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19509 上传时间:2018-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5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系统由于现代化的建筑物,其电气设备的种类与用量的大大增加,内部陈设与装修材料大多是易燃的,这无疑是火灾发生频率增加的一个因素。其次,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物是一旦起火,火势猛,蔓延快,建筑物内部的管道竖井,楼梯和电梯等如同一座座烟筒,拔火力很强,使火势迅速扩散,这样,处于高处的人员及物资在火灾时疏散较为困难。除此之外,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其内部通道往往被人切断,从外部扑救不如低层建筑物外部扑火那么有效,扑救工作主要靠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来扑救。由此可见高层建筑的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是何等的重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初期所产生的烟和少量的热被火灾探测器接受,火灾信号传输给区域报警控制器,发

2、出声、光报警信。区域(或集中)报警控制器的输出外控接点动作,自动向失火层和有关层发出报警,及联动控制信号并按程序对各消防联动设备完成启动、关停操作(也可由消防人员 手动完成)。 主要组成部分: 1)火灾探测器:感烟式;感温式;感光式2)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器;集中报警器3)联动模块4)控制装置(一)感烟探测器物质燃烧时生成物中含有大量的微粒。通常,把直径0.01 m 并散布、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称为“烟”。当微粒直径小于0.01 m 时,烟粒子因亲附作用而彼此凝聚形成较大的颗粒,其中大于 l m 的颗粒由于重力作用而下沉,只有直径在 0010l m 范围内的颗粒凝结和凝聚速率都不快,受重力作用也

3、很小,悬浮在空气中,又称为烟雾气溶胶。实验证明,对直径 0010l m 的烟雾离子,感烟探测器探测效果最佳;而对直径大于 0l m 的烟雾,光电感烟探测器灵敏度更高。(二)感温探测器 感温探测器是对监视范围内某一点或某一线段周围的温度参数 (异常高温或异常升温速率)敏感响应的一种火灾探测器。(三)火焰探测器是用来探测火焰燃烧所产生的光辐射能量 (火焰光照度)和火焰的闪烁频率的。并且能从周围环境中存在的自然光和人工光中鉴别出发生火灾时的辐射光束。目前采用的是鉴别红外火焰和紫外火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作过程:对于二总线智能火灾报警系统,探测器不断向监视现场发生检测信号,监视烟雾浓度、温度、火焰等

4、火灾信号,并将探测到的信号不断送给火灾报警器。报警器将代表烟雾浓度、温度数值及火焰状况的电信号与报警器内存储的现场正常整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确定火灾。当确认发生火灾时,在报警器上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火灾发生的区域和地址编码并打印出报警时间、地址等信息,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手报温感烟感消防栓灭火系统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灭火方式,在现代化的智能大楼中也少不了消防栓灭火。在消防栓灭火系统中,为了使喷水枪在灭火时具有相当的压力,需要加压设备。加压设备通常有消防水泵和气压给水装置两种。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物的消火栓供水系统在屋面上设有高位水箱,消火栓的供水箱网与高位水箱相连。高位

5、水箱的储水量足够可供火灭初期消防泵投入前的灭火用水,消防系投入使用后的灭火用水主要依靠消防泵从低位储水池或市区供水管网把水注入消防管网。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气体灭火系统当感烟探测器报警后,总控柜发出预火警光、声报警信号,但不启动灭火程序,只有当同一防护区域内的烟、温两种探测器先后都报警时,总控柜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向防护区内发出声、光警报信号,催促工作人员迅速撤离现场,继而联控防排烟设备,关闭门窗和风门、防火阀等联控设备。经延迟 30s 后,则由驱动阀的信号启动氮启动钢瓶,靠高压氮气打开贮气瓶的瓶头阀和管网上的分配阀,即向防护区内喷洒 1211 灭火剂。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探测器不断向监视现

6、场发生检测信号,监视烟雾浓度、温度、火焰等火灾信号,并将探测到的信号不断送给火灾报警器。报警器将代表烟雾浓度、温度数值及火焰状况的电信号与报警器内存储的现场正常整定值进行比较,判断确定火灾。当确认发生火灾时,在报警器上发出声光报警,并显示火灾发生的区域和地址编码并打印出报警时间、地址等信息,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值班人员打开火灾应急广播通知火灾发生层及相邻两层人员疏散,各出入口应急疏散指示灯亮,指示疏散路线。为防止探测器或火警线路发生故障,现场人员发现火灾时也可手动启动报警按钮或通过火警对讲电话直接向消防控制室报警。在火灾报警器发生报警信号的同时,火警控制器可实现手动自动控制消防设备

