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10805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摄影作品鉴赏与批评论文戴伦赫莫斯作品分析2009 新闻辅修班 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杨雅茹 2009055“你得试着让梦想入侵你的生活,而不是让生活侵蚀你的梦想!”戴伦赫莫斯的作品总是充满了丰富的情绪,无论是追忆还是憧憬,伤感还是愉悦, “情绪是推动我进行创作的唯一力量!” ,戴伦赫莫斯在自述里这样说道,观众心里永远装着一个超现实的世界,戴伦赫莫斯通过“画意摄影”将现实和脑海里那个梦幻场景联系起来,给人视觉的震撼和心灵情绪的萌动。戴伦赫莫斯以画意摄影著称,画意摄影以其唯美的画面语言及美好的设计内涵一直是人像摄影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自摄影术发明至今,可以说,画意摄影一直贯穿其中,并且在摄影发展史

2、上起了几个里程碑的作用。十九世纪后半页,英国摄影家雷兰达拍摄出了曾被预言为“摄影新时代来临了”的作品-人生的两条路 ,这幅情节丰富,场面浩繁的画面,运用了大量的人体作品,主题是观善惩恶,以白鬓长者为中心,两边两组人物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观念、生活理想和人生历程。左边表示勤勉、友善、进取,右边则表示贪婪、享乐、堕落在摄影还被轻视的当时,这幅作品以其劝勉性的主题和油画式的构图,受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极高评价。可以这样说,雷兰达对推进摄影被承认为一们艺术功不可没。从此,画意摄影也逐渐成为摄影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在 拍 摄 中 , 画意 摄 影 属 于 仿 画 摄 影 , 画 架 前 的 模 特 都

3、是 静 止 的 , 所 以 模特 的 美 姿 是 以 静 态 为 主 , 不 太 张 扬 。 而 画 意 的 用 光 则 是 拍摄 一 大 难 点 。 画 面 具 有 凝 重 的 影 调 感 , 灯 光 基 本 上 都 是以 单 灯 或 者 单 组 光 源 为 主 , 并 且 需 要 加 上 辅 助 光 源 修 饰 光效 , 如 三 角 光 , 蝶 型 光 , 全 侧 光 , 为 了 更 好 表 现 画 面 的油 画 色 彩 , 持 续 光 源 的 低 色 温 效 果 是 最 佳 的 选 择 , 这 种 灯光 由 于 本 身 光 质 较 硬 , 所 以 比 灯 箱 更 具 有 油 画 般 的

4、影 凋 效果 。在本文中,我将以戴伦赫莫斯的一副作品为例,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拍摄者的目的是什么?仔细观察这幅画,戴伦赫莫斯着重的是一种情感的诉求和表达,似乎我们暂时可以忽略技术的运用,背景和人物冷暖深浅色调的对比,让我们眼光凝聚在这个美丽宁谧的人物上。戴伦赫莫斯通过这幅画,无论从人物的着装和表情上,根据我的理解力求表达对女性温暖,美丽,慈爱,温柔的赞美和一种知性美的欣赏,她的闭目凝思,也许是在追忆美好的过去,也许是双手合十寄托某种忧思,也许是对未来的美丽憧憬。以无声的画面传递出无限的鲜活的遐想。二、这张照片之所以成功是在于处理手法,还是在于题材?这幅作品的题材是一个很重要的因

5、素,题材本身是传达一种美感,人体摄影,凸显人性的闪光点。但以我个人观点认为,这张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在于处理手法和摄影技术的精湛运用。对此,在以下几点将作出详细说明。三、你能否看出这张照片是在自然的情况下拍摄的呢?还是人为摆布的?很明显,这张作品是通过认为摆布形成的,巧妙控制模特细微的表情和动作,加上自然光线和背景纹理,衣服线条的烘托,形成了强烈的美感。四、机缘这个因素在这张照片里起了多大作用?由于这幅作品是人为拍摄的,所以不具有偶然性,机缘没有起多大作用。五、构图的效果如何?把这张图片分成各为三等份,形成九宫格,人物的眼睛在画幅上端分割线附近,主体位于几何中心处,这样既突出人物与背景反差的效果,

