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动物模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59663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动物模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神病动物模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神病动物模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神病动物模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神病动物模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动物模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动物模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动物模型精神病常见类型: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更年期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一、精神分裂症目标1、模拟出某种精神障碍的综合表现,这一目标常常很难充分地实现。2、另一个目标、也是最为广泛利用的目标是要系统地验证和探讨精神药物的疗效, 或者为新药的开发提供可能性。因此,这个方法也被称之为“药理学同构” 。3、由于精神疾病诊断的复杂性和不断更新变化的特点,精神疾病动物模型的第三个目标是试图模拟某种特殊的、临床上可见的征候(signs) ,而不是模拟整个症状。要素精神分裂症的内表现型包括下列:社会性相互作用,注意力, 感觉运动门控以及嗅觉和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

2、阳性,即妄想和幻觉等;阴性症状,包括淡漠退缩等。1.中枢神经递质传导失调模型1. 1 以多巴胺传导失调为基础的动物模型啮齿类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自发性运动的增加和刻板行为。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假说主要限定于中脑边缘(mesolimbic)多巴胺系统精神振奋药如低剂量安非他明通常情况下,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不表现出运动性的过度活动 ,因此安非他明诱发的过度活动难以作为一个上佳的表面度。由于这个模型具有良好的病因学效度和预测性效度,尽管它的表面效度不佳,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生物学研究来说,依然不失为一个很有用的模型。需要指出的是,它的药理学预测性效度局限于多巴胺机制因而难以解释与多巴胺机制关系不大的新型的抗

3、精神病药(如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的作用机理。对大鼠和猴子的亚慢性注射苯环已哌啶(phencyclidine , PCP) 可引起前脑皮质多巴胺神经递质的持续性减少,并阻碍了动物的工作记忆的恢复。1. 2 以谷氨酸盐传导失调为基础的动物模型经过遗传工程学技术处理过的小鼠种1. 3 以神经紧张素传导失调为基础的模型2.心理生理结构模型2. 1 感觉运动门控模型前脉冲抑制(prepulse inhibition ,PPI) 是指一个弱的刺激对一个能引起惊愕反应的听觉或触觉刺激的抑制性效果。在这种动物模型中,通常引起惊愕反应的是一个最高可达 120 dB 的听觉刺激,惊愕反应表现为小鼠的整个身体的惊吓

4、反应。弱的刺激是一个先于(100 ms 前) 惊愕刺激的、5 15dB(高于背景噪音) 的前脉冲刺激(prepulse stimulus) 。在对人的实验中,瞬目反应被作为惊愕反应的指标,另一个指标为 P50 事件相关电位(在一个听觉刺激后的、短暂的持续 50ms 的诱发电位) 。已经在精神分裂症和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中发现了 PPI 和 P50 障碍。多巴胺 D2 而非 D1 受体激动剂抑制了 PPI ;选择性激活伏核的多巴胺受体或拮抗前脑皮质多巴胺受体,分别抑制了惊愕反应的 PPI (即 ,产生了更大的惊愕反应)。最近的神经发展模型强调大脑早期的发展障碍在精神分裂症病因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一模

5、型基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出现的神经发生学障碍、早期应激史、及新生儿期脑损伤等。影响神经发生及突触发生的围产期的疾病,大鼠研究中的早期应激性创伤如母子分离,早期社会性隔离等都可导致 PPI 的缺欠。大鼠新生儿期背侧海马的损伤会导致 PPI 的延迟出现。反之, 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拮抗由阿朴吗啡或隔离喂养导致的 PPI 抑制。另外,在给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或长期投予氟哌啶醇后可使得 PCP 所致的 PPI 破坏效果得以恢复。这些证据都表明这一模型在探讨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以及药理作用机制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2. 2 潜在抑制模型早期的母子隔离、社会性隔离或投用 PCP 并没有影响潜在抑制。新的动物模型的

6、主要目标是要在经典的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之间作出区别。潜在抑制模型基本上能够满足这个目标,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该模型对PCP 投用以及母子、社会性隔离的影响缺乏敏感性,使这一模型不能与那些重要的、以谷氨酸盐神经传导障碍或神经发展受损的模型具有同等价值。不过,安非他明可以破坏大鼠的潜在抑制,抗精神病药物则能逆转由安非他明急性投用导致的潜在抑制的障碍,表明潜在抑制模型与以多巴胺传导障碍为基础的模型存在着很大的相关。3.社会行为动物模型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4.药物性模型4.1 苯丙胺模型:苯丙胺模型一直被认为与精神分裂症和行为多动症有关、人类的苯丙脑性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的偏执型

