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098943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1立志有恒 孔子常和学生们“言志”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认为立志是重要的起点,但要坚持和实现其志向,并不是容易的事。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少年有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才立,可见立志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确立志向后,又经过长期不懈地学习、修养,使之思想、感情和行为,达到道德的高度自觉与不逾矩的境界,表明了道德教育的终身性、长期性和阶段性。 总之,志向的确立和坚守,决定于个人信仰和主观努力,是精神性的、内在的,不是依靠外力强制可以改变的。我们今天不能以孔子的志向为

2、志向,但是他这种强调立志的思想,他主张道德教育要解决确立志向的经验,却值得我们吸取。 2.克已内省 在人与人交往的关系中,有一个如何对待自己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问题,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孔子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也是说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见善则学,不善则改。 孔子认为内省是日常必用的修养方法,在学生中间积极提倡,他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思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替人家办事没有尽心竭力吗?与朋友交往不讲信

3、用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认真复习吗?学生以社会规范为准,对行为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不符合规范的情况,避免继续在行为方面犯错误,这样就经常起一种监督作用,使之不敢放任,或纯用感情来支配行为,这种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3,改过迁善 孔子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己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4、身体力行 孔子认为言而不行的人,不是道德高尚的人,他说

4、,巧言令色,鲜矣仁,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对一般人来说,应当是言必言,行必果。有人说得多做得少,言过其行,孔子说应引以为耻。为了防止言行脱节,孔子主张 慎言。他说: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仁者,其言也,意思说,说话谨慎,怕说了之后做不到。为了防止说空话、说大话,可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不妨先脚踏实地去做,做了以后再讲也不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话迟钝一点不要紧,而行动必须敏捷。 2孔子是在教育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身体力行的要求的,他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起初,他过分相信学生表态性的话,以为学生说的话都会实际去做的,发现学生

5、言行脱节以后,才对学生提出了言行一致的要求。他还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意思是:我对于别人,诋毁过谁?赞美过谁?如果有所赞美,那也是经过了实际考验的。这就是说,他对学生的表扬,不是凭印象听言论而想当然,是以实际行动的考察为依据的。总之,孔子要求言行一致而着重于行的思想,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孔子既重视立志,又强调持之以恒,既提倡克己内省,又主张迁善改过、身体力行。这些道德教育的原则方法,含有某些合理性,符合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不能因为它是封1、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孔子提倡“学而知之”,主张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子入太庙,每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

6、。 孔子认为学习靠多闻多见,去伪存真。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意思是: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创造的人,我没有这个毛病。多多地听,选择其中的合理部分加以接受;多多地看,全记在心里。孔子认为知识教育靠多闻多见去获得。他说:“多闻阙疑,慎 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多听多看,广于见闻,即认真学习,对于不明白和靠不住的事情要存疑,不盲目去做,只是谨慎地说已经明白的道理,做已经明白的事情,就可以减少怨尤和造成遗憾。 2、学而时习,温故知新 论语第一句话是孔子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

7、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从旧的知识中得到启发,悟出新的道理来,这涉及到新旧知识关系的看法,是符合教学规律的,3、学思并重,以羊为重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读书而 不思考,就容易上当受骗;只思考而不读书,问题仍疑惑不解。这说明学习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马,会流于空想,那也有害的。这是孔子的学思并重的思想。但孔子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8、。学与思比较,学仍占首位。离开学习而去思考是空无所得,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才成,说明思考要以学习为基础。4、学以致用 言行相符 孔子说:诵 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熟读了 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 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 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能把诗 三百篇背诵下来。而在政 治措施和外交活动上却不能用,那就算自学了。 3孔子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据 雍也载,季康子间:“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孔子说,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季康子又问:赐也可使从政也与?5、虚心求学 奋发不息 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

9、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承认知道,不知道的就承认不知道,不强不知以为知,这是求学做学问的起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认为在路上听到传 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做学问好象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他还说: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认为整天吃饱了饭,不用一点心思,这种人很难有什么出息的!他说自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他杜绝了四种毛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他还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

