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1001381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张黑女墓志 北碑介绍北碑介绍北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文字刻石的通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而以北魏为最,故又称为魏碑。魏碑上承汗隶,下启唐楷,是一种过渡性的书体。它与隶书相比,则简捷而得其沉雄;与唐楷相比则更丰厚刚健,是一个可以开发的艺术宝库,在我国书法史上,亦受到重视。北魏,包括碑碣、墓志、造像提记、摩崖刻石等形制。书法风格多变、面目不一,尤其是近百年来陆续出土的大量魏墓志,为书法学习开创了新的路径。张黑女墓志 , 全称魏故南阳张府君墓志 ,有称张玄墓志 。因避清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名讳,故通俗称为张黑女墓志 。北魏普泰元年(五三一年)十月刻,正书,二

2、十行,行二十字,计三百六十七字。张黑女墓志基本点画图解:点太瓜子点笔锋逆向入纸,落笔后向右下运行,笔毫圆满铺开,然后提笔调锋,使笔锋从点画中作收。此点势侧,体丰满。方平点藏锋落笔后,笔锋向右,横向铺毫,回锋轻收,笔势还原,从点画中作收,其势横,形体略长。盪圆点2笔锋垂直轻下后,将笔毫向四周铺开,再提笔将笔锋收拢,从点画中央提出作收。泰竖点藏锋落笔后,笔锋向下方运行,势较直,将笔锋铺开后,提笔向上,回至点画中部收笔。不斜点藏锋落笔,笔锋向右下铺毫,略加力,回锋收笔,其势斜,略显厚实。矣竖点藏锋落笔后,向右下方向行笔,行笔过程较长,再收笔。欲相向点左点短而上挑,右点促而下俯,二点向中间形断而呼应,

3、势平,两点形断而意长,略带隶意。悦并列点两点均向左,同一方向并列而书。其形似短撇(啄) ,出锋锐利,但力到底,两点略显左点3低右点高,但差距不大。终二平点此上下两点势横,写得厚实有力,像秤砣一样,将终字压住,显得稳重而不轻佻。父相背点此两点圆润而含篆意,其势左右分开,左点起收笔均藏锋内含,右点起笔略尖,铺毫后回锋作收。於上下点上下两点垂直而下,上点的收笔从点画中部收笔,将牵丝带出连接下点,第二点收笔回锋还原。略显厚实。蒲三点水第一点为侧点,第二点收笔时出锋似流水,流到第三点的起笔处,第三点写时先向左取逆势,提中后,向上挑出,势稍长,笔力到底。4無横四点四点并列,第一点单独成点,第二、三点稍轻并

4、有牵丝联系,第四点下笔后向右铺毫,略重再提笔中部腹部收笔。一平横起笔逆入,横画直下,提笔调锋,向右铺毫中锋运行,收笔圆满向左,回锋向画中。点画中截有起伏提按。何凸横指何可字的第一横。起收笔与平横相同,中间略呈凸出使点画细韧有力。誌横三点此三点姿态不同,第一点起笔后,向左处行笔再收笔,第二点起笔从左向右行笔,收笔将锋向第三点带出,第三点较厚重,但点的势,亦一点高于一点。五凹横指五字的第一横。起收笔与平横相同,唯中间行笔处势略呈下凹。5所波折横起笔逆入,斜直下笔,提笔调正笔心向右运行,提按轻重,略现波动,使点画活泼有力,收笔时向左稍重,有笔势带出。坂并列横(一)左边二横并列,上横起笔略尖,收笔重;

5、下横起笔略方,收笔轻,以求变化。世上挑横起笔斜而向右上中锋行笔,出锋处轻将笔提中,虚的向左收笔。相点横此是张黑女的特点之一。 目中间的二短横,写成似横点的点横,与左边的木字横相区别,显得灵巧有姿。春并列横三横并列,其势宜略斜,起收笔的轻重,笔画的长短要有参差变化,点画之间要注意联系。6元下挑横元字的第二横,横画收笔向上,将笔锋向右上翻笔,联系左下的长撇。军垂露竖逆锋起笔、竖画横下、笔锋提正、中锋行笔、挺拔坚实,回锋向上实收笔。收笔处教圆润,故称垂露。行短竖用笔的过程同长竖,只是过程缩短,而更显有力。坚向势竖逆锋起笔,斜横下笔,提笔中行,略向左努出,似弯弓状。短势而有韧劲。平悬针竖逆锋起笔,下笔

