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认识实习报告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1319090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认识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水利认识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水利认识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水利认识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水利认识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认识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认识实习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实习报告班级:水利水电 XXX 班姓名:XXX学号:XXXXXXXX实习目的:使学生获得水利水电建设方面的感性认识,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实习地点:那板水电厂、金鸡滩水电厂。实习时间:2011 年 8 月 30 日 至 2011 年 9 月 1 日实习内容及过程:2011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1 日,在大三学年的第一周,我们班参加了由学院组织的认识实习。实习地点是位于上思县的那板水库,和位于隆安县的金鸡滩水库。从事先得到的资料中,我们了解到:那板水利枢纽地处左江支流明江的上游,距离上思县城东南约 4 公里,工程是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城市供水的大型水利工程。而金鸡滩水电站是

2、位于下游右江下游,工程以是发电、航运为主,兼有灌溉、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利工程。那板大坝2011 年 8 月 30 日上午 7:50,我们班级的成员在学校图书馆前集结,并于 8:00 按时上车,开始出发前往那板水库。在路上经过三个半小时的颠簸后,我们到达了上县城。我们在事先订好的上思民政宾馆做了简单的停顿休息后,于下午 2:40 来到了那板水库库区。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班的人员分为两组,分先后参观“大坝”和“厂房” 。我分到了第二组,先去参观大坝。带队参观水坝的是学院的张小飞老师。我们从水库生活区开始,沿着山路向上走。路的右边是向下的陡坡;路的左边是一条沿山的水渠,水渠中的水混着泥沙,黄黄

3、的。水渠的旁边,还有一条直径为 2.3 米的管道,而每隔一定的距离,管理的下方就会有一块大的水泥支柱托着,张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叫做“支墩” ,支墩只与管道的下部接触,它的作用就是把管道撑住,而于之类似的还有“正墩” ,正墩则是把整个管道给包起来,起到固定的作用,一般运用在管道路线转折的地方。向前走一段路,就会看到,隔一段距离,在水渠上就会有一个控水的匣门,匣门是利用上边带螺纹的杆来上升的,有点像螺丝钉那样。再接着向前走,我们看到在渠道上方,有一个比较大的建筑物,水渠中的水从这个建筑物的下边的孔洞中流出,而且这里水流明显比下游的急,水相互碰撞,发出“哺哺”的声音。张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在水渠上的建

4、筑物叫作“渠首” ,它的里边有控制水流的水闸,能起到调节,消能的作用,这样就能防止水渠中水流过快,而造成的对渠道的冲刷。另外,在渠首建筑物内部还装有小型的电站,能够充分的利用水能。大概从渠首建筑物这里开始,道路就开始分岔开来了,一条是向下的进厂公路,一条是向上的上坝公路。我们当然是走上坝公路这一条,上坝公路是比较陡的,沿着公路继续前进,我们已经可以在路边看到水坝的外貌了,大坝面向下游的那一侧,上边种有绿色的草,然后上边还写有“那板水库”几个大字,旁边是一个中国水利的标志。再接着向上走,我们就到达了坝顶旁边的空地,这里上边有几栋三四层的房子,其中一栋写着“上思县林业局驻那板库区林业资源管护站”

5、。在大坝的顶上,我们可以看到上游的景色了,上游的水被水坝拦住,水位被抬高,形成了一块面积很大的水域,上游的水很静,看起来也很清,不像下游那样的混浑。大坝顶部有一条沥青铺的堤坝路,在大坝的后边就是刚才看到的,绿色的下坡,在坡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库发电的厂房,和一座石桥。在水库上游的四周,绿色的高山把水围了起来,水上还有几支渔船,再加上旁边很有气势的水坝,总的放眼望去,这里确实是美景一片啊。后来,张老师走进到旁边的“管护站”里边,从里边领出来一位负责管理这个水库的“毕科长” ,然后就由毕科长和张老师共同来带领我们参观水库。毕科长带着我们从坝顶的堤坝路开始参观,然后一边的给我们介绍一些关于那板水库的基

6、本情况,那板水水库是 1960 年建成的,水库的主要功能是防洪和灌溉,其次才是发电,大坝的类型是属于土石坝,坝顶高程 232.57 米,堰顶高程为 220.57 米,大坝长 313 米,高59 米,溢洪道的宽度为 47.2 米。在堤坝路上行走着,每隔一段距离,在地上就会有一个矩形的突起物,上边还有石板或铁板盖着。这时,毕科长移开了其中的一个突起物上的石板,下边果然还有文章,只见石板下边保护着一个固定在地上的石墩,看起就像是我们测量学中的控制点。毕科长告诉我们,这些测量点是用来观测大坝大水的作用下的所产生的横向位移。张老师告诉我们,大坝在建成后,多多少少都会因为水力的作用而产生横向位移,而如果这

