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130985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专题四重难点解析苏教版语必修三专题四“寻觅言津梁” 重难点解析专题四目录因声求气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谏太宗十思疏/魏徵/仔细理会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司马迁/鸿门宴/司马迁/融会贯通秋水(节选)/庄子/非攻(节选)/墨子/【专题内涵解说】本专题由“因声求气 ”、 “仔细理会”、 “融会贯通”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 “因声求气”主要指导学生学会言的诵读,在诵读中理解意。第二板块 “仔细理会 ”梳理理解言的词义、句义和义的常用方法。第三板块 “融会贯通”借助工具书加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断句及翻译。因声求气【因声求气】 这一板块以 “读”为重点,以“读” 为主线,以“读”为主要

2、手段。保证学生读的时间,指导读的方法,了解言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品味的语言风格, 烛之武退秦师和谏太宗十思疏 ,一以记叙为主,一以议论为主;一以散句为主,一以整句为主,糅合散句;一是比较平静的叙述,一是激昂的议论。一、烛之武退秦师【层次结构】第 1 段:秦晋围郑。第 2 段:临危受命。第 3 段:智退秦师。第 4 段:晋师撤离。【疑难解读】1、第一自然段仅 2 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明确:秦晋围郑,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 ”埋下了伏笔。2、秦晋为何围郑?(用原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

3、用?明确: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3、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明确: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4、第三自然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明确: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4、。 (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劝秦谨慎。 (唯君图之。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 12 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明确: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异:郑 伯:直截了当;烛之武:迂回曲折6、本是如何结尾的?明确:以晋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人物形象分析】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2)知难而上,义无返

5、顾的勇士。(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4、晋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辞令赏析】左传工于记言,许多外交辞令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前人将左传的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行人” 即指外交特使)。 烛之武退秦师就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 本的中心是烛之武游说秦穆公而使之退兵。说辞虽仅 12 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宕,表达了五层意思。第一层:坦言“知亡 ”,示弱臣服,以满足强敌的骄横心理,为说服提供契机。第二层:指出若“亡郑 ”只

6、对晋国有利,反面推理,告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层:从正面说若“舍郑” ,郑国则愿作为秦国 “行李之往”的东道主,对秦“亦无所害 ”,既进一步说明了不能灭郑的原因,又为后秦郑联盟铺平了道路。从第二、三层看,烛之武的机警和智慧还表现在:他能审时度势,明白秦伯是可以争取的。郑被“晋侯,秦伯围”的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但这两事仅与晋侯利害相关,与秦伯关系不大,烛之武揪住了这一点。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在说辞中,表现的却是处处为秦说话,处处为秦打算。辞婉而理骋。第四层:直陈往事,使秦穆公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以此瓦解秦晋联盟。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于简

7、洁、温尔雅的劝诫中勾勒出:晋国言而无信的贪婪嘴脸,并暗示了“此竖子也,不足与盟” 。其言博而奥。第五层:指出晋国灭郑之后,必然“阙秦” 。两个反问句,语气激切,字挟风霜。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向秦伯指明了谁是真正的盟友?谁是笑里藏刀的敌人? 谁是你争霸天下的障碍?就当时的形势说,秦晋两国都有争霸天下的野心,烛之武抓住了秦伯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使“秦伯说,与郑人盟” 。真可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的这段说辞,举重若轻,他能揣度时事,抓住矛盾的焦点,深入秦伯的内心,把握其心理;字辞端正委婉,既坦言事实,又不刺激秦伯,也不丧失

8、本国尊严,不卑不亢,理由充分,分寸恰当,使“辞令”呈现出雄辩的逻辑力量和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显示了“行人辞令之美”。【写作特点】一、组织严密,前后照应。秦、晋围郑的主要原因,是晋国为了扩大自己霸主的威势,征服异己,再加上晋公与郑有个人恩怨。这一事的发生,与秦毫无关系。开头两句话“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暗示了这一事的背景,这就为全的发展作了铺垫。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他们之间并不是无隙可乘,这就容易使人理解:烛之武所以能够说服秦君并不是偶然的。全正是按照开头的预示而展开的。烛之武说退了秦师,孤立了晋国,晋师最后也不得不撤退,正是这一暗示的结果。虽然篇幅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交待得很