6、后提锋至点画中,中锋行笔,坚韧有力,收笔时笔锋逐渐提起,但不离纸,向上虚势作收,使收笔处锐利,故称悬针。7新带锋竖起行收笔如竖画,出锋时如悬针竖,笔提起后顺势挑出,显得活泼流畅。新带锋竖起行收笔如竖画,出锋时如悬针竖,笔提起后顺势挑出,显得活泼流畅。并并列竖 两竖并列,左右两竖起笔略有高底,右竖略长,收笔长短近似,稳稳而立,使字的结构安定妥当。并列竖(二)三竖并列,左竖短而曲,略带钩。中竖厚实而有力,收笔圆润,右竖长而出锋锐,三竖长短、高低、粗细各异,活泼多姿。也斜竖此竖向左斜,其形似撇,然用力较均匀,收笔回锋处与左竖弯钩相呼应。8北短挑逆锋起笔,斜下笔,提中后向右上挑去,用力到锋尖,短而锐。

7、摧长挑起收笔同短挑,中段稍长,用力到锋尖,长而扬。之平撇逆锋起笔,斜下笔后,锋提中,向左下撇出,其势平,连接平捺使字平稳。若弧撇起笔逆入后,斜下笔,锋提中然后作弯势行笔,至出锋处再作一个弧形出锋,笔力到底。风直撇此撇似写竖画,其势微左至出锋处,向左撇出,宜直而不僵。9歼斜撇此撇势斜,锋中且劲,至出锋处收笔回锋略向上提。太长撇起笔逆入,横斜下笔,锋提中后向下行笔,如竖画行至中上部。提笔后调中后再向左下行笔(略重)笔力送至撇尖,使长撇轻扬,曲而有姿态,如燕子掠水。德并列撇多撇并列,要有长短、角度、轻重的变化,宜和谐。“为”波形撇此撇极有个性,逆锋起笔,横下笔,向左提笔,并向左下行笔至中部取直势略向

8、左撇出。至撇尖向上提起作收,撇曲而有韧劲,行笔宜注意提按顿挫。“何”重头撇此撇有隶意,起笔厚而重、行笔收笔短而促为重啄,笔力到锋尖。10“成”带钩撇逆锋起笔,斜横下笔,提中向左下直行,收笔出锋处稍作用力后作一小钩带出。“白”横折先作横画,至转折处提笔横下笔调锋中锋运行直下,转角处有提按,但动作要轻,勿使耸肩。“既”竖折先作竖画,至转折处提笔调锋,动作要轻、圆,勿使出现折角,竖折应一笔完成。“女”左斜折先斜画,回稀向上提接着再作反捺,在收笔处要将峰调正还原。“海”右斜折先作横画,在转角处提笔调锋,然后现向左斜下行钩出。“月”相背折此折先写横画,收笔处提笔再直画横下,再提笔略偏左顺势中锋下行,势如

9、弓,显得挺拔11有力,与左直撇势相背,但遥相照应。“有”相向折此折先写横画,收笔时提笔立正,笔略偏右下行,势如弯腰,显得韧而有力,与左竖相对应。“丁”平钩先作一竖,应坚韧有力,出钩时笔锋略提向左平推,使钩角满、势平,出锋处圆满。“守”弧弯钩逆锋入纸,直画横下,提笔下行渐取弯势,使成弧形,再收笔向左下推出。“风”背抛钩先作横,势向右上微斜,转折处提笔调锋,然后向内凹直下,再向外弯,再提笔调锋向右上出钩。有弯度,用笔宜轻重适当。“殲”戈钩逆锋横斜下笔,调锋向下中锋运行,轻重徐疾地作弧形,下行至适当处,向右上钩出。“城”波折钩12此钩以柔取势婀娜多姿有韧劲、有力度,有“张黑女”的特色。起笔逆锋,下笔

10、先作直点,再提笔调锋向右下力行,先凸后凹,顿挫运行,至收笔处调正笔锋向上钩出。“識”相背钩下笔提正后,向内向下运行,取背势。行笔爽利,笔锋运行时宜腕肘并起,向右下行笔至收笔处向上锐利钩出。“光”竖弯钩此笔竖画,先稍向左行,后顺势转折,调整中锋后再作横,略顿后出钩上挑要有力度。“桐”横折钩此笔是横画加竖画加钩。转折处宜干净利落,竖画取努势,钩平推而出,满而锐。“之”平捺此捺笔势交平,一波三折行笔由轻渐重,至出锋处将笔毫收拢提出,收笔虚回。“太”斜捺起笔由左撇而来,稍一驻笔后,铺毫,中锋向右下方由轻而重,顿挫向右捺出,收笔虚回。13“东”短捺用笔与斜捺相同,中段行笔短而有力。“雙”弧形捺起笔轻,行

11、笔取下凹势,呈弧形,铺毫提笔作收。此捺在字的下部托住整个字,使字稳重。“女”反捺笔锋逆入后,不向下顺行,而是提笔向上渐行渐铺毫,还原作收,呈长圆状。笔势、笔顺、变化:笔势(一)“于”横联横首横厚实,与第二横形断还有呼应。第二横势平有起伏。“泯”横联钩横画联戈,横宜向右上斜笔势向上取逆势,再写戈钩。14“作”竖联横“作”字的最后两笔是竖联两横。竖画收笔后,提笔向上、轻提笔锋,先上后下作两横。“於”横联竖横画斜上向右上方,收笔提中后,笔峰逆入写竖画。“共”横联点横画长而势平,收笔后联左挑点、右撇点。“枝”竖联横中竖,竖画横下提中行笔,挺拔有力,接写弯撇,中间虽有转折,略作提按调锋即联撇。笔势、笔顺

