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013817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胰岛素与胰岛素注射 一、血糖的基本知识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游离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为 3.9-6.1mmol/L。血糖有三个来源1、由肠道吸收食物经消化产生的葡萄糖。2、肝脏、肌肉中原有的糖原分解后释放入血。3、机体内脂肪酸、氨基酸可以转化为葡萄糖,即糖的异生。血糖的出路有三个方面1、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在较大量运动或劳动时,血糖的消耗较多;2、血糖可以在肝脏肌肉中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能量时释放;3、在代谢循环中葡萄糖可以转化成脂肪酸及氨基酸,进而合成脂肪和蛋白质。正常情况下

2、,血糖浓度在一天之中是轻度波动的,一般来说,餐前血糖略低,餐后血糖略高。但是这种波动是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体内的血糖浓度之所以能维持动态平衡,是因为人体内有一套调节血糖浓度的机制,这套机制以激素调节为主,神经调节为辅来共同完成。二、胰岛素的基本知识胰岛素是由胰岛 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三、胰岛素与血糖的关系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进食时从肠道吸收的葡萄糖可以提供大脑和其他器官所需要的能量,超出所需能量以外所吸收的葡萄糖贮存在肝脏、脂肪和其他组织中。饥饿或空腹状态下,主要由肝脏中的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3、,供各组织器官使用。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直接降低血糖浓度的一类激素,它不能直接发挥作用,必须与所需要结合的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紧密结合后,才能产生生理效应。胰岛素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主要分布在肝脏、肌肉、脂肪组织的细胞上,它对胰岛素特别敏感,而且识别性极强。如果把胰岛素受体比作一把锁,那么胰岛素就是一把钥匙。胰岛素发挥降血糖的过程就好像是用钥匙打开锁,使细胞的大门打开,血液中的葡萄糖迅速进入细胞内并被利用,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的异生。四、胰岛素的历史发展1921 年加拿大外科医生班延发现了胰岛素,并将胰岛素用于治疗糖尿病。胰

4、岛素的发现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命运,使得许多糖尿病患者重新获得了新生,能像正常人那样生活、学习和工作。(一)动物胰岛素第 1 代胰岛素制剂猪胰岛素、牛胰岛素可用于人类;动物胰岛素是最早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胰岛素,但由于其结构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存在 1 至数个氨基酸的不同,因此极易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导致患者注射后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甚至全身的过敏反应;而且,由于动物胰岛素使用中患者个体差异较大,其降糖效果并不稳定。不管技术水平如何先进、纯度多高, “动物胰岛素”与人体内自然产生的“人胰岛素”在氨基酸结构上存在着差异。因此,由于其免疫原性导致的胰岛素抗体产生、注射局部硬结、 “胰岛素过敏反应”

5、和胰岛素介导的皮肤反应等副作用无法消除。80 年代人类基因重组技术出现,制造出大量高纯度的合成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时代因此结束。 (2)人胰岛素第 2 代胰岛素制剂基因重组技术合成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一致; 以酵母细胞为宿主进行基因合成;免疫原性低;副反应低;使用剂量少:由动物胰岛素转换为诺和灵人胰岛素,平均剂量减少1530,安全,不具有动物传媒感染的危险性缺点:不能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NPH 作用有峰值,存在变异性,易致血糖波动,作用时间不够长;人胰岛素需要餐前 30 分钟注射, 患者依从性差,低血糖风险高;(三)胰岛素类似物第 3 代胰岛素制剂基因工程技术合成;从上个世纪七

6、十年代,人胰岛素迅速替代动物胰岛素。其结构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完全相同,从而改善了动物胰岛素的免疫原性。但由于人胰岛素需经皮下注射而发挥作用,与自身分泌的胰岛素作用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临床使用中在降糖疗效、低血糖发生率以及使用方便性上都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胰岛素类似物应运而生。与人胰岛素相比,在起效时间、峰值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几方面均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能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低血糖发生风险低。门冬胰岛素:B 链 28 位的脯氨酸由门冬氨酸替代。地特胰岛素:去掉 B 链 30 位的苏氨酸,在 B 链 29 位赖氨酸上酰化一个 14 碳脂肪酸侧链。五、胰岛素按作用时间与效应分类餐时胰