9、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圆满。二、起伏跌宕,生动活泼。 烛之武退秦师虽然是一篇说理性的,但它写得波澜起伏,毫不呆板。当郑国处于危急之际,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去说秦君,没想到引起了烛之武的一番牢骚,使事情发生了波折。郑公的引咎自责,也增添了情节的戏剧性。烛之武在说秦君的时候,一开头就指出亡郑于秦无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此作为缓冲;紧接下去就紧逼一步说明亡郑对秦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最后晋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这样一张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紧扣

10、读者的心弦,增强作品的感染力。三、说理透辟,善于辞令。这篇,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这个主题本身,决定了它必须着意描绘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从这点说,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秦、晋围郑,完全与秦无关,秦国所以出兵,一是与晋国有同盟关系,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捞一把,以扩张自己的势力。当他知道亡郑只能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毫无好处反而有害的时候,他就会一改过去的所为,反过帮助郑国。烛之武看准了这一点,紧紧抓住了秦穆公的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这就使秦君不能不听从他的说辞。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还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

11、秦君易于入耳。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却能够不亢不卑,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全部说辞只有短短的 12 个字,却说了五层意思,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亡郑于秦无益,说到秦、晋历史关系,说到晋国灭郑之后必然进犯秦国,步步深入,层层逼紧,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其语言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篇,除了描写外交辞令,还有叙事的描写。无论记言记事,字各尽其妙,短小精练,活泼生动,是一篇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作品。【全总结】本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

12、不一样的。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笔很值得学习。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二、谏太宗十思疏【题解】这是贞观十一年(公元 637 年)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唐太宗初年励精图治,颇称英明。后却逐渐骄奢,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园囿,魏征就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魏征连

13、上四疏。本是其中的一篇。写得语重心长,剀切深厚。魏征(80643) ,字玄成,巨鹿曲城人,后迁居相州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 。他 是唐朝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历史学家。隋朝末年,为避乱,曾一度出家为道士。后参加李密的反隋起义军。李密失败后,他降唐,辅佐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里李世民。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拜迁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先后上书二百多事,大多被唐太宗采纳。标题中“谏 疏” 是古代大臣写给帝王的就某事进行劝说的奏,是一种特殊的体。 “十思 ”是本次劝谏的内容。【简析】第一段: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

14、排比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 3、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 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居安思危, 戒奢以简)第二段: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 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待下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第三段:1、提出“十思” 的内容 :戒奢侈(第 1、2 条) ,戒骄傲(第 3、4 条) ,不纵欲(第条) ,要勤勉(第 6 条) ,要虚心纳下,正身黜恶(第7、8 条)应赏罚有度(第 9、10 条)2、做到“十思” 的好处:人尽其能,垂拱而治【疑

15、难解析】1、第一段中有那些比喻句?包含了什么观点? 明确:比喻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 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而欲流长也”。 观点:(1)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2)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2、第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何在? 明确:喻证法把积德安国这个抽象的道理用固本求长、浚欲远这种生活常识进行比喻,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而易懂; 正反对比论证法采用强烈、鲜明的对比使劝谏对象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思国之安必积德义的道理。 3、魏征虽是大胆直谏,但在劝谏中也讲究方式方法,言语也中听,你能说明这样的特点吗? 明确:首先是用了比喻手法,使

16、劝谏生动形象化;再就是借贬低自己抬高君主,使对方耳听直言心悦诚服。 4、作者如何巧妙地设喻说理? 明确: 设喻要巧(喻体与本意要相切) 以喻明理(事要俗,理要切) 辞约意明(言简意赅方有用)、作者魏征对以严法治国持什么看法?我们现在强调健全法制,你认为可行吗? 明确:魏征对“严法治国 ”既没有推崇,也没有反对,只是认为 “法制”不是问题的关键,根本还在于统治者对天下黎民要竭诚相待。我们强调健全法制,实际也是为了使天下变成一个公平合理的社会,这与魏征主张“竭诚以待 ”是一致的,那当然是可行的。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明确: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6、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明确: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