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05631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察泸水县矿区综合治理的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考察怒江州泸水县石缸河矿区综合整治的体会2011 年 4 月 25 日至 30 日,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传德带队、有县国土资源局、 环保局、安监局等有关人员组成的考察组一行 17 人对 怒江州泸水县石缸河矿区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 组通过走、访、问、听、看等形式全面考察了石缸河矿区的 综合整治情况。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学习,考察人员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现从安全生产的角度结合我县草果山矿区的 实际,谈几点体会。一、石缸河矿区的基本情况石缸河矿区地处泸水县六库镇老窝乡及大理州云龙县糟镇交界处,由石缸河、岩房、外岩房、五杈树、志卉山五个分矿区组成,采矿证登记面积 13.7668 平方公

2、里,初步探明锡矿储量为 34516 吨、钨矿储量为 43328 吨,矿山开发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在当时“大矿大开、小矿放开、有水快流” 的 办矿 方针指导 下,各类企业及个人云集矿区进行开发,粗放经营,加上历史遗留问题,一度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相当混乱,未整治前,矿区存在的问题与我县草果山矿区未停产整治前的现状十分相似,其存在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矿井布局随意,无序,盲目开采和私挖滥采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二是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突出;三是矿产资源开采回收率低,矿产品开采和回选工艺落后,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四是矿区社会治安混乱,管控难度大;五2是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引发了多起伤亡

3、事故。为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有效改善石缸河矿区的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泸水县于 2010年 3 月正式对石缸河矿区实施综合整治,围绕消除安全隐患,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建设、规范开采秩序及加强治安管理五大工作目标,举全县之力,抽调精兵强将,强势推进矿区的整治工作,经过 9 个月的连续奋战,初步实现了“一山一证一法人”的资源整合目 标,至此,石缸河矿区综合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非法采矿行为得到了根本遏制;矿区社会治安全面转变;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治理;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提升。二、石缸河矿区综合整治的主要做法(一)全面排查、摸清情况。情况清、底子明是该矿区整治的基

4、础,通过采取登记造册和影像资料保存的方式对矿区开展拉网式的排查摸底工作,查清了坑道、选厂、简易工房数量,人员数量,原有企业的生产模式,生产经营和管理情况,为矿区的整治思路,整治方向,整治工作重点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深入宣传,广泛动员,群众思想工作扎实有效。泸水县始终把群众思想工作贯穿于整治工作全过程,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见人必访”的宣传动员 方针,与矿区从业人员、矿硐业主、矿区及矿区周边群众面对面的交谈,宣传国家有关矿区开发、安全生产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矿区整治的原因、目的和方法,宣传矿区从业人员撤离矿区后的生3产生活扶持和产业发展扶持为主的“以扶代补” 政策。使企业和广大群众充分认识

5、到矿区整治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充分认识到矿区整治是国家资源保护开发和群众生命财产保护的需要;充分认识到撤离矿山、杜绝私挖滥采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致富和长远发展。使广大矿区群众及矿区从业人员从不理解、不支持转变为主动参与、积极支持,为矿区的顺利整治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三)抓住时机,强势推进。依法责令生产企业、矿硐业主停工停产进行整改,对无证、无照开采的矿硐、选矿场予以关闭。在具体整治工作中坚持“以人 为本、和谐稳定,严格程序、依法拆除,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接受监督、清正廉洁”的原则,维护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四)综合协调,化解矛盾。石缸河矿区大小矿硐业主多,从业人员多,各种利益诉求花样繁多,各

6、种矛盾错综复杂。矛盾纠纷处理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整治工作的成败,为此,泸水县在推进整治工作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实行信访问题首问负责制、领导包案制、全员接待制,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并为信访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整治活动期,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矿区接访下访,现场办公,主动承担责任,不回避矛盾,始终妥善解决好群众的合理诉求。(五)巩固成果,维护稳定。采取矿区整治一片,巩固一片,移交一片。组织力量对已集中拆除的采矿实行巡查,对石缸河矿区流动人口进行全面清理,劝离矿区零星作业人员4和滞留一员,并对已拆除的矿段,由县人民政府适时将管理权移交给新业主单位。同时,相关职

7、能部门进一步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巩固整治工作成果,严防死灰复燃,稳定矿区社会治安。三、石缸河矿区整治工作取得的经验对推进我县草果山矿区整治的借鉴作用泸水县石缸河矿区矿区整治工作取得的经验,对我县草果山矿区治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此,为进一步推进草果山矿区综合整治工作,考察组提出如下建议:(一)高标准、严要求,全面做好矿区规划。草果山矿区整合后,其生产经营模式基本没有变化,根本没有达到矿产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要想实现整合目标,必须严格按照总体开采利用方案,聘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整个矿区开展总体设计,在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实际,布局几个生产系统开展单体设计,不要遍地开花,没有规划的地方,该

8、停产的停产,该封堵的封堵,从真正意义上实现集中化、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开采,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二)强势推进小矿洞的整合。草果山矿区至今不能正常生产的主要原因是整合企业与小洞主的利益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而引发的一系列矛盾错综交织,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充分利用这些小矿洞主资源,强势推进整合,以矿山采掘施工企业的形式,吸纳愿意参加小矿洞主的人、财、物,参与矿山开发和管理,不愿意参与的自行退出,这既符合安全生产法的相关规定,解决了这对矛盾,又可以做到集5中化、规范化、有序化、科学化开采。(三)高度重视宣传工作。泸水县矿山整治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对巩固整个矿产资源整合的成果和维护

9、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至关重要,组建工作队进村入户开展宣传教育工作,要做到耐心细致,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要把宣传工作做深做透,使其从不理解不支持转变为主动参与和支持。(四)不断深化矿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要通过严厉打击矿产资源开发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正常的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序。要过过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的知法守法意识,杜绝私挖滥采行为,建立健全群众举报、社会监督、动态巡查制度,努力防范各类群体性事件发生,进一步规范矿业开发秩序。要强化对私挖滥采行为和矿区治安的管理,有效防止私挖滥采现象死灰复燃。(五)切实解决矿区的民生问题。要专题研究矿区群众转产、安居、就业救助的具体办法,采取政府出一点,企业从利润中拿出一点的方式,制定出台麻栗坡县关于对草果山矿区从业困难群众给予转产、安居、就业救助帮扶的意见,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切实帮助解决好主动撤离矿区村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扶持问题。 二一一年五月五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