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器盒盖塑料件注塑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131894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器盒盖塑料件注塑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器盒盖塑料件注塑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器盒盖塑料件注塑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器盒盖塑料件注塑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电器盒盖塑料件注塑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 目 电器盒盖塑料件注塑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目的及意义在模具工业中,随着塑料成型工业的发展,塑料模具已处于同冲压模具并驾齐驱的地位。日本在全国一万多家企业中,生产塑料模和生产冲压模的企业各占 40%。在韩国的全国模具专业厂中,生产塑料模的占 43.9%,生产冲压模的占 44.8%。新加坡的 460 家企业,60%生产塑料模,35%生产冲压模和夹具。另外,在我国的香港、深圳、江浙等地,其模具工业主要是从事塑料模具的制造和塑料制件的生产。80 年代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 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速均为 13%,1999 年我国模

2、具工业产值为 245 亿,至 2000年我国模具总产值预计为 260-270 亿元,其中塑料模约占 30%左右。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还将逐步提高。我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效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气体辅助注在制造技术方面,CAD/CAM/CAE 技术的应用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以生产家用电器的企业为代表,陆续引进了相当数量的CAD/CAM 系统。注塑成型是最大量生产塑料制品的一种成型方法,二十多年来,国外的注塑模 CAD技术发展相当迅速。7

3、0 年代已开始应用计算机对熔融塑料在圆形、管形和长方形型腔内的流动情况进行分析。80 年代初,人们成功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三维型腔的流动过程,使设计人员可以依据理论分析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模具制造前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以减少试模时间,提高模具质量。近十多年来,注塑模 CAD 技术在不断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的同时,十分注意向实用化阶段发展,一些商品软件逐步推出,并在推广和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提高和改善。塑料制品之所以能够在各行各业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是由于他们本身具有一系列特点。塑料相对金属,密度小,但是强度高,绝缘性能优良,具有非常好的抗化学腐蚀性,在机械、化工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塑料已经大规

4、模的取代了金属。目前塑料之间几乎在工业、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无处不在。塑料作为一种新的工程材料,发展势头极其迅猛,跻身于金属、纤维材料和硅酸盐三大材料之列。其仍在不断的开发与应用,并且随着成型工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大大促进了塑料成型模具的开发与制造。随着新产品的不断开发,产品的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这就促进 CAD/CAM/CAE 技术完成电器盒盖模具的结构设计和模具设计,通过完成此次毕业设计的意义在于将我大学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性总结,提高我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对整个设计过程的实际操作来发现解决问题,从而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中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案因为塑件采用注射成型的方法生产,为了保

5、证塑件质量,给出以下方案:方案一:采用点交口浇注系统形式,考虑到塑件形状简单,质量较小,可采用一模多腔的平衡式的型腔布局形式。这样的模具结构尺寸较小,制造加工业比较方便,生产效率高,塑件生产成本也较低。方案二:采用直接浇口形式,这样塑料熔体可直接经主流道进入型腔,所以采用单型腔模的型腔布局形式。比较上述方案设计特点再结合塑件设计要求,首选方案一的设计方案。根据所给定条件可知,材料为 PP(聚丙烯) ,塑件形状简单,尺寸也较小,精度为 IT7,要求表面粗糙度较高,塑件表面平整、光滑。无影响外观的缩水痕、熔接痕、缺料、飞边、裂纹和变形等工艺缺陷,另外还要求大批量生产。方案一采用点浇口,其附近应力小

6、,且浇口痕迹小,对制件表面影响较小,另外,点浇口的浇口凝料能与塑件自动分离,并采用一模多腔的形式,有利于实现自动化大批量生产,另外,PP 材料的流动性好,适用于点浇口,但点浇口的注塑压力较大,且模具需要增加一个分型面,采用三板模的结构。方案二的工艺结构简单,成型容易,成本较低,但是由于采取单型腔模的布局形式,不利于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其次,直接浇口的附近会产生较大应力,容易产生翘曲变形,再次,脱模后需人工剪除浇口凝料,不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且剪除后制件表面会留下明显的浇口疤痕,影响表面质量。综上所诉,决定采取设计方案一。三、进度安排2011 年 11 月 15 日-2011 年 12 月 5 日

7、 完成相关参考资料查阅和开题报告。2011 年 12 月 6 日2011 年 12 月 15 日 完成工艺分析,工艺参数的选用,模具尺寸计算,成型设备的选用和与校核。2011 年 12 月 16 日2011 年 12 月 25 日 完成模具的预设计。初步审核,校对,确定。2011 年 12 月 26 日2012 年 1 月 10 日 完成零件图,装配图绘制。2012 年 2 月 10 日2012 年 2 月 15 日 完成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并更改不合理的零部件。2012 年 2 月 16 日2012 年 2 月 25 日 完成设计说明书编写。2012 年 2 月 26 日2012 年 3 月 3 日 完成答辩四、指导老师意见注:1. 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发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设计开始后三周内完成;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至少 800 字,基本内容和技术方案至少 400 字;3指导教师意见应从选题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出发,阐述学生利用的知识、原理、建立的模型正确与否、学生的论证充分否、学生能否完成课题,达到预期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