7、种位移不平衡时,大坝就会有开裂的危险,而那板水库建成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所产生的位移已经趋于稳定,所以是安全的。再向前走,毕科长又打开了一个突起物上边的盖子,这个盖子是一个铁盖。打开之后,下边的东西和刚才的不同,是一个水管状的东西。毕科长告诉我们,这个是用来测量大坝的渗流情况的,通过垂直坝轴线的一系列这样的东西来观测。具体的原理我没听懂,不过我听到了,毕科长说,这个土坝是分层使用不同材料的,上游护坡是用混凝土材料,用来防上游的水流冲刷;而中间层有一层粘土新墙,它起到防止水渗过大坝的作用,其防渗透度要小于等于 10(-4)次方;而下游护坡部分则是泥土材料,并种上了草皮来防止泥土被水冲刷

8、。后来,我们走到了坝的尽头,并在这里看到了大坝的溢洪道,现在水位不高,溢洪道中没有水流过。张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里的溢洪道的构成,从上游开始,先是进水口,然后就是控制段,控制段堰高 220.57 米,控制段的坡道的末尾有几个翘起的石墩,起到的是挑流消能,防止下游河床被冲刷的影响,最后是泄潮段。毕科长告诉我们,今年广西的降水量不多,那板水库这里的水位也没有往年高,所以溢洪道没有水流过。在往年,那板水库这里的年平均降水量能有 1700mm,最大时有 2100mm,在 01 年和 08 年的时候就发过大水。而最大流量能有 7400 立方米每秒。不过,在很多时候,水都不是太大,所以原本堰顶是有匣门的,现

9、在已经取消掉了。毕科长还告诉我们,水库的总库容为 83.2 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为 2.64 亿立方米,死库容为 1.64 亿立方米。水库的调洪库容为 78.92 立方米,集雨面积为 490 平方千米。在大坝的两边,还有一些别的结构,在上游方向有防浪墙,下游的路边方向,有一条排水沟。看来水工建筑物也有不少细节的东西。接下来,毕科长带领我们去参观水库的塔式进水口,并和我们说,一般的水库都只有一个进水塔的,而那板这里则有两个进水塔。我们来到了位于右岸的 1 号进水塔处,进水塔通过一个廊道沿伸到水库里边去的,我们站的水方离水面有十几米这样,毕科长告诉我们,水库的进水口就在这个进水塔的下方,通过匣口,起

10、臂设备,通气孔,工作匣门等来控制。在进水塔中部开有几个孔洞,从那里可以直接看到十几米下边的水面,站在那里还是有一点心跳的。就这样,我们第二小组基本结束了,对那板水库的大坝的参观,对于专业知识方面的认识还不是很多,主要的还是一种感性上的认识。那板电站厂房在休息了一个晚上后,我们组开始了对那板水库的发电厂房的参观。带领我们参观厂房的是学院的苏国韶老师。根据有关的安全要求,我们都戴上了安全帽前去。在前往厂房的路上,苏老师询问了我们昨天参观大坝的情况,并告诉我们,昨天我们参观的进水塔也算是厂房的一个部分。我们走到上坝公路与进厂公路的分岔口,然后沿着下山的进厂公路开始了我们新的体验。苏老师说,一般水库在

11、建设时,都会为了材料的运输而重新修过一条路,所以我们专业的人也要掌握道路设计方面的知识,综合考虑到水库周边地形,地质,水流等因素。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那板电厂的入口,然后苏老师走进去,带出来了今天带领我们参观厂房的“龙科长” 。龙科长先在门口给我们介始了那板电厂的一些情况,告诉我们那板的电站是一个比较小的电站,整个电厂总共 4 台机组,其中一号机组的发电功率为 3757KW,其它三台机组为 4000KW,目前,电站只有一号机组在运行,三号机组正在进行检修。厂房是属于坝后式,总共有三层,接下来,龙科长把我们引进了厂房内。厂房是一个很宽敞的大空间,和我们学院的那个车间试验室有点类似,在厂房的两边上

