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130464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根据分 自我定位选学校(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根据分数 自我定位选学校内容提要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的高考录取分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这是每年高考后很多考生发出的感叹。也实在是难为他们了,面对着公布出来的密密麻麻的录取数据,谁都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的感觉。高考成 败, 60靠实力,40靠志愿已经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了。填好了,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填不好,即便超常发挥,也很有可能 辛辛苦苦十几年,一夜回到解放前。那么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如何根据自己的考分选择一所与自己考分相匹配的大学,既保证被录取又不浪费分数呢?本章从认识招生录取的体制、程序和录取的各种数据入手,通过对录取分数的形成、影响录取分数的因素分析、使

2、用历年录取分数的原则,分析介绍根据“分差 ”筛选目标 高校的办法。第一节 高考招生录取程序 在现行招生录取体制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是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组织实施的,高校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由于很多考生和家长对网上录取程序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因此有些考生或家长听信一些非法招生中介的谣言,误认为招生是外面某一人说能办就能办的事,有些人就四处托关系走后门,结果很多人不但被骗了钱财,还影响了考生的正常录取。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高考录取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程序!一、 什么是“考生电子档案”所谓“考生电子档案”是指包括考生报名信息、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

3、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等五部分内容的电子扫描图片及电子文档。是根据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考生情况附表、考生思想品德考核表、考生高考承诺书、考生志愿表及考生各科考试成绩等纸介质材料扫描或录入所形成的。值得说明的是,录入形成的报名登记表、体检表、考生志愿表,需考生签字确认。“考生电子档案”是招生院校和省招办审查考生的依据,也是高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审查重点是“报名表” 、“体检表”和“志愿表”三张表。因此考生在填这三张表时,一定要仔细认真,绝不能粗心大意。 二、招生录取体制教育部2006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 40 条规定:“高等学校和省级招办应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要求实施新

4、生录取工作。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参加体检、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自行确定,高等学校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各省级招办组织实施向高等学校投放合格生源电子档案,并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情况,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由此可见, “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就是我国现行的招生录取体制。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其含义包括:1、省招办负责向高校投放合格考生的电子档案。所谓合格考生包括四个条件:(1) 、考生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2) 、考生参加了体检。 (3) 、考生分数在省招办确定的批次录取

5、控制分数线以上;(4) 、报考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高校,考生排名必须在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内(教育部规定的比例是招生计划数的 120%以内,不同高校规定比例不同,有些高校招收二志愿考生,但设有志愿级差,对二志愿报考这类高校的考生,要从总分中减去级差分数,然后参加第一志愿考生排队,排名也需在投档比例内) 。2、是否录取以及将考生录取到那个专业由学校决定。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录取体制,给予了高校独立行使录取新生的权利,高校可以根据招生章程的规定,决定是否录取或将考生录取到某个专业,使录取的新生能更适合于专业学习,也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3.遗留问题由学校负责处理。在此录取体制下,学校可以根据各自

6、的情况决定是否录取及录取专业,所以对未录取的考生,要由高校负责解释,遗留问题也由学校处理。4.省招考办实行监督。高等学校是否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有无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由省招办负责监督和纠正。三、高考录取程序高考录取程序一般包括七个方面内容:1.各省招生考试办公室根据本地区招生工作的实际,安排各高校录取批次。一般包括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等批次,具体批次和每个批次高校名单由省招办在招生录取之前公布;我省 2007 年普通类招生实行的是提前录取批次、一批本科 A 段录取批次、一批本科 B段录取批次、二批本科录取批次、三批本科录取批次、高职专科录取批次共 5 个录

7、取批次。每个批次相互独立,只有上一个批次录取完成了,才录取下一个批次;2、省招办根据高校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安排的招生计划数和考生的考试成绩,综合考虑并确定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3、各省招办根据事先划定的录取批次,分别将不同批次,符合高校录取要求的“考生电子档案”提交给招生高校。具体办法是招办根据考生志愿和各个高校招生计划,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一般应在本校招生计划数的 120%以内) ,将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考生档案,按照统考成绩,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排序,最后将投档比例范围内的“考生电子档案”提交给招生学校;4、高校根据在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拟定录取名单,然后将名单及

8、未录取考生的档案通过网络传回省招办;5、若省招办投给高校的档案都已录退完毕,且未完成招生计划数时,高校向省招办提出补充档案的要求,由省招办对分数线进行调整后投档或在规定时间内统筹安排有服从志愿的考生给院校录取,高校再录取;6、省招办对高校录取情况予以监督和确认;7、高校根据经省招办核准备案的录取考生名单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本校校章直接寄给被录取考生。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考录取是有严格程序制约的。首先,投档和录取是分开进行的,是互相制约的。招办没有录取权,只有投档权,只能按考生填报的志愿和考生的分数由高到低按照高校招生计划的1:11:1.2 的比例给高校投档;而高校没有调档权,只能在招

