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37447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4(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社会科学类阅读复习教案 4六、 (08 辽宁)阅读下面的字,完成7 题。书院教育,是宋元明时期最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 “书院” 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不过,那时的书院主要还只是编书、藏书以及读书的场所。作为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场所的书院,是到宋代才出现的。当时,刚刚经历五代十国战乱,化教育亟待振兴,一些思想家也需要自己的宣传阵地,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书院教育,就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而出现了。宋代书院教育,以其官私结合的教育体制以及完善的教育组织形式,呈现出与古代私学大不相同的面貌。不仅如此,书院教育与宋代官学之间也有较大区别。虽然书院也选用儒家经典作为教材,但它更侧重于引导生徒修养品性、增长

2、才识,而不是为了适应科举。不过,书院的教学内容又都不出北宋官学以及科举所要求的范围,也正因为如此,书院能够得到宋代官府的鼓励,并获得长足的发展。书院教育直接影响了宋代学术的发展,成为宋代理学发展的摇篮。一方面,书院中掌教的“长” ,一般都会把自己的思想定为书院的教育宗旨,以此聚集生徒,开展讲学活动。书院生徒在聆听长集中讲学、向长请教以外,还有充分的时间组织自学和学术讨论,这种浓厚的探讨学问的风气为思想和学术的发展留出了很大余地。另一方面,书院中的讲学内容既包括掌教者个人的学术思想,也包括正统的儒家经学思想,还包括一些后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民间思想。书院因此而成为各种思想和学术交流的场所,书院之间

3、更以学术论辩、讲学交流等形式,促成不同思想和学术的深入研讨和互相影响,从而为宋代理学的成熟准备了条。此外,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推动了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结合的进程,也促进了理学的传播与深入发展。著名的理学家陆九渊曾经受邀前往白鹿洞书院讲学,他讲授论语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一,听讲的人都很感动,甚至于有听讲者为之落泪。书院交流的盛况以及书院教育推行理学思想所形成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明史 )下列有关“宋代书院教育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B 宋代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化教

4、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宋代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D 宋代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答案6 下列对原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和宋代都有“书院” 这一名称。不过,唐代的书院和宋代的书院是名同实异的关系。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要集中聆听长讲学、向长请教,并在长的组织下开展自学和讨论。书院中的私人讲学、学术讨论及书院间的学术论辩、讲学交流,是宋代书院中常见的教育活动。D 南宋时期一些理学家开始掌教各大书院,书院的这种变化,有利于书院教育与学术研究的相结合。答案B7 根据意,下列推断有

5、误的一项是 ( )A 作为教育体制的宋代书院,与此前的古代私学既相区别,又有一定的联系。B 宋代书院中的生徒,对当时朝廷科举考试的总体要求,大致上也能够适应。一些民间思想,往往通过书院教育的途径实现逐渐为官方所接受的目的。D 在书院的讲学交流中,不同思想和学术相互影响,都有机会得到发展完善。答案七、 (08 江苏)阅读下面的字,完成 1619 题。纯朴的嗜血者我对李逵有一种很复杂的感情。这个莽大汉匍匐在底层,却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而且那么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简直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全无心机的大男孩。在许多方面,他身上凝结了底层人的可贵品质。可是,情感的亲近是一回事,理性的选择又是一回事

6、。甘于平庸生活的人,谁愿与李逵为邻?他就像一枚“ 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突然爆炸,将你好不容易积攒起的幸福一股脑儿埋葬。李逵为什么会让人害怕?也许是他过于无拘无束了,破坏的能量太大了。鲁迅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排头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水浒 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托出了一个“ 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是“ 排头砍去”,而且动不动就“杀得手顺” 。在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 水浒虽然处处是刀光剑影,但快意恩仇,几乎没有悲悯色彩,连那个年仅四岁“生得端严美貌”的小衙内的死也径直写作“小衙内倒在地上只见头劈做两半个” 。制造这一幕的正是“黑旋风 ”!也许为了逼使朱仝上入

7、伙,无论哪个梁好汉对一个小孩的生命都是不屑一顾的,但这种超过正常人心理承受度、毫无必要的杀戮,似乎只有李逵去做才合适。李逵崇尚暴力,流血越多,越是兴奋,但他并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浑身充满无赖气息,反而那么纯朴,纯朴和嗜血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起了。他嫉恶如仇,最看不惯以强凌弱,哪怕是最崇敬的大哥宋江欺凌弱小,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挥斧砍去。嗜血者当然让人恐惧,而一个纯朴的嗜血者除了带恐惧,还让人困惑。为什么这两种迥异的特质可以统一在李逵身上?其实并不奇怪,因为李逵完全不把生命当回事。他把杀人和流血看得像一场游戏,甚至可以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 “脑袋掉了碗大个疤 ”,仿佛大家脖子上顶着的不过是割了一茬

8、还可以再长的韭菜。在一个全然不知怜惜生命的人的眼里,旁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也就变得自然和正常了。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16 下列对中“纯朴” 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指活得洒脱奔放、无牵无挂、坦荡率真,敢爱敢恨敢作敢当,全无心机。B 指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充满无赖气息,只是无拘无束,崇尚暴力。指快意恩仇,杀得手顺时对一个“端严美貌” 的小衙内也没有悲悯之意。D 指动辄拿自己的脑袋做赌注,仿佛脖子上顶着的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答案A17 下列对本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绕“纯朴的嗜血者” 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

