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 重点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005476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 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 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 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 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监测 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 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 重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绪论 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人类健康,维持生态平衡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它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依据、环保政策的目标、环境管理的依据,也是制定污染物控制标准的基础。污染物控制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实现环境质量目标,结合技术经济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12:答:(1)第四级;(2)否 (3)3、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怎么布设采样点和确定采样类型?12、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汞: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汞转变成二价汞,再用氯化亚锡江二价汞还原为元素汞。利用汞易挥发的特点,在室温下通入空

2、气或氮气流将其气化,载入冷原子吸收测汞仪,测量对特征波长光的吸光度,与汞标准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定量。汞原子对 253.7nm 的紫外线有强烈吸收,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吸收光度与浓度成正比。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将清洁水样和标准溶液直接注入电热石墨炉内石墨管进行测定。每次进样量 1020L(视元素含量而定) 。测定时,石墨炉分三个阶段加热升温。首先以低温干燥试样,使溶剂完全挥发,但以不发生剧烈沸腾为宜,称为干燥阶段;然后用中等电流加热,使试样灰化或碳化(灰化阶段) ,在此阶段应有足够长的灰化时间和足够高的灰化温度,使试样基体完全蒸发,但又不使被测元素损失;最后用大电流加热,使待测元素迅速原

3、子化(原子化阶段) ,通常选择最低原子化温度。14、测定水样中的镉22、怎样采集测定溶解氧的水样?说明电极法和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怎样消除干扰?;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答:(1)用溶解氧瓶取水面下 2050cm 的河水、池塘水、湖水或海水,使水样充满250ml 的磨口瓶中,用尖嘴塞慢慢盖上,不留气泡。(3)当水样中还有亚硝酸盐时,可用叠氮化钠将亚硝酸盐分解;当水样中含大量亚铁离子,不含其他还原剂及有机物时,用高锰酸钾氧化亚铁离子,消除干扰。(4)碘量法:优点:方法简单,使用范围广。缺点:测定时容易受水样中氧化物质、还原物质及有机物的干扰。电极法:优点:测定时不受水样色度、浊度及滴定法中干

4、扰物质的影响;快速简便,适于现场测定;易于实现自动连续测量。 缺点:水样中含藻类、硫化物、碳酸盐、油等物质时,会使薄膜堵塞或损坏。25 计算总氮和有机氮的去除百分率。解:总氮的去除百分率=(40201462414468.291417)40100%=65.2%有机氮的去除百分率=(40304144691417)(4030)100%=42.7%28、简述 COD、BOD、TOC 的含义;异同;方法及原理答:含义:COD:化学需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一升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浓度 mg/l 表示; BOD: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耗氧微生物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

5、化学氧化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TOC:总有机碳,是以石炭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之一。不同:COD 以氧的浓度表示; BOD 是指生物氧化过程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用溶解氧的差值表示;TOC 以碳的含量表示。 相同之处都是有机污染物指标。COD 测定方法有重铬酸钾法和库仑滴定法; BOD 有五天培养法、微生物电极法和库仑法、测压法、活性污泥曝气降解法等;TOC 用燃烧法。重铬酸钾法的原理是在强酸性溶液下,用重铬酸钾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过量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消耗的体积,求出水样的 COD 值。库仑滴定法的原理是指水样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在 10.2mol/LH2SO

6、4 介质中回流氧化后,过量的重铬酸钾用电解产生的亚铁离子作为库仑滴定剂,进行库仑滴定。根据电解产生亚铁离子所消耗的电量,按照法拉第定律进行计算水样的 COD.关系:有含义可知,COD ,BOD 均指水中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的氧化需氧量,因为还原无机物的含量少,通常情况下,它们近似相等。TOC 是以碳的含量表示,将其转化为氧含量表示,也近似相等。COD 测定步骤:取水样 20mL 于锥形瓶中加入 0.4gH2SO4(消除氯离子干扰)混匀加入 0.25mol/L(1/6 K2Cr2O7 溶液)10mL加入沸石数粒混匀,接上回流装置自冷凝管上口加入 Ag2SO4-H2SO4 溶液 30mL(催化剂)

