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环境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0977630 上传时间:2018-02-0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的环境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的环境观(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的环境观1中国古代的环境观所谓环境,一般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中国古代环境观是特指自然环境观。自然环境也称作地理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了大气,水,土壤,生物和矿产资源等。中国境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中国的东部和东南部边缘为太平洋海域,西南部为隆起的平均海拔在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西北部为戈壁沙漠。几千年以前的地理环境也许并不与今天完全吻合,但应没有大的变化。中国境内的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同时受维度和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北部干旱少雨,南部湿润多雨。在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之下,不同地区的人们采用不同的方式适应、改造利用自然环境

2、,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形成了初步的环境观。大量先秦和秦汉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了许多有关当时人们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的资料,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环境观提供了方便。一、 古人对环境的认识古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是基于直接观察和经验的积累。他们获取食物的方式,无论是采集和渔猎,还是农业生产,都无一例外地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山林与河流为古人提供了采集和渔猎的场所,长期的采集和渔猎经验,使古人对山林和河流产生了依赖和崇拜敬畏心理。农业产生以后,古人又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认识到天气,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制约作用。除此之外,风雨雷电、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和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都超出了古人的认识能力范围。因此

3、,古人对自然怀抱着恐惧和敬畏的心理。山海经中记载了大量的山、水、草、木、虫、鱼、野兽等内容,对山川河流以及动植物进行直接的描述,并含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有关山海经的成书年代以及所述神话故事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的争议,我们在此不再赘述,但其书所描写的山川河流和动植物数量之丰富,情节之细致,当不可能是完全虚构和捏造。 山海经南山经记载“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中国古代的环境观2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又东四百里,曰命丘之山,无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

4、,条风自是出。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四目而有耳,其名曰颙,其名自号也,见则天下大旱。 ”这些记载皆是对山水草木虫鱼等的直观的描述,书中所记载的生物种类很多,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又由于很多物种早已绝迹,所以其真实性自然受到怀疑。但即便是这样,我们依然可以相信古人对他们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了相当的认识,这种认识朴素而直观。但不知是什么原因,他们对一些特定的生物或自然现象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如“见则天下安宁” ,“见则天下大旱” , “见则其国大疫” , “见则国内有兵”等等的记载。随着经验的积累,对自然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解释。 尚书洪范中提出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及其性能

5、作用,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大传 (西汉伏生)记载武王伐纣至殷商郊邑时,士兵大呼“孜孜无怠,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生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 ”人们不仅将各种自然资源进行了分类,而且对它们的性能和作用有了较多的认识。对自然环境还有一种认识,即相传伏羲的“八卦” ,用八种符号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这是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概括,对于自然环境的认识开始形成理论系统,并用于指导生产生活。关于“八卦”的产生, 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

6、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后世对八卦的解释各圆其说,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八卦的产生是基于对自然环境的长期的认识。古人依赖自然环境而生存,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因此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同样适用于古人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因此“法天地”成为一种有效的生存方式。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古人进一步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事物概括为“天” ,将山川河流等概括为“地” ,万物为天地所生。二、 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古人在认识自然环境的同时,意识到是周围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人,包括动物资中国古代

7、的环境观3源如鸟兽虫鱼,植物资源如草木果蔬,以及承载这些动植物资源的山林,河流,土地等,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这些自然环境。因此,古人不断寻求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即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又讲究适度,反对过度开发利用,以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一种认识,主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荀子富国 “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 “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于人,数也” “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都认为天地所生万物,本来就是有用的,并且认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荀子天论 ) ,进一步指出人不能停留在对大自然的认识,而要

