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001164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究报告2014(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研 究 报 告内江市东兴区高梁镇中心学校 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这就强调了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的建构式学习,在自主生活、自主表达、自主修改的习作过程中提高作文能力,使枯燥的习作具有生命活力。当前我校作文教学陷入“学生厌写,教师厌教,耗时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其根源之一在于写作自主性的缺失。写作本是一项最富个性品质、饱含人文底蕴的精

2、神活动,是个体生命存在、冲动与发展的符号形式,而写作主体的缺失恰恰使写作远离了生命、生活与精神生态,异化为机械的文字组合游戏。学生写作自主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学生厌倦、害怕写作;写作内容空洞无物,写作情感苍白无力;写作思维僵化雷同,写作人格严重扭曲,空话、假话、套话比比皆是,模拟抄袭成风。出现这种“见文不见人”“ 人文分离” 的写作弊端主要原因在于写作既不是学生的主动选择,也不是其生命发展的本真需要,他们写作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教师和家长,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审视当今写作教学现状,我们遗憾地发现学生写作自主性的严重失落。学生中普遍存在害怕写作的心理态势。据对我校实验班(2014 级二班

3、、2015 级三班、 2015 级四班 )进行调查,不喜欢和害怕写作的、加上弃权的人数超过了很喜欢和喜欢写作的人数(很喜欢的占 6.1%,喜欢的占 30.6%,不喜欢的占43.4%,害怕的占 10.2%,弃权的占 9.6%)年级越高,喜欢写作的比例递减。让写作成为学生的主动选择,从而以文促人,在促进学生写作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学生身心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心灵的丰富和谐,最终实现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作文。然而,长期以来,我校习作教学和学生的习作兴趣、水平是困扰我校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拦路虎”。教师讲得不厌其烦,从审题、构思、立意到写结构提纲,无所不讲。结果呢?学生习作仍是“

4、高各庄的高跷难说好”。原因是什么呢?这样的作文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导致学生有“源”无渠流,无“水”偏要“挤”的被动习作局面,致使大部分学生不愿写、不想写,提到习作便愁眉苦脸,叫苦不迭。勉强写出来的习作也是假话连篇、干瘪枯燥,有些学生宁愿挨批评,也不写作文。怎样改变这种“要我写”为“我要写”的局面呢?怎样让学生自主习作、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习作呢?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查阅了相关习作教学的理论知识并结合我校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研究”课题,以期走出我校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把我校习作现状再写详细一些)二、研究设计2(一)课题的界定“自

5、主习作能力”是指主体自觉地、主动地通过实践去认识周围事物,有所感悟,获得心得的过程。小学生习作过程有内在动力支持,能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在习作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调整、修改。概括地说,就是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作文,依据作文的一般过程,其内涵包括自主选材、自主立意、自主拟题、自主布局、自主表达、自主修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的。因此知识意义不能机械地灌输给学生,必须靠学生根据个人先前的知识经验去主动建构。学习是有意义的社会协商,学习环境要有情境、协作、会

6、话和意义建构等四个要素组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为学生自主习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二)研究对象高梁镇中心学校 2014 级二班、2015 级三班、2015 级四班全体学生。我们通过发放调查表、找师生座谈、浏览学生作文本的调查方式,对实验班(186 名)学生的阅读情况和写作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小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态度、学生在阅读和写作过程中获得的成就等。然后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情况:1、作文态度消极。对写作文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1)、惧怕作文。

7、问卷调查显示 30的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50%以上的学生东拼西凑应付交差;大约只有 20%的学生喜欢写作。(2)、没有写作激情。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感情淡漠,没有非写不可的冲动,调查发现 85的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激情。仅仅出于完成任务而不得不编写罢了。(3)、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作文还是日记,学生很少自己积极地,自发地去写作,只有在老师布置以后才去完成的占 90以上。(4)、写作没有创新,内容没有新意。许多作文选材陈旧,叙事老套,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消极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32、作文内容单一。好多学生

8、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五年级的一次作文题为我的课余生活,学生写偷梨、偷杏、偷苹果、偷石榴的大有人在,占全班人数的 47。好像除了偷东西没什么好玩的了。还有几个没什么好写就干脆胡乱抄了一篇。3、作文技能普遍较差。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语言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约占 22。大部分学生语言平直甚至言语啰嗦,其中语言不流畅、语句不通顺的占 18.。写作格式也有不少问题,有的标题占格不正确,段落有的划分不合理,还有的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标点用的不恰当,还有“一逗到底”的现象存在。4、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学生习作来看,不少学生