9、办投给的考生档案中选录考生,没有经过招办投档的考生档案,录取高校是看不到的,因此也无法录取。第二,无论是省招办还是录取高校内部也是有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是有严格的录取纪律的。由此可见,高校招生录取决不是某一个两个人就能操纵的,更别说是招生体系外部的某个人!因此,奉劝考生和家长不要听信传言,更不能相信社会上传说的所谓花多少钱就能被录取的言词,切勿上当受骗! 第二节 录取分数的核心概念每年高考过后,省招生考试办公室都会首先向社会公布本省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 。录取工作结束后,每个招生高校也会在学校的网站上公布在各省的录取信息,包括录取人数,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录取平均分,很多

10、高校同时也会公布各个专业的录取数据,包括录取人数,录取最高分、录取最低分、录取平均分。那么,这些数据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义呢?一、什么是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如何形成的,有何意义? 前面讲到,高校录取是分批进行的,比如分为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等,每年在统考结束后正式录取前的一段时间内,各省市招办都要向社会公布各批次的最低控制分数线。那么什么是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呢?各批次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市)招办在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考生中,根据本省(自治区、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照略多于某一批次各招生高校招生计划的总人数的一定比例划定的一个“分数” 。批次线一般按照

11、文史、理工、艺术、体育进行划分,每个类别又划分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等。如 2007 年辽宁各批次控制分数线如下:理工类:第一批本科 519 分,第二批本科 433 分, 第三批本科 370 分,提前专科 400 分,专科(高职)318 分;文史类:第一批本科 538 分,第二批本科 472 分, 第三批本科 415 分。提前专科 455 分,专科(高职)372 分。由于第一批录取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因此其录取控制分数线,又叫重点线。根据规定,按计划招生数与考生数的比例 11.2 来确定。第二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划定的控制分数线又叫本科线,本科线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数

12、来确定,其计算办法是包括第一批的余数在内从第一批控制分数线往下测,直到人数比第二批计划招生数有一定余量时,这个分数就是控制分数线。第三批录取院校(本科)主要是本科院校所属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和部分高收费的高校(专业) 。第四批录取院校(高职专科)是除提前专科以外的所有高职(专科)层次的院校(专业) 。其录取分数控制线一般也叫专科线。 那么,各个批次的录取分数线有何意义呢?根据作者个人理解,控制分数线是一条资格线,对于考生来说,最低控制分数线是确定考生有无被录取资格的一个分数,只有考生达到某一批次控制分数线,才有资格被这一批次的高校录取;对于高校来讲,只能录取达到本批次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政策降分除

13、外) 。比如 2007 年辽宁某一理科考生考分为 512 分,由于分数低于一本线 519 分,那么他就失去了被第一批次高校的录取资格,尽管他也填报了一本高校,但他也只能参加下几个批次的录取;同理,第一批次高校想录取他,也是不可以的。二、什么是高校调档线?调档线是如何形成的? 高校调档线是省招办在调档过程中,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将第一志愿填报了某高校的考生按照高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根据高校在当地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最高 120,最低 100)进行调档,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这个高校的调档线。例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5 年计划在辽宁招生理工类考生 30 人,该校确定

14、的调档比例为 120,排名第 36 名考生的成绩是577 分,则 577 分就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2005 年在辽宁招生(理工类)的调档线。由此可见,调档线是考生能否被报考的高校录取的一条资格线,只有进入调档线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但进入调档线的考生不等于一定被录取。这是因为现行的招生录取规定赋予了高校择优选择的权利,所以各高校的调档线是按照多于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划定的,例如上面讲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5 年在辽宁招生理工类考生 30 人,该校确定的调档比例是 120,则省招办向该校调档的人数是 36 人,学校可以在这 36 人中择优录取 30 人。如果录取了第 36 名考生,则最低录

15、取分数线等于调档线,如果录取的最后一名考生不是排名第 36 名的考生,则最低录取分数线就高于调档线。2005 年该校调档线是 577 分,但实际录取最低分数为 584 分。因此,调档线是一条虚线,不一定是高校实际录取线,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能根据调档线作为填报志愿的依据,只能作为大致的参考。真正对填报志愿有实际意义的是高校的最低录取分和平均分。那么,调档线与批次控制分数线有什么关系呢?通常情况下,高校的调档线高于或等于控制分数线。第一志愿生源充足的高校,调档线高于同批次控制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高校,调档线等于同批控制线。在这里有一点值得说明的是,2003 年以前,辽宁省公布的录取数据一般

16、是调档分数线,但从 2004 年开始,辽宁省招生办公布的录取数据就不再是调档分数线,而是录取最低分,之所以在这里介绍调档分数线,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我们考生和家长在参加高考咨询或上网浏览文章时,还常常听到或看到这一概念,二是有些高校在网站上还公布这一数据,为便于考生和家长理解这一概念,这里有必要叙述一下。三、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所谓最高分是指高校在招生年度,在某一招生地区录取的成绩最高一名考生的分数(分文史类、理工类,下同) ;最低分是指录取最后一名考生的高考分数,平均分是指在这一地区录取的所有考生的平均分数。注意:这里说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指的是在本地区的录取数据,不是指全国的录取数据,如果是全国的数据,对考生没有任何意义。而有些个别高校恰恰公布的是全国的数据,考生和家长在使用这些数据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第三节 参照历年录取分数填报志愿的原则大家知道,现行的招生录取办法是根据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