10、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 6、启发思维,举一反三 他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举一反三”成语亦从此而来。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徘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这即是说,当 学生对某个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还没有完全想通的时候给予启发;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思考已有所得,但还不十分明确,还表达 不出来的时候给予开导。比如一个四方的东西,已经对他讲明了一个角,如果他不能据此推知其余三个角,那就不必再讲了。“巧笑情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几句诗(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 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底子

11、上画着花卉啊!),问孔子是什么意思,孔子就启发子夏说:“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花,作画须先有素洁的底子。)于夏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但于夏对这个想法还不能十分肯定,于是进一步问孔子:“礼后乎”(是说礼在后吧)?孔子听了很高兴,称赞说:“能够阐发我的意思的是于夏呀!现在可以和你谈论诗经了!”这首诗的原意如何,且不去究论,只是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显然,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而不是注入式。他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以便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 地去认识 仁的意义,从而自觉地接受 “礼”的约束。 孔子善于

12、运用问答法,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有时学生间一个问题他只简单回答,引起学生追问,这也是一种启发式;如子路 载,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他驾车,冉有接连发问,孔子先答庶,再答富, 后答 教,一步步引起冉有的追间与思考。又如宪问载,子路间君子,孔子简单回答道,修己以敬”,子路不满足追问孔子: 象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第二次才回答:修已以安人,又引起子路的追问,孔子才第三次回答,修已以安百姓,孔子这样连续回答三次,既有针对性又有启发性。再如颜渊载,子贡问政,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意思是说,粮食充4足、军备充足、人民信任政府,做到这三点才算是治理好政事,从而引起子贡思考,子贡追问道:如果追不得已一定要去

13、掉一项,先去掉什么? 孔子回答,先 去掉军备。子贡又进一步追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再去掉什么? 孔子答:去掉粮食。接着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唯有民信不能去掉,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国家就立不起来了。可见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是灵活而生动的。 7、因材施教,实际出发 孔子通过长期私人讲学的实践创造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他把因材施教与启发诱导结合起来,即从学生个别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 孔子在教学中,随时注意了解学生。有时他能从学生优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子路果敢决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求多才多艺。有时他能从学生缺

14、点方面分析,如他曾指出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有时他能对不同学生作比较分析,比如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个好些?孔子说,子张偏激一些,办事易过头,子夏迟缓一些,办事跟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好一些呢?”孔子回答道:“过了头与跟不上一样不好”。还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相比,谁更强一些?”子贡答:“我怎敢同颜目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个道理可以推知十个道理,而我听到一个道理仅只能推知两个道理。”孔子说:“是比不上他呀,我和你都比不上他呀”孔子还能从学生的才能专长上分析,指出有的学生德行突出,有的学生长于辞令,有的学生擅长政事,有的学生熟悉古代文献。宋德说:“夫子教人,各

15、因其材”。就是针对这说。 由于孔子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所以他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回答却不一样。如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道理就马上去实行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够听到了就去实行呢?”冉求也问同一问题,孔子却说:“对,马上去实行。”别的学生不理解孔子对同一问题而却有两种回答,孔子解释说:“冉求一向行动迟缓,所以我鼓励他大胆干;子路一向胆大好胜,所以我要他请示父兄,有意压压他”。同样问孝,孔子的回答也不尽相同。如盂懿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盂武伯问怎么才算孝。

16、孔子答:“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要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大马皆能有养,有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曰:“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 同样问仁,孔子也没有统一的固定的答案。如司马牛问仁,孔子说:“仁者,其方也訒”。因为司马牛“多言而躁”,所以孔子告诉他,做一个仁人,说话要谨慎,不要轻易发言表态。孔子就是这样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善于对同一问题作出不同的回答,这些回答往往针对学生的个别实际情况说的,针对性是很强的。这些都体现了孔子从实际出发的唯物主义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孔子还针对受教育者的智能的高低进行不同的教诲。他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