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5838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的结题报告江山市第二中学科学课题组【内容提要】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科学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以身边鲜活的、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素材去充实整个科学教学过程,使科学教学生活化。本文主要从“教材处理生活化 ”“情境创设生活化”、 “知识构建生活化”、“习题题干生活化 ”、“作业布置生活化”、 “器材选择生活化”、 “探究课题生活化”、 “教学评价生活化” 等八个方面对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策略进行阐述和探索,从而让学生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学以致用,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组组长:郑振祥 执笔:祝 斌课题组成员:徐樟峰 徐钟

2、亮 姜方亮2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组长 郑振祥 执笔 祝 斌关键词:初中科学;生活化;策略一、课题的现实背景教育部制订的科学(7-9 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科学教材的呈现方式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应注意用生动形象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注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发,再回到科学在生活和社会的应用中去。”可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最终回归生活是科学新课程追求的目标,更是新世纪推进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题之一。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在现实的科学教学中,教师往往最先考虑的是该如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扩大知识的广度,习惯于在

3、“学科知识”的范围中规划一切教学活动。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快乐,学生的需要往往被忽视了,久而久之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和习题,与生活实际严重脱节,本应生动而鲜活的科学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只剩下了乏味的定理和枯燥的公式。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这说明生活才是教育的中心。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挖掘教材的同时更应关注课外丰富的生活资源,研究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经历,通过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去感染学生、满足学生在理智情感等多方面发展需要,点燃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师生在生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共同建构互动、完成教学与交流。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体

4、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中引入“生活化”,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确立了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它要求教学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和生存状态。现代教学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作为学生和教师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的课堂教学,就是师生生活的最基本构成,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师生当下以及今后的多方面生活和成长。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3从师生的情感与需要出发,关注师生的生活,真正体现了以师生为本的人本主义教学观念。2、发展师生创造生活的智慧和能力教学是一种健康、纯真、充满智慧与诗意的生活,它含有生活的特征、成分和性质。教学本身就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形式,是实现人的生命价

5、值和过程的重要环节,舍弃了教学这一重要环节,个体的人和人类的价值生命实现的进程将被延缓。初中科学教学通过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承,给予学生生活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学给学生生活的智慧,发展学生创造生活方式的智慧和能力,给予学生在黑暗中探求人生真谛的慧眼,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逐步把生活世界看得更加清楚、明白。3、 使教学凸显生命的意义初中科学教学是植根于现实生活,受制于生活实践经验,传递着生活的内容和意义的。生活是教学的源泉,生活化的教学与以往的教学“从天上降到地上”不同,由于植根于生活实践,使教学“从地上升到天上”,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生命的价值、自我的存在,教学因此具有了生命

6、的意义和价值,也摆脱了教学效率低、脱离实践、脱离生活的“沙漠”状态。三、研究对象的确定按照新课程标准和科学教材的编排特点,确定全校所有班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全校科学任课教师人人参与,初二年级教师为重点研究人员。四、课题的理论界定1、生活化:是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实在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获取知识。2、科学教学生活化:是指在科学教学中,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科学,把生活中的问题科学化,把科学问题生活化,体现科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7、趣,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体会到科学的魅力。五、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41、 科学新课程标准 。 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加强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理念。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 。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 “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教育源于生活,适应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脱离生活的教学就失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基础和认知基础。3

8、、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更重要的是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学习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非结构性的背景经验。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 (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 ,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或信息。4、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该理论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活动,有奖教学是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上,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达到情感与认识的统一,包括分析智能,发散性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统一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六、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本校教师师转变教育理念、改革

9、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好学、会学、善学,构建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寻找科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找到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最佳切入点。七、课题研究内容1、教学情境“ 生活化。认真分析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感受知识的本来面目,最终达到既学习新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 生活化” 。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在教学内容上,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构成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5如引入乡土资源。教学内容“生活化” 的设计要超越

10、 “科学世界”,关注“ 生活世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3、教学方式“ 生活化”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等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4、教学评价 “生活化” 。把科学联系生活的能力作为评价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之一。八、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有:1、资料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2、调查法:现状调查(调查表见附件 1),可用问卷、访谈、测评等方法。3、教育实验法:拟选择准实验研究方法,即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排

11、被试进行实验处理。4、课堂行动研究:教师直接对所从事的实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研究,包括“计划和准备、实施、反思与评价”三个环节。5、个案研究法:对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典型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进行跟踪研究和总结。九、课题研究后成果形成1、观摩课2、实验研究报告3、系列论文十、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课堂行动研究为主。在研究过程中,有的将根据不同需要综合运用调查法、分析比较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以及有关文献法等。第一阶段:2008 年 4 月2008 年 5 月,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课题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课题组人员的确定和分工;第二阶段:2008

12、 年 6 月2008 年 8 月,现任科学教师的教学现状调查研究6和学生的学习现状调查分析;全体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有关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科研、多元智能理论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和有关经验介绍。第三阶段:2008 年 9 月2009 年 1 月,全体教师全面铺开教研实验,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探索边总结实验教学的经验,并反复验证。并在年级组、教研组和全校举行交流,取得初步成果。第四阶段:2009 年 2 月2009 年 7 月,教师进行分析、反馈、总结实践材料,修正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二轮实施初中科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并进行经验推广。第五阶段:2009 年 8 月200

13、9 年 9 月,教师进一步进行分析、反馈、总结实践材料,总结出一套有效的科学教学生活化的经验。第六阶段:2009 年 9 月2008 年 10 月,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鉴定及推广研究成果。十一、课题研究结果与分析对于初中科学教学,新课标明确指出:“初中生会接触到很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 ”新课程在内容上强调联系生活、社会和学生实际,在方法上强调探索、实践活动,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用生活内容充实课堂教学,不仅为新课程增加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可以活化科学课堂教学,提高科学课堂有效性,促进学生由书

14、本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实际,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出发,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以身边鲜活的、与学科密切相关的素材去充实整个科学教学过程,努力使科学教学生活化,让教学回归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缩小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善于运用生活现象或事例,去化解抽象的概念和规律,扫除科学学习的障碍。努力把科学学习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学科学是为了用科学。我们课题组通过一年的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具体做法:(一) 、教材处理生活化教材的编写由于客观和主观的原因,难以使教学内容符合各地的生

15、活实际,7这种地域的差异,风情的差异,生活的差异是难以避免的,这就需要教师创造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生活化。通常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改一改。在教材中,编者所提供的只是一个范例,我国地域辽阔,这些例子不可能是每一个学生都熟悉的,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改编素材。2、添一添。充分理解和把握教材,增加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3、减一减。将较抽象、繁杂、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删除。4、排一排。根据季节时令,将每册的内容体系重新编排,使教材更能联系生活。(二) 、情境创设生活化德国一位学者就情境做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让你咽下 15 克盐,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如果把

16、 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中将 15 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创设。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搜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教学资料,认真分析教材,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努力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探究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例:在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一节教学中,为了说明植物油在水和汽油中不同的溶解性,按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植物油分别滴入装有水和汽油的试管中,从实验现象便可得到它们的溶解性差异。但笔者创设了如下的教学情境:提出问题:“生活中人们常常为不易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而烦恼,你知道为什么很难用水洗去呢?”为了再现生活中的情景,我在自已衣服上的一块区域用胶头滴管滴上几点植物油,学生们为此举而感到惊讶。接下来,我试着用干毛巾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