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大赛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229119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技能大赛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临床技能大赛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临床技能大赛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临床技能大赛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临床技能大赛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技能大赛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技能大赛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实施方案各科室:根据我院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有关文件要求,为提高我院临床医师“三基”水平,特别是临床技能操作水平,营造医务人员之间比学术、比技能的氛围,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我院的整体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经院技术委员会讨论,院委会批准,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临床技能操作大赛,现将大赛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科室积极准备并按要求参赛。一, 临床技能操作大赛工作领导组及专家组:组长:刘爱民副组长:成员: 二、临床技能操作大赛项目:徒手心肺复苏术 体格检查 腹腔穿刺术三、临床技能操作大赛时间:2010 年 6-8 月份,分三个时间段进行(具体日期另定) 。四、临床技能大赛参赛要求:1、各临床科

2、室必须组织一支 1-3 人的参赛队,职称不限,男女不限,年龄不限,但不能不参加。2、每位参赛选手可选择上述三项中的其中一项或多项,但同一科室的选手不能重复选择同一项。3、不能全部完成所有三项操作比赛的科室,其选手只能参加单项评奖,不能参加团队评奖。4、参赛报名另行通知。五、临床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办法:1、评分标准附后。2、比赛办法:整个赛程分 3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徒手心肺复苏术比赛,第二阶段为体格检查比赛,第三阶段为腹腔穿刺术比赛。3、评分方法:专家组部分成员组成评委会,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平均得分即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六、临床技能大赛表彰奖励

3、办法:临床技能大赛设立:1、个人单项奖:即每位选手三个单项分别按分数排序,前三名分获单项一、二、三等奖,除通报表彰外,分别奖励 600 元、400元和 300 元。2、团队(科室)奖:即按每个科室三项总分排序,前三名科室分获一、二、三等奖,除通报表彰外,分别奖励 2000 元、1500 元和 1000 元。徒 手 心 肺 复 苏 操 作 评 分 标 准 1 1 1 1 1 510 1 4 2 2 2 1 1 510 4 12 12 12 1 1 510 51-2 3 10-142-5 25 5-916-130 105 3 10 10.4 51205 全身体格检查总结及评分标准(100 分)一、

4、一般检查5.01.器具齐备。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侯,告之查体注意事 项。2.测量体温。把体温表放在腋 窝深处紧贴皮肤。 0.53.检查脉搏,至少计数 30 秒。 0.54.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 30 秒。0.55.测量右上臂血压。观察水银 柱液面,袖带下缘距肘弯横 纹上 23cm; 听诊器膜式体件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两眼平视水银柱平面。同 样的方法测定两次, 间歇 1 分钟左右。 测量完后倾斜血压计,关闭开关。 3.06.取出体温表,观察刻度后甩下水银。7.观察被检者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0.5二、头部5.08.观察头发、头颅外形。9.触诊头颅。10.观察眼睑,翻转上眼睑,观

5、察上下睑结膜、穹窿结膜、球 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0.511.观察眼球的外形、双侧瞳孔。12.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 间接对光反射。 0.513.检查左右眼球运动。示指按水平向外 - 外上-外下-水平向内-内上-内下,共 6 个方向进行,检查每个方向时 均从中位开始。 0.514.检查调节反射。 0.515.检查辐辏反射。清醒者不 查角膜反射。0.516.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0.517.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 检查两侧鼻通气。 0.518.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 颌窦。 0.519.观察口唇;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 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 观察

6、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 1.0三、颈部8.020.观察颈部皮肤、血管, 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0.521.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枕后、颈后三角、 颈前三角、 锁骨上淋巴结。 2.5颈后三角: 双手指尖沿斜方肌前缘和胸锁乳突肌后缘触诊 颈前三角:翻掌,双手指沿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被 检者 头稍低向左侧, 检查者右手指尖分别触摸颌下和颏下淋巴结,同法触摸右侧颌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被检者头部稍前屈,用双手指尖在锁骨上窝内由浅部逐渐触摸至锁骨后深部 。22.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右手拇指在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请受检者作吞咽动作; 用左手拇指在甲状软骨下气管右侧

7、向对侧轻推,右手示指、中指和环指在左胸锁乳突肌后缘, 右手拇指在气管旁滑动触摸,请被检者吞咽;同法检查甲状腺右叶。3.023.触诊气管位置。 1.0 24.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先左后右。甲状腺无 肿大则无须听诊。 0.525.测试颈项强直。取枕,左手托住被 检者枕部,右手放在其胸前使被检者头部作被动屈颈动作,同时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Brudzinski 征)。 0.5四、前胸部和肺部16.026.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 动、肋间隙、胸壁静脉;蹲下 观察胸廓外形;视诊两侧乳房、乳头的位置。 0.527.触诊腋窝淋巴结。左手扶着被 检者左前臂,右手指并 拢, 掌面贴近胸壁向上直达腋窝顶部滑

8、动触诊。然后依次触 诊腋窝后壁、内侧壁、前壁。触 诊腋窝前壁时,注意拇指和四指的配合。再翻掌向外,触诊 腋窝外侧壁。左手检查右腋 窝淋巴结,方法同前。 2.028.触压胸廓,了解胸廓的弹 性, 检查皮下气肿、胸壁压痛、胸骨 压痛。 1.0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顺序由浅入深触诊,最后触诊乳头。29.检查胸廓扩张度。两手掌及伸展的手指置于胸廓前下部的对称位置,左右拇指分别沿两侧肋缘指向剑突,两拇指 间距约 2cm。然后嘱被 检者作深呼吸动作。1.030.触诊语音震颤。将双手掌置于被 检者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对称位置,嘱其以同等强度发“yi”长音,并