7、十分相似,因此有些临床医生还认为这可以作为一种鉴别诊断的手段。但是不少学者提出给动物一定剂量的苯丙胺就可以使动物出现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吗?虽然从行为学上可以观察到相关的变化、但是偏执妄想对于动物来说还没有可靠的直接的测量子段。有些观察者认为当给动物注射苯丙胺时,它可以表现为高度警觉状态(hyPerv 心 1ant),就是表明它们时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动物的雷觉性和视觉注意性的增加 v 低级动物的兔子在这种处理下常常是从社会环境中退出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处于一种防御状态,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这种观点认为所表现的行为就是偏执的表现。当给兔子、猫、和猴子注射苯丙胺时,可以出现刮板行为,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方面

8、很有值得探讨的东西,因为刻板行为并不包括在人类摈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学之中,因此这是一种对于精神分裂症没有特异性和可鉴别性的行为,在人类具有抗精神病作用的药物可以逆转动物和人类的由苯丙胺引起的刻板行为。这种发现提示苯丙胺引起的到板行为由多巴胺(DA)代谢增加所介导,精神分裂症可能与 DA 机制有关。还有些学者曾经试图来区别由苯丙胺引起的刻板行为和增加的转困行为,反复注射苯丙脓引起纹状体 DA 显著的增加释放与刻板行为有关,相对照而言,转团行为的增加则与去甲肾上腺裹(NE)有关。反复注射苯丙胺导致转团行为可以出现耐受性,而这种现象在刻板行为中却没有耐受性,因此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区别由苯丙胶引起的不同

9、的行为类型,也说明这其中可能汐及到不同的神经生化机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两种针对 DA 功能亢盛的冲击试验(chalIen8e 比破),旨在从反面来证实精神分裂痘与 DA 功能的亢盛有关。这两种实验是苯丙胺冲击试验和左旋多巴冲击试验。它们通过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 DA 功能的增加,使原来的精神症状重现或加重。这种冲击实验的阴性结果就是,BPRs 的增加超过 12 分或更多,然而,这样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比冲击实验阴性的病人好。4.2 苯乙胺模型:精神分裂症的另一种药物模型涉及到苯乙胺。这是哺乳动物脑内的一种内源性神经胺类,在人类主要集中于边缘系统。也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袁、多巴胺的基本结

10、构。实际上,很多拟精神病药物就是苯乙胺的衍生物。苯乙胺的衍生物按作用可以分为 2 类,一是主要具有拟精神病的衍生物,以南美仙人掌毒碱为代表;另一类是具有升压作用的衍生物,以苯丙胺为代表。苯乙胺可以引起精神病的表现,也可以引起刻板行为,这些均与苯丙胺性精神病表现雷同。4.3 致幻剂模型:致幻剂的动物模型一致被用于促进对这些物质的行为药理学研究,在模拟稿神分裂症方面一直没有比较成功的模型,因为这些物质引起的人类幻觉的现象学,虽然与精神分裂症的幻觉有些类似,但这毕竞不是精神分裂症的全部,因此也难以让人倍服。致幻剂有南美仙人学碱和 q1 噪胺。南美仙人掌碱是一种与多巴脓以及去甲肾上腺震化学结构有关的甲

11、基化物质。早在 1952年,OsmoN 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内可能有这种异常的甲基化物质,从而导致精神症状。1961 年,Po 顾 n 给慢性格神分裂痘思者应用甲基化作用的药物甲疏氨酸,结果导致症状的恶化,同时有些学者还在某些病人的尿液里发现了甲基化物质,因此,精神分裂症的致幻剂模型就有了某些理论和实验的支持。在致幻剂引起的精神田碍中,一种外源性的 n3r 噪衍生物,麦角生物碱中的麦角酸乙二配胺(LsD),很小剂量 (25100P8)就可以引起明显的精神病样的表现,称为 LsD 摆神病,主要的表现有知觉障碍、人格解体积现实解体、紧张性木僵等。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意识的障碍,事后能回忆。在动物

