值来体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真正实现全民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根本转变。 三、标本兼治,推动隐患排查和治理的深入进行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摆脱跟着事故走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从被动防范向主动预防转变。要建立重大安全隐患报告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办法,逗硬目标任务考核,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强监管”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着力点,切实抓好防范工作。要认真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整改监管办法,全力抓好十三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尤其是对省市公布下

5、达的安全隐患必须针对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整治措施,落实专人负责整改,真正做到隐患整治责任、措施、人员、资金“四落实” ,切实消除隐患确保安全。 四、强化监管,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面落实 各县(区) 、市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真正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联合执法制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在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各级安监部门和专业执法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把安全生产月活动同安全行政执法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以宣传推动执法,以执法扩大宣传。要强化事故查处,促进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尤其是对重特大事故,要按照法律法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部门和事故责任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手软,真正达到查处一起事故,治理一批隐患,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和群众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欢迎群众举报违法违纪违规的行为,为全面加强监管,治理安全隐患,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