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内作业主要风险与逃生措施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22810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器内作业主要风险与逃生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容器内作业主要风险与逃生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容器内作业主要风险与逃生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容器内作业主要风险与逃生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器内作业主要风险与逃生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容器内作业安全风险、职业危害因素、危险点及相应逃生措施1、 进入酸、碱、水、浆液等箱罐、除雾器、烟气冷冷却器、吸收塔、烟道等容器(设备)内部检修作业,如果不检测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加强通风,会出现人员窒息、中毒。如果不检测空气中的可燃气体含量,或者不使用规定的电源、照明灯具、电动工器具,动火和防腐作业交叉或违规作业,易造成触电、火灾等事故,对人员、设备安全构成极大的危害。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1) 、执行安规中有关容器作业的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执行动火票制度。认真进行风险分析预控工作。(2) 、动火工作前必须打开盖子、人孔门,通过通风和冲洗等方式,将残余易燃易爆物质彻底清理干净。作业前监测有毒有

2、害气体、可燃气体并保持容器内氧含量合格, 保持良好通风。(3) 、在容器内内进行动火工作,现场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至少两瓶灭火器) 、防火毯和干砂等消防工具,作业地点引一带压水管(手动阀门控制) ,始终保持有水,并放在就近位置。 (4) 、严禁动火作业和衬胶、涂漆等防腐工作同时进行,避免交叉作业。动火工作容器内严禁存放有大量易燃易爆品,否则必须要采取安全可靠隔离措施。 作业面必须铺设防火毯(确保与危险区域进行实体隔离) 。(5) 、容器内作业使用 12 伏电压防爆行灯照明(使用头戴式照明灯) ,电线电缆必须绑扎牢固(可靠位置上进行绑扎) 。电焊机、变压器和电源盘要放在容器外(做好防雨措施) ,

3、使用合格防爆电动工器具。(6) 、动火开工前通知相关领导、安全监察、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检查措施落实情况,按规定设置消防等专职监护人,进出容器做好人员、工器具的登记。(7) 、动火作业和防腐工作时禁止携带火种。(8) 、工作人员应轮换工作和休息,感觉不适或感到异味很重时立即撤离。(9) 、各级人员在发现防火安全措施不完善不正确时,或在动火工作过程中发现有危险或违反有关规定时,均有权立即停止动火工作,并报告上级防火责任人。(10) 、动火作业间断或结束后,要彻底检查作业现场有无遗留火种。(11) 、动火工作组成员要熟悉火警:3119、急救:3120 、应急:3666/3777 等应急电话号码,并熟悉

4、相关容器内作业发生火灾的急救、逃生知识,发生火灾时必须要通知附近其他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迅速撤离。应急逃生措施:当发生险情,主要是发生火灾时,要能立刻准确判断现场危险程度,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成很大威胁时,应立即使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干沙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万一火势已无法控制,要果断撤离疏散所有人员,撤离同时要通知或带领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工作人员撤离。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工作人员进入容器内工作开始之前,应认真观察容器内部环境,人孔门位置,逃生线路等,防止发生意外时能迅速撤离自救逃生。在安全无事时,一定要居安

5、思危,给自己预留一条通路。 通道出口,畅通无阻。 楼梯、通道、人孔门出口等是火灾发生时最重要的逃生之路,应保证畅通无阻,切不可堆放杂物或设闸上锁,以便紧急时能安全迅速地通过。自断后路,必死无疑。 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 突遇火灾,面对浓烟和烈火,首先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决定逃生的办法,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相互拥挤、乱冲乱窜。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往下面跑(烟气向上飞),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其它孔门逃生。 人只有沉着镇静,才能想出好办法 扑灭小火,惠及他人。当发生火灾时,如果发现火势并不大,且尚未对人造

6、成很大威胁时,应立即使用周围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水、干沙等,应奋力将小火控制、扑灭;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地乱叫乱窜,置小火于不顾而酿成大灾。撤离同时要通知或带领附近可能受到危害的工作人员撤离。要积极地寻求外援帮助。自己工作场所发生险情,要第一时间通知监护人,要积极寻求外援帮助,万一已经身处火场内部的火灾之中,对火场全貌了解不清,在逃生的过程中,容易误入歧途 ,当发现消防员或外援人员时要高声呼救,请求外援;如果呼救无济于事或烟雾太浓高声呼救容易中毒时,可敲打物体或向外抛轻型显眼的东西,夜间可打开电筒发出求援信号。小心烟雾中毒。由于防腐材料、塑料、化学纤维等易燃可燃材料等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