12、可以引起行为改变,如警觉加强、兴奋、愤怒及恐惧。但是无论在人类还是动物,症状很快在数小时内销失,不遗留症状。4.4 神经毒素模型:许多研究已经确证了下丘脑在俏绪形成中的作用,共, 1的一些核团已被认为是在许多 4i 同类型的情绪性和动机性行为中起主要作用,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期,()1 山和 Miln?r 伯才的用埋藏电极的方法进行“自我刺激”的实验,提出在 F 臣脑、边缘系统及其临近邢值存在着“奖赏”和“惩罚”中枢。而精神分裂症则被认为是占甲绎玉腺素奖赏机制的结构性憋合受到 F 损害,而 Ll 这种损害是慢性的,而 H 是不可逆的。因此, G 经多巴(6()HL)A)作为一

13、种神经聋素,可以选择性地破坏去甲肾上腺素能奖赏系统,导致动物产生与人类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似的阴性症状。有时也呵用:甲基酪笺酸,主要的目的足证明肾上腺素能系统与精冲分裂症的关系。6oHDA注射进人大脑特定部位后产生的结果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如下 t6)HD 入选择性注射后可以产生“化学性切断”作用,从而降低对刺激和其他奖赏行为的反应,而且这种现象长期存在;杏注射 6 ()HDA 之前,光给动物应用氯丙咳,然后再注射 6”()51DA,这样行为的退缩和去甲肾上腺素(门霓) 的耗竭都不会发生,说明氯丙唉可以先前性阻断 6)L1DA 的作用;用抑制酷氨酸经化酶的药物。甲基酷氨酸,限制儿茶酚胺的合成,使

14、奖赏系统内儿茶酚胺含量降低,结果实验的动物表现出社会交往减少、动机降低、姿势到板和表情缺乏的现象,同时还有退缩和对外界反应低下;对实验用猎猴进行社会隔离,可以出现与人类精神分裂症类似的阴性症状,再检查劝猴体内的中枢儿茶酚胺,发现比实验前明显厂降,而且这种下降与“阴性症状”的表现程度相干行。4.5 PcP 模型:PcP 是苯环己呢咬,一种被淘汰的麻醉药物,而它又是一种非竞争性的 N甲基D 天门冬氨酸(NMnA)受体掐航剂,从而调节谷氨酸功能。同时也可以调节多巴胺能神经介质。有人解释 P(:P 诱导 DA 样行为与皮质下谷氨酸盐与 DA 系统之间的拮抗行为有义。 DA 作用于乙酰胆碱 (Acb)能

15、神经元和 Y氨基丁酸(GA 铭入)能神经元上的 D2 受体,抑制 GABA 的外流,从而阻止冲动传递,产生脱抑制行为。苯丙胺能增加 nA 释放而引起同样的行为。而 L谷氨酸盐则可直接作用于 NMDA 受体,使其抑制而使 GABA 外流减少,产生相似作用。然而 PcP 与苯丙胺所导致的模型有差异。PcP 和苯丙胺虽都可以引起居于分裂症范畴的精神病,但所导致的症状却是不一样的。苯丙胺模式符合 5chneNer 模式,无分裂症核心性思维联想障碍,基本上都是幻觉、妄想或行为的紊乱,是适宜于阳性分裂症的模型。PcP 模式除上述症状外,更突出的是可出现体象障碍、思维贫乏、违勘、淡漠,符合H1euler 的

16、精神分裂症的 “4A”模式。另外两者的差异还在于 PcP 可产生分裂症的认知缺陷和神经精神嫁碍,而且预后往往比较差 v 提示阴性精神分裂症的可能,说明 PcP 引起的症状有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两个主要酌方面,因此 PCP 是桔神分裂症的相对全面的药理学校型。4.6 其他模型:免疫毒素,又称为“狂乱京” ,可以导致人类或动物出现精神异常。H eath 曾经发现,精神分裂症思考的血清中,有一种异常酌蛋白质,他称之为狂乱素,将狂乱家给人作静脉注射,可以引起精神症状,同时在人或猴的大脑隔区都能引出异常的棘波,进一步的分离发现,这是一种 Y球蛋白,对大脑组织起到抗体的作用。5.非药物性模型5.1 警觉模型(ar。usal m。del):不少临床医生观察到精神分裂痪患者的警觉水平过高(hyperaroMsal),这种警觉水乎的过高构成了一种缺陷,以致对其注意造成严重的损害。因此,连续性操作实验(cont5nuouperformancetest ,CPT) 作为一种铡度注意的方法可发现精神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