7、岛素1、短效人胰岛素:提供餐时胰岛素,降低餐后血糖起效较慢,需在进餐前约 30-45 分钟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模拟餐时胰岛素分泌,降低餐后血糖;起效快,可在进餐前即刻或餐后立即注射;达到峰值更快,控制餐后血糖效果更好;药效维持时间短,低血糖危险性低;基础胰岛素中效人胰岛素: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控制空腹血糖,吸收不稳定,有血药浓度峰;很难提供接近生理的基础胰岛素水平;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模拟基础胰岛素分泌,控制空腹血糖;吸收相对稳定,无明显的血药峰;作用时间长;与人胰岛素相比低血糖的发生率低;预混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包括短效部分餐时胰岛素 + 中效部分的基础胰岛素同时控制餐后和空腹血糖,起效

8、较慢,需在进餐前 30 分钟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速效部分餐时胰岛素 + 中效部分的基础胰岛素,可同时控制餐后和空腹血糖;起效快,可邻餐注射或餐后立即给药,不影响正常就餐;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更放心;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 与预混人胰岛素 30R 的区别在于:诺和锐30 中含有诺和锐30 的是 30%的门冬胰岛素和 70%的精蛋白结合的结晶门冬胰岛素预混人胰岛素 30R 中含有的是 30%的可溶性人胰岛素和 70%的中效胰岛素(NPH),正是由于它们预混成份的不同使得它们在药代及药效学上有着明显的区别.胰岛素副作用体重增加可能原因:体重增加:开始注射胰岛素时,通常体重会增加,不过

9、增加的程度因人而异,也有的人体重变化不大。胰岛素治疗后体重增加的原因是:高血糖未治疗时,过多的葡萄糖会从尿液排出,而带走能量,机体通过分解脂肪及蛋白质提供能量使体重下降。而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后,过多的葡萄糖不会从尿中丢失,而是转变成脂肪贮存在体内,所以会引起体重的增加。或者当开始胰岛素治疗时,有的患者害怕会发生低血糖,因此多吃一些食物来防御,因此也会影响体重。体重增加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学习交流、监测体重、协调胰岛素、饮食和运动间的平衡,而使体重增加的幅度减少至最小,并可能保持在合理体重之内。过敏过敏的潜在原因是不纯的动物胰岛素、胰岛素所添加的化学成分,如鱼精蛋白及锌等等。过敏可为局部过敏或全身

10、过敏。局部过敏仅为注射部位及周围出现斑丘疹瘙痒。全身过敏可引起荨麻疹,极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在某些情况下,局部过敏反应可以自行缓解;使用抗组胺药物可以改善局部反应,如果疗效不佳,可将胰岛素改为更加纯化的制剂。水肿糖尿病未控制前常有失水失钠,细胞中葡萄糖减少,控制后 46 日可发生水钠滞留而水肿,可能与胰岛素促进肾小管回吸收钠有关,称为胰岛素水肿。胰岛素水肿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剂量偏大时,一部分病人注射胰岛素后可表现为下肢可凹性水肿。视力模糊胰岛素治疗过程中有时病人感觉视力模糊,这是由于治疗时血糖迅速下降,影响晶状体及玻璃体内渗透压,使晶状体内水分逸出而屈光率下降,发

11、生远视。属暂时性变化,一般随血糖浓度恢复正常而迅速消失,不致发生永久性改变,故不必配镜矫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此种屈光不正多见于胰岛素使用初期,或者血糖波动较大的幼年型病者。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注射部位脂肪萎缩:由于皮下脂肪在注射部位消失,造成皮肤的压陷或凹陷。这是使用未纯化动物胰岛素所造成的免疫反应,使得胰岛素免疫球蛋白复合体在皮下沉积。在使用纯化的人胰岛素后,脂肪萎缩已经很少见了。有研究表明,对于使用人胰岛素发生脂肪萎缩的患者,换用胰岛素类似物后可以降低或缓解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经常更换注射部位或使用高纯度的胰岛素可以防止其发生。 皮下脂肪增生如果胰岛素每天都注射在相同的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可能

