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39491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语文考点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二)第三节方法技巧类考题破解一、阅读下面的字,回答问题。骆驼刺红柳木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出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潮,给他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戈壁三杰” 。为了揭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若羌县以东 120 公里的楼兰古城之谜。我从天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起身,沿一路沙尘,把自己交给了一辆全身散了架似的陈旧的老爷汽车。 九月的南疆,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这里年降雨量不足三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三千毫米。在这样一种人类难以想像的环境里,我所敬慕的“戈壁三杰”

2、却依然生存,是它们在我回 1 200 里的行程中,不时地在路边闪现,安慰和鼓励我这位初涉沙漠的远方人。“戈壁三杰 ”个个可称为大西北的英雄好汉,它们给了大西北一身豪气与阳刚,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心的激情与信息。别看那些骆驼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坚挺地刺向天空,在飞沙走石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骆驼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抹抹绿色的点缀,大西北会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头和招更多伤感的泪水。汽车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驶。车行的左方闪过了上千亩的胡杨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高矮错落,几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尽头。其中一株高

3、挺伟岸,顶尖微微后仰,两根一样粗细的枝桠分别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历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长啸,倾吐悲愤与不平。显而易见,数百千年以前,这里一定进行过一场自然界与历史岁月之间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大搏斗,最终,在“适者生存”的历史进行曲中,这片胡杨悲壮地倒下了,给大自然留下了一片珍贵的遗迹。站着的,仍然那么英武;即便倒下,依旧保留着自己的尊容。人类从这里看到的是“死亦为鬼雄” 的豪迈。遥想若干年前,这片胡杨林曾给无边的沙漠戈壁带多大一片绿荫,它们头上的枝叶呼唤着云雾,脚下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紧紧傍在古丝路的一侧。西行的驼队在此歇脚,东进的商旅树下炊饮,凡是跋涉丝路在此受过荫护的人谁能忘记那大漠中的绿荫之梦

4、!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这些红柳,有的一丛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镶嵌在黄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绿斑,为干焦焦的大地带一丝生气。稍大一点的,细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远近细看了一下,发现哪里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丛红柳,二者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缘分。在有些区域,二者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凝聚与表现。沙向红柳聚拢,红柳又依沙堆成长增高。路经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沙包,个个圆溜溜的,高一二十米,周长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丛挺直腰杆、成了气候的红柳木,二者都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长大成型的。它们这种自然而默契的配合,也正是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条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为了生存,

5、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奇妙现象。红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当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与特性。我特意留神了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绿堆;倘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而那些沙丘全是秃秃的半边光头。红柳避开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据着稍稍背阴的东北侧。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处,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与烈日进行抗争,这是与生俱的品德。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红柳就是这样生活着。即便是在那倒下的千亩胡杨林的身旁,又有一丛丛柳木成长起。红柳不是花,但每一丛的上半截,均呈紫红色,远望,如一顶顶紫红漂亮的花冠,点缀美化着这灼烤人肤的戈壁滩。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

6、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长,也就是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像红柳那样,永不放弃,人生在艰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无限风光与意义。1下列对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但却生长着骆驼刺、胡杨树和红柳,可见这三种植物生命力之顽强。B 作者在第段中综合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骆驼刺的坚挺、毫不屈服,表达自己对骆驼刺的敬仰、赞美之情。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本是安静的植物,但作者却赋予它们以动态美,可见作者对它们的喜爱程度之深。D作者在中重点描写了红柳木,因为红柳木与其他两种植物相比,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E纵观全

7、,语言运用准确、生动,句式变化多样是本一个重要特色,这反映出作者深厚的字功底及对大自然观察之细致。解析B 项在本段无夸张。D 项说红柳木“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中无据。答案BD【目标对应题】2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荒凉、凄清、荒无人烟、干旱无雨;此环境为下写三种植物做了铺垫,烘托出三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3 “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 ”这句话在整篇中起什么作用?请根据意,概括红柳木的特点。答:_答案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从对胡杨林、骆驼刺的描写转向对红柳木的描写。(1)趴伏或者挺直腰杆;(2) 抗争(“挣扎奋

8、斗” 也可);(3)点缀美化着戈壁滩;(4)永不放弃。4作者在最后一段说“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 “这种巨大的力量 ”指什么?结合本,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答:_答案指红柳木身处绝境但不绝望、勇于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精神。联系人生、自然界中不凡、不屈和高贵的生命都能给我们太多的启示: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前途、爱情都可能会不顺利,人生也会陷入绝境,但不必悲观,不要绝望,只有一息尚存,一切都会好起;生存本身就是一种资本,一种幸运,一种对不公平命运的勇敢挑战和蔑视,人生就要像红柳一样,身处逆境却能点亮美化世界,赢得敬畏和尊重

9、。二、阅读下面的字,回答问题。转身李汉荣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一张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 ”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

10、衣服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 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 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

11、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 ”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那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

12、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防寒服给他。可是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那里去了?而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那里去了,一转身? 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

13、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1下列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段“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一句中, “打捞”就是“寻找”的意思,它与 “人海 ”相呼应,显得别致而生动。B 第 段“ 转身,就是永别”这句话,表达了一种颇为耐人寻味的人生感受,同时也自然地引起下。第段开头对“秦岭深处 ”一段路环境的描写,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

14、 ”“脸上满是羞涩”。D从第段的内容可以看出作者的处世态度:即使是对擦肩而过的陌生乞丐,也应给他们以力所能及的关爱。E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 ,句中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因人生苦短而生的惆怅。解析项“暗示了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得秦岭女孩脸上满是羞涩”,应是 “用环境的幽美,烘托秦岭女孩的纯真、自然”;E 错在“ 形象地表达了人生苦短的惆怅”。答案E【目标对应题】2本的段和两段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写法,请作具体说明。答:_答案的段是详写,具体描述了作者与年轻乘客、秦岭女孩和中年乞丐邂逅的经历。而、两段是略写(概述),点出人生“一转身” 中发生的种种变化,是对前详写的拓展。3请结合上下,说明段中两个画线句子的具体含意。(1)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