12、方,有两条结实的吊车梁,橙色的起重设备停在厂房的另一头。然后,在厂房的中部,平均的布置着四个蓝色的倒陀螺状的大物体,后来我们知道,那个就是水轮机在第一层的部分,它一直沿伸到下边的两层啊。在水轮机的旁边,有一排的立柜式的监控设备。在厂房的地面上,每隔一定距离还会一块黄黑相间的铁板盖在地面上。另外,在厂房的地板上,还摆放着一些部件。苏老师告诉我们,进厂的水量,可以由两个因素调节,一个是水头,另一个则是进水的流速。其中,水头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所以只有通过控制水流的流量来保证发电机的转速一定。而控制流量则是通过调速器来调节的,调速器的结构大致是两个坚向的板匣门。而且现在这些匣门都是由电脑自动调节的。

13、再向前走,老师让我们注意了地面上的一条线,这条线的痕迹从地面一直沿伸到了两边的墙上。苏老师说,这个缝隙是伸缩缝,是用来防止热胀冷缩和厂房的均匀沉降的,伸缩缝是从一层到三层都有的,也就是说,以这条缝为界,把厂房分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而厂房在建设的时候,也就事前预留好了这条伸缩缝,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进行施工。苏老师又让我们注意了地上的,那些黄黑相间的铁板。他告诉我们,这个铁板在下一层的相同位置也有,把铁板打开后,下边是一个孔洞,直对第三层的蝴蝶阀。然后苏老师还告诉我们,这些孔洞的位置的选择是有讲究的,它正好位于被其它梁包围住的位置。这样才是合理的,而往年,很多师兄在作毕业设计时,往往都没有注意到

14、这点。走到一号机旁边,它正在运行,发出轰轰的声响,地面也有一定的震感。在机组的旁边,有一排的监控仪器,看了一下,有“测温制动屏” , “励磁调节柜” , “励磁整流柜”等等。不过这些应该都是电气方面的设备,是由电气专业的同学来进行维护的。接下来,我们参观到了厂房的另一头,在尽头处,可以看到有一条通向下一层的楼梯。我们沿着楼梯来到了,负一楼的厂房。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的管道。苏老师告诉我们,这些管道是油系统,水系统和气系统的管道,蓝色管道里边的是水,黄色的是油,白色的是气。除了这些管道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刚才地面第一层的水轮机是沿伸到下边的,而且在负一层的部分更加的庞大,四台机组,只有一

15、号机在运行,而三号机里边还有检修工人正在进行检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机组里边的一些结构,包括刚才老师说的,用来控制流速的调速器。在机组旁边还有用铁网围起来的输电母线。另外,苏老师还让我们注意了一下天花板,果然,刚才预留的孔洞是开在四个梁中间的。再往前走,又来到了一个向下的楼梯口。这个楼梯是螺旋向下的,这样更加的美观,也节省地方。到了地下负二层,也就是最底下一层。这一层明显的比较潮湿,通道也比较的狭小,而且这一层的管道非常的巨大,管道是蓝色的,里边应该是流水的。不知为什么,就会联想到电影里,水坝漏水出事故的场景。这一层叫做蝴碟阀层,在地面一层开的孔洞就通到这里的。在墙的上边,还有几个风扇,据说是用

16、来通风的。在参观完了三层的主厂房后,我们回到了地面第一层。龙科长又把我们领到了旁边的副厂房进行参观。首先来到的是电站的中央控制室,这是一间很具有现代化气息的间室。控制室的采光很好,在控制室的的前部,整整齐齐的排放的是一排排的电气设备,后边则是中央控制室的办公区。这里的电气设备种类繁多,我也记不得有哪些了,只知道龙科长和我们说过,前边的那一排是放“蓄电池”的,当厂房因为故障而停止时,就是用这里的蓄电池来供电的。可见这些蓄电池的储电能力相当的强啊。看完了中央控制室后,我们来到了大门旁的另一个间室内,这里放的是两台巨大的变压设备,其中一台正在工作,发出呼呼的热气。龙科长告诉我们,这里的变压器是把电压从 6.3KV 提升到 35KV,而城市里的升压量要更大些,因为送电距离远,升压能减少损耗。再后来,我们上到厂房二楼,这里同样的是摆放着一排排的电气设备,上边有许多的按扭和开关,这些种东西,就不是我们水建的专业领域了。在看完了第二层的厂房后,我们今天对那板电厂的参观也告于段落了。总的从感觉上来说,厂房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多,当然也就比较难理解。这些知识就得在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