7、和有毒气体,容易造成毒气窒息死亡。所以,在逃生时,有条件的可以将衣服、口罩或毛巾折叠(最好弄湿,无水源可以用饮用水等) ,捂住鼻口,屏住呼吸,起到过滤烟雾的作用,不到紧急时刻不要大声呼叫或移开毛巾,且须采取匍匐式前进逃离方式(贴近地面的空气中一般多氧气少烟雾) 。防止引火烧身。火场上千万不可随意奔跑,否则不仅容易引火烧身,而且还会引起新的燃烧点,造成火势蔓延。必须经过着火点时,那么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防火毯等不易燃烧的材料裹在身上再逃跑,如果身上着火应及时脱去衣服或就地打滚进行灭火,也可向身上浇水,用湿物或防火毯盖在身上,使火熄灭。应急救援措施:加强监护工作(认真监护、及时救援是受到安全威

8、胁人员唯一的希望,发生紧急情况下要如何迅速有效的开展救援工作是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保证) 。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其中一人在外面监护。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的情况下,则工作人员不得少于三人,其中二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对进出的人员 、工具等一切物品都必须要进行详细登记。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器内工作人员的地方,眼光不得离开操作人员,条件不允许的应在作业人员身上绑扎细绳做为危险时的通讯用,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更不得脱离岗位。设备(容器)内事故抢救,救护人员必须做好自身防护 ,方能进入设备(容器)内实施抢救。如必须根据现场的情况配备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及安全带等防护用具。发

9、现设备(容器)内有异常时,立即报警并召集急救人员,设法将设备(容器)内受害人员救出,监护人应从事设备(容器)外的急救工作;如果没有代理监护人,即使在非常时候,监护人也不得自己进入设备(容器)内;凡进入设备(容器)内抢救的人员,决不允许不采取任何个人防护而冒险进入设备(容器)内救人。对直径较小,通道狭窄,一旦发生事故进入设备(容器)内抢救困难的作业, 进入设备(容器)内前作业人员就应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以备有腰带(胸带 )及肩带,用肩胛骨中央的铁环吊起来的构造为好,以便把设备(容器)内受害者以站立的姿势拉上来。操作人员在设备(容器)内作业时,监护人应握住安全带的一端,随时准备好把操作人员拉上来。设

10、备(容器)外至少准备好一组急救防护用具,如隔离式面具、苏生器等,以便在缺氧或有毒的环境中使用。设备(容器)内从事清扫作业,有可能接触酸、碱等物质时,设备(容器)外预先准备好大量的清水,以供急救用。设备(容器)内作业用升降机具必须安全可靠。使用的吊车或卷扬机应严格检查,安全装置齐全、完好,并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操作;在设备(容器)内使用梯子时,最好将其上端固定在设备(容器)壁上,下端应有防滑措施,根据情况也可采用吊梯。2、氨区液氨如果大量泄漏,在空间浓度达到 1528,遇到着火源会发生爆炸;液氨浓度过高则会引起人体碱性化学灼伤肌肉,组织溶解性坏死,高浓度吸入可使神经系统兴奋增强,引起痉挛,甚至呼

11、吸停止而导致死亡。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尽量减少在液氨区逗留时间,在进行氨区泄露处理或其他检修工作时,切断气源。工作人员要站在上风处,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出入,禁止带火种。合理通风,加速扩散。高浓度泄漏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作业前监测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并保持容器内氧含量合格, 保持良好通风。内部作业人员感到异味很重时立即撤离。要使用规定铜质工器具、防爆照明等。应急救援逃生措施:发生液氨泄漏时应立刻开启液氨区喷淋阀稀释。所有工作人员迅速撤离现场,到上风口安全距离位置,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

12、 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3、酸碱泄漏,会造成工作人员酸碱烧伤的人身伤害,包括呼吸、皮肤、眼睛等刺激、损伤,严重时会造成酸碱烧伤、永久性人体组织器官损伤等。酸碱泄漏造成土地、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力极强。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减少在酸碱系统附近停留时间。在酸碱操作或设备检修时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设备检修工作前要确认系统已可靠隔离,并注意放置设备管道内有残留酸碱溶液。应急救援逃生措施:发生泄漏及时按照紧急预案进行处理,可用水雾稀释冲洗到废水池。当浓酸倾撒在室内或地面时,应先用碱中和,再用水冲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扫除后再用水冲洗。进行酸碱急救知识培训。在进行酸碱类工作的地点,应备有自来水、毛巾、药棉及急救时中和用的溶液。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以 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的醋酸清洗皮肤。经过上述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务所急救。当浓酸溅到衣服上时,应先用水冲洗然后用稀碱液中和,最后再用水清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