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20722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致观察,有效引导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泉州市第一幼儿园 刘志清区域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是开启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另一扇门。要打开区域活动这扇自由之门,教师必须加强对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真正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 一、通过敏锐观察,捕捉幼儿活动的信息,把握介入时机观察是指导的先导,只有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教育指导才能够有针对性,也才有可能真正适应、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观察者。、应有目的地观察。盲目的观察只能导致盲目的无效的介入,教师应该依据教育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应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为了使观察的目

2、的性更强,教师可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指标进行观察,如可以从幼儿活动的兴趣、能力、品质三个方面来制定艺术吧的观察指标。能力方面的指标具体为幼儿能否自主探索材料的使用,幼儿的操作能力如何,品质方面的指标细化为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性、持久性及遵守活动规则的情况等。观察目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可以在预定的基础上调整、生成出新的观察目的,使自己的观察更切合幼儿实际,更深入。、整体观察和重点观察应有机结合。教师在区域活动的观察中往往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过于注重整体性的观察,教师象巡警似地来回走动,这只能维持幼儿活动的秩序,却无法让教师真正地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需要;一种是过于注重局部和个别观察,教师始终在某

3、一区域观察,对其他幼儿的活动不闻不问,任其大闹天宫,这是一种放任行为。因此,我们强调整体观察和重点观察应合理分配、有机结合。在活动开始和活动结束环节,通过扫描和巡视,了解幼儿的进区情况和活动表现,其中包括幼儿是否遵守进区规则,各个区的进区人数是否均衡,幼儿取放材料、结伴情况如何,这样可以确保每一个区域的幼儿都能有序地进行活动。在活动的中间环节,应以重点观察为主。教师在重点观察时,需要将视角定格于一定的活动范围,应做到静心、耐心和细心。静心是尽量不打搅自然的行为过程;耐心是不要怕多花费时间,不要急于干预;细心是注意捕捉幼儿行为表现中细微的有价值的行为表现。重点观察应建立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在整体

4、观察中寻找重点观察的目标,重点观察中穿插整体观察,两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相互结合、有机渗透,使教师的观察有的放矢、详略得当 。、要带着教育的眼光去观察。教师的观察应避免主观臆断,应建立在对幼儿充分的了解、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应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善于发现幼儿的思想火花,客观判断孩子的需要,把握好教育契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幼儿的活动作出及时的、有效的应答。如:李书凡在艺术吧玩刷画时一会儿将刷子放到红颜料中,一会儿又将刷子放到蓝颜料中,结果,将各种颜料都搅得黑呼呼的,这时,我们并没有马上制止他的行为,而是俯身询问,先倾听幼儿的心声。他说:“我感觉一种颜色不好看,五颜六色才好看” ,原来,这是

5、他的另一种创造行为,如果我们象以往那样认为他是在捣乱,并马上批评制止,那么,他的创造萌芽便会被我们扼杀了。二、把握指导原则,支持和引导幼儿活动教师的指导应以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支持性为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指导方式,推动和促进幼儿活动不断深入和拓展。指导的方法主要有:、参与式指导:参与式指导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指导。教师应作为幼儿的伙伴,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区域活动的过程。这种平等的伙伴关系可缩短幼儿与教师间的距离,使孩子觉得亲切适意,从而营造起一种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可以说,教师参与活动,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活动的一种肯定和支持,不仅可以使幼儿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增强活

6、动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参与活动中的情绪和态度、语言和行为,能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对幼儿发挥隐性的引导和示范榜样的作用。在参与幼儿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促进其探究和发现。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激发幼儿之间的积极相互作用,鼓励幼儿交流和交往,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使他们在交往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参与式的指导在开放新区域和投放新材料的情况下最适合,如:艺术吧新投放了刷画的材料,幼儿非常感兴趣,但却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与幼儿一起观察新投放的材料,讨论操作方法,通过平行活动对刷画的操作技能给予隐性的示范,带动幼儿互相交

7、流介绍自己的作品,促使活动得以展开和深入。、启发式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是幼儿思维的开启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发现问题时,应避免直接告诉幼儿答案,或代替幼儿操作和思考,应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的方式,启发幼儿思考和探究,让幼儿在亲身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想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动活动的拓展。启发式的指导,适用于发现幼儿的操作出错或遇到困难时。如:结构区的幼儿建了一座大楼,然而,这座大楼由于头重脚轻,老是要塌下来,他们只好用手扶着大楼,不敢放下,于是,我们及时提出了思考性的问题:这座大楼为什么老爱低头呢?它的脚为什么站不稳呢?它与我们看到的高楼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它站得更稳?

8、几位幼儿开始关注起大楼的“头”和“脚”的形状特征,上上下下地看个不停,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有的说:“它的头太重了,脚太瘦了” ,有的说:“它只有两只脚,如果有四只脚它就能站稳了” ,有的说:“对了,我们看到的高楼都是脚比较大,头比较小的” ,于是,他们想出了增加柱子,加宽大楼底部、增建围墙等方法来修补,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大楼终于站稳了。在这个案例中,教师用几个问题开启了幼儿思维的闸门,为幼儿提供了思考的方向,幼儿在活动中不仅获得了下宽上窄的房子容易站稳的建构经验,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个别式指导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个别化教育是区域活动教育的核心问题

9、,个别化教育的实质在于教育因人而异,在于教育的针对性。每一个幼儿在认知水平、认知方式、个性品质都客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幼儿,分析幼儿的不同特点、不同需要,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不同的幼儿积极的应答和支持。如:郑辉照属于思考型的孩子,他在活动时表现出一定的认知策略,完成任务的准确率高,能力较强,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教师只是采用一般性的指导,那么,区域活动对他来说只能是单调的重复和无谓的浪费时间,教师应不断地设置难度,向他发出挑战,促使他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又如:卓元昊是一个冲动型的孩子,他的反应快,但缺乏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出错率高,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他学会在操作前先对操作对象

10、进行耐心、细致的观察等。、转换式指导转换式的指导主要是引导幼儿围绕一种活动材料,由对玩法的探究逐步过渡到对材料特性的探究等,使幼儿更充分地挖掘、利用材料的教育价值,使幼儿在区域中的探索更加丰富和深入。如:我们在指导幼儿深入探究艺术吧的染纸材料时,从最初探索不同的染纸方法、不同的染纸角度与不同花纹的关系,然后又进一步探索纸张的质地与不同染纸效果的关系,最后过渡到探究各种各样的纸的质地与不同的吸水性能的关系等。在此过程中,幼儿积累了更多更深的知识经验,而且还获得了丰富的关于事物间关系的认识,这种关系的发现和认识有利于孩子智慧的发展,他们将认识的触角更多地伸向了未知、伸向了未来。观察和指导是教师组织区域活动的两种重要手段,如何开展有效的观察和指导直接关系到区域活动是否能成为促进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发展的保证。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各区域的活动特点等,积极探索有效的观察和指导方式,以保证区域活动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本文发表在福建幼儿教育2005、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