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03539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学习之元代文学要点归纳(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编第六编 元代文学元代文学元朝民族等级表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 第二等 色目人 原西夏人和畏兀儿人等 第三等 汉人 原金统治区的汉族和契 丹、女真等族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汉族 和其他民族幻灯片 4元代文学概况 元曲 有元一代的文学代表。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宋词、大元乐府,诚哉!”幻灯片 5 元末明初叶子奇草木子:“传世之盛,汉以文,晋以字,唐以诗,宋以理学;元之可传独北乐府耳。 ” 近代王国

2、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幻灯片 6 关于元杂剧和散曲作家作品的数量: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 、元末明初贾仲明录鬼簿续编辑录,杂剧作家约 200 人,作品近 600 种。据明代臧晋叔元曲选 、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选辑,现存元杂剧作品 162 种。 据今人隋树森辑录的金元散曲所载,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 200 多人,小令3800 多首,套数 400 多套。幻灯片 7 南北方戏剧圈: (一)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

3、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剧作较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二)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又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幻灯片 8 元曲四大家: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 (中原音韵 ) ,何良骏说“马、郑、关、白” (四友斋丛书 ) ,王骥德说“王、关、马、白” (曲律 ) ,徐复祚说“马、关、白、郑” (曲论 ) 。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幻灯片 9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一)一

4、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二)演剧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小末;旦分贴旦、搽旦、小旦。 (三)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不相重复。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 ,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幻灯片 10 关于“宫调”: 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 zh 、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 。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 (即宫调式)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 ,如“商调” 、 “角调”等,统称“宫调” 。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 12 种,即所谓“五宫七调” ,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

5、,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 。幻灯片 11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元散曲一、散曲概念元散曲不仅是元代,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散曲虽号称元、明特产,但其根芽培植于宋、金时期。最初兴起于民间,是晚唐至宋代以来吸收了民间的曲词和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乐曲逐渐形成的新诗体。词在宋代被雅化后,已经成为比较典型的雅文学,而元散曲却作为一种通俗的诗歌形式在北方流行起来。元人称散曲为“乐府”或“今乐府” ,明初朱有燉在诚斋乐府中首次提出“散曲”一词,但当时仅指“小令” ,后才加入“套曲” 。 幻灯片 12 二、散曲与词的关系 曲者,词之变。自金元入主中国

6、,所用胡乐,嘈杂凄紧,缓急之间,词不能按,乃更为新声以媚之。 明王世贞词藻 词静而曲动;词敛而曲放;词纵而曲横;词深而曲广;词内旋而曲外旋;词阴柔而曲刚阳;词以婉约为主,别体则为豪放;曲则以豪放为主,别体则为婉约此词、曲精神之所异,亦即性质之所异也。 任半塘散曲概论作法幻灯片 13 散曲可被看作是词的解放,词为诗余,曲为词余。二者异同如下: 1.二者均有固定的词牌曲调。 2.二者均为长短句,曲句与词句相比,长短差异更大,音乐上抑扬顿挫,比词更动听。 3. 词主要追求文人化,文字典雅,格律细致;散曲则追求通俗化,接近生活用语,充分表达下层市民的思想感情。 4. 体例上,词分上下阙或上中下阙;但曲

7、不分段,一度到底,韵脚很密,句句押韵,看似格律严,但平仄可通押,创作上比词自由。 5.词字数固定,曲之曲牌虽也有规定字数,但并不完全受限制。这主要是因为衬字与正字的配合,正字固定,衬字可较为随便地添加。幻灯片 14 衬字:曲牌规定格式之外另加的字,其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 可加衬字,是曲与诗词的主要区别之一。它使曲文在遵守格律的前提下,有更大的灵活性,行文造字更为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小令所用的衬字较少,套曲则比较多。 如:关汉卿 【 南吕 一枝花 】 不伏老 黄钟尾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搥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 如

8、:贯云石 【 正宫 塞鸿秋 】 代人作 末句依格本应七字(平平平仄平平仄) ,但写作十四字 “今日个病恹恹,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 本格之外所增加的七个字,即为衬字。 幻灯片 15 散曲的形式 散曲一般包括套曲和小令两种主要的形式。 小令原是流行于民间的体制短小的独立只曲,句调长短不一,但有一定的腔调,用韵与字数相对自由,可加衬字,多用于书写个人感情或描绘事物。 套曲与诸宫调相似,即以小令为单位,将属于同一“宫”或同一“调”的几支或更多的小令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起来,组成联套,又称“散套”或“套数” ,可加衬字。 套曲可用来叙述较完整的情节,描绘较复杂的心理感情,亦可发论谈理,比小令丰富充实。幻

9、灯片 16杂剧元曲 寻常小令散曲 小令 带过曲套数幻灯片 17双调夜行船 马致远 秋思 尾曲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 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嘱咐俺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双调沉醉东风 渔父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劲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元好问幻灯片 20 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詩。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

10、、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兴定五年第,历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擢尚书省掾,顷之,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 gu ,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沈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幻灯片 21 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其所著文章诗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

11、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 ”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 。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今所传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篡修金史 ,多本其所著云。金史卷 126列传第六十四文艺下 幻灯片 22颍亭留别 其一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壶觞负吟啸,尘士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幻灯片 23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五首其二惨澹龙蛇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精卫

12、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并州豪杰知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幻灯片 24 其四: 万里荆襄入战尘,汴州门外即荆榛。 蛟龙岂是池中物,虮虱空悲地上臣。 乔木他年怀故国,野烟何处望行人? 秋风不用吹华发,沧海横流要此身。癸巳四月二十九日出京塞外初捐宴赐金,当时南牧已骎骎。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华表鹤来应有语,铜盘人去亦何心。兴亡谁识天公意,留着青城阅古今。幻灯片 26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 mio 钺 yu 一九三五年曾於【国风】期刊中对於元好问有一段评论:金自大定,明昌以遗,文风蔚起,遂於蔚末造笃生遗山,卓为一代宗师。其诗嗣响子美,方轨放翁,古文浑雅,乐府疏快。国亡以文献自任,所著【壬辰

13、杂篇】虽失传,而元人纂修【金史】 ,多本其书,故独称雅正。诗文史学,萃於一身,非第元 明之后无与颉颃 xi hng ,两汉以来,固不数数觏也。 摸鱼儿 雁丘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 fn 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第二章 我国古代杰出的戏剧家关汉卿 关于关汉卿的评论资料: 1、元 熊自得析津志: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14、2、明 臧晋叔元曲选序:关汉卿辈争挟长技自见,至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偶倡优而不辞者。 3、明 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 4、天一阁本录鬼簿 于传末附贾仲明凌波仙吊词: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帅首,捻杂剧班头。 5、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关汉卿之窦娥冤 、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6、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幻灯片 31 散曲 南吕 一枝花 (不

15、伏老)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 【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容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幻灯片 32 【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岗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瓴毛老野鸡碴踏得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蜡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