12、、变化:笔势(二)“原”横联撇横画斜上后,收笔后笔势从上而来,起笔后调正笔锋向左下运行,撇出飘逸有姿态。15“此”竖联竖此字有几笔竖,先写第二竖,这是主笔,再联左竖接长横,再连第三竖,再写第四竖折。应注意轻重长短,各具姿态。“接”竖联挑第一笔是短横,接着写竖,收笔后,逆入起笔后写斜挑,将笔力上扬到底。“上”竖联点写好竖画后,提笔向上作横点,收笔提中后再写下横画。竖画上重势略侧,下画左短右长,显得灵巧自然。“照”点联点四点呼应,第一点向上挑,中间二点横向呼应,第四点势侧收笔向中左方向提出。“年”撇联横选与撇,撇有一个弯势,把势写足。笔锋从上向右联横画。16笔势、笔顺、变化:笔势(三)“玄”点联横

13、侧点后,从点的腹中出锋,带出一横,故起笔略尖,横画有轻重,收笔圆润。“之”点联挑点势横、二头轻、中间重、腹心带势写挑、斜下笔逆势向上挑。“侍”撇联竖先撇后竖,二者要联接好,竖的位置联接在撇画的中部。“悟”点联竖竖心的写法是选与左点向上挑出,再写右横点,然后收笔向上写竖画,出锋虚收如悬针。“为”点联撇点势向上,取逆势联撇,中间略有波折,笔力到底,向上略挑作收。17“以”撇联点撇的势较平,向上呼应连接点,点要写得圆满周到。笔势、笔顺、变化:笔顺“与”与字先写一短横,向上行笔联一竖,再接横折钩后再写一横。“幽”幽字按先中间后两旁的原则写,先写中间一竖,再写左边幺,后写右边幺,再用竖折竖把字框住。“及

14、”及字先写一撇,再从撇的出锋处向上写横折,再连接变撇,最后写一捺,以稳定整个字的重心。第一撇弯撇,与最后一捺的出锋处的落点应相宜,要保持在一个水平之上。“有”有写的写法,可先横后撇,但从这个有字的笔势来看,是先撇后横,撇出锋后凌空向上再写一横,收笔后,再写月字。可见笔顺虽有一定的法则,而有些字亦可随势而定,则更显得自然生动。18“奄”奄字的一横写成平斜撇,笔势自右至左,再向上连接一直撇,再写长点,最后写电字。因大写得欹,下部的电的竖弯写得曲而有致,上下相映与趣。“榮”榮字是个合体字,上部两个火先左后右,火字的写法先写左右两点,再写人,再自上而下写横折冖,再写木,上下三部分既要参差,又要紧凑协调

15、。笔顺、笔势、变化:变化(一)“驰”驰字的笔顺是先左后右,先“ 马”后“也”,“ 马”是先横后中间一竖,再二横,再写左竖联横折钩,再写三点。笔势向上在马的横折钩回略上处。写“也”,街接要恰当。“史”欹:史字上部右密左松,下部左密右疏,显得欹侧有致,而不失重心。“灵”密:灵字的笔划有二十几画之多,横竖画多而密,点画紧凑,但密而通风。19“迅”迅字是先写横竖折“ 乙”,再将笔势凌空向上翻到左边写一横,再写一竖作悬针,然后写舟字底“辶”托住。“书”正:书字端庄凝重,横平竖直,尤其以中间的一竖与二长横,使书字稳如泰山。“翼”长:翼字有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显得长而姿态自如。笔顺、笔势、变化:变化(二)“

16、靈”靈字与雨字头中间三个口,巫字底,笔顺均为先中间后两旁。三部分要点画清晰又要紧密无间。“北”疏:北字左右二边相背,写得疏朗诵有致,然各自成形,使此字疏而显稳。“七”短:七字仅有二笔组成,横画长,竖折短而厚实,使之凝重有力。20“草”垂:草字的最后一竖,有下垂之意,写得锐利而精神外露。“上”轻:上字的用笔精到轻灵,点画虽少,但提按顿挫极具姿态,十分精致。“坂”就:右边的反,长撇长而上扬,将左边的土载起,即所谓就。笔顺、笔势、变化:变化(三)“哲”避:哲字左边的挑手旁占小半,斤字上缩,口字嵌入,是谓避让。“户”曳:曳是牵引之意,户字的最后一撇,飘逸有致,真可谓笔势送足。“衢”宽:衢字如一宽阔的道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