12、会变厚,并且瘢痕化形成“胰岛素肿块” 。脂肪增生是皮下脂肪组织对于局部高浓度胰岛素产生脂肪增生及生长加速的结果。每天多次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较常发生,且大多位于腹部。胰岛素吸收的速率在肿块的部位会变慢。胰岛素注射在脂肪增生的部位,常会因为皮下胰岛素吸收减慢而造成血糖控制不良。抽脂可有效地移除脂肪增生。 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标准为3.9mmol/L(70mg/dl)表现交感神经兴奋: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中枢神经症状:神经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夜间低血糖: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老年患者: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屡发者:可表现为无先兆症状低血糖昏迷低血糖的诱因与对策诱因:胰岛素或胰岛

13、素促泌剂;未按时进食或进食过少;运动量增加;酒精摄入,尤其空腹饮酒;低血糖反复发生者;对策: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谨慎调整剂量;患者应定时定量进餐,如果进餐量减少应相应减少药物剂量,有可能误餐时应提前做好准备;运动前增加额外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调整治疗方案或适当调高血糖控制目标。低血糖的诊治流程:略夜间低血糖的防治晚餐前使用含有中效人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发生夜间血糖过低,而减量后餐后血糖又升高:可以晚餐前注射短效人胰岛素睡前注射中效人胰岛素;睡前吃点零食;将中效人胰岛素换成长效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注射管理的意义胰岛素注射管理的内容正确选择注射部位这分别是男性和女性身体不同部位

14、皮下组织的厚度、胰岛素平均吸收时间和吸收率。从这张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通常情况下,女性的皮下组织厚度要大于男性。人体腹部的皮下层较厚,胰岛素的吸收率达 100,而且吸收速度最快,其次是手臂。胰岛素吸收速度最慢的是大腿和臀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腹部是胰岛素注射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组织较肥厚能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而且吸收胰岛素最快,吸收速度恒定,不易受温度、运动影响,血糖波动幅度小,注射方便,在进行自我注射时捏起皮肤最容易。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臀部的皮下层最厚,无须捏起皮肤也无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在大腿部位注射胰岛素时应避开大腿内侧。由于大腿的皮下层较薄,注射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注射。手

15、臂是最不适合进行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手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注射时必须捏起皮肤注射,但在进行自我注射时几乎很难做到一边捏起皮肤一边注射,因此需要由医护人员或家人协助注射。成人患者使用 6mm 针头无需捏起皮肤可安全使用。总的来说: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大腿或臀部,多数人认为自我注射时选择臀部不雅观也不方便,如果由于脂肪增生或皮肤移植,或躯体残障(如关节炎、瘫痪等)可选择臀部代替大腿。胰岛素注射部位的轮换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所以在平时的注射中要注意注射部

16、位的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包括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和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我们先来讲一讲不同注射部位间的轮换。从前面的讲解中我们已经知道不同部位的胰岛素吸收速度和吸收率是不同的,为确保胰岛素吸收速度和吸收率的一致性,减少血糖的波动,不能将每天注射的区域和时间混淆。例如:医生推荐你每天早晨的注射部位是腹部,你就应该一直选择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改至其它部位。你可以在早晨进行腹部注射,中午进行手臂注射,晚上进行臀部注射,以达到注射部位的轮换。同时我们可以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轮换,一种是按照左边一周右边一周的方法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对称轮换。例如:这周手臂注射的部位是左手臂,那下一周就轮换到右手臂,再下一周又轮换到左手臂。另一种方法是一次左边一次右边的方法进行注射部位的左右对称轮换.大腿,臀部和腹部也都是这样进行轮换。除了要在不同的部位间进行轮换外,我们还要注意在同一注射部位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