7、混匀回流加热2h冷却自冷凝管上口加入 80mL 水于反应液中加 试铁灵指示剂 3 滴用0.1mol/L(NH4)2Fe(SO 4) 标准溶液滴定终点由蓝绿色变成红棕色,记录标准溶液用量。再以蒸馏水代替水样,按同样测定试剂空白溶液,记录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消耗量。 COD=(V 0V1)c 81000/V34、用方块图示意气相色谱分析的流程,简述分析含多组有机化合物的原理。欲获得良好的分析结果,应选择和控制哪些因素或条件。答:(1)载气系统(气源、净化干燥管、气流控制) 进样系统(进样器,汽化室)色谱柱检测器记录系统(放大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仪)温度控制系统(柱室、气化室的温度控制) 。(2)原理;

8、它基于不同物质在相对运动的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这些物质岁流动相移动时,就在两相之间进行反复多次分配,使原来分配系数只有微小差异的各组分得到很好地分离,依次送入检测器测定,达到分离、分析各组分的目的。(3)因素和条件:色谱柱内径及柱长、固定相、气化温度、柱温、载气的选择、控制载气流速、控制进样量及进样时间、检测器的选择。第三章 2、已知处于 100.30kPa、10状况下的空气中 SO2 的浓度为 210-6(V/V),试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以 mg/m为单位表示的浓度值 。解:V0=Vt273 P/(273+t)101.325= 210-6273100.30(273+10)101.325=

9、1.9110-6L=1.91mL/m3 Cv=1.91 mL/m3由 Cv=(22.4Cm)/M,得 Cm=(Cv M ) /22.4=1.916422.4=5.46mg/ m39、简述四氯化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与甲醛缓冲溶液吸收- 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 SO2 原理的异同之处。影响方法测定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原理:相同之处是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后都生产紫色络合物。 不同之处是,前者 SO2 被四氯化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络合物,该络合物直接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而后者 SO2 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化合物分解,释

10、放出 SO2 再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影响准确度的因素:温度、酸度、显色时间,氮氧化物、臭氧及锰、铁、铬等离子的干扰。11、用方块图示意用气相色谱仪测定 CO 的流程,说明定量测定原理。答:流程:P178 图 3-27原理:测定时,先在预定实验条件下用定量管加入各组分的标准气样,记录色谱峰,测其峰高,按 K= s/hs 计算定量校正值。20、某烟道断面面积为 1.5,测得烟气平均流速 v =16.6m/s,烟气温度 ts=127,烟气静压 Ps=-1333Pa.大气压力 Ba=100658Pa,烟气中水蒸气体积百分比 Xw=20%,球标准状况下的烟气流量。解:Qs= vS=16.61.5=24

11、.9m/s;QNd=Qs(1- Xw)( Ba+Ps)273/101325(273+ t)=24.9(1-0.2)(100658-1333)273101325(273+127)=13.3m/s=4.8104m/h第七章 计权声级:通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就叫计权声级。通常有 A、B、C、D 四种。 等效连续声级: Leq=L50+d2/60, d=L10-L90 ( L10, L50, L90测定时间内,10%,50%,90%的时间超过的噪声级,相当于噪声的平均峰值,平均值,背景值.) LNP=Leq+d22. 三个声源作用于某一点的声压级分别为 65dB、68dB 和 71dB,求同时作用

12、于这一点的总声压级为多少?解:第九章准确度是用一个特定的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与测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并决定其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精密度大小,常用的是标准偏差。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它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来度量灵敏度; 检测限是指某一分析方法在给定的可靠程度内可以从样品中检测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精密度越好,检测限越小。(测定限分测定上限和测定下限,测定下限(上限)指在待测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待测物质的最小(最大)浓度或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