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1233154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论文(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实证分析摘要:影响居民收入差异的因素一是与个人劳动生产率水平有关的个人特征因素,二是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歧视性因素。本文利用居民收入调查数据的 1637 个有效样本,从实证的角度进行研究,描述了各阶层 2002 年劳动性收入分布及收入差异状况,采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决定收入的因素,测定并分析了性别、居民身份等歧视性因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歧视程度,最后总结了对制定政策有益的几点建议。关键词:居民收入 差异 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 歧视一、引言 问题的提出 我国居民之间收入差距过分悬殊,收入分配的不平均程度增加,据国家公布的基尼系数及民间所测的基尼系数值已超出了国际上规定的警戒线标准 0.4。

2、收入差距过大,必然带来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因此,不论是学术界还是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中国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问题。在此,利用我们在 2003 年春节期间对居民 2002 年劳动性收入情况调查的数据对收入的差异状况、影响收入差异的因素作一个定量分析,并在定量分析结果的基础上作一些定性分析、探讨,从而得出一些有启示意义的结论和建议。(二)收入差异决定理论及相应研究简单回顾有关收入差异决定的理论在经济学尤其在劳动经济学中有大量的阐述,影响收入的主要因素包括两类:一类是与劳动生产率有关个人的自身素质特征状况,如文化程度、身体状况、年龄、工龄等,由于这些自身素质能力的不同而造成收入的不同,这是很正常的;另一

3、类是与劳动生产率无关的个人特征,如个人的性别、居民身份、种族、婚姻状况等有关因素,我们把后一类因素造成的收入差异认为是一种歧视。贝克尔(1957)对歧视的定义为:如果具有相同的人力资本和相同的与生产力有关特征的人群,而在职业获得和收入方面不同,这种由于性别、身份、种族等因素造成的差异称为歧视。另外,行业、职业的分割也会带来收入的差异。有关这类的研究专著参见明塞尔、舒尔茨、贝克尔的文章及书籍,而把这些理论应用于中国来进行研究的文章也很多,如加拿大温尼博格大学的董小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赵耀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孟欣等。(三)数据来源的简单介绍这次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的部分

4、研究生、01 级外贸、人力、农经的部分学生在 2003 年春节期间带着调查问卷对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得到的,我们都是针对已婚家庭的男女主人进行访谈,有效样本 1637 份,样本覆盖在全国许多省市。城镇样本 1133 个,农村为 504 个;由于有些女主人是家庭主妇或失业在家,无法得到她们的收入数据,所以在我们的样本中男性为 853 个,女性为 784 个;职业为非农民的有 1283 个,农民为 354 个。年龄最大者 82 岁,最小者 24 岁,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43 岁;调查对象受教育年数分布在 022 年之间,平均为 10.4 年;工作年数分布在 155 年之间,平均年数为

5、22.9 年;调查对象2002 年工资性收入从 400300000 元不等,平均为 15899.27 元,这些数据与我国居民实际情况较为符合,由于样本覆盖范围较广、样本容量较大以及严格的组织要求(如只能对自己父母、邻居、亲戚等熟人进行访谈,在说明研究目的的情况下取得数据),相当程度上提高了我们这次调查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我们对我国居民收入现状有了较为具体的认识。本研究分五个部分:第一为引言,第二为 居民收入差异情况的对比分析,第三为影响居民收入差异因素的模型分析,第四为收入差异决定因素中歧视程度的测定,第五是结论和建议。二、 居民收入差异的对比分析(一)按产业分的收入对比情况从

6、业者所从事产业不同,会对其收入造成较大影响。由表 1 可以看出,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迈入了春天,平均收入显著高于第一、第二产业,这正是我国现行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政策所决定的。与其相对照,第一产业从业者收入依旧偏低,其平均收入只占第三产业从业者的 1/4 不到,一二三产业人均收入的比为1:3.06:4.01(见表 1)。农业的发展缓慢,农业从业者收入水平偏低,这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因此要真正发展我国经济,必须重视农业,提高第一产业从业者的收入水平。不同产业、行业的收入差距过

7、大,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合理也是不公平的,也与行业垄断有关。如一个与城市居民同素质的农民想就业于一些高收入的属城市二、三产业的正规部门,几乎不可能;我国的金融、通信、交通等行业垄断,造成此类垄断行业的高收入。表 1 按产业分的收入对比、分布情况 单位:元平均收入 收入比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样本数第一产业 5070.84 1 6495.42 400 80000 368第二产业 15521.91 3.06 16877.92 1200 150000 367第三产业 20354.07 4.01 25316.07 1000 300000 902(二)按职业分的收入对比情况不同的职业,其平均收入也不同,

8、素质不同的人从事不同的工作,是社会分工合理化的表现。这次问卷调查,我们把调查对象按职业不同分为 3 个阶层 6 个等级:代表了白领阶层的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公务员,代表了蓝领阶层的第二、三产业的普通从业人员,以及单独作为一个阶层的农民。表 2 说明,职业等级不同,收入水平也不同。不同阶层的从业者收入水平差距显著:白领显著高于蓝领,蓝领显著高于农民。这种结果一方面表明,通过多年致力于发展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个人收入与个人创造的社会财富直接挂钩,素质高的人群理应得到相对较高的收入,部分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当然不同职业之间收入的过大差距,部分是由职业的分割所引起,它表现为收入