7、,如关闭风机、防火阀、非消防电源、防火卷帘门、迫降消防电梯;开启防烟、排烟(含正压送风机)风机和排烟阀;打开消防泵,显示水流指示器、报警阀、闸阀的工作状态等。以上控制均有反馈信号到火警控制器上。 上述工作原理用框图表示如图 3-2 所示。图 3-2 火灾自动报警及控制框图 因此,在消防报警系统中不具有任何联动控制功能的报警控制系统是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的。事实上,纯报警而没有联动控制能力的报警控制器产品也是不多的。总之,一个完整的消防报警系统大致可分为: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灭火及避难诱导设备 其具体设备包括: (1 )报警设备,其中包括漏电灭火报警、自动报警探测器、报警器、紧急报警设备(电铃、紧急

8、电话、紧急广播等) 。 (2 )自动灭火设备:洒水喷水、泡沫、粉末、卤化物灭火设备、二氧化碳等。 ( 3)手动灭火设备:消火器(泡沫、粉末、室内外消火栓) 。 (4 )防火排烟设备:探测器、控制盘、自动开关设备、防火卷帘门、防火风门、排烟口、排烟机、空调设备等。 (5)通信设备:应急通信机、一般电话、对讲电话、无线步话机等。 ( 6)避难设备:应急照明装置、引导灯、引导标志牌。 (7)手动自动报警按钮。 (8 )其它设备:洒水送水设备、应急插座设备、消防水池、防范报警设备、航空障碍灯设备、地震探测设备、煤气检测设备、电气设备的监视等等。 综上所述,一个基本的消防控制系统如图 3-3 所示。图

9、3-3 基本消防控制系统结构图按我国的有关规定,建筑物根据其性质、火灾危险程度、疏散和救火难度等因素,把建筑物的防火分为二大类:(1)一类防火建筑。它指的是楼层在 19 层及以上的普通住宅。建筑高度超过 24 米的高级住宅、医院、百货大楼、广播大楼、高级宾馆以及主要的办公大楼、科研大楼、图书馆、档案馆等都属于一类防火建筑。(2)二类防火建筑。二类防火建筑指的是 1018 层的普通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 24 米,但又不超过50 米的教学大楼、办公大楼、科研大楼、图韦馆建筑物都属于二类防火建筑。由于建筑物的多样性,防火对象的多样性以及形成火灾的不同场合及特点,这样,自然而然地要求设置多种消防系统和

10、报警装置。消防控制室对联动控制应具备以下功能:火灾报警后停止有关部位风机,关闭防火阀,接收和显示相应的反馈信号;起动有关部位防烟、排烟风机( 包括正压送风机) 和排烟阀,接收并显示其反馈信号;控制防烟垂壁等防烟设施。火灾确认后,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门、防火卷帘,接收、显示其反馈信号;强制控制电梯全部停于首层,接收、显示其反馈信号。接通火灾事故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应按照疏散顺序接通火灾( 现场) 警报装置和火灾事故广播,并应确保设置的对内外的消防通信设备良好有效,应能解除所有疏散通道上的门禁控制功能。消防控制室对室内消火栓系统,能控制消防泵的起停,显示起泵按钮的位置,显示

11、消防水池的水位状态、消防水泵的电源状态,显示消防泵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态。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控制系统的启停,显示报警阀、闸阀及水流指示器的工作状态,显示消防水池的水位状态、消防水泵的电源状态,显示喷淋泵的工作状态、故障状态。对管网气体灭火系统,显示系统的手动、自动工作状态;在报警、喷射各阶段,控制室应有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并能手动切除声响信号;在延时阶段,应自动关闭防火门、窗,停止通风空调系统,关闭有关部位的防火阀;被保护场所主要进入口处,应设置手动紧急启、停控制按钮;主要出入口上方应设气体灭火剂喷放指示标志灯及相应的声、光警报信号;宜在防护区外的适当部位设置气体灭火控制盘的组合分配系统及

12、单元控制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的报警、喷放及防火门(帘) 、通风空调等设备的状态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对泡沫、干粉灭火系统,能控制系统启停,能显示系统工作状态。对泡沫灭火系统,能控制泡沫泵及消防泵的启停,控制泡沫灭火系统有关电动阀门的开启、关闭,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对干粉末灭火系统,能控制系统的启停,显示系统的工作状态。对常开防火门的控制,应满足在门任一侧的火灾探测器报警后,防火门应自动关闭,防火门关闭信号应送到消防控制室。对防火卷帘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两侧,应设置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组及其警报装置,且两侧应设置手动控制按钮。疏散通道上的防火卷帘,应按下列程序自动控制下降:感烟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至地(楼) 面 18m;感温探测器动作后,卷帘下降到底。用作防火分隔的防火卷帘,火灾探测器动作后,卷帘应下降到底。感烟、感温探测器的报警信号及防火卷帘的关闭信号应送至消防控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