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135713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新举措摘要: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服务“三农”是其法定职责也是办社宗旨,其对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奔小康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改革一、引言从农户对金融需求看,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农户信贷需求总量巨大。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很大进步,支农再贷款在使用和管理上总体上是比较好的,广大农村信用社提高了支农意识,加大了投放力度,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管理较为规范。但部分农村信用社在支农再贷款的使用和管理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体制原因和

2、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与发展,制约了农村信用社进一步提高对农村经济服务的水平,服务三农建设。二、农村信用社存在的问题农户贷款抵押和担保机制不健全由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化程度不高,金融机构的放款风险分散及风险转移机制还比较缺乏。当前抵押资产一般只限土地和房产和部分设备。各地的担保公司大多由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其运作理念是为了分散信贷的金融风险,从而扩大信贷机构的信贷供给,但是没有监管的担保公司的实际运作本身可能导致金融风险。按现行担保法规定,土地所有权和耕地、宅基地、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等财产均不能用于贷款抵押。受土地权属

3、关系制约,农户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房产在借贷抵押方面实际上是无效资产,农户拥有的其他资产,要么依附于地产,要么抵押价值太低。同时缺乏客观、公正、高效的资产评估机构,且评估费用高,办理抵押手续繁琐,也没有专门针对农户层次的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合力不足,信贷支农积极性不高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是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的农业政策,财政的资金支持,涉及单位的合作等,虽然政府、财政、农业部门都有自己的措施和办法,但都是各自为政,信息互不沟通,如果单靠农村信用社加大投入单方面扶持,支农效果和效益都会受到影响。同时,农村人口流动性大,借款人借款后举家外出,多年不归,信用社收回贷款无望,还有一些赖账

4、、逃债现象,信贷人员为分散和降低风险,怕追究放款责任,只好明哲保身而出现“惜贷” 、 “惧贷” ,因此影响农户贷款的发放,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支农的积极性。信贷资金不足农村大部分资金都被国有银行和邮政储蓄农行吸收,农村资金流入城市或用于“农转非” ;信用社脱钩时农行留给信用社的呆账、坏账、垫款以及政府行政干预信用社通过指令性贷款支持乡镇企业等形成的沉淀贷款,造成大量沉淀贷款,不良资产比重偏高,应收未收利息累积,非生息资金占比例大,历年挂账亏损难以消化,信用社历史债务包袱沉重,因此农村信用社资金严重不足,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信贷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支农认识不足农村信用社因受环

5、境和条件所限,录用信贷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尤其是没有通过正规培训,个别信贷员不但业务素质低而且工作不严谨。大部分信用社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农农业经济属于高风险低效益经济的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生产周期长,效益慢,因此对信贷支农工作缺乏热情, “支农”主动性不够。三、农村信贷萎缩的对策建议提高认识,优化信贷支农环境农村信用社是最基础的农村金融机构,是“支农”主力军。根据支农再贷款的使用管理操作规程,要通过各种形式,认真组织信贷部门及农村信用社相关人员学习领会政策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服务“三农”既是农信社的办社宗旨,又是农信社的社会职责,责无旁贷把“支农

6、”工作做好。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支持“三农”发展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为“三农”发展提供系统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同时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为乡村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构建积极有效的扶持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财政、税务、人行等有关部门应在税收、利率、资金,结算等方面给予真正的扶持,帮助农信社解决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化解金融风险创造有利条件。实行优惠的财政政策,对过去支付的保值储蓄贴补利息,通过对发放贷款、开展农村保险的机构或贷款投保对象,提供财政贴息,保费补贴等方式合理补偿,以增强三农的投入的积极性。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加强支农再贷款的内部管理,不断总结成功的管理经验,

7、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杜绝管理上的漏洞,防止政策执行走样,维护支农再贷款资金的安全。有效配置信贷资产,拓宽支农领域要准确把握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按优先“三农”原则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突出支持重点,在信贷资金投向上要体现“三优先”:农户贷款优先,社员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农民对信贷资金需求额度逐渐加大的形式变化,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的新变化、新特点,结合基层农村信用社的考评等级、贷款种类及贷款方式等。农村信用上后应进一步在支农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信贷人员素质信贷支农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很大,基层社需要有充足的信贷人员开展各项信贷工作。县级联社应通过多种途径来保证基层社信贷人员数量,并加强信贷员业务知识和法律力度业务培训,规范其业务素质、思想行为和职业道德,规范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操作行为。参考文献:1、陈国清.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J.引进与咨询,XX(9).2、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