9、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经历的“ 胡编式” 作文,东摘西抄的“ 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 移植式”作文很多。有写作文虽然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发。(再对这三个班的学生思想、阅读、习作兴趣及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作个较详细的介绍。)(三)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研究初期,通过调查我校习作教学现状及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等明确研究方向;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了解农村小学生作文个性心理表现及教师作文教学个性心理表现等,分析习作教学现状及成因。2.文献研究法: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10、,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意义、研究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等等,不断学习并借鉴成功经验,推进本课题的研究工作。3.行动研究法: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在学习、实践、反思、学习、改进中探索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习作能力的有效策略。4.个案研究法:在研究的全过程中,对不同个性心理特征、不同层次的学生作文学习进行长期的成长记录,研究他们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有无达到预期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5.经验总结法:不断将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及信息进行定性分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总结出培养农村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策略。4(四)研究步骤自 2011 年 6 月起,至

11、2013 年 7 月止完成有关研究任务,分三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11 年 6 月2012 年 1 月)本阶段主要立足于准备充分、发动深入、方案具体可行、参研人员认识明确深刻、心齐力足等目标开展工作。具体内容为:(1)、成立课题小组,确定研究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学校成立以校长廖小霖为课题负责人,副校长谢云、教科室主任凌真贵为顾问的课题领导小组,确定刘圣平、徐开、李洪博、肖振为主研人员的课题班子,全体语文教师为参研人员的课题组。落实研究人员并明确其职责,形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方案。(2)、拟定课题组工作制度。课题组为确保课题研究工作顺利有序有效地进行,遵循“求真务实、严肃认真、科学公正、实事求

12、是”的原则,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拟订了课题组工作制度。强调课题组成员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在研究过程中要随时收集好资料。(具体参见附件一: )(3)、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为了争取参研教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参与、配合,以便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最好效果,课题组先后召开了教师和学生动员会,家长座谈会,向大家讲清楚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具体作法:做好参研教师的动员工作。在课题负责人廖小霖的组织下,召开了全校语文教师的课题专题会议,力求营造一个开放的愉悦的研究氛围,使全体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要想摆脱当前作文教学的困境,只有多研究作文教学,多讨论、多交流,群策群力,从农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多鼓励学生写真实的

13、生活、真实的情感,调动教师参研的兴趣。大家共同学习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具体作法,强调了该课题的现实意义。做好实验班学生的动员工作。我们在实验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学生进行了习作重要性的宣传。朗读了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习作,使他们感受到身边的一切皆可入文的道理,鼓励学生用笔记录自己的生活。讲述了农村作家路遥、莫言的成长之路及创作故事,告诉学生,只要不断地写作,就能成为作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欲望,教育树立了正确的习作观念生活即作文。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5用心感悟周围的生活、用情领略人生的悲欢离合、用笔记录真实而独特的自我。为开展研究活动做好准备工作。刘圣平老师在实

14、验班做了作家成长故事的专题讲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信心和兴趣,给学生习作之路点上了一盏理想之灯,呼吁学生自主作文。做好实验班家长的动员工作。我们组织召开了实验班学生的家长座谈会,课题负责人廖小霖做了怎样正确看待你的孩子的主题报告,向家长讲解了阅读与做人、阅读与写作、作文与语文成绩等方面的知识。宣传了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具体做法,希望家长多给孩子提供阅读的机会、多给孩子买些好书,做孩子的知心人,培养孩子主动阅读和主动习作的习惯。80%的家长表示支持, 20%的家长表示怀疑。(4)、搜集、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理论,才能理解作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深远意义,才能真正理解作文教学在学校教

15、学中的重要地位,才能有强烈的自豪感全身心地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才能把握设计和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方向。课题组向参研教师提出:要树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习科研理论和方法为增长点,以学习和领悟新课程标准为重点,做到学而要思、思而要行、行而要实。课题组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方案以及作文教学活动设计理念和方法,从而为实验的教材的实施、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采用“三种途径”提高教师的个人理论水平:一是进行网络学习,将相关资料下载打印装订成册,共同交流。二是阅读习作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做好读书笔记。三是关注报刊杂志上的习作文章,做好剪贴资料的收集。(5)、到兄弟学校借鉴科研经验。

16、课题组派出优秀教师外出学习,以拓宽研究思路。其中刘圣平、李洪博老师到内江市实验小学,肖振、李华老师到白合中心校及其他实验学校取经,学到了一些研究的具体操作方法、问题反思、改进作文教学的模式、学生个案的撰写方法等,拓宽了研究思路,提高了研究质量。(6)、问卷调查学生当前的自主习作能力情况。从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对象为中高年级 10 个班学生。调查方式为问卷、座谈、听课、看作业。调查内容:其一,小学生对作文的基本态度;其二,形成这种态度的原因;其三,对作文教学现状的看法、希望和建议。调查中,回收问卷 60 份,浏览学生作文、日记、读书笔记 200 余本,听作文课 10 节、召开学生座谈会 5 次,研讨活动 4 次,对小学生作文情况作了重点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基本表现为:(1)对习作的畏惧、厌恶心理。问卷显示,不喜欢、害怕作文的学生,约 52%,且有随年级增高之势。(2)对习作的懒惰、依赖心理。这种心理表现于作文的全过程。注意观察并有兴趣占 11%,缺乏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