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04919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 课列夫.托尔斯泰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黝黑(yu) 滞留(zh) 愚钝(d n)禁锢(g) 轩昂(xu n) 犀利(x)侏儒(zh r) 酒肆(s) 尴尬(gn g)炽热(ch ) 滥造(ln) 藏污纳垢(gu)正襟危坐(jn) 颔首低眉 (hn)黯然失色(n)广袤无垠(mo)胡髭(z) 长髯(rn)脸颊(ji ) 一绺绺(li ) 鬈发(qun)锃亮(z ng) 甲胄(zhu) 剑鞘(qio)粲然(c n)(2)形似字区别(3)多音字辨析(4)解词髭:嘴上边的胡子。髯:两腮的胡子,也泛指胡子。鬈:弯曲的头发。器宇:气概,风度。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2、。愚钝:愚昧迟钝。犀利:锋利,锐利,指刀、剑之类。也形容言词尖锐明快,目光锐利。尴尬:左右为难,不好处理。神态不自然。本文选义项。炽热:火热,热烈。粲然:形容有光泽。甲胄:头盔。古代作战时戴的帽子。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 ,南北长度为“袤” 。粗制滥造:指制作东西马虎草率,不顾质量。藏污纳垢:原是一种比兴手法,说明君王要有所作为,就应当忍辱负重。后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垢:脏东西。郁郁寡欢:心情苦闷的样 子。无

3、可置疑:也作毋庸置疑。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意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黯然:阴暗的样子。麻木不仁: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思想不敏锐或对事物漠不关心。【重点句子分析】(1)第 1 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在浓墨重彩的描绘中,主要使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如脸庞多毛,用“植被多于空地”来比喻,黝黑脸膛是“皱似树皮” ,大胡子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这些句子中不仅有比喻,而且比喻中有夸张,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美的遐想。(2)第 5 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让我们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同时这一段又是过渡段,自然过渡到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上来

4、。(3)如何理解“直到年纪大了以后胡子才变成白色,因而显出几分慈祥可敬。直到生命的最后十年,他脸上笼罩的厚厚一层阴云才消除了;直到人生的晚秋,俊秀之光才使这块悲凉之地解冻”这段话的含义?托尔斯泰到晚年实现了他世界观的转变,坚决站到农民的立场上来,对富裕而有教养的阶级的生活及其基础土地私有制表示强烈的否定,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然而,他反对暴力革命,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关于晚年的托尔斯泰肖像,他的同时代作家列尼安德烈耶夫是这样描述的:“随着岁月的消逝和他本人的努力,性格变得非常柔和,感情变得十分纯洁,剩下像孩子一般的善良。他那似乎并非由物质构

5、成的,富有光华的白发是柔和的,老人的嗓子是柔和的,笑容和目光是柔和的。”(4)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5)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这是否矛盾? 作者说,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 ”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

6、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 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途中。【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作家,文艺评论家。 作品有初次经历 、 象棋的故事 、 罗曼罗兰传 、 巴尔扎克传 。本文选自三作家 。(2)关于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作家。 1928 年 9 月 9 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波

7、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一岁半丧母,9 岁丧父。他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在高加索时开始创作,在现代人杂志上陆续发表小说。结婚后渡过了一段宁静、和谐的生活,但在 19 世纪 7 0 至 80 年代之交新的革命形势和全国性大饥荒的强烈影响下,弃绝本阶级,完成了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酝酿的世界观的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从此托尔斯泰厌弃自己及周围的贵族生活,不时从事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摒绝奢侈,持斋吃素。他的文艺观也发生转变,指斥自己过去的艺术作品包括战争与和平等巨著为“老爷式的游戏” ,并把创作重点转移到论文和政论上去。后来,他于 1910 年 11 月

8、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在途中患肺炎,20 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坟上没有立墓碑和十字架。茨威格称之为“世间最美丽的坟墓”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 、 复活 、 安娜卡列尼娜等。【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 1-5 段) ,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第 1 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须发的特点。第 2 段,描写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结构。第 3 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面部特征,重点描写其面容表情。第 4 段,写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第 5 段,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会令拜访者感到失望。第二部分(第 6-9 段)

9、 ,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第 6 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第 7 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第 8 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第 9 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2)中心意思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 ,它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3 )写作特点比喻、夸张联袂使用,细节描写突出。语言铺排,韵味无穷。【课文写作特色】1平庸丑陋外貌,反衬犀利深刻灵魂。2比喻夸张,巧妙运用。3细处落笔,小中见大。【 课本习题 提示】一、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

10、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 出来。写他脸相平庸既是对他外貌作真实的刻画,也是为了说明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普通一员,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联系全文看,写他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的眼睛精美绝伦作者已一语道破, “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耀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 、 “神”作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这样,前半部分的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辅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

11、的印象。二、1作者引用高尔基的这句话,从修辞手法上看是夸张,但它恰恰很好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事实上,托尔斯泰是和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比肩的伟大文学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以为此做出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2这句话写出了作为思想家、艺术家托尔斯泰的文学创作,既来自于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3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极其深刻

12、而准确的。作为 19 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贫困的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 皇政府的惶恐,政府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三、描写眉毛: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描写须发: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描写皮肤: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描写鼻子: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

13、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这些夸张性的描写,不仅使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而且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四、这是一道拓展题,是从课文内容拓展开去,让学生较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并对人生做出思考,其答案不求统一,以下观点仅供参考或只作提示。作者说,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就是说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这句话与“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并不矛盾。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

14、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自己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致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客死于途中。【同步达纲练习】(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粗的字注音。长髯覆盖了两颊( ),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 yu( )黑脸膛。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 ) ,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这幅劳动者的忧郁面孔上笼罩着消沉的阴影,zh( ) 留着愚钝和压抑。这位客人不无 gn g( )地抬起眼皮直勾勾地打量( ) 着主人的脸。(2)下面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粗

15、织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B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致疑C暗然失色 广袤无垠 气宇轩昂 引人注目D平淡无奇 能工巧匠 小巧玲珑 入木三分(3)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像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惶诚恐的地步。颔首低眉:_诚惶诚恐:_ _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禁锢:_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微不足道:_广袤无垠:_ _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粗制滥造:_(4)写出下面句子所使用的修辞。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