9、双手作一次交换。 1.031.触诊胸膜摩擦感。双手掌置于被检者胸廓下侧部, 嘱其深吸气。 0.532.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由第 1 肋间至第 4 肋间,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 2.033.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 线、左腋中线、右腋中线顺序叩三条 线。被检者平静呼吸,自上而下, 由清音叩到实音时翻转板指,取板指中部用 标记笔作标记。3.034.肺部听诊。按锁骨中线、腋前线和腋中线三条线,上、中、下部左右 对称部位听诊。必要时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动作。 3.035.检查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一致的声音 强度重复发“yi” 长音,同语音震颤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两侧对比。 1.03

10、6.听诊胸膜摩擦音。嘱被检者深吸气,在前下 侧胸壁听诊。 1.0五、心脏19.037.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视)、心尖搏动。检查者下蹲,以切 线方向进行观察;视诊心前区异常搏动。 2.038.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 动(包括剑突下搏动)和震颤。用手掌在心前区和心底部触诊,必要时用手掌尺侧(小 鱼际)确定具体位置和时期4.0 。39.触诊心包摩擦感。在胸骨左 缘第 3、4 肋间用手掌触诊 。 1.040.叩诊心浊音界。先叩左界 , 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cm 处开始,由外向内,由清 变浊,作标记;如此自下而上叩至第 2 肋间。叩右界 则沿右锁骨中线, 自上而下,叩至浊音,于其上一肋间由外向内

11、叩出浊音界,自下而上叩至第 2 肋间;然后用直尺测量左右心浊音界各标记点距前正中线的垂直距离和左锁骨中线与前正中线间的距离。 6.041.心脏听诊。先将听诊器体件置心尖搏 动最强的部位。听 诊心率(1 分钟) 、心律、心音(强度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杂音。然后依次在肺 动脉瓣区、主 动脉瓣区、主 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听诊。 5.042.听诊心包摩擦音。在胸骨左 缘 3、4 肋间听诊。 1.0六、背部15.043.视诊皮肤。被检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 0.544.触诊胸廓扩张度。双拇指在第 10 肋水平,对称性地把手掌放在背部两 侧,两拇指 间距约 2cm,两手向脊柱方向推挤,

12、使皮肤松弛致双手大拇指掌 侧缘平行;然后嘱被检者作深呼吸动作。 1.045.触诊语音震颤。两手掌置肩胛下区 对称部位,请被检 者发“yi” 长音,然后两手交换,请被检者以相等强度重复发“yi” 长音。 1.046.背部叩诊。肩胛间区脊柱两 侧上下共 4 个部位,左右腋后 线、肩胛 线上下共 4 点。 2.047.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范围。 沿左肩胛线自上而下, 叩出平静呼吸时的肺下界。 嘱被检者作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迅速自上而下叩至浊音区, 翻转板指, 在其中点作一标记。再嘱其深呼气后屏气, 迅速自上而下叩出 浊音区,翻 转板指, 再作标记,嘱被 检者恢复正常呼吸。用直尺测量两个 标记间的距

13、离。再叩右侧 。 5.048.背部听诊。肩胛间区脊柱两 侧上下共 4 个部位,左右腋后 线、肩胛 线上下共 4 点。 2.049.听诊语音共振。嘱被检者以相同的声音 强度发“yi” 长音,在肩胛间区脊柱两侧和肩胛下区左右共 4 点,两侧对比。 1.050.检查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左右肾区叩击痛。 1.051.观察脊柱的活动度。 0.552.检查脊柱弯曲度、压痛、叩击痛(先用间接叩击法,再用直接叩击法)。 1.0七、腹部 24.053.视诊腹部外形(蹲下平视)、腹部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或蠕动波。 0.554.腹部浅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滑行触诊,沿逆时针 方向移动;检查 McBu

14、rney 点反跳痛。 1.055.腹部深触诊。左手与右手重叠,以并拢的手指末端逐 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进 行。 1.056.肝脏触诊。用左手拇指置于季肋部,其余四指置于背部,右手自右髂窝沿右锁骨中线,与呼吸配合,向肋缘滑行移 动,直至触及肝缘或肋缘。如果肋下触及肝 脏,必要时宜在右锁骨中线叩出肝上界并测量肝脏的上下径。肝 脏肿大者作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 5.057.在前正中线触诊肝脏。一般从 脐部开始,自下向上滑行移 动,与呼吸运 动配合,测量肝缘与剑突根部间的距离。 2.058.脾脏触诊。左手掌置于被 检者左腰部第 710 肋处, 右手掌自脐部开始,两手配合,随呼吸运动深部滑行向肋弓方向触诊脾脏,直至触及脾 缘或左肋缘。触诊不满意时,可嘱被检者右侧卧位, 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再作触诊。如脾 脏肿大, 则测量甲乙线、甲丙线和丁戊线。 3.059.Murphy 氏征检查。以左拇指勾 压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其余四指与肋骨交叉,嘱作深吸气,同时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