9、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论述。B 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梁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李逵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的矛盾。D 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答案18 本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答: 答案(1)本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 (2)本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3)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是本作者观点的一个有力论

10、据。 19“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 ”这句话如何理解?答: 答案(1)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2)反对滥用暴力。 (3)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 “活在书中 ”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八、 (08 东)阅读下面的字,完成 68 题。图腾与社会制度的产生从历史上各民族的图腾崇拜看,图腾是某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象征物。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图腾制度,是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正如英国学者里弗斯所说,图腾制度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拉德克利夫也认为图腾制度为有关社会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组织原则。图腾制度是图腾化的一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组

11、织制度,而且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图腾产生之前的原始群尚处在自然状态中,各群体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此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组织原则。图腾产生之后,每一个群体以一种图腾作为名称和标志,而且同一部落的各群体的图腾互相不重复。这是当时约定俗成的社会组织原则。法国学者倍松说,图腾制度“把各个 个人都区分属类,造成一种图腾的户籍制 ,所以这种制度是一种真正的社会组织制度,而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的维持为基础”。所以,图腾制度可以说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斯库耳克拉夫特用“图腾制度” 表示氏族制度。对此,摩尔根认为:“倘若我们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找不到一个术语表达这种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制度的一切特征和性质,那么,

12、 图腾制度这一术语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使用这个术语亦自有其便利之处。 ”在这里,斯库耳克拉夫特和摩尔根都认为图腾制度就是氏族组织制度。其实,两者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图腾制度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每一个社会组织都以图腾动物、植物、无生命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作为名称和标志。第二,同一部落的各个群体,图腾互相不重复。如印第安人波塔瓦塔米部落有十五个氏族,其图腾分别为十五种不同的动物。第三,同图腾者皆为亲属。根据图腾组织制度,一个部落内各群体的图腾各不相同,但不同部落的群体,图腾允

13、许重复。在约四十个印第安部落中,以熊和狼为图腾的氏族分别有三十多个。这些部落不同而图腾相同的氏族,不管是否有血缘关系,彼此都视为亲属,认为同出于一个图腾祖先,相互间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我国白族虎氏族成员也认为同图腾者皆为亲属,如出门在外,虽素不相识,但只要是以虎为图腾的,便亲如兄弟,生死与共。图腾制度在形成之后,随着图腾化的发展而日臻完善,并随着图腾化的衰亡而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6 本认为图腾制度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制度,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 拉德克利夫认为图腾制度为有关社会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组织原则。B 图腾产生之后,处在自然状态中的原始群的每一个群体以一种图腾作为名称和标志

14、,形成了当时的社会组织原则。图腾制度把处于自然状态的原始群中的各个“个人” 都区分属类,造成一种“图腾的户籍制” 。D 图腾制度以母亲的血缘关系的维持为基础,是一种真正的社会组织制度。答案A7 下列对图腾制度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制度,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制度之前,是当时用规范人行为层次的社会组织系统。B 每一个社会组织都以动物、植物、无生命的自然物等实物为图腾作为自己的名称和标志。同一氏族的各个部落的图腾不能互相重复,是图腾制度约定俗成的社会组织原则。D 部落不同而图腾相同的群体,同出于一个祖先,彼此都视为亲属,相互间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答案A8 下列表述符合原意思

15、的一项是 ( )A 图腾制度是图腾化的一个方面,整个图腾体系就是一种社会组织制度。B 摩尔根认为,倘若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找不到一个术语表达氏族组织制度的一切特征和性质,用“图腾制度” 这一术语也是可以的。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D 图腾制度形成之后,随着图腾化的发展而日臻完善,但随即为其他社会组织制度所代替。答案B九、 (08 广东)阅读下面的字,完成 121 小题。诗与直觉朱光潜无论是欣赏或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 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 ”的作用如何。诗的“见”必为“直觉”

16、。有“见” 即有“觉”,觉可为“直觉” ,亦可为“知觉”。 “直觉” 必须是对于个别事物的知, “知觉”必须是对于诸事物中关系的知,亦称“名理的知 ”。例如,看见一株梅花,你觉得 “这是梅花”, “它是冬天开花的木本植物 ”, “它的花是香的,可以摘插瓶或送人”等等,你所觉到的是梅花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就是它的“ 意义”。意义都从关系见出,了解意义的知都是“名理的知” ,都可用“A 为B”公式表示出。认识 A 为 B,便是知觉 A,便是把所觉对象 A 归纳到一个概念 B 里去。就名理的知而言,A 自身无意义,必须与 B、等发生关系才有意义。我们的注意不能在 A 本身停住,必须把 A 当作一块踏脚石,跳到与 A 有关系的事物 B、等等上去。但是所觉对象除开它的意义之外,尚有它本身形象。在凝神注视梅花时,你可以将全副精神专注于它本身的形象,就像注视一幅梅花画似的,无暇思索它的意义或是它与其他事物的关系。这时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