6、又与大多数人的审美观相符,符合黄金分割的法则。除此之外,一般人物视线的前面画面要比背后画面留出较多的空间,在这幅作品中,前后画面的比例较一致,正面人像眼睛靠画幅的上方。人物构图在整个画幅的比例从上下边距,左右边距关系看比较均匀,人物在画幅中既没有太顶,也没有太低,也没有出现偏于一边。人物面部前方未出现堵塞的感觉,形成了良好的构图效果。从背景与主体的线条和位置不难发现,这幅作品采用向心式构图,主体位于中心位置,而四周景物呈朝中心集合的构图形式,能将人的视线强烈引向主体中心并起到聚集的作用,突出了主体的鲜明特点。六、光线的光源和性质如何?光线主要包括四种特性光线的强度,光线的性质,光线的方向性,光

7、线的色彩。1、顺光照明这是一种效果最平的一种光,它不利用拍出被摄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缺少生气。2、侧光照明效果有明显改善,被摄体的产生明暗变化显出立感和表面质感,它比较符合人们正常的视觉习惯,所以,在摄影中被广泛的利用。3、逆光照明它能够勾画出对象的形状,使之与背景分开。在对象的形状边缘形成明亮的亮线,能够渲染所要表达的气氛,丰富和活跃画面。 4、顶光照明的效果使画面呈现出一种酷热感,在人物的眼眶、鼻子和下巴下面造成浓重的投影,对人物的形象起着丑化作用。在这幅作品中,光线的强度较弱,运用柔光的效果营造一种温暖,宁谧的效果。光线来源不是自然光,以单组光源和辅助光源三 角 光 , 蝶 型 光

8、, 全 侧 光 等 修饰光效,是人为设计和调摄的。通过侧光,照明效果有明显改善,被摄体产生明暗变化,显出立体感和表面质感。就光质而言,散射的光线形成了明暗的对比,突出了画面中女性衣服的质感,丝滑,和褶皱的清晰和线条美,光感的柔和度和人物的肤色接近,也通过人物面部尤其是明亮的颈部,体现出女性的温婉和柔美,在光线的巧妙映射下,肤色与纱质衣服的色彩相协调,交相辉映。 七、是否利用景深(不论是大景深还是小景深)来创造特殊效果?为什么?景深是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景深相机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在镜头前方(调焦点的前、后)有一段一定长度的空间,当被摄物体位于这段空间内时

9、,其在底片上的成像恰位于焦点前后这两个弥散圆之间。被摄体所在的这段空间的长度,形成景深。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小景深) 。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大景深) 。大光圈、长焦距、近距离拍摄,可以创造出较小的景深,更容易使背景虚化,突出主体。这个方法比较适用于拍摄人像以及对于个体的特写;反之亦然。小光圈、短焦距、远距离更容易创造出较大的景深。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于风光片以及大场景的描写,因为足够大的景深才可以更容易交

10、代清楚环境,将所有的细节都表现出来。在这幅作品中,背景没有被完全虚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见背景上的纹理和线条,尤其是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相比较较模糊,景深来创造特殊效果在这幅作品中没有明显体现。在这幅作品中,通过人物和背景色彩的对比已经形成了很强烈的视觉差,光线的明暗更突出了主体,如果虚化背景,削减了画面的真实感和现实感,而且背景与主体之间存在一种线条的契合和质感的一致性。八、为了控制动作的清晰度,用的是高速快门还是低速快门?为什么?这幅作品是人物静态摄影,所以不存在为控制动作清晰度的高速快门或低速快门。九、是否用广角镜头或长焦镜头?为什么?在摄影领域, “广角”的概念源自镜头技术中“焦距”的运用

11、。一、焦距与视角。现实生活中,人眼观察景物是有一定视野范围的。只有当物体处在我们的视野范围之内我们才能清晰地看到它。目光所及的景物范围为“视野”或“视野范围” 。视野范围与视点间形成的一个假想的锥体为视角。当物体透过摄影镜头在胶片上结成影像,形成画面,画面的所有可见部分组成了摄影镜头的视野范围,这个视角与镜头的景角是相重合的。短焦距摄影镜头视角广,影像小;当焦距达到 28mm 我们则称其为 “广角” 。二、焦距与影像放大率 (影象大小)摄影镜头的焦距与视角、视野成反比,与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即焦距越长视角越窄,视野范围越小,该摄影镜头所拍下的景物空间范围越小,越狭窄,景物所成影像越大。反之,焦距