8、对其加以利用。但同时也认识到,大自然与人有所区别,人没有能力过多干预,也反对天人感应,如荀子天论 “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也。 ”意思就是,水旱等自然灾害,是大自然本身的规律。对于一些自然现象,荀子认为不应该感到害怕“星坠,木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 ”认为大自然并不可怕,强调人的能动性。这种主张开发利用的观点,无疑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不断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仅保证了人类群体的生存与发展,也增进了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人类文明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9、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另一种认识,主张保护自然环境,满足人的长期发展需要。这种认识的记载在文献中所占的比例更大一些,或许反映了人与自然资源的平衡关系不在稳定。首先是“时禁” ,即只允许在一定的时期内捕鱼。打猎,砍伐树木。 逸周书文传记载“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指出不合时令则不允许入河捕鱼,以保护幼鱼的成长。 荀子王制记载“鼋鼍鱼鳖鰌鳝孕别之时,网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即言在这些动物鱼类的孕期之间不得毒杀猎取,以保证长期的需求。 孟子八观:“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伐必有时” 。在古代,山林草木不仅直接为人们提供了生活资源,如住房所用的材木,果树所产的果实等等,而且

10、还为各种动物提供了栖身之所和实物来源,中国古代的环境观4从而间接的为人提供食物资源。因此为了保证动植物资源的长期可利用性,禁止在一定时期之内砍伐树木。 荀子王制:“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 ”由此可以隐约看出,古人对山林的重视犹如对农田土地的重视。对山林的保护就如同对农作物和家畜的照料一样,视作是生活资源的一种储备方式,而“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则很好地说明了保护山林的目的。古人对山林草木等的保护是从自身利益出发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即使在允许渔猎和砍伐树木的季节,也有所限制。 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 , “不麛不卵,

11、不杀胎(怀胎母兽) ,不夭牝,不覆巢。 ”周礼地官记载“山虞仲冬斩阳木,仲夏斩阴木”凡此种种做法和观念,都应是古人长期经验总结出来的,不为了短期的利益而损害长期的利益。这种主张适度开发,保护自然的观点,反映了古人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这种认识也应来自于破坏环境的教训。除了利用和保护之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也总结出一些使资源再生的理念和方法。 淮南子说山训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之,水积则鱼聚,木茂则鸟集” , 逸周书文传记载,文王嘱咐武王“土可犯,材可蓄,润湿不谷,树之竹、苇、浣、蒲,砾石不可谷,树之葛、木,以为絺绤(葛布的统称,葛之细者曰絺,粗者曰绤,引申

12、为葛服) ,以为材用。 ”对于土地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合理的规划,什么样的土地应该种植什么样的植物,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相比直接的利用自然资源,这种是资源再生的观念尤为显得重要。在现有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人们会努力开发新的更多的资源,以满足生存的需要。然而资源总是有限的,想要养活更多的人口或要满足人的更高的需求,就必须设法使资源再生。其实,人类发明种植业和畜牧业本身就是这种观念的体现。从文中所引用的先秦和秦汉文献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人对环境有着较为客观和理智的认识,然而古人的实际活动和他们所倡导的环境观究竟在什么程度上能够吻合呢?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检验一下古人的环境观。古人从自然环境中获

13、取的最重要的一项资源就是食物资源。一般而言,只要能满足生存需要即可,或者有一定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是,中国古代的环境观5人们会尽可能获取更多的资源,以满足更高的追求和享受。在考古发现的云梦秦简田律中记载“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河禁所杀犬,皆完入公,其它禁苑杀者,食肉而入皮。 ”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强力禁止在禁苑内捕猎,一方面说明古人对山林鸟兽的保护,一方面也许恰恰表明违禁捕猎现象的存在,或是普遍的存在。至少可以说保护山林的观念并不是自觉产生的。此外,我们从周礼天官冢宰和周礼春官宗伯中可以看出供给天子饮食的人有膳夫、庖人、烹人、兽人、渔人等二十余种。从饮食这一侧面反映出当时的贵族极尽其欲望之能事,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完全背道而驰。这种背道而驰的行为又不仅限于饮食方面,在宫殿建筑方面,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此不再赘言。中国古代对环境的认识以及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都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甚至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积极地去实践,真正的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