9、差距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处于最低一层,直接导致了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农民的社会地位低下又增加了农民自身提高收入的难度,从而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这与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导致农村过多的剩余劳动力、城乡二元经济政策、农民的低素质等从而导致农民的低劳动生产率有关。而我国又是一个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对我国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乃至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提高农民收入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表 2 按职业分的收入对比、分布情况 单位:元平均收入 收入比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样本数经营管理人员 41013.22 9.19 44730.81 5000 3

10、00000 180专业技术人员 21337.17 4.78 21663.82 1800 180000 307公务员等 17638.6 3.95 13772.08 1200 100000 212三产一般从业人员 13390.0 3 14539.63 2000 150000 211二产的体力劳动者 11379.43 2.55 9630.48 1000 96000 373农民 4462.42 1 3115.30 400 20000 354(三)按受教育程度分的收入对比情况受教育年数越长,文化水平越高,越容易获得高水平收入,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甚至引发了近几年的“考研热”,姑且不论“为追逐金钱而追逐

11、学历”的观念正确与否,学历已经成为决定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表 3 数据反映了七种不同学历从业者的收入水平,其差距是显著存在的,表现为学历越高,其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收入也越高。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行和普及,85%以上的调查对象都具有初中以上学历,这是我国居民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的直观表现,另一方面,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依旧占少数,这也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不难理解,国民文化水平越高,国家的经济水平越容易发展上去,从而居民收入也容易获得提高,这一理论已经在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得到了实践证明。表中数据反映了提高教育水平引致收入水平提高的可行

12、性,这对我国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在广大农村地区普及中高等水平教育,并以此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表 3 按教育程度分的收入对比、分布情况 单位:元平均收入 收入比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样本数文盲半文盲 4590.00 1 7450.81 500 35000 31小学 6239.87 1.36 8719.07 400 80000 203初中 12438.10 2.71 12083.10 500 200000 496高中及技校 15602.97 3.40 20490.81 1500 1800

13、00 481大专 20617.63 4.49 18435.51 5000 150000 231本科 30060.31 6.55 36665.13 6000 300000 183研究生 51760.00 11.28 31011.08 9600 100000 12(四)按居住地分的居民收入对比状况从表 4 可知,大中城市居民的年平均收入显著高于小城镇居民的收入,小城镇居民的收入显著高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虽然数据不尽精确,但也可以初步看到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要比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少得多。中国的整体经济在发展,城市与农村也在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的经济总是赶不上城市,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业

14、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因此要真正发展经济,就必须重视农业。农村经济落后的根本问题是农民进入市场太难,障碍太大,费用太高,中央政府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更宏观的结构调整上面,而将农村领域的结构调整任务多交给市场,政府的任务只是建立健全市场,只要产权改革到位,中国完全可以走上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之路。农民负担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的多少,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在提倡减免税费,但由于地方财力有限,政府机构庞大,还要负担农村教育的开支等,致使有些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负担仍然很重,强行向农民摊派各种费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表 4 按居住地分的收入对比、分布情况 单位:元平均收入 收入比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样本数

15、大中城市 24817.45 3.15 32647.65 1500 300000 429小城镇 16524.80 2.10 17607.33 1200 200000 704农村 7877.63 1 9205.48 400 70000 504(五)按性别分的收入对比状况对 1637 份有效问卷按性别的收入进行了统计对比分析,发现收入水平方面的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在显著性水平为 0.001 的基础上,通过 T 检验发现男性的平均收入显著地高于女性(见表 5)。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女性受教育的年数平均为 9.7 年,男性为 10.9 年;女性的就业层次也比男性低,男性从事于高收入行业多于女性。在调查中,

16、我们也发现女性对自身受教育水平的期望远远高于其实际受教育水平,但在现实中,女性往往享受不到继续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高等教育。这不能排除歧视性的因素,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儿是嫁出去的,对自己的父母可以不尽赡养义务,尤其是在农村,父母会对女儿教育投资总体低于儿子,在经济只可供一人上学时,先让儿子上(宋丽娜,1999);还受“女孩子读书再多也没用”观念的影响,使女性受教育水平较低;当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在有些落后地区,经济也是制约女性接受教育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制约了女性继续接受教育那就是有些女性对自己信心不足,认为自己能力不够而不想继续读书。这种不自信固然有出于自己能力的考虑,但社会文化传统对女性造成的心理影响也是无法排除的。女性的低教育水平必然使得女性工资低于男性,女性就业于一些低收入的所谓女性行业,这也导致了女性的工资水平比男性低。表 5 不同性别的收入对比、分布情况 单位:元平均收入 收入比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样本数男 21211.25 1.74 29424.4 1000 30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