12、越短,视角越宽,视野范围越大,所拍景物空间范围越大,越广阔,景物所成影像放大率小。即在同一拍摄点,针对同一景物(拍摄距离不变)进行拍摄,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所拍摄的景物范围小,而影像放大率大(即视角大) ,用短焦距摄影镜头拍摄时,所获景物范围大,而影像放大率小,短焦距摄影镜头即广角摄影镜头(WIDE-ANGLE PHOTOGRAPBY) 。摄影师在拍摄点不变的前提下,为了获得预期的拍摄范围(景别)和影像放大率,可通过选用适当焦距的摄影镜头来实现。下面是用理光 RR730 在同一距离采用不同焦段获得的影像放大率对比:同一位置,不同焦段对同一景物的拍摄广角端成像越小。三、焦距与拍摄距离 。摄影师在拍摄

13、时,针对同一被摄主体,如想获得相同的影像放大率,不同焦距的摄影镜头,所需要的拍摄距离(摄影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不同。当被摄景物的影像放大相同时,摄影镜头的焦距与物距成正比。即焦距越短,拍摄时所需拍摄距离越近,相反,当使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时,如获得相同的影像放大率,需要的拍摄距离就越远,故此,长焦距摄影镜头又称作远摄镜头(TELEPHOTO).如果 135 照相机拍摄身高为米的人物的横幅照片,并使其全身刚好充满所摄画面的高度,用 50mm 的镜头拍摄时,物距为 3.4 米;而用焦距值为100mm 的镜头拍摄时,所需拍摄距离为 6.8 米,用 200mm镜头拍摄时,物距为 13.6 米,多于此

14、距离时,人物将不能充满所摄画面的高度,比此距离近时,又会将人物身体的一部分出了画外。如拍摄空间较狭窄,被摄主体离摄影师很近的场合,宜选用广角摄影镜头拍摄,这样既能拍到预想的影像放大率,又能获得较大的景物空间范围。相反,如被摄主体距摄影师较远(即较大的拍摄距离) ,无法到达跟前时,可用长焦距摄影镜头拍摄,以使在画面上获得较大的影像而又不至于使画面空间范围太广。焦距短、视场角大、影象小及拍摄景物范围广是广角镜头的最大特点。同时,它还具有超比值的渲染近大、远小的特点,有夸张前景的作用。在摄影中可充分利用其所创造的特殊透视关系,来夸大景物的纵深感,突出所强调的主体部分,从而达到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宏伟壮观

15、的艺术效果。在这幅作品中,摄影范围小,利用长焦距拍摄,使人物所成影像大,突出主体。使用长焦距镜头拍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视角小。所以,拍摄的景物空间范围也小,在相同的拍摄距离处,所拍摄的影像大于标准镜头,适用于拍摄远处景物的细部和拍摄不易接近的被摄体。 二是景深短。所以,能使处于杂乱环境中的被摄主体得到突出。但给精确调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拍摄时调焦稍微不精确,就会造成主体虚糊。三是透视效果差。这种镜头具有明显地压缩空间纵深距离和夸大后景的特点。长焦距镜头在使用时,一般都是用来拍摄较远的景物。由于空气的吸收及漫 散射光线的影响。所以,拍摄的影像反差较小,加之尘粒消光较严重,要达到十

16、分精确的调焦是不容易的。使用 300 毫米以上的超远摄镜头拍摄,还难以将各色光聚于一点,因而产生副光谱问题。基于上述情况,所以,有时所拍摄的作品的成像质量不高。虽然使用长焦距镜头要受到不少因素的影响,但其优点却是主要 的。在远距离拍摄风光人物、旅游摄影、人物肖像摄影(在拍摄贴证件用的标准照片时,应用 100 毫米左右的普通远摄镜头拍摄,以减少影像畸变,如果用 105 毫米的 镜头其效果最好) ,在看台拍摄舞台、体育比赛等照片,在动物园拍摄动物,在野外拍摄禽兽,加辅助镜进行近拍等等,在这些众多的领域中,无处不是它的用武之地。在这幅作品中,鉴于是静态人物摄影,被摄体距镜头很近,所以也没有采用长焦镜头来拍摄。十、是否使用滤色镜控制影调或色调?为什么?滤色镜根据不同波段对光线进行选择性吸收,由镜圈和滤光片组成,常装在照相机或摄影机镜头前面。黑白摄影用的滤色镜主要用于校正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